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非常感谢各位的回贴!我今天还是没空写贴。...
非常感谢各位的回贴!我今天还是没空写贴。抱歉!re: 放得下,再忙我们也要注意调整...
放得下,再忙我们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千万别让自己的心苦哦,这里的伙伴们就是你最好的倾诉对象,不管QQQ、电话、坛子都随时等着你~~~~~~~~~~~re:先顶上来,下午再来写。
先顶上来,下午再来写。re:谢谢有这么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因为年...
谢谢有这么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因为年底了,单位上有许多的工作要做,没有空及时写下日记和帮助网上的朋友,真是抱歉!
叮当和启慧老师给我的分析太好了,当我们小心翼翼的侍候着身边的一个“炸弹”时,我们是何等的痛苦。但周老师又教会我们要学会寻找光明,再黑也有白。只要能看到哪怕是一盯点的白也能让我们看到希望。
孩子是我们的影子,孩子成为今天这样,是我们从小溺爱的结果。因此只有通过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转变态度,才能逐步的改变孩子的现状。显而易见,这半年多来,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改善,效果是显著的。只是他暂时还没有回到学校学习。但孩子的成长,最开始应该还是要先从学会做人开始,才能谈学习的。这点是很重要的,所以学会等待学会爱是我目前首要做的事情。
上个星期六,我们25周年高中同学聚会如期举行了。当每个同学在会上介绍家庭和孩子的情况时,我的心情存在着几分欣喜和几分担忧。欣喜的是他们的很多孩子确实很优秀,但他们大多的是注重孩子的分数。时常会听到,我的孩子成绩很好,在年段排名第几,也有的说我的孩子已经在xx大学读书。我不知道他们的孩子是否会出问题,但我感觉他们还是追逐现今的教育制度,没有顾及到孩子的心理成长。因此我感觉赏识教育的推广是迫在眉睫,对待当今孩子的教育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每当跟他们聊天时,我会很自豪的说,我有全国很多的赏识老师和赏识伙伴,希望他们也能快快加入我们的行列。不要等到孩子出了大问题时,才懂得要找教育,才懂得要学心理学。孩子是社会的产物,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为了我们民族的兴旺,愿大家都能走进赏识,愿每个生命都能在赏识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孩子最近的状况还好,只要不提去学校上学的事情。他都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玩。前几天我的态度稍微有些不对,他就又开始通宵了。这几天我不再提上学的事,他就又不通宵了。目前孩子的学习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因此学会等待学会爱,态度就是最好的方法,是我要坚持的目标。
re:放得下,看着你和儿子的近况感觉真好,...
放得下,看着你和儿子的近况感觉真好,加油!!re:[COLOR=red][U]为什么“深不...
为什么“深不的浅不的”?1 我是湖南郴州的,近的话,我愿意当你儿子的“大朋友”。
2 叮当
我们家长反而没有安全感了
我们小心翼翼的侍候的一个“炸弹”,
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
启慧老师
好多出了问题的家庭。家长们的心正是这样的,深不的浅不的。小心翼翼的。不知那一句话,那一件小事作为导火线就炸一下,他们痛苦极了。
为什么“家长反而没有安全感”了?
因为孩子对家长已经没安全感了。
为什么“深不的浅不的”?这个问题被你们发现了,很多父母有同样的疑问?
因为你们自己认定的标准用的没效果,又没有搞懂什么样的标准是合适的标准,所以感觉“深不的浅不的”。
惩罚是旧办法,没能解决问题;
赏识是新办法,你们没多少经验。
历史上,没有那个国家、组织是单靠惩罚、赏识治理好的。更何况,你凭什么赏罚?
先明法,后赏罚。论功赏,量罪罚。
为什么你的惩罚不凑效,因为你不是量罪罚。
同理,如果你不论功赏,你的赏识也不会凑效。
更多的内容的请您看我新发的帖子------为什么“深不的浅不的”?怎么办?
re:中午吃饭时,孩子固定要看的电视节目就是《...
