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家庭环境中扮演的角色,关于育儿的一些小想法
父亲在家庭环境中扮演的角色,关于育儿的一些小想法敬亭给我转了一个天涯某父亲的贴,用散记的形式写他的女儿。
我一口翻完了九页。边看边看。
偶尔,也会感动得想哭。
我觉得,贴主真的是一个很称职的父亲,也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
也许我们外人来看,他的生活已属完美,甚至他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可以和专家相提并论。
而他本人,说,只是享受这种快乐。
女儿快乐,他自己也快乐。
他的很多教育观点,和我的想法是类同的,虽然我并没有结婚生孩子。
他的女儿真该庆幸有这样天性个性的爸爸,很多孩子都在水深火热呀。
很多东西,是培养不来的,靠天份和悟。
包括爱和责任。
很多人在爱,也有责任。只是他们的方法和火候都不对。
以前和同事一起去溜冰的时候,看到场内有个小孩一点也不快乐的在场内溜冰。
很勤快,一直在溜,没有休息。但他的脸上却一点笑容也没有。
当时我就很奇怪,这小不点的不高兴干嘛还跑来溜冰呀?
隔一会,转弯的时候,看到一杀气腾腾的女人正站在栏外对小孩吆喝。
天啦,我一看到那女人,就倒吸一口冷气。
不到中年的女人,漂亮,打扮入时。但一张脸冷若冰霜不说,还写满了凶悍和不耐烦。
她在栏目不停的训训斥小孩,这不对那不对,好似高标准的要把小孩弄成超高手不可的口气。
当时我们几个同事就直叹气,议论说,碰上这样的母亲,实在是可怜。
同事还玩笑说,有可能是和老公离婚了,一个人单身带孩子自然心理不平衡。
哎,不管怎样,心态啊心态要摆正,方法啊方法要正确。
直到我们离开溜冰场的时候,那小孩还在很努力的练习,而他妈依然彪悍的在那指手划脚。
悲哀ing。女人是爱她的孩子的,只是她这样的爱,已经完全偏离了正常轨道。
要知道,孩子最重要的是快乐呀。
大家活一辈子都不容易。
谁都知道成人背负着各种压力,怎么舍得让孩子这么小就没机会享受纯净的乐子?
我自己的家庭环境,除了穷点,其它还是挺好的。
比如爸妈恩爱,做人在周边都是美誉。我和弟弟感情深,也基本是两好小孩,我们一家人相亲相爱。
我妈教会了我善良、诚实,对人要真心,做人要有分寸等。
这些东西很多是天份或者说是身为一个人的本份,但仍旧不可排除一些环境默化。
但回首过去,因为他们的环境因素,他们对我们的引导还是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
比如我直到初中毕业买衣服全是由我妈说了算,根本没有自己挑买的权力,再难看也得穿。
比如我写的日记被我妈看,我气愤的抗议她居然说“你都是我生的你的日记我看不得呀”。
比如我和弟弟各自一个房间,总是按大人的意思布置,我们完全只是在里面借着睡一张床。
比如我做错了事已经开始内疚,我妈还在不停的唠叨,烦得我不再认错还和她对干起来。
比如我姑说给我织一条围巾,结果我盼了好几年都没有动静,可能她随口说又随口忘了吧。
比如我堂哥打工回来说下次给我和弟弟买个电子游戏机,又是盼了整整一年,失望而归……
事实上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很容易不稳定,心理活动也很多,家长更要好生引导才对。
:)
后来我和朋友聊天,我说,有可能我们都没有教育孩子的天份,但当我们有孩子后,至少我们懂得回忆我们小时是为什么要和大人对着干?
