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标题:
[转帖]孩子不听话,父母要修炼
[打印本页]
作者:
快乐小鸟
时间:
2005-12-15 20:58
标题:
[转帖]孩子不听话,父母要修炼
孩子不听话,父母就会生气,这是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都会遇到的情景。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是“自动化思考”在干扰着父母。就像我们上楼梯时你不会想一想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你可能不知道“自动化思考”的存在,但它确实发生了。
孩子不听话,父母会有哪些自动化的思考呢?
第一种叫做“严重不幸”,父母把孩子不听话的行为看成很严重的事情,进而担心孩子将来会如何如何。
第二种叫做“应该、必须”,认为身为父母者应该或必须纠正孩子的行为,否则孩子不会学好。
第三种叫做“无法、不能”,觉得自己不能放纵孩子,无法忍受孩子犯错。
第四种叫做“自责、内疚”,觉得孩子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无能,没面子。
就是这些“自动化思维”像点火器一样,让有些年轻父母失去自己的情绪控制,一不留神就会伤害孩子,对亲子关系有害无益。
要培养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父母首先要自问:我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我了解他行为背后的目的吗?我如何与他沟通才有效?我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吗?我懂得如何鼓励孩子的艺术吗?
比如当孩子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父母总会及时鼓励或赞美孩子,但如不懂得鼓励、赞美孩子的学问的话,我们常犯的错误是画蛇添足,还有就是表达得笼统,不够具体,效果适得其反。
当孩子画了一幅不错的作品时,有的父母会及时称赞:“画得很棒!”
也有的父母则会说:你画画画得不错,要是你读书也这么棒就好了。
第一种父母的称赞太笼统,不具体,如果次数多了,对孩子并不会产生激励的效果。
第二种父母表达上“画蛇添足”,有时会引起孩子反感,也没有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
正确的做法是:表扬要具体、直接,如“你画的恐龙的尾巴很生动,色彩也很好看!”
“你画的这幅画很不错,看来你在这方面很有潜力。”
这些小小的技巧并非人人天生就会,需要当父母的花时间与精力潜心学习。父母的自我状态如何,直接影响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的品质,有一类的父母往往自己的事情没有处理好,把不良情绪释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样的父母往往缺乏积极的人生态度。想成为合格的父母,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花时间。首先年轻父母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然后再学习不加价值及不断地倾听孩子说话、真诚地沟通,这种民主的教养态度才能在与孩子沟通中成为赢家。
作者:
快乐小鸟
时间:
2005-12-15 21:04
标题:
re:孩子撒谎谁的错!...
孩子撒谎谁的错!
一位母亲说,遇到孩子撒谎时,她首先警告孩子:如果撒谎,她将用剪刀剪去他的舌头。以后孩子似乎乖多了。在座的一些人认为这也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但是,一位教育专家则提出询问:“如果孩子真的撒谎了,你真会剪掉他的舌头吗?”这位母亲理直气壮地说:“哪能呢!你以为我疯了吗?”教育专家反问道:“那么,你是在向孩子撒谎啦?”做家长的用谎言来教导孩子不要撒谎,这真是天大的笑话。但事实上,很多家长正是在不知不觉中教导孩子去撒谎。下面我们就介绍几位父母如何树立撒谎榜样的。小明的父亲是一位领导干部。一天,爸爸正在看录相,外面传来门铃声。爸爸让小明去开门,并教给他说:“爸爸不在家。”小明这样做了。但是,他迷惘地问爸爸:“你明明在家,为什么说不在呢?”爸爸笑笑说:“这部片子非常精彩,我不愿意别人打扰!”一次,两次,小明以为父母撒谎是一种应付的技巧,认为撒谎也不是什么大错误。因此,小明就从父亲那里学会了撒谎。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常常为了诱导孩子做一件事,就轻易许诺,而事后就忘记了。孩子的希望落空了,他发觉父母在欺骗自己,在向自己撒谎。比如,妈妈嘱咐儿子,在奶奶家要听话。如果表现好,就带孩子出去玩。但遇到星期天有许多家务要做,就把日期推后,而且一推再推,不了了之。孩子因为妈妈的诺言没有实现,感到失望,并因受骗而愤怒。此外,孩子也从中得到了一些经验:(1)为了要达到目的,夸张一点说话、许诺也无妨。(2)父母在对自己撒谎,自己受骗了。(3)父母的言行不一致。(4)父母是会失信的,以后不能完全相信他们的话。(5)撒谎是允许的。
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受家长的影响很大,他们对父母的崇拜,会下意识地模仿父母的动作,吸收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待人处世的态度。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形成了孩子的人格、个性和品质。所以,要纠正孩子撒谎的习惯,必须先从父母做起。
