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又看到您了,杨老师!...
又看到您了,杨老师!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还是借用湘妹子的一句话:我会紧跟着赏识教育的步伐,永远走下去!!!
"惟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您让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
_____学员张琇芳 祝您好!愿赏识雨露走进千万家!
re:尊敬的杨老师,先向您问好!并祝贺您新专贴...
尊敬的杨老师,先向您问好!并祝贺您新专贴的隆重开张!我注意到了“赏识门内外”在第67楼的发问,好棘手呀!那也是我想请教您的问题——我现在正搞一个赏识教育实验小组——全是由“拎不上手”的学生组成。好想听听您的指示呀。谢谢!
re:谢谢周老师把《两位母亲流泪的反思》的好帖...
谢谢周老师把《两位母亲流泪的反思》的好帖子种在行知苑里!谢谢zxf8688和单宇对行知苑的关注!
赏识门内外、朋友是自己和单宇都在思考赏识教育如何促进学校教育问题,
我想,我们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一个64人的班级,一个后进生可以“坐圆桌”的“整体疲沓”的“拎不上手”的集体,
的确是一个挑战,
难怪赏识门内外发出了“SOS”!
其实,我相信赏识门内外心中已经有答案了。
你一定把这样的班级当成难得的机遇了,
一定充满信心地做且已经有起色了。
我想,说到底,这些孩子缺少爱的能量,
除了教师要有足够的爱之外,
要重视发动家长爱孩子,
而最关键的是发动孩子彼此关爱。
一旦班级成了爱的磁场,
善良的潜力巨大的孩子们立即会精神焕发。
我想我们可以在三件事上下工夫:
达成被爱,让每个孩子成为爱的聚焦;
引导施爱,让每个孩子成为爱的源泉;
启发自爱,让每个孩子成为爱的化身。
相信孩子,依靠孩子,向孩子学习,
我们会获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re:昨天天早晨7点05分开始通话,24分51...
昨天天早晨7点05分开始通话,24分51秒,一位姓高的老师,教初三语文,当班主任。她的儿子也读初三,课堂上不怎么发言,不怎么听讲,作业能完成。100分的语文试卷,他考了51分,150分的英语试卷,他考了70分。妈妈说“我无法忍受”。昨晚不打招呼骑妈妈车出去。10点打电话回家冷冷地说“你们早点睡吧”。一夜未归。7点多,还没有回来。我对高老师说:就让事情自然发生吧。让生活的力量教育他。不要再替孩子请假。不放弃爱,但是要有规则。要坚强,不要混乱。事情早一点发生比高中、比成人成家以后发生好。孩子的无情,是因为他很失败,很孤独,很绝望。他的行为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他很混乱,很难自控。社会、学校不可能来适应你,家庭是底线。爸爸妈妈要背水一战,要破釜沉舟,要精卫填海。如果放弃了,要就准备品尝崩溃、品尝失败、品尝绝望、品尝平庸吧。
我想,生活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没有发现。放下屠刀,还立地成佛呢。只要彻底觉悟,立即就有生路。要提升我们的价值观,为孩子当下的健康、幸福办教育吧。否则,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啊!分数就那么重要?上大学就那么重要?发财就那么重要?升官就那么重要?那些都是副产品啊。我们的价值观里,生命太不值钱了,以人为本没有真正落实。为生命的健康、快乐,为上进、成长。对残疾人,对懒惰人,对没有生活能力的人,也要给予必要的福利。抱怨只会让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善待,我们的代价可以降到最底。对于那些伤害社会、伤害别人的人,道德、法律要起震慑作用。只要不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大体上,我们都要包容。我们这代人,在假大空的时代长大,我们失去了灵魂,我们没有了分辨能力,我们没有了爱的能力,我们非常混乱。现在,不是我们要改变孩子,而是我们要通过孩子让我们活得自然。孩子绝对听话,在这样的应试文化里没有感觉,那也是大问题,我们的没有主体意识,没有个性,没有灵魂的家族历史还要延续下去,那才是生命的悲哀,家族的悲哀啊!不能再屈从这种文化了,但也不能简单对抗。要适应,要超越。过去,现在,将来,我们都要抱持这种生活态度。热爱生活,改变生活。这个时代,毕竟让我们过上和平的日子,毕竟让我们过上了富裕的日子,毕竟让我们享受到了现代科技成果。我们终于有能力关注心灵了,我们终于有条件大面积提升文化了。过去,超越现实文化,享受永恒文化是一种奢侈,只有少数精英得以超越。现在,是将好的文化向大众普及的时代到来了。
re:尊敬的杨老师,很高兴可以来这里学习...
尊敬的杨老师,很高兴可以来这里学习把好提升到更好,把坏转化到也好。
爱要珍藏,恨要埋葬。
学习了
re:杨校长的每一个贴子都让我震撼仿佛就像...
杨校长的每一个贴子都让我震撼仿佛就像一盏盏指路明灯
有了这些指路灯
在黑暗中的家长才不会偏离航线太远
又像一个个护身符
为我们的保驾护航
有了这个信念
我们就可以大胆的向前;
re:沁叶、叮当,欢迎你们常来行知苑!你们是赏...
沁叶、叮当,欢迎你们常来行知苑!你们是赏识论坛最勤奋的耕耘者,我要好好向你们学习!我常觉得,“爱憎分明”、“明辨是非”这些词人们有些被滥用,
尤其是“疾恶如仇”这样的词要慎用。
爱憎应当分明,但是,爱和憎的不同表达更应当分明,
爱要用各种方式来表达,
憎却不能随意发泄。
爱要珍藏,恨要埋葬。
爱要愉快表达,恨要坦然消化。
爱的种子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恨的种子要分解、淡忘。
“明辨是非”从法律意义上讲是必要的,也是比较好做到的,
从道德意义上讲就比较困难,
尤其在心理意义意义上,更需要慎重。
在人的成长上,很多事情真的是无好无坏,全在心态,
评判标准应当永远是
太好了,还能更好!
在人的成长上,实在是没有多少东西需要我们“疾恶如仇”,
倒是要提倡努力做到“从善如流”。
向着阳面生活,
学会快乐享受!
re:杨老师: 您也在网上呢...
杨老师:您也在网上呢!您辛苦了。为了我们和孩子您要保重啊!
中国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爱在心中,骂在口中,打在手中,疼在孩子们的心
中啊!中国的父母太痛苦,中国的孩子太不幸,其实我们的孩子需要的却只是那一点点
啊!
一个温柔的眼神
一句鼓励的话语
一个灿烂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