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标题:
[原创]培养好孩子---谷雨家庭教育文集
[打印本页]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2-4 11:18
标题:
[原创]培养好孩子---谷雨家庭教育文集
自卑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消极属性,孩子一旦对自己的某方面的能力丧失自信,还可能会跟着连带对自己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丧失自信,最后造成多方面甚至全面地落伍,如果孩子发展到严重的自信心丧失,还会出现更多的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异常。那么,孩子不自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一. 缺少成功体验
平时做事成功率不高,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受到了过多的失败与挫折。某一口才不太好的学生,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失败,受到人们的哄笑,心里感到很不好受,恨不得找个空隙钻到地下去;某小学二年级女生,在与小伙伴交往时特别不自信,上次班里选班干部,她的票数很多,可她说什么也不愿意当,后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她任了班里的文艺委员,可最近由于组织联欢会受到了阻力,她又开始打退堂鼓了。
据南京市对1200余名小学生调查,有失败感受的学生竟然高到四分之一。有的孩子想获得好的学习成绩,结果事与愿违;有的孩子想组织好一项活动,效果却不理想;有的孩子想使自己勇敢起来,但还是受到别人讥笑……。如此一次又一次地经受失败与挫折,使孩子在心里产生一种"我不如人"消极定势,生活和学习的热情与动力逐渐地减退,严重的甚至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念与求知的欲望。
在影响一个孩子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打击最大的莫过于“失败”了。在失败感伴随下成长,会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会出现孤独不安、考试焦虑、过分自责、行为退缩等心理障碍。
二. 学习遭受挫折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是超乎寻常的,有的家长甚至仅仅拿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只要成绩好,孩子一切都好;只要成绩不好,孩子一切都不好。家长的这种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也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背负了太重的学习压力,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偶然在考试中失手的孩子,迫于大人的压力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
有一个学生是一个爱劳动、懂礼貌的孩子,只不过在学习成绩上表现一般,因此,他总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总觉得自己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同学心目中的好伙伴;另一个初二学生性格内向,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比别人笨,不是学习的料,自卑心理很重,最终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后来发展到上课不听讲,作业从来不做,考试交白卷,在家与父母情绪对立,听不进家长的话,每天放学就与一些社会青年在一起,抽烟、喝酒、打架。
三. 能力不足
孩子同大人一样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一些先天或后天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在能力较强者面前往往感到自愧不如,他们会由于自身的条件不如别人而产生挫折感。有的孩子记忆力不好,别的同学一下子就能记住的东西他要花很长的时间、费很大的气力才行,常常被同学说成“笨蛋”;有的孩子社交能力不强,不善于与别的孩子相处,学校里没有好的朋友或伙伴,与别人格格不入,常常会感觉到做人很失败;有的孩子五音不全,连一首完整的歌都唱不下来,常常会受到别人的鄙视,自己也觉得很失落;有的孩子天生运动能力欠佳,身体的协调性也不好,跑步、跳绳样样都落在别的同学后面,常常在心里自责自己…..
更为糟糕的是,如果这些某一方面能力较差的孩子不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对待与引导,他们就会在心里产生畏惧,对许多事情望而生畏,从而产生恶性的循环,人家是强者更强,自己是弱者更弱,与别人差距越来越大,自己的自卑心理也愈来愈烈。
四. 生理上有欠缺
一些身材矮小,相貌丑陋,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常常体验着不能与常人相比的失望与痛苦,陷入自轻自贱的自卑境地;一些太胖、口吃、五官不正的学生也会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有位女生因为有点胖,总觉得同学在背后耻笑她,一次老师找她谈话,其间无意中谈到了应注意锻炼和饮食的问题,她因此认为老师也因她胖而瞧不起她,于是她感到很自卑,她上课再也是无法集中注意力,下课后也不想看书,自己不想和别人玩,别人更不想和她玩,显得很颓废,上学对她来说简直就是“活受罪”。
令许多家长想不到的是,武汉的一项调查表明,现在的中小学生有逾八成孩子自卑的原因是觉得自己“长相不美”!
五. 对自己要求过高
有的孩子由于盲目地对自己要求过高或过于完美而陷入了自卑的泥潭。作者本人辅导的一个学英语的孩子,由于他一心想让自己的发音与“老外”一样纯正,天天不停地练习,但当有一次与“老外”对话后,他发现了自己的发音的差距,于是学英语的自信心大大受挫,竟然在以后的半年中不愿意当众说一个英语单词;另一个女孩一心想夺取学校钢琴大赛的冠军,但未能如愿以偿,由此她断定自己缺乏弹琴的天赋而放弃了练琴,后来当母亲让着她练琴时,缺乏自信的她竟手指哆嗦,连最简单的练习曲也弹不好了。
六. 过低估计自己
东方文化崇尚“谦虚为本”,但有的孩子可能错误地理解了家长的要求,或者是有的家长错误地要求了孩子,于是他们往往高估他人的能力,低估自己的能力,经常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越比越没有自信。
作者:
快乐小鸟
时间:
2006-2-6 00:05
标题:
re:谷雨99 著[原创]千万别让自卑毁了...
