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听了《赏识的天空》8/28日的广播,感受...
听了《赏识的天空》8/28日的广播,感受颇深!广播中周老师讲到:...要放手要孩子去成长,孩子成长一定要让他亲自长大,就好像要让他亲自吃饭,亲自喝水,亲自大小便,你代替不了啊!...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也犯过类似的错误,曾记得我们为孩子挑选衣服、穿鞋和穿衣...
曾记得为了孩子的吃饭问题,我们可以不吃饭却端着碗围着孩子团团转,哪怕孩子吃上那么一小口,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的甜...
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总是担心孩子吃不到嘴里,穿不好鞋子,穿不好衣服,担心衣服的纽扣扣不好...
而现在当我们看到孩子能以比我们还快的速度选择衣服,穿戴整齐,麻利的穿上鞋子等候在门口,真是庆幸我们没有因为她当时的“磨蹭”而扼杀她的权利。其实这些主要还得归功于女儿的坚持!坚持有理呀!虽然是孩子,但她也有自己的思维和审美观念!
每当到幼儿园偷偷的看到女儿自己熟练的扒着碗里的饭是那样的香甜,就想起了为此而付出的一件件脏衣,但涌进心头的却是股股的甜蜜!
是啊!孩子的成长,我们是应该放手让他自己去尝试,没有实践,没有他自己动手获取来的生活尝试的积淀,我们的关心不会停止,我们的担心还会继续...这种持续中的担心必然会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之中的焦虑,他会认为你很唠叨,你对他看不起...
这种现象在我们中国是最为普遍的现象,也是作为中国的父母最易出现的问题,现摘录下来与网友们共同分享!
谨希望:
我们的关心继续,
我们的担心不必!
re:是的,我们的关心永远继续,我们的...
是的,我们的关心永远继续,
我们的担心大可不必!
关心导致增氧,
担心导致缺氧。
缺氧就是缺爱,
缺爱就一定会造成或明或暗的伤害。
赏识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赏识文化,就是爱的文化。
re:周老师你好,儿子坚持要去女孩家问个明白,...
周老师你好,儿子坚持要去女孩家问个明白,他让我先给女孩的父亲打个电话,问他们的看法,我不知该怎样对人家说,儿子的想法和我的不一样,我还是觉得只要儿子自身心态好了,去和不去是一样的,你说呢re:[COLOR=blue]下面引用由b...
下面引用由bob发表的内容:
记得小时侯的一个场景,一个印象极为深刻的场景。
那时我也许上小学5年级的样子,那时当地人在传要地震了,人心惶惶的……
一天晚上,刚好停电了,我们一家五口围着一根蜡烛,聊起了地震的事,( 我有一哥一弟),不知怎么说起大难发生时谁救谁,谁带谁的问题。
妈妈说他要弟弟,爸爸说他要哥哥,我说,我呢?于是,四个人,八只眼一起对着我笑;我没有说更多,心里也不知什么滋味.
前段时间有个电视连续剧,讲当年的云南知青返城后,留下来的孩子们的不幸生活,主题歌里有一句唱到"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一个,好象是多余的"
听了心有戚戚焉……
看着这段话,
我哭了……
“童年的伤疤会随着岁月长大……“
天下父母,
要好好呵护童心啊!!!!!!!!
re:李辉,我认为,既然儿子有这样的要...
李辉,我认为,既然儿子有这样的要求,说明他特别需要,你还是应该重视。当然你和女孩的父母沟通,不见得就是要去质问人家或讨个说法,你要做的是站在理解他们女儿的角度和他们商量一下怎么更好地去解开孩子们心中的结。
这个结不解,你儿子的心态也很难好,必竟他缺少能量。他要求你出面,实际上就是要借用你们的能量,如果你不能把这个能量传递给他,他的心态始终很难象你希望的那样好起来。你回避这个事,孩子的内心始终会没有安全感。
这个时候你既不能回避,也不能去点燃女孩父母那颗烦乱的心,你的平和、诚恳致关重要。我认为处理这个事不在乎结果,而在乎你所持的态度。你首先要平和下来,抱着理解和感恩的态度去处理,以解开孩子们的心结为目的,我想,她的父母也会心平气和地和你沟通的。
re:[COLOR=blue]...
[原创]赏识随我想
——情望
细阅请点:http://www.ssjyw.com/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00&ID=40900
赏识教育是希望父母快乐,孩子快乐,是吧?
考上重点大学也不能带来快乐,我以我本人、我爱人、我弟弟的切身例子告诉大家,我们都是重点大学毕业。
可是我们毕业之后,我花了十年以上的时间找回自己,我爱人在捉摸多年之后,也慢慢有些眉目,我弟还在奋斗中。
其实这应该是我们从小去慢慢的靠自己寻找出自己的方向,搞到毕业后才尝试,真得很累。
我们三个人都是重点大学毕业,但我们的父母不快乐,他们还是在比、在贪多、在往外探求,我们已经知道我们不可能满足我们父母那永远欲求不满的无底洞。
所以我们转往自己身上探求,问自己想要为自己做些什么,现在,我们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觉悟,父母已经无法规定我们什么了。
我反而开始对我父母及周围的人传送一种他们遗忘已久的感觉,一种像孩子般清新、丢开一些社会的教条制约。
现在父母好像把孩子当白纸,随自己的意思任意挥洒喜爱的色彩,还可以讨论要塑造小孩怎样怎样的个性,这就好像在讨论如何把玫瑰改造成莲花。
不接受孩子现在的状态,还要努力改改改,还要把小孩限制在一条窄小的通道,还要规定孩子的一举一动,还要……
小孩不笨,不要以为他们还小好摆布,他们是希望获得父母的关注,他们用自己的时间和创造力、敏锐度、感受力等和父母做一种交易,当父母成功了,孩子也废了。
青少年逆反,我给他鼓掌,因为他的创造力、敏锐度、感受力等等还尚有保留,才有能力去逆反,其实我最怕的是乖乖的小孩,他的精神压力是最最恐怖的压力。
大家目前对学习的范围订得太狭隘,只限定在学校那些死背硬记可能一辈子也用不到的东西,那些只能算是知识。
真正的智慧是从体会、从领悟中获得的。就算从看到别人用心灵淌流出来文字,本身没有体验过,还是无法理解。
至於小孩要如何产生体会和领悟,这需要他自己尝试错误、随机变化、自由联想、发呆做梦、甚至脑袋空白一片,让直觉、灵光有机会进来。
网上的父母们,再细细品味一下以下几段话吧:
现在父母好像把孩子当白纸,随自己的意思任意挥洒喜爱的色彩,还可以讨论要塑造小孩怎样怎样的个性,这就好像在讨论如何把玫瑰改造成莲花。
小孩不笨,不要以为他们还小好摆布,他们是希望获得父母的关注,他们用自己的时间和创造力、敏锐度、感受力等和父母做一种交易,当父母成功了,孩子也废了。
青少年逆反,我给他鼓掌,因为他的创造力、敏锐度、感受力等等还尚有保留,才有能力去逆反,其实我最怕的是乖乖的小孩,他的精神压力是最最恐怖的压力。
真正的智慧是从体会、从领悟中获得的。就算从看到别人用心灵淌流出来文字,本身没有体验过,还是无法理解。
至於小孩要如何产生体会和领悟,这需要他自己尝试错误、随机变化、自由联想、发呆做梦、甚至脑袋空白一片,让直觉、灵光有机会进来。
情望对教育的感悟非常深刻,
她的语言又极有灵性,
很多家长都希望看到她专门的帖子,
请点:http://www.ssjyw.com/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00&ID=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