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标题: 如何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社会的五种能力 [打印本页]

作者: 赏识小雨    时间: 2012-11-29 18:43
标题: 如何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社会的五种能力
1.培养选择能力--人生三大选择(1)
       学会独立思考。盲目比淘气可怕得多。
  前些年,在大学生中流行一种“心理测验”的游戏。把被测对象的注意力及思绪带到漫无人迹的沙漠、神秘幽僻的森林和碧草茵茵的草原,通过各种预想好的情境向被测者提问,让其做出选择,最后,再通过对被测者的选择答案一一地进行分析,便可以总结出被测者的人生态度及志趣。这虽然是一种游戏,但至少说明,人的一生需要面临很多次的选择。
  过去,我们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听话,听爸爸、妈妈、阿姨、老师的话,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但是,当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以后,当社会前进的脚步迈入商品经济的时代后,我们忽然发现,今天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面对社会纷繁莫测的变化,再强调孩子听话就远远不够了,而应该意识到要教会他们具备某种能力。我想,这种种能力中,孩子们最急需的一种能力是选择的能力。
  有人说,今天的孩子都是家庭的“小皇帝”。而我却认为,他们,是思想、活动严格地受到父母禁锢的“小奴隶”!
  曾经有一个孩子气鼓鼓地对我说:“人们都说我们是'小皇帝’,我可不这么想。皇帝什么都说了算,我在家里却说了不算。虽然平时吃什么穿什么,他们都依我,可是到了攒钱买大件时,我也出力了,讨论买什么时,我说应该买一个录音机,爸爸、妈妈、姐姐三个人六只眼盯着我,说:'这是大人的事,哪有你说话的份儿呀?’这也太不公平了,我大小也算个人,凭什么没有我说话的份儿呀?”可以看出,孩子们缺少选择的机会,大人们根本不给他们这种权利。
  在孩子的生活道路上,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我认为,最重要的选择在三个方面,即:朋友的选择、对象的选择和工作的选择。这些选择是否得当,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作者: 赏识小雨    时间: 2012-11-29 18:43
  一、朋友的选择
  没有快乐童年的人生是不幸的,没有朋友的童年则更为不幸。
  作为《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我们经常有机会到全国各地去主持接听“知心电话”。从青少年打来的电话中,我们深切地感到,他们有一种渴求,那就是渴求朋友,渴求友谊。
  孩子们经常问道:“怎么样才能找到朋友?”“什么样的朋友才算得上是好朋友?”
  在求友的问题上,我认为有这样一个原则:求异。
  很多人乐意寻找与自己的性情、志趣等方面有相同之处的人做朋友,实际上,这样去交朋友很有局限性。雨后的彩虹会显露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绚丽的色彩,更何况多姿多彩的人生、各种各样的人呢!如果总是跟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在一起相处,今后面对纷繁的社会,你会无法很好地去适应。你会遇到很多与你的性情、志趣大不相同的人,与他们相处,你会感到别扭,甚至还会发生磨擦和冲突。
  所以,在选择朋友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跟自己有所不同的人做朋友。有不同之处,就意味着有互补的可能,你的长处会被对方吸取,你的不足也可被对方的长处所补充。两个彼此相异的人相处久了,互相影响对方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完美。
  说到求异,异性的同学能不能在一起相处,成为朋友呢?
  有一次,一个男孩说:“我在班里跟一个女生说了句话,他们就乱说我们在搞对象。”于是,我在这个班里开了一个讨论会,让孩子们分别说说男孩和女孩各有什么优点。男孩们说:“女孩子细心,守纪律,学习好,会做家务活。”女孩子说:“男孩子力量大,胆子大,说话声音大,好打抱不平。”我跟他们说:“男孩子有男孩子的优点,女孩子有女孩子的优点,在一起玩,才会取长补短。”
  一个女孩子还告诉过我这样一个小秘密:“我们跳皮筋时,只要有男生在旁边看,我们就跳得特别来劲儿。”一个男孩说:“每次我们打架的时候,只要有女生围观,我们就越打越来劲儿。”
  在学生时代,男女学生之间纯真无邪的友谊,有时候会给人的一生留下甜蜜感人的记忆。
  我提倡交朋友求异的原则,主张男生和女生交朋友,好学生跟差学生交朋友,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交朋友等等,是因为我希望,让不同类型的孩子在一起交往、相处,会令他们成长得更加全面,成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与社会有着广泛接触的人,而不是一个孤独、怪僻的人。

作者: 赏识小雨    时间: 2012-11-29 18:45
  二、对象的选择
  这种选择,是孩子们在今后人生中将要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作为家长,无须回避这个问题,应该坦诚地告诉自己的孩子,怎样选择终身伴侣,用什么标准来选择终身伴侣。
  在选择对象这个问题上,尊重是最基本的原则,要懂得尊重对方,也要有奉献精神。可是,有一些年轻人却总怀着不明朗的心理,想着从别人那里得到些什么,或者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这都是不道德的。
  许多年轻人在选择对象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正确的原则,而且站在了错误的立场上。选择对象时要求太苛刻,往往搞得双方不欢而散,甚至抱怨终身。
