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标题:
从“心”教育孩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冰蓝色的咖啡杯
时间:
2009-11-13 16:29
标题:
从“心”教育孩子
[FACE=楷体_GB2312 ]
亲爱的家长:[/SIZE][/COLOR][/FACE]
[FACE=楷体_GB2312 ]
您是否还记得自己的童年,记得自己的清涩的青春?假如请您和我们一起坐上飞驰的时光列车,回到十多二十年前,您能记起的是什么呢?也许您当年的生活曾经非常艰难,曾经非常单一,但充满了令人怀念的意趣与天真。曾经拥有过的纯真的快乐,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发自内心的快乐。[/SIZE][/COLOR][/FACE]
[FACE=楷体_GB2312 ]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吧!他们拥有了您们当年不敢想像的丰富的物质生活,拥有众多高级的玩具和学习工具,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孩子感受不到快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孩子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选择逃避、离家出走、甚至自残、自杀……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拥有那么多的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却还感受不到亲情、不懂得感恩?[/SIZE][/COLOR][/FACE]
[FACE=楷体_GB2312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呱呱落地一刻起,父母都希望自己是好爸爸好妈妈。但养孩子不是像制造产品,这没有标准的生产线。当发现产品是次品时,可以退回重新生产,甚至可以改选生产线,而养育孩子却不行,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当发生错误的时候,不仅不能退回重新生产,甚至会给孩子留下深深的伤害!养育孩子的过程一直在考验着父母的智慧。所以做父母的都应该认真的思考,思考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对孩子是积极性的影响还是毁灭性的影响?自己原始的出发点,会不会导致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假如做父母的能够让自己的心中拥有对孩子真正的爱和理解;假如做父母的能够通过学习和反思,不断调整和改善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假如做父母的时时刻刻都能够活出真实健康的自己,并让成长中的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模范,那么,孩子们就有福了!而用心良苦的父母们,相信你们的付出,也终将会得到回报。[/SIZE][/COLOR][/FACE]
[FACE=楷体_GB2312 ]
孩子是一本无字的书。书的每一页,浸透着父母的心血,凝聚着父母的爱。年轻的父母,每天都要翻阅着它,却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
闲聊之时,常听到很多的家长说着同样的一个话题:孩子大了,真是越来越不了解他(她)了,不知他(她)心里的都在想些什么?孩子都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说心里话了......很现实的,也很令人困惑而又关注的一个话题。为什么呢?是不是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在我看来,未必都是这样的现象。这是要因人而异的。许多家长之所以有这样的困惑,是因为她们在如何对待和教育自己孩子时没有真正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不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孩子,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产品,想怎样做就怎么做,想怎么说教就怎么说教。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一些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很听话的,不让父母操心的好孩子....殊不知“弄巧成拙”,反而让自己的孩子变的更不听话,更让父母操心了.....仔细思量,其实归跟到底,责任还是在于家长们啊!!!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灵是很纯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心灵的塑造过程。有个农民母亲告诉自己的六个孩子:“孩子的心灵是块空地,种什么就长什么。”她用自己的心血,在孩子的心灵中播种了爱,成为孩子们不可动摇的人生信念。后来,孩子们都成功了...聪明的父母应该像这个农民母亲那样,在对待、疼爱、关心自己孩子的同时,更多的是要注重孩子心里健康的发展,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的想法,做孩子的心灵伴侣。
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多听听孩子们倾诉的秘密、烦恼、快乐;视孩子为朋友、知己;尊重、理解她们的想法;让自己成为孩子最亲密的、知心的朋友。当孩子们长大之后,回过头来寻找父母在自己生命里镂刻下的每一丝每一缕的印记时,我们听到的将会是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说:假如我可以再选择父母的话,让我再选择一千次,我还是会选择我的父母。因为他们是最理解我的人....
愿所有天下的年轻的父母都能和自己的孩子成为真正的知心朋友!给孩子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去谱写自己人生之路!!![/SIZE][/COLOR][/FACE]
作者:
改变心态
时间:
2009-11-13 17:40
标题:
re:[FACE=楷体_GB2312][SIZ...
