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标题:
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打印本页]
作者:
辰辰妈
时间:
2012-11-16 15:45
标题:
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谁最伟大?
父母!
父母是孩子心中的神,只是这神本是凡人。
凡人自有凡人的偏见,听听父母都会怎么评价自己的孩子:
“我的孩子不用心!”
“我的孩子说话不算数!”
“我的孩子不爱学习!”
……
由于人们的意识和现实之间缺乏对应性,任何看法本质都是一种偏见。关于一道菜的看法,对这道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父母关于孩子的看法却会产生强烈的“反身性”作用——孩子的负面反馈,影响了父母,结果给孩子更强烈的“负面”刺激。这种反身性不仅仅扭曲现实,还导致不断自我强化的过程:
神说孩子不用心,孩子只好乖乖地不用心了;
神说孩子不爱学习,孩子只好尽量表现得不爱学习;
……
有人呼吁父母学会搁置自己的判断,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内心。事实上,如果一个人试图克制自己某个想法,或者采取种种所谓的“技术”消除或转移这个想法,只会令这个想法更强大。但父母可以尝试以接近现实的方式去理解它,它不过是一条偏见,“不是我们放下它,而是它放下我们”。
“我认为孩子不用心”,有没有反例?
“孩子认为我不用心”,是不是事实?
“我认为我不用心”,是不是事实?
……
父母曾经也是孩子,儿时的经历以记忆和能量的形式存在自己的骨子里。西格弗里德•贝恩菲尔德说,“父母总要面对两个孩子,一个是面前需要教育的孩子,另一个是自己内心那个已经接受过教育的孩子。”
但凡会揍孩子的父母,多是小时候经常挨揍的。一旦孩子犯错误,他的“内心小孩”立即出场,“他错了,揍他”。
今日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学钢琴”、“考北大”、……,也多源自“内心小孩”未曾实现的梦想。对年轻父母而言,最危险的是把这两个孩子混为一体,按照“内心小孩”的榜样来塑造面前的孩子,忽略孩子的成长需要,无意间对孩子实施“压制性控制”。
很多父母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表现出惊人的智慧,而一旦跟自己孩子在一起,就立马变成一活脱脱的“笨小孩”,因为此时出场的是“内心小孩”。
在教育中,父母首先面对着两项重大任务:弥补“内心小孩”(情感成长、父母特质),教育面前孩子(外在模仿、意识进化)。只有当他们可以充满爱意地接纳“内心小孩”,他们才能充满爱意地教育面前的孩子。
活着就意味着应对形形色色的问题,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潜意识里渴望“一劳永逸”——不想再碰到任何问题,看看父母通常咨询的问题:
“怎么让孩子专心?”
“怎样帮助我们孩子自觉?”
“孩子喜欢玩游戏,怎么办?”
……
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操作性问题,比如“怎么解答一道数学题?”、“电脑死机了,怎么办?”…,多是关于客观世界的因果还原问题,人们越是理智地研究他们,人们就会获得基于约定的一致性答案或给出因果还原的解释。另一种是成长性问题,比如“怎样才能富有爱心?”、“孩子不知道感恩,怎么办?”…,多是关于意识或自我意识层次具有第一人称本体论特征的体验,这些问题不是用来解决的,而是推动个体成长从而完成基于自由和内在体验的超越。
父母倾向于用操作性方法解决教育过程中的成长性问题,不仅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在逃避自我成长。要想成为有效能的父母,自己先要治愈好自己的伤痛、发展父母特质并提升存在层次,只要自身成长了,自然就成为称职的父母
作者:
季哲峰
时间:
2012-11-16 15:47
暑假的时候因为儿子不写作业的事情,我用尽全力没有任何办法,既赏识,又批评,无论怎样也不管用,于是鼓起勇气向老师告了一状,没想到老师严厉的批评之后更加逆反,回来后一个字不写,我很后悔,这次没有告诉老师,而是默默地关心他,接纳他的叛逆,开学了,他写作业的时候偷偷地瞄他一眼,每当看到他写好一个字就竖起大拇指,开始他摇头晃脑,满不在乎,渐渐地他写的字越来越好,上次月考前进50多名,这次期中考试再次前进50 名,他很开心,感恩他稳中求进,慢中生快的学习态度 !
作者:
小丽莉
时间:
2012-11-16 15:52
父母有所求呀,如果您想要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期望去走,首先要学着做孩子期望的父母。孩子更多时候是父母的影子。孩子不会的,需要向老师学习,我们不会的,也可以找老师跟从老师学习
选择对的课程,建立信念,让心安下来,方法是多种的。家长焦虑,也会把这个焦虑带给我们的孩子哦
欢迎光临 赏识教育论坛 (https://bbs.ssjy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