  我曾对一些大龄女青年说:“找对象要找喜欢你的人,而不应该只是你喜欢的人。如果一味地想寻找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理想人物,恐怕一辈子也找不着呢!”我也曾对一些男青年说过:“你要是真心喜欢一个人,千万不要对她挑剔过多。”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你喜爱上一个人,便应能够容忍对方的缺陷或不足,也应该真诚地陪伴对方,走完今生的路。

作者: 赏识小雨    时间: 2012-11-30 10:51
  三、工作的选择
  如果说过去因为封建意识的束缚和“左”的思想禁锢,使那时的青年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话,那么现在的青年人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一切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给人们提供了无数发展的机会,只要你肯付出努力,任何理想都有可能实现。
  对于青少年来说,指导他们正确选择“将来干什么”的办法,就是进行生动的“理想教育”。
  一位教师曾在学生中搞过这样的教育,她让每一位同学写一篇《我长大了做……》的作文。
  一个小女孩说:“我长大了要当教师。”老师就告诉她:“老师是要面对许多学生讲话的,你以后说话时就不能带'后来呀’、'这个呀’一类的口头语。而且讲话的声音要洪亮,仪表要好,手势也要适度。以后回答问题时,请你到讲台前边来。”
  有一个粗心马虎的女孩子说将来要当医生。老师说:“医生是个神圣的职业,但需要特别细心,否则会对病人造成伤害。所以,以后你不能因为马虎而出现错误。”
  有一个淘气的小男孩说他要当警察。老师说:“好,咱们班刚发生了一件事,班里养的几条金鱼不知让谁给毒死了,请你把这个案子破一下吧。”结果不出两天,这个小男孩就把案子破了,因为他本人就参与了“作案”。老师知道了真相,并没有批评他,却夸他了不起。他找了个好听的说法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老师,我打入了'敌人’内部。”
  这次活动搞得很有意义。孩子们立下了今后的志愿,更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努力追求,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现在,有些家长习惯于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成为这个家那个家,其实孩子自己未必喜欢。家长们应该把选择兴趣的权利还给孩子,让他们自由选择,自由发展。
  选择,对一个孩子来讲是十分重要的,盲目比淘气要可怕得多。一个孩子如果只知道听话,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庸庸碌碌肯定不会有什么发展。而那些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知道怎么去做的孩子才会有出息。
  在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法:一是多出选择题;二是多搞一些活动,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三是回答问题不要答得太满,要给孩子留有思考的余地。
  比如,有孩子问:“你说有没有飞碟?”你不要不假思索地告诉他“有”或者“没有”,可以婉转地说:“我不是自然科学家,所以回答不了这个自然之谜,这就需要你们长大以后去解开这些谜了。”一次,一个孩子打电话来问:“世界上有没有恐龙?”当时,在报社实习的大学生肯定地回答道:“世界上没有恐龙。”结果,那个小孩立刻反驳说:“世界上有恐龙!11个月前,澳大利亚发现了一个恐龙蛋,如果它孵化出来了,怎能说不是恐龙呢?……”
  从我的经历中,我体验到,一个人如果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工作,那他便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并自觉地以苦为乐。我从小就想当《中国少年报》的记者,做一名大家喜欢的“知心姐姐”,当我如愿以偿时,我便竭尽全力地工作,并以工作为自己的生命。
  我最喜欢马克思的一段名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
  衷心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有这样的选择。

作者: 赏识小雨    时间: 2012-11-30 10:52
1.培养选择能力--人生三大选择(2)
  因为工作,我有机会接触到大学的学生。大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十个中有九个是关于恋爱问题的。他们谈到,在大学校园里,谈恋爱成风,相当比例的学生都有恋爱的对象。夜幕一降临,原本书声朗朗的校园成了恋人们相会的“街心公园”。
  在厦门的一所大学里,一个男生因为追求一个女生没有成功,便跳楼自杀了。这件事,对男同学震动很大,他们组织了一个“五草研究会”, 一起调侃、总结恋爱的现象和经验,提出了恋爱的“五草精神”: 第一,“天涯何处无芳草”--好女到处都有,男子不必太着急;第二,“兔子不吃窝边草”--不能找身边的女生作对象,目标太集中;第三,“疾风知劲草”--不要听女生灌了几句“迷魂汤”就上当,而要经过长期的考验;第四,“好马不吃回头草”--恋爱不成就算了,千万不要强求;第五,“老牛啃嫩草”--男子年龄大一些,才能找到好的女子,不要过早地涉足恋爱。这几名男生说:“自从有了'五草精神’,我们的精神获得了解放。”
  这些大学生所总结的“五草精神”,听起来难免偏颇,但毕竟说明一点:一些年轻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认真地面对恋爱和选择对象问题了。这也难免令我们汗颜:为什么我们这些父母、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早一些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呢?选择对象,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不可回避的、早晚要考虑的问题;作为年轻人的父母、长辈,我们要有一种责任感,给孩子们一些必要的指导,免得他们走弯路!

