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我们共同学习成长
我们共同学习成长re:我通过看赏识教育网,明白了一些道...
我通过看赏识教育网,明白了一些道理,许多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出现了问题都是因为开始的时候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不够充分,我现在很少和儿子们沟通,白天他们要上学,我要上班,晚上他们在做作业,我就是去睡觉。儿子喜欢谈历史,谈军事,可我对这方面一窍不通,有时我在烧饭的时候他就站在我身边和我说这些事,我只是应付一下他,说了时间长了我就不耐烦了,让他快去看书,学习去,可我那可爱的儿子不厌其烦的和我说,昨天和我说过的事我不记得了,他今天又耐心的说,一边说一边还观察我的情绪,看我高兴就多说会,不耐烦了他就说就说这一个事了,想想我这做母亲的不称职。
re:放下对自己的不满,爱好自己,才会爱好孩子...
放下对自己的不满,爱好自己,才会爱好孩子!re:下面引用由忧愁妈妈发表的内容: 儿...
下面引用由忧愁妈妈发表的内容:儿子喜欢谈历史,谈军事,可我对这方面一窍不通,有时我在烧饭的时候他就站在我身边和我说这些事,我只是应付一下他,说了时间长了我就不耐烦了,让他快去看书,学习去,可我那可爱的儿子不厌其烦的和我说,昨天和我说过的事我不记得了,他今天又耐心的说,一边说一边还观察我的情绪,看我高兴就多说会,不耐烦了他就说就说这一个事了,想想我这做母亲的不称职。
儿子愿意与你交谈,这不是很好吗?你对历史、军事不懂没关系。只须做一个倾听者。认真听你儿子说。有时可以发表你的意见,表示你在认真听。要多听少说。千万不要
不耐烦。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你的不耐烦会把与儿子沟通的渠道给堵住了。当你想与沟通时。他有可能什么也不想跟你说了!
re:谢谢朋友们的鼓励。 李...
谢谢朋友们的鼓励。李辉说得对,放下对自己的不满,爱好自己,才会爱好孩子!
我经常会对自己不满(工作上,教育孩子上),有时心情就不好,这种坏心情就会影响到家人,影响到对孩子的态度上。
re: 忧愁妈妈,其实孩子只要愿意交...
忧愁妈妈,其实孩子只要愿意交谈是太了不起的事了,如果懂,可以和孩子进一步探讨,不董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向孩子请教,用佩服的眼神看着他,用欣赏的语气与他交流,与此同时可以了解孩子、陪陪孩子,更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这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吗?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遇吧,预祝你成功!!re:下面引用由西南发表的内容: 忧愁妈...
下面引用由西南发表的内容:忧愁妈妈,其实孩子只要愿意交谈是太了不起的事了,如果懂,可以和孩子进一步探讨,不懂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向孩子请教,用佩服的眼神看着他,
是这样,千万不要把和儿子沟通的渠道给堵住了。过去由于我不知道,因此没有很好的和孩子沟通。现在当我想和孩子很好的沟通时,他却不愿意和我说。而你孩子愿意和你说话,真是太好了!
re:教育孩子可以参考大禹治水方法:要疏导不是...
教育孩子可以参考大禹治水方法:要疏导不是堵截。具体见下文摘录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我国是尧、舜相继掌权的传说时代,也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那时,生产能力很低下,生活条件很艰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有一次,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水灾,洪水横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活着的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请各部落首领共商治水大事。尧对大家说:“水灾无情,请大家考虑一下,派谁去治水?”大家公推鲧去办理。尧不赞成,说:“他很任性,可能办不成大事。”但是,首领们坚持让鲧去试一试。按照当时部落的习惯,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与大家意见不相符,首领要听从大家的意见。尧只好采纳大家的建议,勉强同意鲧去治水。 鲧到治水的地方以后,沿用了过去传统的水来土挡的办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的办法。他把人们活动的地区搞了个象围墙似的小土城围了起来,洪水来时,不断加高加厚土层。但是由于洪水凶猛,不断冲击土墙,结果弄得堤毁墙塌,洪水反而闹得更凶了。鲧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并没有把洪水制服。
舜接替尧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巡视治水情况。他见鲧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把鲧办罪,处死在羽山(神话中的地名)。随后,他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还派商族的始祖契、周族的始祖弃、东克族的首领伯益和皋陶(gao yao高摇)等人前去协助。
大禹领命之后,首先寻找了以前治水失败的教训,接着就带领契、弃等人和徒众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作参考。这次考察是很辛苦的。据说有一次他们走到山东的一条河边,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山洪暴发了,一下子卷走了不少人。有些人在咆哮的洪水中淹没了,有些人在翻滚的水流中失踪了。大禹的徒众受了惊骇,因此后来有人就把这条河叫徒骇河(在今山东禹城和聊城县一带)。
考察完毕,大禹对各种水情作了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大禹亲自率领徒众和百姓,带着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铲、木耒等工具,开始治水。他们一心扑在治水上,露宿野餐,粗衣淡饭,风里来雨里去,扎扎实实地劳动着。尤其是大禹,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腰累疼了,腿累肿了,仍然不敢懈怠。
据考证,当时大禹洽水的地区,大约在现在的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巍峨雄姿,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但是,特大洪水暴发时,河水就被大山挡住了去路,在缺口处形成了游涡,奔腾的河水危害着周围百姓的安全。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