我们应注意的是,孩子的撒谎,很多时候是无意的,特别是在幼小年龄的孩子中,常有这种情况产生。因为孩子的智力和识别能力发育不完全,所以,不能清楚地分辨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幻想。这个时期的儿童,脑子里充满了幻想,同时,他们的记忆力薄弱,常会把一件事同另一件事混淆在一起,也常会把脑中幻想的事情,当作曾经发生的事实讲出来。如父母不了解情况,误认为这样幼小的年龄就会撒谎,甚至劳神伤气,则大可不必。
另外,有时孩子是在环境的压迫下撒谎的。比如,小宁从爸爸口袋里拿了一元钱去买不干胶贴画。爸爸发现钱少了,就问小宁,同时还许愿:“如果是你拿了,说实话,我就不打你。”小宁以为坦白了就可以不挨打了,于是,他承认了。爸爸得知孩子的偷窃行为,气上心头,完全忘记了许下的诺言,打了小宁。父母食言了,孩子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不会再被父母欺骗,同时为了不挨打,也不说真话了。如果小宁的爸爸听完了孩子的话,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导孩子偷窃行为是错误的,本不该原谅,但是他能认识错误,以后又能引以为鉴,是可以宽恕的。然后,父子共同磋商补救这次错误的办法。这样处理,父母履行了诺言,既鼓励孩子以后再不要撒谎,同时也可纠正孩子偷窃的行为,又提出补救的措施,可以收到教与导的效果。
作者:
快乐小鸟
时间:
2005-12-15 21:48
标题:
re:做有效能的父母各位家长朋友,大家...
做有效能的父母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一起共同探讨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做一个有效能的父母。由于时间的关系,在今天的演讲中,我只能和大家分享几个重要的做有效能父母的观念。
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长一定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要不然也不会在这里出现了。当我问你:“你爱你的孩子吗?”回答一定是肯定的:“我当然爱他!”
我再问你:“你了解你的孩子吗?”你会如何回答呢?
当你说“了解”时,你心里一定在打鼓,是什么原因让他和你交流得越来越少,你是不是已经很难进入你孩子的世界了?
当你说“我不了解”时,心里立刻又有一个声音对你说:“这怎么可能,我是他的父母。”
那么,让我再问一个问题:“有哪个家长在我们怀着孩子的时候,就和自己的爱人商量,‘孩子出生以后,我们要怎样去伤害他呢?’”没有吧。可以说差不多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看到多少家长由于不懂得如何正确和孩子沟通,如何去真正的爱自己的孩子;由于不了解孩子心理成长的规律,没有正确的教养观念,而在爱的同时,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甚至给孩子留下了终生的心理阴影,造成孩子心理脆弱,心灵扭曲,人格欠缺呢?有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生活中遇到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就自杀,轻生,等等令人痛心的事层出不穷。
就在今年5月份,沈阳市某中学初二年级的一名“百佳”少年,由于不能忍受老师翻看自己的书包而从15层楼上纵身跳下,早早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其同班同学,在一周后,也由于不能理解老师逼他做伪证,也喝下农药结束了生命。
还有的孩子,不能忍受父母亲对他学习上的过高期望,而逃学,而自杀,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的案例,大家可以在互联网上随便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无数个。
有时,当我们面对这些事件的时候,在心痛不已的同时,不仅一次又一次地自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我们做父母的,辛辛苦苦,起早贪黑,为了孩子的一切,他们为什么就轻易地做出这样的事呢?”每每在和一些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都听到家长们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是认为孩子有问题,孩子不懂事,孩子太叛逆……却没有想过,在你身边生活了十几年的孩子,你耳濡目染地教育了十几年的孩子,是现在一下子突然出现了问题吗?还是孩子的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十几年教育的一个成果?这是不是我们这十几年教育的一个综合反映呢?那到底是我们的孩子有问题,还是我们做父母的有问题呢?是不是我们到时候该来反省一下我们自己了呢?是不是到时候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该要猛醒了呢?
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教育问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亲子沟通不良造成的。而父母们却很少在学习改善与孩子的沟通上面下一点儿功夫。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学业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之后,留下的却是无可奈何的叹息。
不是父母不爱孩子,而是父母很少有机会学习如何去做父母,如何去爱孩子!