作者: 赏识小雨    时间: 2012-11-30 10:53
       2.培养承受能力--承受挫折和不幸(1)
  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困难和挫折是最好的大学。
  居里夫人是我们全世界女性的骄傲。她那种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着实令人折服。她曾经说过:“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
  困难和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与渴的滋味,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食物和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一个孩子,如果他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苦难,就永远感受不到什么叫幸福。
  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受到挫折后的恢复能力和百折不挠、不向挫折屈服的精神,是成功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培养承受苦难和不屈服于挫折的能力,对今天的孩子尤为重要。
  近年来,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话题中,挫折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让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洗养尊处优的习气,磨砺坚强的意志,学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和技能,培养他们的韧性、耐挫力和受挫后的恢复能力,从而使他们不仅学会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一种自己寻找幸福的本能。这样,他们才能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这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我们做父母的,不愿让孩子去经历苦难,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孩子设计充满笑脸和鲜花的明天。但是,生活是无情的,也许有千百种灾难在等待着一个年仅几岁或十几岁的孩子,畏惧这些灾难的人,永远不会有幸福。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上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一帆风顺长大的孩子,很难创造出生命的辉煌。
  关于挫折教育,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在一些原始部族里,少年男子如果想拥有成年人的权利,被社会所接纳,必须要通过一次优胜劣汰的近乎残酷的考验;大人们把这些男孩放到一个没有人烟的、野兽经常出没的恶劣困境中,让他们品尝孤独和挫折的滋味,学会面对和战胜各种困难。只有经过千辛万苦奋力挣扎返回部族居住地的男孩,才能被证明已是个成年人,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他才能享有成年人的一切权利。这种考验可视为人类早期挫折教育的雏形。当然,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挫折教育,不免有些惨无人道。
  现代社会里,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就更加重视对下一代进行挫折教育。
  日本很早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一些平民学校的老师经常带领学生到户外上课,让学生们到大自然中寻求知识和体验生活。这种名为修学旅行的教学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其中体验生活的内容与我们现在开展的挫折教育相仿。
  近年来,日本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定期向学生供应清汤萝卜、粟粒煮成的“饥馑午餐”,目的是让他们了解父辈的艰苦生活。学校还规定了穿短裤、短裙的日子,这一天,哪怕气温再低,全校学生一律都要换短裤或裙子;在学校规定的穿长衣的日子,无论天气多热,学生们都必须换上长衣长裤……
  每天,日本都有一些有钱的人花钱让孩子到中国来参加夏令营活动,让孩子背着很沉重的背包,到草原上走一走,尝尝吃苦的滋味;他们有时还把孩子放在荒岛上,让孩子懂得什么叫饥饿,让他们学会自己生存。
  有位老师对我说,不久前他们学校的孩子同日本的孩子一起开展了一次活动。老师们发现:日本孩子身上有一种不怕困难、坚毅不拔的韧劲,耐受力很强,孩子发了烧,自己想办法,不去找老师。他们的领队说,从小家长就告诉他们,爱护身体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要自己负责。
  在韩国,家长同样也很注重从小锻炼孩子的意志。他们给孩子穿上羽绒服,让他们在冰窟窿里呆上一阵儿再出来,让孩子懂得“寒冷”的滋味。
  可是,在我们国家,挫折教育做得却很不够。由于父母的娇宠,孩子的心理承受力相当脆弱,一点点小的挫折或失败就有可能酿成一桩惨祸。
  一个9岁的男孩,平时在家里很得宠,在学校是个中队长。有一天,他向哥哥要糖吃,哥哥说,糖是留给爸爸的,没有给他吃,这孩子一气之下竟用红领巾上吊自杀了。心理脆弱到了何等地步!
  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太幸福了,许多家长唯恐自己的孩子再遭受艰难困苦,能够替孩子承受的,他们都“承包”了。幸好,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幸福”。一些生活在贫困环境中的孩子,由于生活的磨练,比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品质。
  黑龙江省有个男孩子叫纪洪波,他的爸爸只有一条腿,一只胳膊,妈妈没有双腿,只有一只胳膊、两个手指。从小,爸爸妈妈就没有抱过他,学走路时摔得鼻青脸肿。3岁起,他就自己照看自己了;到了5岁时,他就能帮爸爸做饭了。
  后来,爸爸死了。妈妈便不吃饭、不起床,她不想活下去了,因为她不想连累儿子。小洪波对妈妈说:“妈妈,你不能死!你死了,我就成了孤儿了。你好好地活着,我一定能养活你!”