谷雨99 著
[原创]千万别让自卑毁了你的孩子
★一个初二的学生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认为自己比别人笨,不是学习的料,于是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他上课不听讲,作业从来不做,考试交白卷,每天放学就与一些社会青年在一起抽烟、喝酒、打架。
★一个由普通中学转入重点中学的学生,常常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一些同学有明显的差距,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事事比别人要差,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自信心,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别人,有什么难题也不敢问别人,学习上主动性降低,导致学习成绩日渐下滑,自己也非常的痛苦和失望。
★一个女生因为有点胖,总觉得同学在背后耻笑她。一次老师找她谈话,其间无意中谈到了应当注意锻炼和饮食的问题,她因此认为老师也因她胖而瞧不起她。于是她产生了自轻自贱的情绪,陷入了孤独和沉默的自卑境地,上课再也无法集中注意力,下课后也不想看书,自己不想和别人玩,别人更不想和她玩,上学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在“活受罪”。
★一个爱劳动、懂礼貌的学生,只不过在学习成绩上表现一般,因此,他总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总觉得自己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同学心目中的好伙伴。
★一个口才不太好的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失败一次,受到人们的哄笑,感到很不好受,为了不使自尊心继续受伤害,他采取回避公开发言的消极办法来进行自我防御。
★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平时在与小伙伴交往时特别不自信,上次班里选班干部,她的票数很多,可她说什么也不愿意当,后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她任了班里的文艺委员,可最近由于组织联欢会受到了阻力,她又开始打退堂鼓了。
也许你的孩子的情况没有这么严重,但是你千万不要因此而放松警惕!事实上,目前在中小学里,有自卑感的孩子并不少见。据南京市对1200余名小学生的调查,孩子们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46.7%的孩子觉得自己的表现一般或比较差;24.2%的学生觉得自己没有进步;甚至有9.4%的学生觉得自己在退步。
这应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惊心的数字,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现实生活中,一些身材矮小,相貌丑陋,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常由于自身条件不如人而产生挫折感;一些学生想获得好成绩,结果事与愿违而产生挫折感;一些学生想组织好一项活动,效果却不理想而产生挫折感;一些学生想使自己勇敢起来,但还是受到别人讥笑而产生挫折感……而这些挫折感正是孩子产生"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的温床。我们常常能够听见孩子们说:“这,我不会”;“什么,谈谈自己的优点,不,我没有什么优点”;能够自信地说:“我行,我一定会的”的孩子是少之又少。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家长的做法更使得这种状况雪上加霜。有的对孩子的缺点说起来是如数家珍:“你怎么把房间搞得这么乱”,“你怎么把衣服穿反了”, “还有,你跳绳也跳得不好”……有的动辄就在外人面前数落孩子性格中负面的东西:“这孩子就是不爱说话”,“这孩子学习不好”,“这孩子不懂礼貌”……有的天天忙着去割孩子那所谓的翘起的尾巴:“你看你,又骄傲了”,“不要以为这一次考了100分,就能次次考100分”……有的则专门用别的孩子来讽刺、挖苦自己的孩子:“你怎么成绩考得比别人差”,“ 你看看人家隔壁的画的画儿那好看”,“真笨,怎么就是不如别人”……
孩子的自我意识是较弱的,每天在这种责备之中打发日子的孩子,心里必然灰溜溜的,孩子于是会渐渐地体会到自己是多么无能,多么没有出息。孩子会感到很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认为自己不行,会对自己有负面的看法,会感到他 们的存在很渺小,觉得自己不受别人的重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的心理定势,给自己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从此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地沉沦下去。
作者:
快乐小鸟
时间:
2006-2-6 00:21
标题:
re:你好谷雨99,谢谢你对论坛的关注和支持。...
你好谷雨99,谢谢你对论坛的关注和支持。
我看到你发表的帖子几天没有人回帖就把它们编辑在一起了,对你带来得不便请你原谅。
作者:
smry伤心
时间:
2006-2-11 13:04
标题:
re:谢谢二位,认真看了,很受启发。
谢谢二位,认真看了,很受启发。
作者:
快乐小鸟
时间:
2006-2-14 09:02
标题:
re:谷雨99[转帖]影响孩子成绩的十大坏...
谷雨99
[转帖]影响孩子成绩的十大坏习惯(1)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好的习惯可以带来好的结果,而坏的习惯只能带来不好的结果,在许多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是由于有一些坏的习惯在作怪。
一. 学习无计划
学习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是让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推着屁股。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学年有学年的总目标,学期有学期的规划,每周有每周的计划,每日有每日的任务。
二. 学习不定时
学习时间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习时完全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学到深夜,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干不了。
知识是日积月累起来的,人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 学习不定量
每天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喜欢搞集中复习、临考突击,每天该记忆的内容他欠帐,该做完的作业他欠帐,该复习的东西他还欠帐。
要想较好地掌握知识,必须靠每日的知识积累,没有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靠集中复习、临考突击学到的知识,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经不起严格的检验。
四. 学习马马虎虎
上课时忘带课本和学习用具,抄写中明明是“'b”可他抄下来就变成了“d”,作业经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迹潦草错误率高,考试时草稿纸上明明做对了可就是忘记誊写到试卷中。
马虎在孩子中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通病,如果家长不加注意、不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必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五. 学习时一心二用
上课时经常精神溜号,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自习课时常沉迷于空想,或者东翻西看,浪费时间;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一边听歌一边写文章、算题,哪里说话哪搭茬儿。
专心致志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所谓“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作者:
快乐小鸟
时间:
2006-2-14 09:04
标题:
re:谷雨99 [转帖]这样的妈妈真让人难...
