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茶馆之红色历程
四渡赤水出奇兵(红军之长征之路)1935年1月19日,为执行遵义会议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决定,中央红军离开遵义北上,由此有了四渡赤水的经典战役。
赤水发源于云南,经贵州在四川并入长江,因“每雨涨水,色深赤”而得名。一边是赤水深谷,一边是悬崖峭壁,弯多坡陡,让人紧张。
1935年1月19日,在夺取北上途中赤水城的战斗中,红军遭强敌抵抗。当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果断改变北上渡江计划,决定立即撤除战斗,西渡赤水河,再相机北渡长江。1月29日,中央红军从猿猴场(今元厚)、土城上、下渡口等处一渡赤水,向川南的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1935年2月18日至21日红军二渡赤水。红军当时靠船过河,一次运载五六十人。红军一渡赤水抵达川南,引起敌人的极大恐慌。蒋介石急令加强长江防务,并重新部署“追剿”红军。红军改向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云南威信集结。毛泽东等认为敌军主力已被吸引到川滇边境,以遵义为中心的滇北地区敌军兵力空虚,遂决定转兵东进,二渡赤水,摆脱了敌人的夹击。
中央红军突杀“回马枪”,完全出乎敌人的预料。很快,红军攻占遵义以北60公里的娄山关,第二次占领遵义。攻下遵义的红军继续向南发展,打到乌江北岸。就这样,中央红军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和八个团,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红军二渡赤水后,蒋介石组织新的围攻。为了避免被动,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3月16日红军在茅台三渡赤水。红军三渡赤水再次出现在川南,蒋介石判断红军有要北渡长江,调集大军堵截。毛泽东当机立断,毅然决定回师四渡赤水,夺取战略主动权。1935年3月21日晚至22日,红军一隐蔽的动作、神奇的速度,经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东渡赤水。红军四渡赤水,蒋介石判断红军有要进攻遵义,严令部队向此集中。但红军意在南下,并不取遵义。3月27日,红九军团伪装主力,暂留遵义附近活动。主力则迅速南渡乌江,进抵离贵阳不远的息烽附近。至此,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领导下,跳出了蒋介石苦心设计的在乌江以北、川滇边地区消灭红军的包围圈,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甩到了乌江以北地区。
re:大家快来看了,谢谢大家捧场~~~
大家快来看了,谢谢大家捧场~~~re:没人啊~~~~~~~~~~~~
没人啊~~~~~~~~~~~~re:太无聊了吧~~
太无聊了吧~~re:呜呜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呜呜~~~~~~~~~~~~~~~~好伤心啊~~~~~~~~~~re:。。。。sorry,我在这里给你赔个不是...
。。。。sorry,我在这里给你赔个不是~~re:呵呵,没是啊
呵呵,没是啊re:哈哈~~
哈哈~~re:怎么就咱俩啊,不过没关系,咱俩在这里聊,...
怎么就咱俩啊,不过没关系,咱俩在这里聊,设个私聊不也挺好吗?呵呵~~~~~~~~re:呵呵,是啊是啊,男孩,你的绰号是什么啊!...
呵呵,是啊是啊,男孩,你的绰号是什么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