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让孩子多一些尝试,尽早的适应环境.
让孩子多一些尝试,尽早的适应环境.re:谢谢放飞心情的认同,在赏识论坛上,我是属...
谢谢放飞心情的认同,在赏识论坛上,我是属于有争议性的人~~~,有支持的,也有持反对意见的~~~~其实在孩子学习这个问题上,没有哪个家长愿意去逼孩子学习~~~,
逼孩子学习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家长缺乏引导孩子热爱学习的智慧~~~
如果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上都有智慧了,有能力了,许多家长也不会去逼孩子了
在引导孩子方面我有一些心得,以后我会陆陆续续整理出来~~~~
希望能对论坛上的家长有一点点帮助!!
re:面引用由zwhmjh发表的内容:...
面引用由zwhmjh发表的内容:培养习惯的一点感悟
在孩子的习惯养成过程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喜欢去逼~~~
逼孩子每天弹琴多长时间~~逼孩子每天看书多长时间~~逼孩子每天要完成什么什么任务……
强迫孩子去完成...
我们需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欣赏孩子每天的进步
re:顶一下,好帖子要多读,温故而知新,谢谢z...
顶一下,好帖子要多读,温故而知新,谢谢zwhmjh。re:家庭教育六句浓缩(转载)...
家庭教育六句浓缩(转载)【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 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
【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
【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予建议。
【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自己。
re:蹲下身子不如垫高孩子(转帖)...
蹲下身子不如垫高孩子(转帖)一天,我在台阶前与一名小学生谈话。学生的个子很矮,为了和我说话,她不得不仰着脸。看着她吃力的样子,我习惯性地蹲下身子,以便和她进行“平等对话”。没料到她突然猛跑几步,跳上台阶,站在和我差不多平视的地方和我说话。台阶上的她声音变得铿镪有力,眉宇间充满了自信,一副神气的样子。我很奇怪:这孩子怎么啦,我蹲下来跟她说话还不够吗,非要站在高处才算和我“平起平坐”?于是我问她:“你为什么要站那么高啊?”她的回答干脆而认真:“站高了好和您说话呗。您可别把我当小孩子!”
这个“不想被别人当小孩”的小女孩,以石梯为垫子,瞬间“抬高自己”,只是为了“好和大人说话”。乍一看,这不过是件寻常小事;可是细细一想,她这样做蕴含了很多道理:
第一,蹲下身子,强调的是成人与孩子平等,是成人采取主动的姿态;垫高孩子,强调孩子与成人平等,强调了孩子的主动性。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的是具有主动精神的孩子,而不是被动接受来自大人给予的“平等”的孩子。
第二,垫高孩子与成人对话,自然会促使成人把孩子当成人朋友看待,让孩子享受成人的礼遇。成人礼遇中所包含的尊重、信任、文明礼貌等,又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在尊重和信任中长大的孩子,也必将学会对别人尊重和信任。
第三,垫高孩子与成人对话,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促进孩子面对未来、展望未来。孩子从小就爱模仿成人,渴望长大;孩子本来就会长大,长大成人是他们的心愿。所以,垫高孩子顺应了孩子的发展规律,代表了孩子的发展方向;它是一种能促人上进的超前平等。
第四,蹲下身子,平等的内涵停留在孩子水平;垫高孩子,平等的内涵跃升到成人水平。垫高孩子后,成人水平的平等意识可以引导孩子的心理、意识跟上身体成长的步伐,逐步走向成熟。这种平等意识对于改变目前孩子们备受宠爱,导致思想和言行相对幼稚的现状非常有益。
垫高孩子,并不只是在孩子脚下垫块物品,而是在你的心里要“垫”高,才能真正实现有价值的平等。
re:你的贴子里越来越多好文章了。改天也来搬回...
你的贴子里越来越多好文章了。改天也来搬回家哦,呵呵re:谢谢神农教的支持!![em08]...
谢谢神农教的支持!!re:[COLOR=blue]“一只手”家教理...
“一只手”家教理念(转载)相信“一只手”家教理念会给每一位家长都带来深刻的启迪——
“一只手”托起您的孩子
大拇指:表示赏识,意味着教育孩子要有恰到好处的赞扬。
很多孩子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信心。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就要学会赏识和表扬。赞扬能开启孩子迈向进步和成功的所有大门。
食指:表示指引,意味着家长要做孩子成长的指引者。
我们喜欢说:“孩子是父母的未来。”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父母是孩子的未来。”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高度”影响着孩子的“高度”。美国人说:“3岁决定一生。”中国人也有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正确的指引决定着孩子成长的方向。家长首先自己要学习,才能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中指:表示平和,意味着家长要善于调节孩子的心理。
一只手中,中指最长,理解为居中就是最好的,以此来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跳一跳,够得到”;同时又能够排遣孩子的身心压力,利于他完整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无名指:表示爱护,意味着家长要学会爱护孩子。
传说无名指有一根血管直通心脏,因而相爱的人都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表示心爱。家长对孩子的爱护,在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上力求到位,在教育上要学会科学爱护,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成长规律,绝不能拔苗助长,要有耐心,也要有办法。
小拇指:表示批评和惩罚。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对于孩子,犯错误是他们认知的过程,不能无限上升到思想品德问题。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要善于惩罚。有一个外国家庭养了一只鸽子,孩子有一天把鸽子杀了想看看它肚里有什么东西。他的父亲采取“智慧的惩罚”,让他完成一张鸽子的内脏器解剖图,结果成就了一位诺贝尔生物奖获得者。
伸开五根:这是母爱温暖的手掌,它要给孩子以家庭的温暖和家庭位置的平等,让他有所依托。
为什么孩子会做出伤透家长心的事?那是家长的付出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同,他没有感悟至心。为什么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很少向家长求助?这是因为家长和孩子平等交流、心灵呵护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收拢五指:这是象征父爱的拳头。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父爱是缺失的,养育孩子的主要是母亲,所以古诗文中歌颂母爱的不胜枚举,而父亲似乎总是在做“幕后英雄”。其实,家里应该有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而不是有两个妈妈或只有妈妈没有爸爸。爸爸是榜样、力量、规则、楷模,我们要学会做爸爸,给孩子正确的父爱,给孩子一根直立的脊梁,让他们站直了做人。
“大手牵小手,成长一起走。”愿家长们都用好“一只手”,托起您的孩子,让他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