作者: 赏识小雨    时间: 2012-12-3 13:39
2.培养承受能力——承受挫折和不幸(2)
        从那以后,他每天早早起来给妈妈做饭、熬药,帮妈妈套上假肢后,自己再吃饭上学。一次,他病了,咬着牙挣扎着走下楼时,昏倒在地上,被过路的民警送进医院,他才知道自己患了十二指肠溃疡,面临着穿孔的危险。医生告诉他要住院治疗时,小洪波哭了:“我住了院,谁来照顾我妈呢?”
        我想,像纪洪波这样经历过磨难和挫折的孩子,才会真正懂得生活的真谛,也才会更好地爱别人,爱我们的祖国。
        承受挫折的良好心态,是在童年和青少年时受过挫折并不断地解决困难中磨练出来的。这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卢梭曾经说过:“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幸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
        所以,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分娇纵、百依百顺,只会产生强烈的负面效应;妈妈爸爸无微不至的关怀,只能是让你的孩子一次次地与能磨练他成长的艰难困苦、失败挫折失之交臂,使得他们缺乏面对挫折并战胜挫折的勇气和经验,一旦遭受到挫折,便会无所适从,一蹶不振。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一个人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是不可能面对未来竞争激烈的大千世界的。哪位父母又能够保证,你的孩子一生不会受到挫折呢
作者: 赏识小雨    时间: 2012-12-3 13:40
   3.培养竞争能力——告别嫉妒(1)
          与嫉妒绝交的人才有可能取得优秀业绩。
           进入新世纪后,人们都有了一种紧迫感: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生产过程越来越趋向自动化,地球上的人口越来越多……摆在我们和孩子们面前的将是激烈的竞争。
           多年前,一位82岁的法国老记者来中国少年报社采访,我问他:“法国的孩子们都在想什么?”他说:“他们想的是如何占领空间。”
            我听了心里一震。我们的孩子又在想些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孩子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考取重点学校。这也是一种竞争,是一种较为低层次的竞争:人与人的竞争。
          古语云:“满招损,谦受益。”总结了人与人相处、人与人竞争的经验和教训,其中也多少包含着成功之后遭人嫉妒的苦涩。
        嫉妒心理是人与人相处、人与人竞争中十分可怕的一种阴暗心理。尤其对于孩子来说,其危害性大。  
        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个男孩曾对妈妈说:“我们学校虽然是重点中学,但同学们都很自私。我病了那么长一段时间,没有一个人来看我,我落下了功课,谁都不告诉我。”有的学校里,学习好的同学临考前书包被人偷走,住宿的同学在被子里发现一根很大的针……这都是学生们嫉妒心理的表现。
         南方一所县实验小学,搞了一个“甘璐落选的是是非非”队会。甘璐是一个女孩子,在和一个男孩竞选大队长时当选了,可是半个月后,在选县少代会委员时,她落选了。一些师生感到奇怪和不理解,便召开这次队会进行热烈的讨论。
        一个男孩说:“甘璐当了大队长后就骄傲了。有一个同学在放学路上玩纸镖,本来应该是路队长管的事,可是她偏要去管,她就是想出风头,显示她是大队长。”另一个孩子马上说:“你说的不对,当时路队长不在,甘璐怕同学出危险,才去管的。如果在前线,班长牺牲了,战士冲上去,你能说他是出风头吗?”又一个同学说:“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站在台阶上,甘璐把我们撞了,也没说对不起。”另外那个同学马上说:“不对,当时咱们站在台阶上,甘璐拿着拖把,走得急了,碰到了咱们,她说’对不起’了。”每件事都摆开后,发现都不是甘璐的错。
          有一个女孩说:“甘璐当了大队长以后,我就嫉妒她。以前她是中队长,我是小队长,她就比我多一道杠,现在她又比我多了一道杠。每当上课老师叫她回答问题时,我就用白眼儿翻她,希望她答错,挨老师的批评。”
          那个落选了的男孩说:“我就是不服气,为什么好事儿都是甘璐的?”于是同学们就说:“都是你嫉妒甘璐,在后边搞了那么多鬼名堂。实际上你就是光想当官不干事,我们才不选你。”这件事的是是非非终于搞清楚了。
         这不是一件孤立的事,许许多多学习好的、当干部的同学在学校里是孤立的,因为其他孩子嫉妒他。
         我跟一些孩子谈过竞争与嫉妒的问题。我问他们:“什么是竞争?什么是嫉妒?”他们都说不太清楚。我告诉他们:“比如说两个人跑步,一个在前边,一个在后边。后边的人想,前边这个人现在最好让石头绊一跤,然后我好超过他。这就是嫉妒,嫉妒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可是反过来,如果后边的人想,我要使劲儿跑,超过他,我一定要超过他。这就是竞争,竞争是把成绩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
  孩子的嫉妒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大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熟视无睹的默认造成的,并随之“根深”而“蒂固”。
  有的孩子喜欢告状、打小报告,如果老师听信他们的话,那就是在助长他们嫉妒的恶习。
  有一年,我们在武汉举办了一次全国性的少儿艺术比赛。一名9岁的辽宁男孩扬琴弹得很好,在预赛中排第一名。但决赛时,他得了第二名,吃晚饭时,他说:“比赛用的琴有毛病,比赛结果也不公平,你们能不能跟评委说一说?”我们没有答应他。当天晚上领奖时,他妈妈竟然不让他去领奖,说:“二等奖有什么好领的?我们孩子参加比赛从来就没得过第二名。这次来之前已经和校长打了保票,就是要得第一的。”
  我对这位母亲说:“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有天才的孩子多的是,我们有责任让他们个个都成才。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还谈什么公平竞争?! ”
  我在一次联欢会上,给孩子们讲过这样一件事:两个中国孩子去国外参加歌唱比赛,一个唱得好些,另一个唱得差些。到了比赛点以后,唱得稍差的孩子得了感冒,另一个孩子冒雨请来医生,自己却被淋病了。到了比赛那天,唱得差一点的孩子病全好了,得了金牌;唱得好一点的孩子因为嗓子还没恢复好,结果只得了银牌。
  我问孩子们:“你们说,应该怎么办?”
