re:今天一大早先生与我去寺庙烧香了,回来时已...
今天一大早先生与我去寺庙烧香了,回来时已经九点多,见他又在电脑上看书,我也没说什么,正想去打开洗衣机洗衣服,抬头一看,衣服已经晾晒好了,愿来他已经洗好了。这些天我真在看卢勤老师的《给知心的父母》实践篇。里边有一篇《享受你的儿子——对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见到逸帆已经帮我把衣服洗衣干净晾晒好。我好想跟他说一句:有儿子就是不一样!但张了几下嘴都没能说出来。
后来,他因为要去理发,提前走了,我就用手机给他发一条短信:“逸帆,你能主动帮妈妈洗衣服,妈妈真的很开心,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妈妈爱你!”
re:亲爱的小雨:谢谢你一直以来的陪伴与鼓励。
亲爱的小雨:谢谢你一直以来的陪伴与鼓励。re:里拜天他临走时没将QQ关掉,我进了他的空...
里拜天他临走时没将QQ关掉,我进了他的空间看了看。转了几篇他的日志过来。之前一直担心他作文不好,先生曾说他的作文水平只有小学三年级的。今天看来,作文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了,另外发觉他很有自己的思想,让我比较安慰。
re:随感 不知不觉已经高二了,小高...
随感不知不觉已经高二了,小高考迫在眉睫,政、史、地、生共12本书须复习,枯燥的文科生活使我日益烦躁不安,但看着同学们的不断进步,其他学校的领先,难道就坐以待毙吗?那才不是我的风格,我——遇强则强,直至更强!高考前第一场战役的号角已经吹响,义无反顾,踏上这征程,燃烧斗志,迎来首战的捷报!
随感2
人来到这个世上来干什么那呢?活着的人事不会知道的,没有见到死后的世界,又怎么能知道呢?所以说,只有死者才知道,活人只是在猜测。我猜啊,是来受难的。经受考验、磨难,见识见识。我学理科的,平时见到的就是无数的公式、函数、方程,但是人身边的这些事啊,太过复杂,是是非非,岂是能够算得清的。夫妻之间,家人之间,乐此不疲地明刀暗箭,为了一些小事就可以吵架,然后再把几天前,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前,几十年前的陈年旧事翻出来,不得筋疲力尽誓不罢休,吵到吵不动为止。我猜啊,大概是在外面社会压力太大,又要保持自己所谓的风度,然后回到家里来释放压力。吵架的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正在兴头上,旁听的人就惨了,口水四溅的两人,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然后旁听者在一旁分析,唔~这个说的对,一会儿又那个说得对,一会儿双方又不知扯到什么上去了,真的很累,很复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也许只有能在这种情况下游刃有余的人才能承担大任吧,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对不起,大任我不想要了。古人说要修身齐家,我是个很懒的人,齐家么算了,不孝就不孝吧,省了那么多麻烦,一个人当个旁观者,或许能看得清点~~~~~
随感3
喜欢自己,并尝试着让别人喜欢自己!
随感
十一佳节,去外婆家吃晚饭,席间,舅舅他们谈到退休后的生活,舅舅说:“到时候去任阳包几块地,弄个生态园,种种菜,养养鸡鸭,再挖个鱼塘,调调鱼,多惬意啊!到时候到我那儿吃饭,我亲自去园子里捉了鸡给你们做菜。。。”如此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身边有个老伴陪着,儿孙绕膝,真是多少钱也不换啊。现在的社会,让人好累,从小开始,寒窗十数载,工作了,买房,买车,找对象。。。。一晃眼已经夕阳西下了,老来能颐养天年,坐在田园前反思年轻时的种种是非对错,我想都能付之一笑吧。
re:有点烦躁 摇篮曲的旋律似...