这儿,不得不说到一个“懂”字。
年少的时候,不可否认,因为对世界的认知还不是特别完善,就喜欢装忧郁扮成熟。
如果家长不懂孩子,不懂青少年的特殊心理变化,只是一味责备和不屑。
难免会不知不觉已伤到孩子脆弱的心灵。
说到脆弱,其实大人都是很脆的。
我在二十岁的时候,向一姐姐请教关于flash的制作问题,她不大耐烦的几句糊弄然后没了下文。
当时我怪失落的。后来她鼓励我向她提问,我都没了勇气。
我宁愿花多几倍的时间去自己研究,也不愿意再向那姐姐请教。
试想,大人都这样脆弱,更何况小孩?当然这也与我以前比较内向的性格有关。
孩子在年龄尚小的时候,周边的人特别是最亲近的人的一言一行将影响着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我们大可不必作惊弓之鸟状,但亦不可完全无视孩子出生后我们将要作的一些小改变。
关于学习成绩,我一直觉得这不是重点(哈哈,我上学时成绩不好,也不喜欢上学)。
说俗一点近一点的,学习成绩不是衡量的惟一标准。ha,就好像处女不是均量女人是否纯洁的标准。
而学校的成绩和表现,总的来说是为踏入社会作辅垫。说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有用,但它作为导火索引导学生先生活在固定的小社会圈。
毕竟,人是社会性动物,脱离社会而生存的人是少数。
很多人动不动拿比尔盖茨退学说事,事实上比尔盖茨只有一个。他成功有很多因素,不是单一的退学影响而成。
有可能退学帮他更早的接近了成功,但我们也同样没法预言完成学业后的他不开创出另一番更牛x的事业?
上学一忌死读书,二忌重心偏移。
如果能在漫长的十几年求学过程中,快乐而充实的过每一天,享受这个过程,那真是皆大欢喜了。
只可惜,这种感觉,往往只有成人在回忆往事时才能感受得到。
但作为成人的我们,能不能想一些法子,帮助孩子悄悄的完成这个愿望呢?
我特别讨厌那种整天忙乎着自己事来,或者沉迷于自己娱乐的成人们。
他们把孩子当作附属品,在对待孩子的事情时总是大而化之,觉得自己的事才大事。
这种作法和想法,真让人觉得凄凉。
以前在县城有个亲戚,每次在他们家和他孩子玩,快到吃饭时我们得去他同事家麻将桌上找他,而他基本上都是眼不离桌的给我们钱或者打发我们自己回去煮饭。
只是很简单的生活细节。却让我在现在想起来,觉得有点遗憾。
我也经常想起我家的情景。
我记忆中,比较深的,一个是每次回家时看见爸妈在忙着做事,二是妈妈把早饭做好了叫我们起床,还有我们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边烤火的情景。
不可否认,我们家是很穷的,但同时也是很富的。
后半句似乎和现在的很多现象不合。现代人的观点是,笑贫不笑倡,或者,精神是个屁。
但当我听到某女孩为了钱和房子嫁给老头,和不爱的人结婚的时候,都暗笑。
我暗笑的是什么,我只是觉得钱和房子自己都可以挣,用这个来评判男人,未免有失水准。
这样换过来,很多男人在无形之中,也把自己和房子等价了。
人啊人,无论男人女人,在浮躁的急功近利之中,抬高自己的同时也贬低自己一掌。
我喜欢那些个无论多忙多累,都心有所盼着回家吃晚饭的男人女人。
那些低迷的人们,没事拿孩子或身边的人恶劣出气,实在是太不堪。
什么是一家人呢?
在一起。互相鼓励、信任、祝福。还有很多很多。
说回孩子,
在他们小的时候,给他们纯净快乐的生活。和他们一起快乐纯净。
在他们青春迷茫的时候,坚定温暖的站在孩子身边,像知心朋友那般和他共同进步着向前。
在他们长大要离开家的时候,什么都不用说,送一程,道一声别,已足够。
:)
不知道我妈妈当年在自己成年快到人母年龄的时候,想的都是些什么?
而我,今年二十出头,虽然没有了男朋友也不知道结婚是何年何月的事,
但是,
我看了这位父母的贴,坚定了一些信心:
1、我一定会结婚(我的好朋友大薇选择了不结婚,邻养了一个小孩)。
2、我结婚后,一定会生小孩(我的姑姑选择了结婚,但不生小孩也不领养小孩)。
3、有了孩子的我,基本上会做一个好母亲(我觉得,不用努力,我基本上也会是好妈妈)。
感叹完毕……
re:楼主几岁?
楼主几岁?re:楼主有说她二十出头。
楼主有说她二十出头。re:门牙妹妹感悟好深哦把原帖帖上呗[...
门牙妹妹感悟好深哦
把原帖帖上呗
re:顶。
顶。re:顶旧贴.
顶旧贴.re:哦~我突然发现~我没有童年~
哦~我突然发现~我没有童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