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教育部有明文规定不容许小学生有过重的课业...
教育部有明文规定不容许小学生有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我们这里的小学家庭作业留的也不多。为什么你们那里课业负担会这么重?不过我想啊他们也是也他们的道理的,只不过我不了解罢了。丫儿妈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已经有效的改善了与女儿的关系,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可喜可贺!!目前遇到了一些小问题,我觉得,只要你坚持赏识教育的理念,困难很快就会过去的!
建议丫儿妈把学到的赏识教育的方法也用到与老师的关系的改善上。赏识教育认为关系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孩子与你的关系好了她才会愿意听你的话,同样的孩子与老师的关系好了才会愿意听老师的话。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哪个老师的科就会学得很好。
而与老师关系的改善,关键还是在于你。如果你想改变老师,你就必须的先融入进去--“融进去,诱出来”。设身处地的从老师的角度多想想,尽量的去体会老师的难处,用你的理解宽容去感化老师。
从头一路看来,感觉你对老师是有怨言的,尤其是在最近一段时间。你在抱怨老师不能像你一样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去对待你的孩子,你希望老师能够改变。你指责抱怨的这个事情是对的,正确的,但是方法不好效果不好。学赏识的人永远都不会用指责抱怨去要求别人改变,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使事情变得更糟。
还是那句话“融进去,诱出来”。尽量去体会一下老师的难处吧。
re:认识赏识整整一年,没有什么明显的...
认识赏识整整一年,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只知道自己发脾气的次数会少一些,时间会短一些,遇到事情不会那么绝对地认为,会给自己一点点时间想别人的理由.现在知道问题是出在与老师的关系上了,以我现有的能量,我无法做到与老师的关系的改善...我自己的心里都在抵触,所以只能逃避了.
对于老师我会有抱怨,但是我不敢去要求老师,因为我知道自己也做不到,所以只能要求自己踏实地改变.
re:嗨....如果我伤害到了你请告诉我。...
嗨....如果我伤害到了你请告诉我。
丫儿妈的文笔相当的好,读你的文字是种享受。也感受到了你的文字间流露出的那种淡淡的忧愁。
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你也不容易,一个人承受了那么多的压力,心中压抑了太多的委屈,你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放松放松自己。 关注中.....
re:我会有这样的不平衡,觉得自己承受的压力太...
我会有这样的不平衡,觉得自己承受的压力太多,真的会有想不通,为什么最终还要我来承担?而我却少有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可...
我是不是有点自怜了, 这些都没有用,因为一切都还要继续面对,而我却真的需要支持的力量,哪怕是一句理解,一句安慰
我们都还是没有长大的父母,自己还没有做好,就要来带孩子,孩子承受的也太多了
re:这样挺好的,试着把你内心的委屈,痛苦说出...
这样挺好的,试着把你内心的委屈,痛苦说出来。我想啊,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过与你相同的感受:“为什么总要我去体谅别人而不是别人来体谅我呢?为什么总是要我去付出而不是偶尔的得到呢?为什么没有人能够理解我认可我,却反而要我去理解别人呢?为什么....”这样的想法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很正常的。只不过有的人会感觉强烈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个人认为是压抑了的缘故。因为觉得这是一种不好的想法,所以就采用了压抑的方式,可是压抑下来的东西不会平白的消失掉,只会越积越多。
所以,用一些安全的方式来宣泄是很好的办法。
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赏识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转念”。何为转念?就好比有个人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个人对着他大骂,他就会感到愤怒与受伤,可是理智又告诉他不能有什么反应,他加快脚步走开了,可是心中的愤怒依然存在,就在这个时候,旁边有个人告诉他说,刚才骂他的那个人是个精神病患者,他的愤怒创伤马上就转变成了对那个人的同情怜悯,这就是“转念”。你的愤怒有多大转念的怜悯就有多大。
丫儿妈,你是最棒的!支持你!!!
re:说出来也需要勇气,而自己又太敏感,别人有...
说出来也需要勇气,而自己又太敏感,别人有一点点烦的迹象,自己马上就不愿意去说了,所以越积越多.丫儿也会是这种情况,她需要发泄,我要配合她.re:我们以母爱来说 很想为孩子做点什么...
我们以母爱来说很想为孩子做点什么但以勤奋的结果常会过了头你家人是比较会共鸣坏的共鸣很快但我相信好的也会很快引起共鸣这在我夫家也是大家情绪激动很快所以我一向闪开因为我也属火性的
共鸣度大代表接受度高您学赏识铁定比很多人要来得快呢因为这是心传心的功夫呵呵
re:谢谢各位的关注,丫儿妈在反复,同时也在学...
谢谢各位的关注,丫儿妈在反复,同时也在学习...re:最近越来越觉得丫儿好可怜,都是这个做妈妈...
最近越来越觉得丫儿好可怜,都是这个做妈妈压迫的了,而我是实实在在爱丫儿的,只可惜没有用对方法,让丫儿压抑、痛苦.早上问丫儿:"你喝奶吗?"
答不喝,我说喝点吧,她说那好吧.
我说就喝十口吧,接着就数数1、2、3...9、9.1、9.2、9.991、9.992...
丫儿说:“妈妈,你怎么再也数不到十了呀!”
说完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