有点烦躁摇篮曲的旋律似是穿越了时间的屏障,从那古老的琴弦上缓缓流淌而出,流入了我疲惫的心,我仿佛又回到了牙牙学语的幼时,那段没有烦恼,没有压力,没有失眠的岁月。一切就像发生在昨日,夏日的早晨,太阳已经爬得老高,三个黝黑的小男孩,手里拿着捕龙虾用的竹竿和装战利品的白色塑料桶,蹲在村后茭白田里杂乱分布的狭窄的小道上,正全神贯注地盯着那一小段露在水面上的白线,等着水面下那张牙舞爪的家伙自投罗网,心里想着:等钓满了一桶,就拿去大队里卖了,卖给那个黑心的老太婆估计也卖不了几块钱,然后和XXX、XXX他们去买棒冰吃,我要买“神龟蛋”,就五毛一袋,里面可有七个呢,可以吃好一会儿。这便是我努力的目标了:一根冰棒。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目标,所以即便没能实现也无所谓,明天还有机会嘛。而现在,目标已不再是那跟冰棒了,而是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次失败了,还有下次吗?有的,但要等整整一年,而且再失败的话就没有机会了。压力油然而生。心也渐渐的烦躁起来,害怕起来,害怕自己的失败。一直想办法让自己时刻保持冷静,但很难。保持一个冷静而清醒的大脑是制胜的关键。我希望自己能和一个活了几百岁的老妖鬼一样冷静,能够做到处变不惊,就像平静的湖面。但又常常静不下来,也许是年纪轻吧,常常因为一些不必要的小事动怒。我们班是理科班,而且是正宗的物化班,但理科却出奇得差,全靠语文外语拉分,这让我很无奈,又很自责,毕竟我是数学科代表,那天晚上和我同行的隔壁班的一个人嘲笑我们数学很烂,而他们数学又刚好考了第一,拉了我们不小差距,我很生气,甚至可以说是愤怒,当时便和他吵了起来,我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等着瞧吧!但当我回到宿舍,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我又迷惘了,下次真的可以让他们另眼相相看吗?我没有一点信心。一个人的努力成果终究是有限的。我们班该怎么前进?班里的同学对我说,一碰到数学考试就害怕,害怕自己会算错,结果却是算错的越来越多。为什么担心算错,是因为上次考试犯了措,所以,将过去的错误在吸取教训之后就扔进垃圾箱吧,没有人会在意你过去的错误,只会关注你现在的成就。
re:“十一”游南京(一) ...
“十一”游南京(一)“十一”长假,适逢小舅结婚,便和妈妈、弟弟一起到南京去吃喜酒。二号早上出发,从新客站坐车到南京中央门,9:15的车,坐了近三个小时才到。接着转乘公交,又坐了好久才到。我终于意识到自己生活了17年的常熟有多小,也许还没人家南京一个栖霞区大呢。舅舅家就在栖霞山下的一个小区里面,和栖霞寺也不过两里的路。已经下午两点,先到外婆家,一进门便看到大舅,大舅妈,二舅在往门上贴“囍”字了,小姨公公正在煮菜,妈扔下包就抱怨起来:“哎哟,饿死喽!”于是小姨公公便给我们做面条吃,小碗的手擀面,鲜香可口,我们几个从早上起来只是稍微吃了一点东西,早已饿得发慌,这面吃起来更是异常美味。
没多久已经快5点了,不一会便吃晚饭了,我们一桌十个人,表弟表妹,大的小的,全是小孩。没多久,桌上就只剩下我了。外婆他们看桌子空出来了,便也坐下来吃。今天晚上就在家吃,明天要去酒店办婚礼,那才是重头戏。吃过后,晚上便和弟弟睡在二舅家,占了表弟的床。
第二天上午,新郎便去接新娘子了。大舅妈让我和弟弟去门口喷礼花去,我和老弟一人站一边,没多久新娘就来了,小舅子将她从车里面背出来,新娘则是紧贴在小舅的背上,头也不敢抬起来,脸上布满了红霞,显得异常害羞。南京这边的风俗,亲友堵在大门口不让新郎和新娘进门,一定得拿了香烟红包才让,小舅双手小心翼翼托着背上的娇妻,就在大门口不知怎么办,也腾不开手。新娘越发的害羞了,小舅心一横,竟然直接背着新娘从人群中冲上了楼,大伙儿一拥而上,跟着也上去了,纷纷吵着要红包。妈和外婆他们早就候在了楼上,给我和弟弟一人抢了三个红包,还拿了一个鸡蛋,也不知有什么用。