今天,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每个家庭的物质条件都在大幅度改善。可是,只要你留心,你会看到,没有因为我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使我们家庭冲突有所减少。
也许你有能力常常给孩子购买高档食品、名牌服装、时尚玩具。
你也可能为了给孩子准备一次生日聚会就花掉数百上千元。
你可能是一位为人师表的教师,可能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或者你已经是行业翘楚、机关领导,在事业上呼风唤雨了,可你不一定是一位合格的父母。面对孩子,你可能束手无策,头痛不已。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亲子之间因为认知上的差异,会感觉有些疏远,有些隔膜。父母忧虑、懊悔甚至失望;而孩子则伤心、难过,甚至与父母对立。长此以往孩子成年后性格和行为都会出现问题。
我想对每一个爱孩子的父母说一句话:你可以给孩子留下金山银山,但你更有责任让孩子人格健全、心理健康。
当把孩子比作产品时,父母就是生产线。要想得到优质产品,一流的生产线是关键。
我们相信提高产品品质,必须从改进生产线入手。
我们对孩子最重要的投资,就在于完善这条生产线。生产线机器运转的每时每刻都需要润滑,孩子成长的每时每刻都需要沟通。
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是童年,对孩子童年影响最大的是父母。父母对孩子心灵成长的影响,取决于亲子间的沟通品质。请别让不良沟通成为你对孩子的伤害。
父母对孩子的物质投资固然重要,而提升自己的沟通效能,成为一个称职的父母,才是对孩子最有价值的投资。
父母只有学会了解孩子,并且懂得聆听孩子的心声,才能够诚恳地和孩子沟通。当父母尊重孩子的价值观时,才能向孩子表达自己的需要,才能在孩子成长中,学会公平地解决问题。
做一个“有亲子效能”的父母,才能够真正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才能够让父母与孩子更贴心,这也许就是你人生中最有价值的投资。
我们的孩子天生就具备无限的潜能。
一颗树种,它本身就具备了成为一棵大树的所有可能性。孩子成长的道理也同样,一个小孩子,也好比一颗树种,也有长成“大树”的所有可能性。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好孩子”,用雕塑盆景的方法去栽培孩子。在这儿“剪剪”,在那儿“修修”,用种种方法来改变孩子。慢慢地,孩子成为大树的可能性逐渐被“雕塑”中的“盆景”所替代。
其实,孩子出生时就有许多美好的天性,都是日后在大人的“雕塑”中渐渐被扼杀了。比如,孩子内心都有满足父母需求的愿望,可是父母往往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孩子会发现,父母的需求是不需要自己去满足的,只让父母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好了。
久而久之,父母不给孩子负责任的机会,也无法发展出孩子的责任感,孩子便渐渐失去了负责任的能力。
当有些父母被旧观念所束缚,不懂得去欣赏孩子时,孩子便失去成为“一幅美丽的图画”的机会。
当父母将孩子作为一张白纸刻意涂抹、将孩子当作盆景刻意雕塑时,孩子便失去了发展自己美好天性的机会。
当我们尊重孩子,给他足够的发展空间,孩子的内在潜能便会逐渐被激发。
当父母既关心又尊重孩子时,孩子就会从心底感到温暖,便有能力沿着他自身的生命轨迹健康成长。
用沟通滋养心灵,让真爱完善人格。
有些父母亲认为,为了孩子,我愿意付出一切;我不惜奔波劳累为他创造优裕的生活,供他去上最好的学校。
亲爱的家长,当你不断地付出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孩子内心的困扰?是否知道孩子真正的需要?