  一个男孩子站起来,不假思索地说:“应该把金牌还给人家,本来就是人家的嘛!”
  也有的孩子说:“你说的不对。得金牌的孩子应该感谢另一位,说’是你帮助了我’,而得银牌的孩子应该说:’不要这样说,都是为了祖国争光嘛!’……”看得出,先回答问题的那个孩子,存在着不正当竞争的心理。
  后来,我发现许多有了些成绩的孩子,都不太懂得正确对
待自己的成绩和别人的成绩;还有的孩子存在着“你好,我就要打击你”的狭隘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都是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的。

作者: 赏识小雨    时间: 2012-12-3 13:40
   3.培养竞争能力——告别嫉妒(2)
  嫉妒的心理,在成年人中尤其是成年妇女中,表现更为突出。她们的做法常常是“无事生非”。
  一个辅导员是普通人时,没有人过多地议论她;一旦成了优秀辅导员,出了名,就会有人说她这也不好那也不是;如果成了全国优秀辅导员,还有人写匿名信,告她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经常对女辅导员们说:“作为一个女人,要想成功,就不要怕别人说。有这样一句歌词:’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边是个天。从来女子做大事,九苦一分甜。’不是说得很好吗?我想,这不光是指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要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如果一个女人怕人议论,那她就干不成什么事了,因为,你过于计较别人的看法。要知道,只要你干得好,周围总有人不平衡,议论你、贬低你,以得到一时的满足。这种时候,你不要理睬他们,只管大踏步朝前走,走得离这些人远了,他们也就不说你了,因为,他们只对自己周围的事有兴趣。”
  男人的嫉妒平时看不出来,其实更为可怕,表现为“怀恨在心”。两名同在一个研究室工作的研究生,都相当能干、有才华,互相间也暗暗地在竞争着。后来,其中一名被派出国,令另一名十分嫉妒。他虽然笑着把别人送到了机场,但随后在出国同事十分孤独寂寞的时候,接连写去了三封饱含刺激意味的信。第一封信写道:自己已经是研究室主任了,颇得领导们的器重;第二封信说:单位刚刚分给自己一套条件很好的房子;第三封信的内容是:我有女朋友了,非常可爱,她就是你原先的女朋友……
  最后,那名出国的研究生由于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没有学完就提前回国了。他是一个失败者,他对男人的嫉妒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也是一个脆弱者,没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所以才会受外界干扰,当然不会成功。
  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既懂得竞争又懂得超脱的人,才会成功。孩子们应该从小就得到这种训练。
  克服嫉妒,参与正当的竞争,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也是未来对孩子们的要求。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竞争中求得共同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最迫切的愿望。因为,还有更为激烈,更为高层次的生存空间、生命资源等等的竞争在等着我们的孩子们,与人的竞争都处理不好,何以参与更为深刻、广泛的竞争呢?

作者: 赏识小雨    时间: 2012-12-10 11:02
  秘诀二:沟通--打动别人的心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与别人友好相处,受到别人的欢迎,就应当让孩子从小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学会与别人沟通,打动别人的心。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
  秘诀之三:自信--赢得别人的心
  我曾采访过农民企业家沈雯,他将一个村里的小蘑菇房,发展成为在四个国家有分公司的大企业--上海紫江集团公司。我问他成功的秘诀,他讲了两个字:“自信。”他说:“只有你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和你一起干的人才会有信心,有兴致。”
  我访问了他周围的人。一位退休返聘的老工程师说,他愿意帮沈雯干,沈雯就是力量,跟他干,一定能成功!