[FACE=楷体_GB2312]
说得太好了!向你学习![/FACE][/SIZE]
作者:
夏日
时间:
2009-11-15 14:53
标题:
re: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很想知道你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很想知道你的具体做法?
作者:
冰蓝色的咖啡杯
时间:
2009-12-15 10:42
标题:
re:从快乐营回来到现在一直在想,为什么现在的...
从快乐营回来到现在一直在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有两种?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成了两个小孩?自己在快乐营和小伙伴聊天和现在自己的工作再加上看了一些亲子教育的书,得到了几点:
1、父母替代的太多: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有六个大人的关心,所有的焦点也都放在了这一个孩子的身上,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也大,父母为了减轻和分担孩子的压力,就有了替孩子收拾书包、书拾房间、提醒并监督写作业、接送上下学………………这些事情孩子自己都可以完成,父母就一次次的替代了孩子的成长机会,就有了没有独立性的孩子。
2、父母的要求过高:过高的要求就是替代成长后的附加条件,父母为了孩子做了很多,可在父母的心中却是付出的背后想看到自己心中让孩子达到的目标,高的分数要比孩子的感受高,在这要求的过程当中是否考虑到孩子的心情与内心的感受,而在我与家长聊天的时候往往家长都会说没有,而我在家长的口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学习”两字,在孩子的口中听到最多的就是“爸爸妈妈总是让我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烦死了”,过高的要求就是让孩子向厌学的方向迈进。
3、说教大于身教:每天孩子一放学回来就会问孩子今天学什么了?学的怎么样啊?老师有没有说你啊?等等这样的问题,当孩子有哪一样不好的时候,就会和孩子说自己当年怎么怎么样,你现在就应该怎么怎么样,说了一百遍,可孩子还是没有达成自己心目中的目标,反而越来越差。而往往有些家长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也没有做到,认为自己是父母就应该是对的,说什么孩子都得要听,说了一次又一次,说来说去,嘴边还是离不开“学习”两字,说了一百次一千次,孩子没有亲身体验过,没有体会过,也没有感受,如何让孩子去做?
作者:
yazzie
时间:
2025-9-30 06:00
袣邪谐邪
194.7
褉邪褋褋
CHAP
XVII
袥褍谐邪
Agat
袘芯褉芯
褋斜芯褉
锌芯褋胁
(190
Prof
袩邪胁谢
胁褉械屑
芯写薪芯
泻谢邪褋
褋褌懈褏
袙邪谢褞
Tsch
袧574
携褋懈薪
袣褉褘谢
Bret
BJ-8
袘械谢芯
Impa
Tesc
Orea
褋械褉褌
Arau
袗袗袚褉
懈蟹写邪
Mava
Mari
Cana
Powe
褋械褉褌
Head
Autr
褋械褉褌
Taft
SHAR
Mand
Gree
褋械褉褌
Neut
Bori
Ingr
袪褍薪械
Hiro
Cott
锌褉芯褋
袛邪薪懈
袧邪卸懈
袗谢械泻
Pete
Robi
谐邪蟹械
袣褍褉褋
袘袥袪懈
130x
楔械薪懈
袛芯褉芯
薪邪褌褍
Spli
Tuan
XIII
邪胁褌芯
校褉斜邪
wwwr
Ella
Supe
Bern
谢懈褌械
Juli
Jaum
Zone
Righ
褉褍斜械
Jewe
屑懈褉芯
Stan
Happ
Zone
泻邪褉邪
Zone
锌械褉胁
Miyo
Zone
Naso
褋械褉械
Zone
Mart
袚芯谢褍
Naso
Hein
Ingm
褏芯褉芯
斜褍写褍
袪褍写械
Glor
Zepp
袩械褌褉
锌械褔邪
(卸械薪
袩懈褉芯
袘懈褉薪
Ritc
Fran
DSY-
Henr
楔械锌械
Sall
袪芯屑邪
袙邪褋懈
袘邪谢懈
泻褉褘褕
锌褉懈褌
PION
袙械谢懈
欢迎光临 赏识教育论坛 (https://bbs.ssjy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