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我们要泡咖啡。女儿已经会装滤纸、...
我们要泡咖啡。女儿已经会装滤纸、倒咖啡粉,再由我来倒热水。
今天突发奇想,让她把滤纸从滤纸包中抽出来。这包滤纸是新买的,包得很紧,她抽出一张,抽了一半,其它的滤纸也跟着跑出一半。
“你看,其它的滤纸都要掉出来了,怎么办?”我在旁提醒她。
她停下来,静静的,腮帮子鼓鼓的,眼睛直盯着,嘴唇微翘,样子可爱极了。
“想办法啊(老气横秋的口气)!我只要这样做就可以了(一手抽纸,另一只手抓住其它滤纸出来的那一半)。”
哇哈哈哈…。
re:心情不错哦
心情不错哦re:昨天,我女儿跑过来找我抱抱。这样的动...
昨天,我女儿跑过来找我抱抱。这样的动作,已经重复不知多少遍了。
我把她搂在怀里,拍了又拍。
过了几秒…。
“不对!和以前不一样!”
这个拥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我把它搁在心里,偶尔拿出来想想。
今天早上起床,我理出一些想法,
我好像是把外壳去掉了,
以心灵对心灵的方式跟小孩拥抱。
很自然,很真实。
其实,有个感觉困扰我很久。
我很羡慕我女儿,
有我们这对尊重她、了解她的父母,
而我小时候没有…。
还真有点嫉妒…。
就在昨天,我承诺我要照顾那位“躲在我身心里的女儿”,
我和女儿的拥抱就发生“质”的变化。
人的心理运作真是奥妙。
re:对啊!我以前是死的,现在活起来了。...
对啊!我以前是死的,现在活起来了。
这些表情符号要怎么加?回帖子的时候找不到小头头可以贴啊?
奋斗了好几天都找不到
re:你的日记就像你的网名,虽然微小却散发着柔...
你的日记就像你的网名,虽然微小却散发着柔和的光,看了你的日记,觉得很有同感,有时儿子的自信,我会觉得是自负,其实我错了,那是他在赏识自己,很多时候我都在破坏别人的自我赏识。你的日记就像金指头蓦的点醒了我,你真是一个让我喜欢的宝贝,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re:谢谢你,小布头,其实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谢谢你,小布头,其实我们已经是朋友了。我们在网络上交流,已经比一般朋友还要聊得深入。
我们还有许许多多赏识朋友,一起做心灵交流,一同成长,我从大家身上学到许多可贵的智慧,真的是太好了。
我们一起携手共创赏识的美好未来。
re:晚上煮晚餐,我从冰箱拿出了冻成一大块的排...
晚上煮晚餐,我从冰箱拿出了冻成一大块的排骨,弄了半天也弄不开。“你怎么这么笨。”这是我脑海里的声音。
我突然“听”到这个声音,它一定常常出现,只是这一次,我“听”到了。
我开始思考了,难道我常常对自己这样说吗?
我要做改变,我该怎么做?
突然,想起昨天刚看到巴山石子的blog(http://pengqingliang.blog.163.com/)中有一篇文章“自信心的锻铸”,里面有东西可用。摘录如下:
1.伟大的暗示理论
暗示有着不可抗拒和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心理学家普拉诺夫认为暗示的结果使人的心境、兴趣、情绪、爱好、心愿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又使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工作能力发生变化。
2.反复进行积极正面的暗示
暗示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要培养人的自信心,就要反复地进行积极正面的暗示。反复进行暗示,目的在于形成习惯。有了这种习惯,你的潜意识才会完全确认你的积极暗示,你才会彻底替换掉思维中的负面意识,你才会真正拥有积极健康的信念,并生产出有效的行动,从而获得快速幸福的成长。所以我们最根本的是,通过反复的正面的暗示,把积极的信念根植于潜意识之中。
我不用去关掉脑袋里的放音机(反正我也关不掉),但是我可以调整内容,下次遇到同样状况,我可以对自己说:“来想个办法,我一定行。”
其实,排骨冻成一大块,整个丢进热水里煮一下就可以了,办法想想就有了。
如果我暗示自己:“我没有办法”、“我真笨”,那不是客气,那是自我暗示,可是很灵验的喔。
那我换成别的暗示:“办法想就有了”、“我真行”,这种自我暗示,也会很灵验的喔。
我看我家里也来贴激励自己的语句,给自己做积极正面的暗示。
re:伟大的暗示理论已被我收藏到心里,我要好好...