  与人交往中,自信心就如同吸铁石的磁力,会把许多有能力的人吸引过来。相信自己能行,便会攻无不克。有人说:“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但是,自信不是自负。只觉得自己行、别人都不行的人,一定不会成功。这里,我想送给年轻的妈妈一句话,这句话是老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的:“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5.培养合作能力--学会微笑和赞美(1)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还助人走向成功。
  有人说,日本人喜欢下围棋,走这一步想着下一步;美国人喜欢打桥牌,研究上家和下家的配合;而中国人喜欢打麻将,防着上家,盯着下家。
  这种说法虽然偏颇,但却反映出人们对中国人不善合作的批评。中国很早就流传着“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
  我们的孩子是属于21世纪的人,他们应该具有合作能力,否则就很难成功,所以,教会孩子与他人合作,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孩子与伙伴的合作
  孩子中间的“头儿”,有一种团结人的本事。他能发现、发挥别人的优点,所以,伙伴们都喜欢他,愿意在他的“指挥”下游戏。有个被同学们称为“嘻嘻队长”的女孩子,一天总是笑嘻嘻的,从不向同学发脾气,在同学中享有较高的威信。
  一次,两个男同学打架,难解难分之际,同学们找来“嘻嘻队长”。她没有上去拉架,只是说:“呆会儿再打行吗?你们两个不是还要出板报吗?”两个男孩听了,挥挥拳头朝对方喊声“等着瞧”,就一个写一个画出起板报来,打架的事就过去了。
  孩子们最不喜欢动不动就“告老师”的孩子。这种孩子长大了,也不是好的合作伙伴。如果孩子在你面前讲别的孩子的“坏话”或“告状”,做家长的要表现出“无兴趣”,并引导他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孩子与老师的合作
  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与学的教学关系,而且也应该是朋友关系。老师是孩子走向社会遇到的第一个成年人。要让孩子也能走进成年人的世界,学会与成年人合作。
  有一次,上海一名初中女生对我说:“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个党员,我很佩服她。可是有一件事使她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完全丧失了,因为她作弊。上级要检查她的教学,她事先安排好谁第一个发言,谁第二个发言,并告诉同学们怎么说,这不是作弊是什么?”
  我告诉她说:“老师作弊是不对的,但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老师缺乏自信,怕学生不踊跃发言。你们没有给老师这种信心。如果你们对老师说:'老师您放心,当有人来听课时,我们会比平时表现得更好。’那么老师就不事先安排了。”那名女生服气了,承认自己对老师支持得不够。
  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不要在背后讲老师的“坏话”,孩子如果在家中讲老师的“不是”,父母要站在老师的角度做孩子的工作,让孩子学会与成年人合作的本领。

作者: 赏识小雨    时间: 2012-12-10 11:03
  孩子与家长的合作
  这是如今最为紧张的一种关系。一个孩子,牵动着2至6位家长的心。孩子从小学会和不同年龄的家人友好合作,那么这孩子合作的能力一定很强。这里,占主导地位的是大人。家长与老师的教育不同,老师主要是施教,学生主要是受教;而家长主要是施爱,孩子主要是受爱。家长必须用爱教育孩子,和孩子商量办事。经常向孩子下命令和对孩子大声喊叫的父母亲,培养出的孩子或是蛮横不讲理,或是胆小怕事。
  作为“知心姐姐”,我常常告诉孩子们如何与家长合作。其主要原则是学会体谅父母。
  我曾接到过一个17岁高中男生打来的“知心电话”,他用低沉的声音问我:“昨天我看见我妈妈和一个陌生男人在公园里,我该怎么办?”我问他:“你父母的关系好吗?”“不好,经常吵着要离婚。”男孩子告诉我。“他们多大年纪了?”“50多岁了。”
  我明白了,这是一桩不幸的婚姻。为此男孩子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我告诉他:“一年后或当你成年后,你的父母可能会离婚。那时,你不要反对。幸福的婚姻维持下去是幸福的,不幸的婚姻解除掉,对父母来说也是幸福的。如果妈妈给你找个新的爸爸,你要表示欢迎;如果爸爸给你找个新的妈妈,你也要表示欢迎。你,永远是他们的儿子。儿子都是希望父母幸福的。关于昨天你在公园见到的事,永远不要对父母讲,你能做到吗?”
  “能。”电话里传来深沉的声音,我的眼泪突然涌了出来。一个未成年的男孩子,要承受多么大的心理压力呀!但是,我必须让他学会面对现实,让他学会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

作者: 赏识小雨    时间: 2012-12-10 11:03
 夫妻之间的合作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夫妻之间就要很好地合作。现在许多父母离异、吵架,“恶劣”的环境,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夫妻之间如何友好合作呢?