谷雨99
[转帖]这样的妈妈真让人难以忍受
★小时候我很喜欢妈妈,但自从初二开始妈妈就变得磨叽了,不管什么事儿妈妈都要磨叽那两句话,时间久了,我也懒得理妈妈了,她说什么就当没听到。
★在家时,我看电视,妈妈就说,别看了,学习吧,妈妈都没考上大学,你可要替妈妈争光啊!
★同学给我打电话,妈妈就会在分机另一边听着,问人家父亲是谁,母亲是谁,还告诉人家以后别打电话了,并且警告我说要抓紧时间学习,然后又说,妈妈没考上大学,你要好好学习,替妈妈争光!
★有时放学回到家里,我也曾努力找话题和妈妈唠,说一些学校有意思的事儿,可妈妈就会再次批评我,告诉我别注意那些没用的,好好学习。
★有这样的妈妈我挺伤心的,看我舅舅家小妹的妈妈多好,从来不发脾气,从来不磨叽。
★妈妈管得太多了,什么都管,其实妈妈生完我,就完成了妈妈的使命,妈妈再不能管得太多。
★和妈妈好好沟通简直没法进行,我现在也不想沟通了,反正我就要上高中离开家了。
看看我与妈妈的分歧吧:
妈妈总担心我一个人出门会出事儿。------这完全是多余的,多烦啊!从家里到奶奶家只有200米的距离会出什么事儿?
妈妈想让我变成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淑女。------我最看不起那种书呆子女生了,怎么会去学?
妈妈怕我早恋。------我告诉妈妈不会有越轨行为,为什么妈妈不信任我?
妈妈总让我为她争光,完成她未完成的梦想。------这让我很烦,我来到世上,不是为妈妈的脸面活着的。
作者:
快乐小鸟
时间:
2006-2-14 09:05
标题:
re:谷雨99 [转帖]影响孩子成绩的十大...
谷雨99
[转帖]影响孩子成绩的十大坏习惯(2)
六. 不懂的东西也不问
过于害羞,虽然学习上有许多没有搞懂的问题,但也不敢问老师;太爱面子,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不懂也装懂,不会的东西从来也不向别人请教;学习心里没数,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似乎什么都懂一点,但又没有完全掌握。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的过程,圣人都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况且还在求学中的学生。家长要提醒和鼓励孩子不仅要不耻下问,而且还要
不羞与上问。
七. 有错也不改
作业本发到手里,虽然上面有许多老师的订正,可很少往心里去;测验题和考试卷基本都是只看看分数便扔到一边,从不认真分析原因、检查和修改错误。
学习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补漏洞的过程。一门课程,你的知识漏洞越少,说明你学得越好,考试时的成绩也会越高,那些考试时出错的地方往往是你的知识漏洞最大的地方。家长可以帮孩子整理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测验和考试之后,让孩子将其中做错的题目都记录下来,这些很可能就是孩子的知识漏洞,家长要督促孩子经常看看这些题目,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
八. 课前不预习
即使老师有要求,也很少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上课只带了一双耳朵,连最简单的东西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
预习历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要求,孩子在上课前没有预习,听课时对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会大打折扣。
九.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易分神、小动作多、坐不住、爱说话,快到下课时就听更不进去了,心思早已在课后的娱乐之中。
课堂45分钟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指路人,如果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孩子搞不明白,课下他花几倍的时间都不一定能补上。
十. 不复习就做作业
做作业前不看书,不看参考资料,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作业拿过来就做,做完了万事大吉。
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要独立完成的任务,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语法、定义、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果孩子不求甚解地完成了作业,根本就起不到这些作用。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2-17 15:35
标题:
re:谢谢斑竹!
谢谢斑竹!
作者:
Admin
时间:
2006-2-17 15:50
标题:
re:你有原创一起发在这里。贴开太多了也不好。...
你有原创一起发在这里。贴开太多了也不好。望理解。
作者:
Admin
时间:
2006-2-18 09:47
标题:
re:孩子做作业为何慢(2)6.学习兴趣不...
