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不是不能批评孩子,而是要从内心尊重孩子的需求,给孩子更多鼓励和自信。昨天,在由市实验小学、陶都小学主办,昂立外语培训中心承办的“赏识教育”专题讲座上,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第六届全球热爱生命奖得主”、“赏识老爸”周弘,给现场近千名家长传授自己的幸福教育心得。
赏识教育创造奇迹
周弘曾是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1980年,其女儿出生不久就双耳失聪。他用赏识教育,创造了奇迹:女儿小学跳了两级,10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16岁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并相继在美国著名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因为失聪,女儿小时候曾极度自卑。”周弘回忆道。三十年前,他女儿双耳全聋,三岁半了还说不了话。他用赏识教育把这个别人眼中“已经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培养成了如今的留美博士。“为什么我会研究赏识教育呢?”周弘说:“是因为自己的女儿。”周弘把对女儿教育的成功归结为“赏识”,即不断地表扬女儿,增强孩子的自信。
周弘回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因为耳聋百感到自卑。一次,他偶然发现女儿的生日和美国著名的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竟是同一天。这让周弘非常欣喜,他鼓励女儿说:“你是海伦转世。海伦曾经说希望眼睛能看见3天,现在你的眼睛能看见,你会做得更棒!”周弘笑称,虽然这样说看似荒诞,但却给了年幼的女儿极大的勇气和信心,从此以后海伦的形象就树立在她的心中。
多用大拇指少用食指
“明明放学冲进家门告诉妈妈:老师今天终于表扬我了。妈妈却批评道:受表扬就翘尾巴?明明的欢乐顿时烟消云散。”讲座上,周弘用几个典型案例指出了家庭教育的误区。
当孩子还在幼儿时,家长教孩子说话、走路的心态和方法大多是鼓励教育,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家长都会欣喜若狂。因为家长相信孩子可以学会,所以家长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在这种心态中,孩子个个都轻松快乐地学会了说话、走路。然而,孩子一旦长大了、上学了,望子成龙的家长开始不承认差异、不允许失败,怀疑孩子不行,有的家长甚至信奉“打”或者“罚”字,从而走入了教育的误区。
“赏识教育”就是鼓励家长对孩子竖大拇指,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周弘说,自己最爱做的一个动作,就是不时地竖起大拇指,表示对别人的赏识。他说,传统父母的食指太发达,动不动就指着孩子挑缺点。他建议家长们要常用“大拇指”,不要“挑毛病”,要会“找光明”,周弘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孩子。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赏识教育不是不忍批评
周弘表示,赞赏其实不是夸,最重要的是态度,要看得起孩子。眼神最重要,老师对你的眼神可以让你感觉到,他不需要跟你说好话,他骨子里为你骄傲。
周弘认为,赏识是双刃剑。一些人很容易把赏识教育曲解为就是表扬鼓励,甚至不忍批评。其实,“赏识教育”更注重教育的态度:要尊重孩子,看得起孩子。你看得起孩子,就不会有副作用了,批评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也会赢得学生的感激。
两个半小时的演讲,让很多家长意犹未尽。一位母亲感慨道:“听了周老师的话,我觉得孩子的教育其实就是家庭的教育,而家庭的教育最根本的就是父母的教育,我们只有真正尊重孩子、爱孩子,以他们为荣,孩子才会树立信心,才能有充沛的能量。”
欢迎光临 赏识教育论坛 (https://bbs.ssjy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