  从许多幸福的家庭中,我找到两件“法宝”。
  法宝之一:激情和爱。
  爱情之树,要靠激情来浇灌,才能根深叶茂,结满果实。初恋时,男人充满激情的亲吻,会令女人激动得流下热泪;女人充满激情的亲昵,也会使男人倾倒。结婚以后,一些年轻的夫妻都忽视了自己激情的魅力,整天熟视无睹,甚至变得冷冰冰的。爱情之树的枝叶开始枯黄了。
  一次,我去外地讲课。一位职位很高的女领导干部,听了很受感动,邀请我去她家和她丈夫谈谈。她说,他们夫妇俩的关系很紧张。
  我接受了她的邀请。走进她那装修得挺豪华的四居室的家,发现家庭气氛过于冷清。她的丈夫是某杂志社的摄影记者。女儿上了大学,住在学校。

作者: 赏识小雨    时间: 2013-2-28 09:09
        5.培养合作能力--学会微笑和赞美(2)
  “你跟'知心姐姐’谈谈。”这位女士用命令的口气对丈夫说。我立刻觉得有点不自在。
  “好吧,请到我的房间来。”男士站起身,我只好随他进去。
  他说:“我从小就看《中国少年报》,知道'知心姐姐’。今天,我要跟你讲点心里话,我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就是结婚!”
  “为什么?”我不太理解。
  “她根本不是一个女人,每天就会向我下命令。别的男人都拼命挣钱,给自己的妻子买衣服,可我却没那个情绪,我买的衣服她从来不穿,她说,当领导哪能穿这样的衣服!白天她很忙,晚上倒头就睡,醒了爬起来就走,像住旅馆一样。她这样无视我的存在,我觉得很没意思……”说着,他流泪了。
  我惊呆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男人痛苦的眼泪。同时,也第一次感觉到,女人对男人来说是多么地重要。
  这位女士送我出来时,问我她的丈夫跟我谈了什么,我如实地讲了她丈夫的苦恼。
  女士也流泪了。“我辞职回家做饭去。”她赌气说。
    我说:“我观察,你的丈夫不需要厨师,他需要一个妻子。在外面你是领导,在家你是他的妻子,你不该用命令的口气跟他讲话。再忙,你也该给他留下一片温柔。”
  这件事已过去多年,但我却难以忘却。我觉得,即便是一个功绩显赫的女人,如果爱在她心中消失了,美的力量也就不复存在了。
  做个女人的确不易。女人的爱要分成三份:一份给事业,一份给孩子,一份要留给丈夫。女人的爱,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是孩子成长的营养,也是丈夫生命的力量。
  有人说:“吃,悦己;穿,悦人。”婚后的女人,出门时才打扮自己;在家干活时,总是邋里邋遢,不注意仪表。其实,丈夫和孩子都希望每天看到的是一位端庄大方、整洁而美丽的女性。女人打扮自己,不光是给别人看,也该给家人看,给自己看。保持一种激情,女人的事业与家庭都会幸福。
  现在,不少年轻夫妇闹离婚。从他们陈述的理由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许多婚后感情尚好的夫妻,从孩子诞生之日起,大吵小闹便接连不断,最终导致感情破裂。什么原因呢?请听一位司机的陈述。
  “自从孩子出生后,她心里只有孩子没有我。白天,她支使我干这干那,买菜、做饭、煮奶、洗尿布……可到了晚上,她搂着孩子一起在大床上睡,让我去睡沙发,从来不愿理我。起初,我还忍着。后来,我觉得这个家越来越没意思,我在家里算什么?用人?奴隶?我不愿回家,每天下了班先到我妈那儿呆一会儿,在街上遛几圈再回家。为这,她老跟我吵,说我不顾家,不管孩子……”
  女方在陈述中说:“婚后感情还可以,生孩子以后烦夫妻生活!”“他脾气大,有了孩子后更厉害了,对家庭不负责任!……”
  由此可见,孩子的出生,使家庭的人际关系复杂化了。如何养育孩子?如何分配家务?这一切都需要夫妻间的协调、理解和沟通。然而,初为人母的妻子却忽略了这一点,她们往往有意无意地把当初对丈夫的爱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在孩子身上倾注了所有的感情。与此同时,却忽略了丈夫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丈夫、孩子,谁第一?东西方人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总是把夫妻之爱放在第一位,孩子出生后安排单独的房间或床,从不与父母住在一起,更不允许孩子挤占双方的位置。而中国的夫妻却为了孩子而腾出自己的情感空间,对孩子的爱也远远超过对配偶的关心,其结果是宠坏了孩子的同时,夫妻之间的感情消失殆尽!