孩子做作业为何慢(2)
6.学习兴趣不浓
而今五光十色的生活,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而多样的诱惑,什么游戏、录像、上网、歌星、舞星,孩子谈起来是样样在行、样样兴趣盎然,可就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低落,每天做作业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老师和家长。 我们说,兴趣是影响人的行动的重要因素,它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但这些孩子对学习以外的事情感兴趣太多,受学习以外事情的诱惑太多,而学习又是一件苦差事、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自然就不如打游戏、看电视等来得轻松愉快,可是由于有家长和教师的监督,自己又不得不学习、不得不完成每天的作业,于是就出现了家长和老师“逼孩子在学”的局面。孩子对学习如此没有兴趣、如此没有自觉性,他在读书、写作业的时候肯定就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作业自然就不会做得快。
7.安排不合理
在日常活动中,孩子基本上除了学习以外不做任何其他事情。由于缺少锻炼和经验积累,许多孩子不知道如何提高做事的效率,不知道如何在同样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也不知道如何用更少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而家长也缺乏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与引导。于是,孩子这方面能力的欠缺在做作业时就明显暴露出来了:有的孩子在做作业时不知道事先准备好学习用具,做的时候发现不全还要去找胶带、水彩笔、白纸、书本等,作业经常因此而中断;有的孩子在做作业时没看清题目就急着做,因此经常出错,频繁不断地使用橡皮和胶带,作业的反复率很高;有的孩子在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不知道先绕过去,先做其它会做的题,他们往往就停在那里,时间不长不是走神就是产生厌烦的情绪;还有的孩子不会合理分配时间,在学校里不抓紧,所有的作业都回家后才开始写,而且放学后先要去玩个够,最后到精力耗的差不多没有时才去做作业。
8.大脑疲劳
孩子做作业是要动脑筋的,如果孩子连续思考问题的时间较长而得不到休息,大脑就会疲劳,就会出现大脑运转速度缓慢的现象,这时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下降,错误率也会增高,写作业的速度自然也就不可能快。一般来说,小学生连续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1小时。聪明的做法是,让孩子在做作业期间适当的休息一下,放松放松,这可以使孩子的大脑疲劳得以解除,从而恢复较高的学习效率。
9.心情不好
情绪是会影响人做事的效率的,如果一个人情绪高涨,那他在做事情时就会很积极、很投入,事情自然做的又快又好;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做事情时心情不好,看着什么东西都会觉得心烦,做事的效率自然就不会高。孩子做作业也一样,有时他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有时他与别的同学闹矛盾了,有时他某件事情不顺心了,有时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了,有时别人对他的态度不好了等等,如果孩子把这许多不愉快都带到写作业中来,他就可能会一边写作业一边心里还想着那些让他不高兴的事,这样不仅孩子的写作业速度较慢,而且所写的作业也会错误频出。
10.畏惧写作业
有的孩子由于学习基础不好,学习上的欠帐太多,很多作业根本就不会做,做作业时会有大大小小的“拦路虎”挡在前面,他们不但写作业的时间会延长,而且甚至很害怕写作业;有的孩子有偏科现象,有的课程喜欢有的则不喜欢,在做自己喜欢的课程的作业时还比较快,往往三两下就可以完成,可是一遇到自己不喜欢的课程的作业就头皮发麻,畏难情绪十分严重,作业稍微遇到点困难就会产生烦躁感,不停地抱怨;有的孩子对作业的畏惧则是由于家长造成的,有一个母亲经常盯着孩子做作业,孩子做慢了就吼:“快做,没见过像你这么慢的!”孩子加快了速度,可她又说:“字怎么写得这么差,又出了差错!”孩子于是又放慢了速度,然而这位母亲又沉不住气了:“这么久还没想出来,我怎么养了你这么笨的孩子!”最后只要母亲在旁边,孩子做作业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浑身发抖。
作者:
Admin
时间:
2006-2-18 09:48
标题:
re:孩子做作业为何慢(1)1.能力问...
孩子做作业为何慢(1)
1.能力问题
孩子正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神经肌肉发育得还不充分,手和眼协调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在做事的时候行动比较缓慢,而对于那些没有达到同龄孩子一般水平的学生而言,他的动作就会更慢。对于写作业来说,孩子小手肌肉的灵活性直接决定了孩子在书写时的速度,有的孩子作业“慢”就是因为他们的小肌肉不够灵活,手指过于僵硬;还有的孩子手和眼协调能力发展不够,在做作业时频繁地抬头和低头,降低了读写的效率和准确率,而且由于书写错误较多而重复地进行修改,因此浪费了许多时间。
2.课堂知识没掌握
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语法、定义、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孩子完成作业的效率是建立在对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之上的,而有的孩子图省事,在做作业前不看书,不看参考资料,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作业拿过来就做,这样一来他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一会儿翻翻书、一会儿又回忆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一会儿又打电话问别的同学,如此这般肯定就会耽误时间,完成作业的速度自然也会慢下来。
3.三心二意
有的孩子写作业时没有专心投入,“附加动作”太多,一会儿东张张西望望,一会儿摸摸这玩玩那,你看他在写作业过程时嘴里念念有词,好像在思考的样子,其实思想早已经走神;还有的孩子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边聊天边写作业,或者喜欢边听音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写作业,如此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岂能不慢?有一名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表示,原本也想把作业一口气做完,但坐下来没几分钟,就想玩玩橡皮、喝水来放松一下,结果时间花了不少,但作业没做多少。
4.家庭学习环境不佳
要让孩子安心学习,家长首先自己要安下心来。家长必须明白,良好的学习是以一个安静的、无噪音的和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为条件的。有的家庭纠纷不断,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搞得孩子每日心事重重、精神紧张;一些家长自己下班回来只顾自己娱乐,不是放录音机,就是开电视机,或是把一些无所事事的人约到家里喝酒聊天,玩牌,打麻将;有的父母在孩子做作业时经常干扰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或批评)”,“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心”,“做几道了?还有几道?”,弄得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的思路也是总被打断。试想,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怎么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怎么能够提高作业的速度呢???