伟大的暗示理论已被我收藏到心里,我要好好的让他发挥作用re:早晨听着老公和女儿的对话,真是一种享受。...
早晨听着老公和女儿的对话,真是一种享受。我不用忙着想回话、问问题,可以静静的听小孩稚嫩的童声,我得多听听,等她长大,这种童音就只能成为回忆了。
我静静的听着…。
老公穿上衬衫和长裤,正拿起皮带,女儿说:“爸爸,妈妈常常用你的皮带…。”
“常常?”我心里正讶异着,我回想一下,我上次因裤子有点松用到她爸爸的皮带是两个月前的事,而且到现在没再用第二次,怎么会说是“常常” ?
这里带出几个好玩的问题。
1.大家在做沟通时,使用到一些副词,大家对这些副词的解释有没有不同?
我用“频率副词”为例,在google上找到以下的两个网站:
http://www.englishlearning.com/zh-hk/intro_english/lessons_wordlist/basic_english_lesson_09/lesson09a.html
always 一直, 总是 100% of the time 100% 的频率
usually 通常 90-99% of the time 90-99% 的频率
often 时常 75-90% of the time 75-90%的频率
sometimes 有时 25-75% of the time 25-75%的频率
seldom 很少 10-25% of the time 10-25%的频率
rarely 几乎不 1-10% of the time 1-10%的频率
never 从没有 0% of the time 0%的频率
http://study.hongen.com/netschool/demo/junior81/unit01/1.htm
知识点1
模糊频率副词
以下些词都是表示事情发生频率的副词,也是不准确地说某事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次数。
always 总是 usually 通常 often 经常 sometimes 有时
hardly ever 几乎不 never 从来不
我们按照频率发生的高低,可以将这几个词排列为always > usually > often > sometimes > hardly ever > never。
知识点2
精确的频率副词
以下这些频率副词可以准确地表达事情发生的频率。
一次 once
两次 twice
三次 three times
四次 four times
五次 five times
六次 six times
注意:在记忆时,我们只要记住once(一次)和twice(二次)就可以了。其它发生次数只要用“数字+times”来表达就可以了。
其它的表达法:
every day 每天
once a week 一周一次
twice a month 一个月两次
four times a year 一年四次
once two weeks 两周一次
twice three months 三个月两次
好了,我要继续思考。
模糊频率副词如同其名,它们的定义很模糊,所以双方对话时,很容易发生误会。
大家可以找人玩玩,试着说说“经常”、“常常”、“有时”的频率范围,可别为了争辩谁对谁错而伤和气,透过彼此间的交流,可能会让你感到很惊讶,大家对同一个词汇的解释并不一定相同,因此,要透过语言文字交流是有困难存在的。
2.如果我用很精确的词汇来描述我的意思,是否能完全表达我的意思?
那要看看对方有没有同样的认识,譬如说:
家长:“你这个星期已经有两次不好好写作业。”
小孩:“那有?才一次而已。”
家长和小孩又吵起来。
其实小孩以他的记忆来搜寻“不好好写作业”这件事,很有可能真的只记得一次,所以他也没说错,如果双方为了次数、频率的正确与否争得你死我活,那可真是得不偿失啊!
3.双方在沟通时,会不会对同一件事存有歧异?
其实很多人存有一种习惯:把别人的错误放大,把自己的错误缩小。
家长:“你为什么‘都’(100%的频率) 不好好写作业?”
小孩:“那有!(0%的频率)”
家长:“你还顶嘴,&$@&$...。”
家长:“你‘整天都’在看电视!”
小孩:“那有整天!我才看没多久啊!(看电视时,时间过得飞快,看一个小时感觉好像才过十分钟)”
我是从接触赏识教育之后,了解到自己存有这种问题,也看到我的家人也有这种现象,因此对一些语词的运用变得非常小心,能不用就不用。
“都”、“从不”、“总是”、“一直”等等这些词,它们会全盘否定一个人所做过的努力,让人心灰意冷,再也不想振作。
批评责备本身就像刀子,再外加一些语词就像给刀子涂上剧毒,被这把刀杀到的人,心上的伤口很难痊愈,更严重的会造成心完全死了。
我们所说的话都有非常强的暗示力量,要很小心很小心的使用语言啊!
re:珍珠: 看到你的签名真用上了我文...
珍珠:看到你的签名真用上了我文章中的语言,我也被你赏识了,真幸福!我因我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同时我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看到你的《新手学步日记》,我发现你的领悟力极高的。祝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