3号下午五点多,我们便乘大巴来到了酒店,光我们男家就浩浩荡荡四五十人。新郎新娘早已候在酒店门口,新娘一套白色婚纱,长长的裙摆拖在地上,脸上还带着一丝红晕,分外迷人,都说婚礼时是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确实不假。小舅则一套笔挺的礼服,站在新娘旁边,也是格外的英俊帅气,所以说婚礼时是男人一生中最神气的时刻我看也是成立的。
酒店里布置的浪漫温馨,一片粉红色,中间还有一条红地毯,地毯上还有一个由花组成的爱心状的门,这便是呆会新郎新娘要走的通向幸福的大道。大家坐下了,便开始耐心的等待,不久,新郎新娘终于出现了。按汉族的传统习俗,新娘是要坐花轿的,只见四个人抬着轿子,新郎在前面用一根红绳拉着,慢慢在红地毯上前进,走了两步轿子突然停下了,司仪上去问:“怎么,兄弟们走不动了?新郎官,给红包呀!”那四个都抬着轿子,不好放手,新郎就把红包和烟往他们嘴里塞,于是便看见四个人嘴里塞满了东西,一边抬着轿子往前走。到了台上,新娘下了轿,接下来由二舅上去念征婚词,二舅一口地道的南京普通话,惹得台下笑成了一片。几个节目后,便是新人拜双方父母及夫妻交拜,在夫妻交拜是这两人竟然还碰了个头,又引得台下笑声一片。新郎挑盖头一向是重头戏,司仪说,一次就挑开来,家务全新娘干;二次挑开来,两人各一半;三次才挑开来,那家务就全归新郎了。结果小舅跳了三次才挑开,果然是爱护新娘啊。接着便是交杯酒,两人抱在一起转了好多圈子才喝完。然后新郎要背着新娘由红地毯走出大厅,还要边走边说:“哈哈,我讨老婆喽!”小舅跑得特快,临跑到门口竟说:“哈哈,我走啦!”又惹得大家笑声一片。接着便又坐了几个小游戏,然后就是新人互带戒指等等,一直到了深夜,婚礼才落下帷幕。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爬栖霞山。南京这边是丘陵地区,就如栖霞山,虽然不高,但也给人一种连绵不断的感觉,远近的山峦重重叠叠,颜色由深到浅,最后消失在云雾里。江南的山,没有巍峨的身躯,高耸的山峰,而是以秀丽闻名,就犹如那水乡的姑娘,灵动中带着一点羞涩。栖霞山上长满了枫树,一片一片的,山路两旁都是的。栖霞山素有“栖霞红似火”之称,虽然还未到最佳时日,但漫山遍野的枫树已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红色,煞是可爱。
re:这是他十一长假跟他父亲第一次到南京那边的...
这是他十一长假跟他父亲第一次到南京那边的外婆家去玩。看来心情不错,玩得也不错,空间里有许多在南京拍的照片,还有他与他弟弟的,他与他新妈妈两个人的,笑容很灿烂,看得出是真心的笑。让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每年带他出去玩,他都不曾写下一笔,但是,第一次跟那边妈妈远足,就细细地记录下来。
但是换种角度想一下,也是因为那边妈妈真心地对他好,真心地为他负出了,他才会这么用心地记录下他们一起开心游玩的点滴。我应该感到欣慰才是。
re:吹响那集结号 又一次...
吹响那集结号又一次秋风吹过,带着还未来得及散去的夏日的炎热,又一次吹动了那风铃,发出一阵清越的欢笑;吹过了那教学楼旁的广玉兰,带来一缕簌簌的低吟。高中生活已经去了三分之二,我们面对着那高三,“二”字上面又添了短短的一横,预示着我们高中生活的即将结束,高考的集结号已经吹响,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宣誓:
我将用智慧培育理想,不负父母的期盼。
我将用汗水浇灌希望,不负恩师的嘱托。
我将用信心铸就目标,不负母校的愿望。
我承诺:
不作懦弱无能的退缩
不作毫无意义的彷徨
我将带着从容的微笑
去赢得我志在必得的辉煌
奋战三百天,让飞翔的梦在六月张开翅膀
奋战三百天,让雄心和智慧在六月闪光
我起誓:
让微笑写满父母疲惫的面庞
让微笑挂在老师欣慰的脸上
长风破浪,直济沧海;蟾宫折桂,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