5.与家长消极对抗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有一个小学生向他的同学曾经传授了对付父母的秘诀:我经常在学校故意不把作业写完的,因为学校作业都做完了,爸妈肯定还得给我留新的课外作业,反正写完作业也不让玩,干吗不慢慢地来,以后你也别那么快就写完作业,得留一个尾巴,回到家后慢慢地写,一直到睡觉前才把它完成,这样你妈妈就不会再给你留新的课外的作业了。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2-21 16:05
标题:
re:原创的文章贴在那里?请指教。
原创的文章贴在那里?请指教。
作者:
欣丽
时间:
2006-2-21 16:31
标题:
re:[COLOR=blue]xixi...
xixi。
我之前发短信给你,从不见你回复,只好删除并编辑于此了。希望你理解。
:)
a、因为你的文章比较多,故小鸟版主已帮你全部编辑在一起。即现在这个贴。你还有别的贴,继续在后面回复即可;
b、玩bbs的人都知道,特别是作为管理员来说,是不允许在贴子上打广告的,故我帮你编辑了网址。
望理解。[/COLOR]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3-2 09:54
标题:
re: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们的第...
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们的第一反映就是认为孩子自己出了毛病:懂得一些教育基本常识的家长会帮着孩子查找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原因;而另一些不太懂得教育的家长则会对孩子进行埋怨、责备甚至打骂。其实,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有许多,“师生关系”就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有人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认为“学校中好老师多”、“喜欢的老师多”、“不感到惧怕的老师多”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较好;而认为“学校中好老师少”、“喜欢的老师少”、“感到惧怕的老师多”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都处在较差的水平。对于孩子来说,由于其心智的发展还不十分健全,因此他的许多行为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且孩子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当孩子与老师的关系比较融洽时,他会有一种安全感,能在良好心境下踏实地专注于学习过程,他会拥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并会采取积极的行动(比如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来迎合老师的期望;相反,当孩子与老师的关系比较紧张时,他会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这时孩子的注意力可能会更多地投向那些威胁自己的事物,学习自然也就不能专心致志了,他还可能会出现自卑和退缩,并且采取消极的行动(比如学习懈怠,取得较差成绩)来对抗老师。
有位小学生一天上学迟到了,班主任居然发动全班同学来批评这个孩子,并且列举的“罪状”达18条之多,其中包括:有时候爱打人、做作业要玩、字写得不端正、乱扔纸屑、不讲卫生等,结果搞得孩子不仅对学习没了兴趣,而且连学也不愿意上了;另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其语文老师脾气暴戾,对学生动辄辱骂、打击,当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时,不但没有得到夸奖,反而得到这样的回答:你既然已经懂了,还来上课干吗?结果孩子以后在课室里只好尽量保持沉默,渐渐地对本来喜欢的语文学习也感到十分厌恶了。
以上两个例子虽然有些极端,但是孩子在上学时对某一门功课不感兴趣,或者不喜欢某一个老师这样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的,对于孩子出现的这种问题,可能就是由于师生关系相对紧张所致,家长不妨从这方面找找原因。如果是属于孩子自己的认识偏激或行为错误,家长要积极引导,要帮助孩子认识到为什么老师是对的,为什么自己是不对的;如果是属于老师偏向或处理问题不当,家长也不要轻易地支持孩子,要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可以告诉孩子,任何人都会有缺点的,老师也不例外。
总之,师生关系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确实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虽然目前教育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还不是很充分。家长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受一些不必要的干扰,除了其它应当做的事情之外,还要注意协调和改善孩子与老师的关系,当师生关系出现问题时,家长应当多做做孩子的工作,尽量地减轻和避免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家长也可以主动与老师交流,交换意见,尽量消除老师对孩子的误解。
最后无计可施的一招------转班或转学!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3-3 09:33
标题:
re:应对孩子说谎的技巧(1)1)...
应对孩子说谎的技巧(1)
1)证实孩子是否在说谎
当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说谎时,应该首先进行仔细的调查、了解,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说谎,因为有的时候父母的判断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没有搞清事情真相就鲁莽行事,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2)搞清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说谎的原因有许多:有的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但又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有的是因为想通过说谎来让家长满足自己的某种愿望,有的是因为错误模仿大人的行为而说谎,有的是因为不愿意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而说谎,有的是因为分不清想象与现实间的差异而说谎,有的是因为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说谎,有的是因为想取悦家长而说谎,有的是因为想骗取自由而说谎,有的则是因为要故意刺激报复家长而说谎,如此等等。
在上述种种的说谎现象中,有些是孩子的无意说谎,有些是孩子的有意说谎;有些是孩子的偶尔性说谎,有些是孩子的经常性说谎。家长首先应当搞清楚孩子说谎的动机和性质,然后才能根据不同的说谎行为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使得对孩子的教育能够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比如,对于幼儿由于智力和知识水平较低而造成的无意识说谎,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只要帮助孩子分清想象与现实间的差异即可,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说谎现象会自然消失;对于孩子的有意说谎,家长要及时地发现和揭穿其谎言,并让孩子明白说谎是要受批评和惩罚的,将孩子说谎的企图适时地化解掉;而如果是由于家长经常说谎造成孩子也跟着说谎,家长一定要认真检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3)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说谎
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家长应将其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一般孩子在第一次说谎时会感到不安,即使蒙混过关了也会十分担心,但是如果这第一次说谎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孩子便可以品味到说谎所带来的甜蜜,他也就会由此产生再次尝试说谎的欲望,孩子会觉得家长是“好骗的”、“可欺的”,他的胆子会越来越大,谎话会越说越多,越编越像,最终就撒谎成性了。
4)善待幼儿的说谎
虽然我们说要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说谎,但是家长对于幼儿中经常出现的属于幻想的一类说谎应当区别对待,因为严格地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谎言,而是幼儿幻想和想像的产物。比如当你的三、四岁的孩子向你述说一个并非真实的故事,或者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时,这并不是在说谎,而是孩子在想象,这时的孩子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他经常会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当作事实加以描绘。
对于孩子的这类谎言,家长无须过分担心,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随着孩子的想象力、辨别力和分析能力的发展,这些说谎现象会自然消失;家长更不要大惊小怪,一味地去指责和训斥孩子在说假话,因为这会使孩子不知所措,而且还会影响孩子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发展。这时家长可以想办法帮助幼儿分清现实与梦想的区别,一步一步地诱导孩子: 你很想开小汽车, 是不是? 你想让爸爸带你去公园, 对吗? 你是不是想要一个洋娃娃?这些都是你的愿望, 一般我们在说自己的愿望时,要加上:“我想……” 或者“我希望”,否则别人会以为是真事了, 这样反而不能帮助你去实现愿望了。
作者:
mwh007
时间:
2006-3-3 14:31
标题:
re:对于孩子作业慢的情况楼主讲得很清楚,能不...
