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大家都在期盼着.....希望雪松把自己的...
大家都在期盼着.....希望雪松把自己的心理历程写出来,供大家学习和交流.re:雪松一直在BBS。
雪松一直在BBS。re:现在很多家长也渴望爱,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
现在很多家长也渴望爱,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re:回maggie:是的,学生渴望赏识,...
回maggie:是的,学生渴望赏识,家长渴望赏识,同时老师也渴望赏识。老师——很特殊的职业。在学生和家长面前,扮演的是给予赏识的角色,而在家里,他们是很普通的人,他们需要赏识,甚至比学生家长更需要赏识。每个人心里都有垃圾,作为老师,本着职业道德的压力怀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他们承受着比家长孩子更多的苦。给我们的老师一些赏识的目光吧,他们也需要爱!
re:爱是对学生特点无条件的包容,要做到确实很...
爱是对学生特点无条件的包容,要做到确实很难,先从教师修身开始吧.re:在我的第一次语法班上,他表现得非...
在我的第一次语法班上,他表现得非常出色,上第二次课时就主动从最后一桌挪到了第一桌,听课十分认真。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他是一个十分不自信的孩子,于是我只要有机会就表扬他,激励他。果然他每天来上课都兴高采烈地,因为他认为在我心目中他是好孩子。可是因为基础太弱,他没能升到新概念二册的班,于是他又主动来上了我的第二期语法班,我当时非常惊讶,因为我每期语法班的内容是一样的,他又来了说明他喜欢。可是这次他的同桌是一个上课爱讲话的孩子,从第二次课开始他们两个人上课不是讲话就是闹来闹去。我不断提醒,后来给他换座位,可是第二次课他又坐回去。就因为这样,他虽然是第二次上语法班,学习情况却没有一点进步。后来我反省了一下发现,在第二次语法班上,因为很多客观情况的影响,比如他讲话我就说“***, 注意听课”。虽然态度温和他也一样会感受到批评的味道,次数一多,他认为他已经不是好孩子了,于是他就反而越来越糟。这也怪我没有适时跟他沟通,只是在课堂上制止讲话,督促听课,没有及时把他的好孩子唤醒。这是一个教训,它提醒着我,教育的目的是唤醒好孩子,打碎坏孩子,呵护学生的自尊。我将引以为鉴,关爱每一个生命。re:第一次进入,找到一份久违的感动
第一次进入,找到一份久违的感动re:爱是对学生特点无条件的包容很多时候,...
爱是对学生特点无条件的包容很多时候,我不能做到,所以面对学生的调皮,学生的错误,我经常把自己气得冒火.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