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以自己为师我只是引路
以自己为师我只是引路
re:你有你的样子我有我的样子找回你过...
你有你的样子我有我的样子
找回你过去的记忆,自己最初的样子,别人讨厌没关系,你要喜爱你自己,真正的智慧才会由你自己产生我只是引路者
re:情望你的话很富有人生哲理,看了耐人...
情望你的话很富有人生哲理,看了耐人寻味。re:能量加油站。顶上去,慢慢学,现在学到...
能量加油站。顶上去,慢慢学,现在学到第8页。
re:好长,我也在慢慢学习中~~
好长,我也在慢慢学习中~~re:默默地学,吸取能量!不擅长表达,但会把它...
默默地学,吸取能量!不擅长表达,但会把它用到自己身上,化作行动!曾经的帮助,永远难忘!re:[EM42][EM42][EM42][E...
re:[EM14][EM14][EM14][E...
re:创意处罚50招 商业周刊 第10...
创意处罚50招商业周刊 第1084期 2008-08-27 撰文者:黄瑞莹、李郁怡
家中的小霸王,让你招术用尽,还是身心俱疲吗?50个创意处罚妙方,让你打造自己的“管教百宝箱”,停止再当抓狂父母吧!
场景一:“你要是罚我关在房间里,我就打开冷气,把衣服脱光,冻死在里面!”
小学五年级的小威又跟爸爸起了冲突。
这不是他第一次威胁爸爸。曾经,爸爸要处罚他,他威胁要跳楼,一只手和一只脚就悬在窗外。”这可是三十一楼啊,”妈妈、爷爷、奶奶、阿姨都紧张的在旁边,“拜托”小威把手脚收回来。
结果,小威获胜!他不但躲过处罚,爸爸之后还把家搬到一楼。
然而,小威的威胁推陈出新,用头撞墙、开门作态离家出走,样样都来。在上海工作的台商爸爸,头痛不已,今年暑假返台,特别带着小威一起到医院寻求专业协助。
场景二:五岁大的芯芯,因为一岁多的妹妹爬过她的玩具,竟然拿起玩具朝妹妹狠丢。刚下班的爸爸看到这一幕,气炸了。
“我那时想,镇暴警察驱离这种暴力分子,就是用水喷!”二话不说,他抓起芯芯往浴室走,用莲蓬头喷她。他当时只想,让芯芯也尝尝被暴力对待的后果。
没想到,“事发”一年多,芯芯还经常跟人家说:“我爸爸拿莲蓬头喷我。”为此事已自责一年的爸爸,当场面子扫地。
上述两个场景,似曾相识?面对孩子的负面行为,父母常陷入困境。
小威的爸爸,是忙碌的台商,全家把儿子宠上天。但随着小霸王长大,目无尊长、打架等行为令人头痛,每次想管教时,总不敌儿子层出不穷的“创意威胁招数”,他只有屈服的份。
家有怪兽小孩……
威胁、伤人难自制,说不听、不敢打,父母身心俱疲
令人惊讶的是,芯芯的爸爸,是大名鼎鼎的台安医院小儿心智科医师许正典。八年多来,他总是和蔼可亲的协助上门求诊的无助亲子。
现代父母越来越忙,小孩的功课压力越来越重,亲子间的相处时间变少。当孩子发生负面行为时,父母来不及发现,等到发现时,又常因亏欠而纵容,或用错处理方法,久而久之变成恶性循环。
儿童负面问题增加,已让小儿心智科门诊负荷越来越大。许正典八年多前开始看诊时,每个月约六十个门诊量,现在已暴增到五百个,成长七倍。为应付庞大门诊量,六月份,台安还特别开设自费的台安诊所敦南心智发展中心。
小儿心智科医师超时看诊成为常态,台大医师高淑芬医师的上午诊,常看到傍晚六点;许正典最近一次的下午诊,也看到晚上十一点。
然而,现代孩子的负面行为千奇百怪,传统的处罚方式不再奏效,父母管教方式能更具创意,提高管教效能吗?