对于孩子作业慢的情况楼主讲得很清楚,能不能告诉大家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呢?谢谢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3-9 12:27
标题:
re:应对孩子说谎的技巧(2)5)禁用...
应对孩子说谎的技巧(2)
5)禁用粗暴的惩罚
有些家长在遇到自己的孩子说谎时非常气愤,于是就采用严厉的斥责、惩罚甚至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以此想让孩子有个惧怕,今后不敢再说谎。然而,家长们这种以暴力的方式试图改变孩子的方法并不太奏效,而且有的孩子反而是父母责骂、惩罚得越厉害,其说谎的行为越严重。有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太好,考试不及格的事情时有发生,每学期父母要看成绩单时,这个孩子就会涂改分数,父母当然一看就知道孩子的成绩单是涂改过的,于是便对孩子一阵责骂和殴打,可是等到父母下次要看成绩单时,这个孩子依然涂改成绩,或者干脆撒谎说成绩单丢失了,这样一次又一次,孩子的父母气得咬牙切齿,可是拿孩子一点辙都没有。
其实,许多孩子说谎都是由于害怕成人的惩罚而造成的,他们之所以说谎是由于他们不敢说真话,这是孩子为了逃避成人的惩罚而保护自己的方式,如果这时家长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采取了严厉而粗暴的惩罚措施,或许暂时会有些效果,但这只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还有可能使得孩子今后把谎话编得更圆满、更巧妙、更高级、更不容易被家长察觉。
6)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家长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小骗子”、“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标签。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强化的坏作用,可能会促使孩子今后更加努力地说谎。因为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在父母眼里是个不诚实的、爱说谎的孩子,他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他会家长产生逆反心理,既然父母都认为自己是骗子、说谎大王,那么我就做给你们看好了,反正谎话是不说白不说,就是到了该说真话的时候也不说真话。
7)家长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孩子身上的优点或缺点与父母亲有直接的关系,说谎问题也不例外。如果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说谎,那么他首先就应当保证自己的诚实,不诚实的家长是很难要求孩子不撒谎的,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所言所行都是对的,他会随时翻出来模仿着去做。
为了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应当对孩子讲诚信,应该尊重和孩子之间的约定,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要信口雌黄,不要随便欺骗孩子;其次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谎,即使有时因为社交需要而不得不说一些白色的谎言,也要尽量避开孩子,如果实在无法避开,事后应当向孩子解释清楚;最后是不要让孩子帮自己说谎,不能是自己不想接的电话就让孩子谎说自己不在家,不能是不想借给邻居的东西就让孩子谎说东西丢了或找不到了等等。
8)帮孩子认识说谎的危害
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谎后,要进行正面的教育,帮助孩子认识说谎的危害性。要让孩子知道“诚实”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要引导孩子自己能够认识到说谎是可耻的行为,要向孩子说明说谎会破坏他的个人形象,会影响他和朋友之间互相信任的关系,会使他成为一个不受欢迎、不受尊重的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经常讨论道德问题,共同来评价孩子的教科书里或电视剧里的某个人物的行为,共同来评价发生在身边的某个社会现象,以此提高孩子对说谎问题的认识。
9)要鼓励孩子的不说谎行为
家长应当鼓励知错就改的孩子,当孩子做错了事且能承认自己的错误时,首先应该谅解孩子,不要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一味斥责,因为这时如果父母盯着孩子的错误不放甚至体罚孩子,那么孩子的诚实行为反而得到及时的鼓励强化,他会感觉到说真话是要受到惩罚的,当下次再犯了什么错误时,孩子会想尽办法瞒天过海以逃避惩罚;其次要肯定孩子的诚实举动,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能承认错误就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有了错误向大人讲明是个很好的行为,生活中没有人不会犯错误,把问题毫不隐瞒地讲出来,能够使家长帮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在孩子承认了说谎不对并表示今后要改正时,家长应当明确地表示欢迎,明确地表示深信孩子下一次不再说谎,孩子受到了鼓舞和信任以后,他会自觉地检点自己的行为,逐步养成诚实的好习惯。
作者:
悟使者
时间:
2006-3-9 14:57
标题:
re:好孩子就是——好思维,好人生
好孩子就是——好思维,好人生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3-14 10:12
标题:
re:如何指导孩子做作业(1)1)帮孩...