中午吃饭时,孩子固定要看的电视节目就是《百家讲坛》。没想到今天中午《百家讲坛》节目的内容相当好。是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的《论语》心得之《心灵之道》。讲的为人出世之道,很多是同赏识理念相吻合的。什么:人要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不要老对过去的一件事情耿耿于怀。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最重要的人就是现在最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现在最需要你做的事;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就是现在。还有讲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也是在教人学会放下。等等,我是在边干活边听,而孩子是坐在沙发上认真的看,认真的听。一直看到节目结束。
我总认为孩子对这种教育人的节目不看,做人就更不懂了。实际上孩子什么都懂,他是一本天书,是需要我认真研读的天书。曾经我刻意拿周弘老师的碟看,刚开始几次还好,多几次他就反感的。教育是不留痕迹的。什么事情做的太刻意,意识太明了也就达不到效果了。
孩子看完后,我也没问他有什么感想。只是问他好看吗?他说:很好玩。看来周老师说的:玩中学,学中玩是孩子提高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孩子回答好玩,说明就对它有兴趣,不管听的是多是少,终究他是喜欢听喜欢看的。不知道这个节目有没有做成碟,这个碟有没有地方买,希望大家多出主意。当然买来不是专门买给儿子看的,我们自己也想看。
re:先前你说儿子爱看百家讲坛,就是不爱看论语...
先前你说儿子爱看百家讲坛,就是不爱看论语,我还疑惑,我就很爱看。好像书店有书,到那去问问。
re:好消息.
好消息.re:昨天晚上听朋友介绍,到越洋图书城购买了于...
昨天晚上听朋友介绍,到越洋图书城购买了于丹《论语》心得的书和碟。在回家的路上,孩子打了个电话给他爸爸说,让爸爸的移动硬盘借给他。因为最近孩子的电脑硬盘容量不够了,无法装进新的游戏。旧的游戏舍不得删除,而新下载的游戏就没办法玩。只好跟爸爸商量借硬盘装旧的游戏,以便腾出空间玩新的游戏。爸爸回话说,我们马上到家,到家再说。
回到家后,经过一番嘻皮笑脸的纠缠和解释,爸爸终于把移动硬盘借给了他。在路上,老公说:“我肯定会把硬盘借给他的,只是要让他感觉到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都是没有那么容易的。”因此有了回家后的一番情景。
终于腾出新的游戏空间了,孩子非要让我陪他。我说:“那我拿本书来看吧。”孩子说:“好吧。”于是我就把刚买的书拿来看了。孩子看了这本书说:“这本书比较适合你看,而我已经什么都懂了,况且我也不太喜欢孔子。”我说:“是的,妈妈是应该要多看,看了之后更懂得做人的道理。”
从这两天孩子喜欢看中午《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可以看出,孩子实际上是很想听于丹解读《论语》的。我在想是不是我曾经用居高临下的口气来教育他或者是我曾经的态度出了问题,才会让孩子表现出既想看又装出无所谓的样子。越深入的走进他的心灵,越让感觉到孩子并不是简单的人,而是一本需要让我认真研读的天书。而这本天书越来越令我感到无比的骄傲。
新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确实很大,很快就到了12点。我说:“12点了,妈妈想睡觉,你晚上也早些睡吧。”“好啊,那你12点半再来叫我吧。”我说:“12点半我都睡着了,怎么来叫你呀。”于是我回到自己的房间,老公说:“孩子今晚的态度这么好,你为什么12点半不去叫他呢?等一下,我去叫他。”。到了12点半,老公去叫他睡觉,孩子游戏玩的正来尽说:“好,我等下就去睡。”可到了1点,还没去睡。我终于撑不住迷迷糊糊就睡着了。听到他回房间睡觉的声音,我看了下手表,发现是2点钟了。
因为昨天孩子在家睡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是睡不着的,况且游戏又那么好玩。在前一段如果这样他肯定是要通宵的,可最近一段时间他都没有通宵。也许是他的心灵舒展不再空虚了,也许是他懂得照顾爸妈的感受了,也许是他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了。总之他已经逐步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两天《东方时空》的节目也相当好,讲的都是在校大学生因为迷上网络游戏,导致多门功课不及格被学校劝退的报道。这些电视聘道都是孩子转过来让我和他一起看的,并且在看的过程中还和我一起讨论。以前电视只要报道这样的事情他都要跟我吵,甚至说这些节目都是针对他的,是爸妈要教育他的。而现在他是主动要看这些报道和调查的。这些点点滴滴的进步都充分的体现到:态度就是最好的方法。父母态度的转变是让孩子找到安全感最好的方法。孩子只要有了安全感,他会发展到令你想不到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