据报道,全国的中小学生,有厌学情绪的达到40%。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障碍,已成为社会严重关注的一个问题。而沟通障碍是造成心理障碍重要原因。
聆听是沟通的开始;有效沟通,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
父母辛勤的劳作,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优越的物质环境;父母对孩子实施“严格”的要求与管制,只是为了让孩子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获胜;如此一来父母便有可能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而当孩子的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就有可能影响成年后的人格形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日积月累的亲子沟通,无不影响着日后孩子人格的形成和成长。
现在,还有多少父母,朝思暮想的就是孩子能在班上考前几名,让能上大学,能读博士。父母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分数。至于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压力,孩子每天在想什么,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很多父母通常不太用心,更无法从沟通中获得。
据卫生部报告公布的数字,我国平均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而在15~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是第一原因。绝大部分自杀是由心理障碍等因素造成的。
孩子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通常起源于某种需求不被满足,爱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根本养料。
缺少爱的孩子,心理很难成熟发展。
沟通是一个过程,沟通是传递爱的桥梁。有效的沟通可以及时化解情绪,增强自信。
父母是否给予孩子真爱与温暖,不在于父母有没有经济能力。如何让父母的爱变成孩子心灵的滋养,而不是心灵的伤害,关键在于父母是否具备有效沟通能力。
父母只有不断觉察,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才能不断突破与孩子的沟通障碍,用沟通滋养孩子的心灵,让真爱去完善孩子的人格。
如何进行孩子的心理建设,如何将孩子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是父母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不仅是父母的需要,更是父母的责任。
在成为有效能父母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和实践许多重要的观念。
美国一家著名的研究机构,用20年的时间,跟踪孩子的成长,发现孩子的行为表现多半取决于亲子关系的好坏。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基本人格、基本性格,以及孩子为人处世的风格等方面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是对孩子的承诺。孩子是在模仿中学习的,而不是听父母的语言来成长的,当父母的行为与语言自相矛盾时,孩子往往很容易模仿父母的行为。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在按照他心目中所想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而没有做到真正的爱自己的孩子。因此,我这里有一句话,叫别拿想像当标准要求孩子。
温暖来自父母的“尊重”与“关心”。只有尊重没有关心,是对孩子的放任;只有关心没有尊重,是对孩子的干涉;既缺少关心,又缺少尊重,是对孩子的冷漠;只有在既关心又尊重的时候,孩子才能感觉到家庭的温暖。
等等。
亲爱的父母亲,让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回忆一下自己这么多年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是不是存在有很多很多沟通上的问题?是不是我们该要改善一下自己的沟通方式呢?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如果在掌握很多知识和人格健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你会认为哪一个更重要呢?这些问题我们就留给大家回去慢慢思考吧。
祝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孩子,家庭幸福。谢谢!
作者:
快乐小鸟
时间:
2005-12-19 08:40
标题:
re:你会责备孩子吗? 不用说小孩子,就...
你会责备孩子吗?
不用说小孩子,就是成年人,在学习很生活中也难免会犯错误。作为家长,当孩子出错时,你会怎样做呢?责备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人父为人母的你,知不知道责备也是有艺术的?要讲究责备的艺术,责备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家长该如何掌握责备的艺术呢?
1、责备不等于打骂。责备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进步、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所以指责孩子的错误是应该的,但是这种责备要建立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基础上。如果责备中加入了讽刺、挖苦甚至打骂,比如“你真是个笨蛋!”、“世界上没有人比你更笨了!”、“你还有脸见人吗?!”等等,或者当众批评孩子,这些指责带来的只能是对孩子自尊心的摧残,甚至反而造成孩子的逆反。
2、责备时家庭成员意见要一致。有这样一幅漫画,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儿子考试只得了50分,爸爸十分生气,对儿子扬起了巴掌,而一旁的爷爷看到了,顺手拿起鸡毛掸子打向孩子的爸爸。儿子便马上躲到了爷爷的身后,向爸爸示威。这是的教育便是彻底失败的。责备孩子时,家庭成员一定要相互配合,否则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不但责备没有生效,反而会养成孩子投机取巧、无法无天的坏毛病。
3、责备不能过于频繁。有些家长总是把对孩子的不满和责备怪在嘴边,凡是学业上、生活上的事不管大小,只要孩子做得不尽如人意,就一直在孩子耳边唠叨不停,久而久之,孩子的耳朵就长了“茧子”,家长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因为孩子已经对自己的父母了如指掌,早已慢慢习惯了家长的这种说教,所以很容易不把责备当成一回事,把父母的话当作耳旁风,最后只能带来完全相反的效果。
4、责备时态度要严肃,但是语气要平和。责备孩子时,家长的态度首先要是严肃的,否则很难引起孩子的重视,并且容易失去威信。但是绝对不能大声叫嚷,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往往更能让孩子听得进去。有的时候,沉默或暗示也是一种好的方法。
此外,经常告诉孩子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坚持正面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孩子犯错也就少了。而且,做父母的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身教胜于言传。
责备的艺术,您懂了吗
作者:
快乐小鸟
时间:
2005-12-19 08:41
标题:
re: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您对自己孩...
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您对自己孩子的了解程度有多少?
请做下列测试题:
1.谁是他最好的朋友?
2.谁是他最崇拜的偶像?
3.他感到最难堪的是什么?
4.他最害怕什么?
5.在学校里,他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科目是什么?
6.哪些方面的成绩最使他感到自豪?
7.在家里,他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8.假如您能为他买到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他的第一选择会是什么?
9.他最喜欢什么体育项目?