  一位明智的母亲,不应该只顾在孩子身上倾注时间和精力,还应为孩子营造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环境,这需要夫妻间的亲密合作。把自己的丈夫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在爱孩子的同时深爱自己的丈夫,这样不仅可以使夫妻之间的情爱绵绵,而且可以为孩子营建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父母之爱!这无论对于自己、对于丈夫、对于孩子,都是极为重要的。
  法宝之二:微笑与赞美。
  微笑是友善的信号,赞美是赏识的外溢。
  有一首歌,歌词中的一句话我一直铭刻在心:“一句亲切的话语,也许胜过万钧雷霆。”我想,微笑和赞美有时真有这样的“威力”。
  女人最需要微笑和赞美。男人对女人的微笑和赞美是对女人最好的激励。然而,现在的女人容易得到周围同事、朋友的微笑和赞美,却很难得到丈夫的微笑和赞美。丈夫的挑剔、指责、埋怨,常常使女人望而生畏、心灰意冷:炒菜怕丈夫嫌难吃,不敢做;买衣服怕丈夫嫌难看,不敢买。久而久之,就没有了做饭、买衣的兴趣,谁愿意干“费力不讨好”的事呢?
  一些和妻子闹矛盾的男士来找我调解或倾诉时,我为他们开的“诊断书”上写的是“缺少微笑和赞美”。我对他们说:妻子工作一天,下班回来做好了饭,你却挑剔说:“你炒的叫什么菜呀!”于是妻子就会说:“你嫌我做得不好,以后你自己做吧。”如果你不服气,再添一句:“做就做,大不了我去饭馆里吃,那儿的菜好吃,还不用听人唠叨!”……这样一来,你们俩准打架。你不妨换一种心态,想着妻子干了一天工作,回家还要做饭,多么辛苦,就会觉得饭菜很香。你如果能发自内心地赞美说:“我妻子做的菜就是好吃,比饭馆做的又干净又好吃。”那你的妻子一定乐意为你服务。

作者: 赏识小雨    时间: 2013-2-28 09:09
  5.培养合作能力--学会微笑和赞美(3)
  我有一位女友在回忆因车祸死去的丈夫时说:“每次他的朋友们来我家吃饭,我下厨房去炒菜,他一定要等我上桌再开饭。他总是在朋友面前夸耀说:'我最爱吃我妻子做的菜。’他的朋友们都很羡慕他有一个漂亮能干的妻子。我心里很高兴,多累也不嫌烦……”
  妻子从丈夫的微笑和赞美中得到的是爱的信息。这种信息,是女人保持激情的源泉。
  有一个日本人与妻子相处得很紧张,面临着离婚的危险。他的心理医生告诉他:“你没有什么毛病,就是不会微笑。”他听了以后并未十分在意。第二天早晨,妻子拿衣服来给他穿,他忽然想起心理医生的话,朝妻子微笑了一下。妻子惊讶之余欣喜若狂,于是做了一顿十分丰盛的晚餐,等着他回来吃。吃晚餐的时候,他又想起医生的话,便又笑了一下。结果,夫妻关系竟一天天好起来。他的妻子幸福地对别的女人说:“我觉得像新婚一样。”这位丈夫,什么都没有做,仅仅是微笑就挽救了这桩婚姻。有许多男人,在外面对别的女人嘻嘻哈哈,一回到家里就对自己的妻子满脸“阶级斗争”,这没法不引起夫妻间的感情不和。
  夫妻之间要互敬互爱,对别人的关心要及时表示感谢,对别人的成绩也要及时表示赞美。
  父母之间这种微妙的合作,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他们也会学着与他人友好地合作。
  婆媳之间的合作
  每一位年轻的妈妈都是婆婆的儿媳妇,因此有必要说一说与婆婆的合作。“婆媳是因一个男人而相遇的两个时代的两个女人。”婆媳关系历来被认为是最难处的。作为成长在新时代的年轻女性,应当体谅上一个时代过来的老人。婆婆心里希望让儿子得到母亲和妻子双重的爱,这也是人之常情。有的年轻媳妇爱当着婆婆的面让丈夫为自己盛饭、倒水……显示丈夫对自己的爱和顺从;婆婆则看不惯自己的儿子被支使,希望儿子得到别人的照顾……这些矛盾,并不难处理。如果你能勤快地为公公婆婆和丈夫做一些事,丈夫会觉得你很尊敬老人,一定会感谢你。
  在这方面,我自认为做得不错,所以婆婆很疼爱我,我也很爱她。我总想:多得到一份妈妈的爱有多么好!跟婆婆对着干,给婆婆难堪,无疑也给丈夫难堪。自己有个儿子,早晚你也会成为婆婆,你愿意自己的媳妇也跟你别别扭扭的吗?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他的著作中曾写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们。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试想,我们的孩子从小能够生长在一个充满文明、祥和、赞美和友谊的氛围中,那么,他们一定会是有情有义、有合作能力、善于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乐观的人,他的一生将充满爱,充满快乐和成功。作为妈妈的你,一定会倍感欣慰,觉得自己的一生辛苦没有白费,你奉献给了人类一部最辉煌的作品。
  让我们为了这样的日子努力吧!





欢迎光临 赏识教育论坛 (https://bbs.ssjy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