如何指导孩子做作业(1)
1)帮孩子端正态度
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白,每天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是他必须要做到的,是他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职责,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时都要尽心尽职地完成本职工作一样,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好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2)努力提高孩子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的行动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但有些孩子学习兴趣低落、学习自觉性较差,于是他们每天做作业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老师和家长,能拖就拖,能不做就尽量逃避。对于这类孩子出现的作业问题,父母应当从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想办法改变孩子对学习是“大人逼我学”的状态,要让孩子能够变成“我爱学”、“我要学”的主动学习。
3)一心一意做作业
有的孩子写作业时没有专心投入,“附加动作”太多,一会儿东张张西望望,一会儿摸摸这玩玩那,还有的孩子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边聊天边写作业,或者喜欢边听音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写作业,如此三心二意当然不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在做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不要做与作业无关的事情,孩子的书桌上也不要摆放令孩子分心的东西,在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去打扰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心”,“做几道了?还有几道?”。
4)安排合理作业
父母应当教会和督促孩子合理地安排和处理每天的作业,比如,学校里的作业要抓紧,能在学校里完成的就不要都带回家里;放学后不要先去玩个够,等到精力耗的差不多时才去做作业;做作业前要事先准备好学习用具(胶带、水彩笔、白纸、书本等),不要等到用的时候再临时去找;在做作业时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后再动笔,不要做了之后才发现题目搞错了或没有按题目的要求去做;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可以先绕过去,先做其它会做的题,不要就停在那里无谓地消耗时间。
5)注意劳逸结合
孩子做作业是要动脑筋的,如果孩子连续思考问题的时间较长而得不到休息,大脑就会疲劳,就会出现大脑运转速度缓慢的现象,这时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下降,错误率也会增高,这时如果让孩子适当的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后其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一般来说,小学生连续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1小时。
作者:
伊德儿
时间:
2006-3-14 15:55
标题:
re:很喜欢谷雨的文章非常受益
很喜欢谷雨的文章
非常受益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3-20 09:08
标题:
re:如何让孩子不再害羞(1)1)...
如何让孩子不再害羞(1)
1)让孩子与外人多接触
为了使孩子不再那么害羞,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多多增加孩子与外人接触的机会,比如常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做客,常带孩子去公园、超市等人多的地方,常安排孩子参加当地组织的一些集体营地活动,常安排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进行游戏、郊游等活动。家长在鼓励和安排孩子增加社会交往的时候,一开始必须要选择好对象,要注意使孩子能通过这些活动体会到与人交往的愉快,在带孩子去做客时要选择那些态度和蔼、容易亲近的亲戚朋友,在安排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活动时要选择比他年龄小、攻击性不强的孩子,在安排孩子参加集体营地活动时要选择人数较少的场次,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在活动中经受惊吓、挫折、拘束、不安全、缺乏自信等不良心理体验。
2)增强孩子的自信
怕羞的孩子通常自卑感都很强,他们往往因为没有信心去解决生活中的压力或冲突,从而产生害羞和逃避的行为。因此在许多场合他们都喜欢躲在别人的后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害羞便失去了众多表现的机会,而表现的机会越少则越发害羞。面对这样的情形,家长应当从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入手,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了,克服害羞就比较简单和容易了。增强孩子自信心的方法有许多,比如帮孩子寻找自己的特长的优点,给孩子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帮孩子弥补自己的弱项等等。
3)不要给孩子贴“害羞”的标签
一些孩子不太善于与别人打交道,每次外出前虽然父母都提前告诫孩子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别人问问题时要好好回答等等,可是孩子在遇到外人时表现依然如故,他要么紧低着头、要么把脸扭向一边、要么涨红了脸没有一句话、要么干脆躲到家长的身后,于是一些家长便嘲弄孩子说“这孩子就是害羞,不太爱说话,见到客人总是别别扭扭的”。应当说这是十分不妥的做法,这只会加深孩子对他人的恐惧、只会更增加孩子与人交往的困扰、只会使孩子更加害羞,因为孩子会相信父母的评价,会认为自己的确就是一个性格内向、好害羞的人,他以后会经常以“我是一个害羞的人”来暗示自己,并以此来作为自己退缩行为的理由和借口,使自己更加害羞。
4)不可责备和勉强孩子
对待害羞的孩子,创设一个“没有责备”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害羞就对其大加埋怨或横加指责,惩罚或侮辱只会更加打击孩子的社交信心;家长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认为害羞的孩子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家长不要操之过急,焦急的心态不利于帮助孩子消除害羞,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那些不害羞的孩子去比较,这会使害羞的孩子丧失自尊心,从而加重害羞的程度。
对待害羞的孩子,创设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不愿意与其他更多的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和小朋友一块玩,因为害羞的孩子比较喜欢一对一的交往;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时,家长不要勉为其难,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家长也不要胁迫他,因为这样做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将来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来应对,使害羞升级。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3-23 10:01
标题:
re:如何让孩子不再害羞(2)5)让孩子事...