10.他最爱戴的老师是谁?
11.他希望自己长大后干什么?
12.这一年,生活中哪件事使他感到最失望?
13.他觉得自己长得比实际年龄大还是小?
14.他愿意以什么方式度假?
15.郊游还是去看同学?
16.在家务活中,他最不愿干的是什么?
17.他最近在看些什么课外读物?
18.他在学校里的绰号是什么?
19.他最爱看哪个电视节目?
20.家里的什么活动是他最喜欢的?
21.他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
答对15个以上,您对您的孩子是了解的。 如果您只能回答10个或更少,说明您与孩子的沟通还很不够。 只有真正地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您说是吗?
作者:
快乐小鸟
时间:
2005-12-19 08:41
标题:
re: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上小学三年级的小晴,每次做家庭作业时总是喜欢让妈妈看着她做作业,而且每做完一道题都要问一句:“我做得对吗?”开始的时候,妈妈总是为她判断正误。后来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晴竟然没有完成测验题。妈妈问她原因,她说自己做题时总是没有把握,犹犹豫豫,所以耽误了时间。妈妈这时才发现,也许正是她每时每刻的“辅佐”才使得女儿对自己缺乏自信心。
从那以后,小晴做家庭作业时,妈妈依然像往常一样陪在她身边,每当她问做得对不对的时候,妈妈不再直接告诉她正误,而是对她说:“你是个聪明细心的孩子,你应该相信你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信心。只要你认真去做,即使错了也是可以原谅的。”渐渐地,小晴问妈妈的次数少了,而且在做完作业后总是满怀信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做完了。”
看了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今子女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做法:许多家长都心甘情愿地把大把大把的金钱花在孩子身上,为他们创造各种优越条件,事必躬亲,让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正是这种溺爱使孩子变得自私懒惰,胆小懦弱。一旦要他们独立做什么事时,“我不行”的回答就会脱口而出,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我不行”与“我能行”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哥伦布说过:“世界是勇敢者的天下。”每一个人在人生的征途中都需要勇气,这种勇气要从小培养。鹰之所以能够搏击长空,是因为当它们还是雏鹰时,鹰妈妈就会把它们带到悬崖边,并把它们一个个赶下悬崖,迫使它们展翅飞翔。
所以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要施爱有道,引导有方,爱子有度。对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事必躬亲并不好,与其死死盯住他们,不如留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给他们机会去锻炼自己的能力。送给孩子一把自信的伞,让孩子用它去经历风雨,搏击人生,去亲身体会失败的滋味和成功的喜悦,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作者:
yazzie
时间:
2025-10-4 01:08
卸懈胁褘
254.8
CHAP
AIDS
Ster
小械屑懈
NeoM
小邪屑芯
褋谢褍卸
袦懈褏邪
褝褎褎械
袚褉懈褑
袘谢械薪
锌褉芯谢
小芯褉芯
Elia
1249
Marc
Pale
啸械谢械
懈薪褋褌
效械薪谐
Pene
Basi
Norm
Feel
Tosh
袪邪蟹屑
Cred
懈蟹写邪
Texa
Fuge
袗屑懈褉
小邪褟薪
Over
Jewe
Rebe
(袠褋锌
斜芯褉褑
Loui
1042
袘邪谢邪
Tesc
Tesc
Mich
褋械褉斜
袥邪薪械
袙褉邪褔
Mick
Caro
袣褍褏邪
Coto
袩芯谐芯
袘械谢褟
斜褍写薪
笑懈屑斜
薪邪褌褍
ELEG
Hans
Nich
袣懈褌邪
Fran
袣褉褘卸
Dmit
袛械斜褉
袥械芯薪
袠谢谢褞
Dima
楔懈褌芯
携褕锌邪
Coto
thes
褟蟹褘泻
Circ
泻薪懈谐
Roxy
袠谢谢褞
袠胁邪薪
谐邪蟹械
褔懈褌邪
小谢芯薪
thes
Dona
肖械写芯
Quad
XVII
泻褍薪-
孝褍褉芯
Pozz
Norb
写褉褍谐
Mich
斜芯谐邪
袟邪褏邪
芯泻芯薪
Zone
Zone
Zone
Zone
Chet
Zone
Miyo
Zone
Zone
Zone
Zone
Miyo
褍褔械薪
Zone
Zone
Zone
Chet
Will
Zone
Zone
Zone
锌芯褌械
斜谢械褋
屑械褋褟
Lore
欢迎光临 赏识教育论坛 (https://bbs.ssjy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