“多数父母压力已经大到根本没有创意,只有创伤了,”许正典苦笑。“莲蓬头事件”让他深自检讨,这种处罚可能造成女儿的心理阴影。因此,当孩子出现负面行为时,“有时候,不处理比处理还有效,” “避免创伤,是聪明处罚的第一步。”他说。
管教,要跟上时代……
光用处罚只能治标,看穿偏差行为的背后意涵才能治本
现在,许正典若看到不满行为,想打小孩时,“手一伸出去,马上自我提醒,手就转个弯、假装要伸懒腰。”他伸出手来示范。当他想骂英文“雪特”(shit)时,转念一想,“就转个弯改说雪、雪、雪,血小板。”
女儿不解:“什么是血小板?”他苦笑:“如果你不乖,爸爸就贫血、充血在血小板。”
“负面行为,是孩子表达复杂情绪的方式,他可能要表达痛苦、嘲笑、生气、难过,”许正典说。若父母只对表面行为处罚,一定无效。
“许多父母都犯了这个错——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处罚上,而不是放在偏差行为本身。”美国知名教育学者泽维尔(Sal Severe)指出,“如果你发现,处罚的次数增加了,但负面行为没有改善,这就表示这个处罚无效。”因此,找出负面行为背后的原因,才是治本之道。
那么当孩子出现负面行为,父母该怎么办?
父母,要从头学习……
静下心做三门功课:情绪抽离、正确归因、对症下药
第一步,先简化、抽离,不要把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情绪做连结,以免把事情复杂化。“回到家,先洗手,等于洗去一身的疲惫,换个心情跟孩子相处,”许正典建议。
第二步,分析负面行为背后的原因,也就是“归因”,这不容易,却最核心。譬如,孩子总被说上课不专心。然而为何不专心?可能是孩子听力不佳、甚至有学习障碍?或长期跟着父母作息晚睡,导致精神不佳?或孩子体质过敏、鼻塞?甚或孩子人际关系不佳,导致自卑、焦虑而无法专心等等。
然而,归因不一定只出在孩子身上,学校、老师、外在环境都可能影响孩子的行为。譬如老师的人格特质、领导风格是否与孩子格格不入;老师最近是否压力太大,本身也焦虑。
甚至,问题可能出在你家。夫妻常吵架、对小孩责骂多于鼓励等,都可能让孩子心理受创,表现不佳,或希望藉此吸引父母注意。
高淑芬举例,当孩子窜改考卷,是否因“你常用一百分、零缺点做标准,”小孩做不到,只好欺骗?“初中以下的孩子,(负面行为)七成原因来自父母,初中以上受环境影响大,但会受影响,表示家庭也不太稳,”高淑芬观察。
第三步,对症下药,找出解决方案。然而,如何拟定聪明的解决方案呢?只要你掌握以下三大要点灵活运用,就可自己打造一个“创意管教百宝箱”,变成天才老妈或老爸。
re:当孩子出现负面行为时,“有时候,不处理比...
当孩子出现负面行为时,“有时候,不处理比处理还有效,” “避免创伤,是聪明处罚的第一步”“负面行为,是孩子表达复杂情绪的方式,他可能要表达痛苦、嘲笑、生气、难过,”若父母只对表面行为处罚,一定无效。
当孩子出现负面行为时,父母首先是关爱孩子,他需要理解、帮助。
孩子有痛苦、难过、生气的情绪要宣泄,把原因找到帮助孩子才是关键!
所以,不处理,冷静地分析一下最好!
哇,有了这样的心态,不是孩子越是有负面问题,父母就更加的爱孩子了吗?
这就是赏识心态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更让人能够愿意接受的方式。
否则,可能有家长会说:“孩子问题那么大,让我如何继续赏识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