如何让孩子不再害羞(2)
5)让孩子事先有充分的准备
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孩子事先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他就不会那么紧张、焦虑和不安,怕羞的情绪也会减少许多。比如带孩子参加聚会,父母应该事先告诉他要到哪里去、要去干什么、最好能先让孩子结识一下要见的人;家里有孩子陌生的客人到访,父母可以先告诉孩子将来多少客人、客人是做什么的、客人来后孩子应该怎样打招呼;遇上老师要求孩子公开发言或演讲,父母可以事先在家里对孩子多加辅导和演练,让孩子熟悉整个的程序,作好充分的准备以减少临场的慌乱与失误;对于生性胆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家长要尽量避免陌生人的突然接近,以免孩子在毫无思想和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受到惊吓。
6)给孩子更多的鼓励
害羞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自我否定太多,觉得别人样样都比自己强,他们对别人给他做出的负面评价比较敏感,而且也特别在意,因此害羞的孩子更需要鼓励、更需要呵护。家长应当抓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鼓励和表扬,有时甚至可以夸张一点。比如,孩子对某件事情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见解,家长就可以趁机赞许孩子一番:“说的太对了,这个问题妈妈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当孩子与一个不太熟悉的孩子玩完之后,家长也可以不失时机地送上赞美之辞:“你和那个小朋友玩得真好,他的妈妈在一旁一直在夸你呢!”当孩子在课堂上开始发言时,家长也要充分利用这难得的机遇:“你今天的表现非常好,老师也打电话夸奖你了,妈妈真为你感到骄傲!”
7)让孩子更多的表现自己
害羞的孩子通常不太爱表现自己,而越不爱表现自己行为就越退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给害羞的孩子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孩子平时可以自己做的事情,要坚持放手让他去做,像穿衣、洗脸、整理玩具、打扫房间等事情父母不要去代劳;家长要多多鼓励和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班干部竞选或公开的表演,要多多鼓励和支持孩子单独出去和其他孩子交往;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强项,有一位学习很好的学生不太爱与人来往,也没有几个知心朋友,孩子的母亲便让他去辅导邻居的孩子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不再害羞于与人交流了。
8)家长要正确认识耐心引导
其实害羞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孩子天生害羞。孩子害羞虽然有许多不利的方面,但也有不少有利的方面,比如害羞的孩子较为聪明、心态宁静、宽容豁达、勤于思考、吃苦耐劳、更富有创造性和实干精神等。面对孩子害羞的个性,家长首先应当正确认识并勇于接纳,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要以平常心来对待,要理解和体贴孩子,要尽可能地打消孩子的忧虑使孩子放松下来,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可以信赖的,鼓励孩子说出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并为他出谋划策,在孩子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帮助,使他克服害羞而活动自如;面对孩子害羞的个性,家长更不能操之过急,帮孩子克服害羞心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怕羞的孩子心理本来就比较脆弱,家长的急燥情绪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许多负面的信息,反而更加重了孩子的害羞心理。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3-27 10:13
标题:
re:孩子逆反始源于父母(1)现实生活中家...
孩子逆反始源于父母(1)
现实生活中家长常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脾气越来越倔强了,刚要说孩子几句他就十分厌烦,想让孩子这么做他偏那么做,不想让孩子那么做他偏与你唱反调。其实,孩子的这些逆反行为都是事出有因的,除了一些主客观原因外,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1)家长唠叨不休
有的家长唯恐孩子不听话,遇事就反反复复地唠叨个没完,一会儿让孩子注意这,一会儿又让孩子注意那,这个要这么做,那个要那么做;有的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喜欢揭孩子的老底,把孩子过去的“劣迹”统统翻出来,一一地数落给孩子听,大有不把孩子搞得恢恢溜溜誓不罢休的意思。岂不知,正是这些做法造成了许多孩子的逆反!当孩子过多地接受了重复不断的教育内容时,他的大脑会对这些信息进行自然的屏蔽,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现象,更为不利的是,如果家长经常采用这种“敲木鱼”式的教育,孩子过一段时间就会听烦了、听腻了,即使他明白家长说得十分有理,可能也不乐意听、不乐意照着做了。
2)提出的要求过高
有些父母很少考虑孩子的能力、年龄和原有基础,对孩子提出一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硬性地规定孩子必须完成什么样的指标:考试成绩一定要“双百”,至少也要在班里位居前三名;片面地要求孩子学习多少知识:今天强迫孩子参加这个补习班,明天强迫孩子去上那个辅导课,琴棋书画样样都不能缺。这些强人所难、拔苗助长式的做法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孩子每天都在为实现父母给自己苦心设计的宏伟蓝图而疲于奔命,节假日也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当日久天长孩子感到心力交瘁、再也无法承受这些压力时,他们就会奋起以言语或者行动来反抗。
3)不顾孩子的意愿
一些父母为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将来能“成龙成凤”,在安排孩子学习什么东西时往往很盲目,而且经常与别的家庭互相攀比,什么学舞蹈、学钢琴、学绘画、学外语、学书法,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与财力,可他们在辛辛苦苦地陪孩子学这学那时,却没有真正考虑到孩子的实际兴趣和爱好。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孩子对家长安排的这些内容不感兴趣、不心甘情愿地去学,他是肯定学不好的,这时家长倘若再摆出长辈的架势采取高压政策逼孩子就范,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4)对孩子专制粗暴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对孩子要求严就是要体罚,当孩子做错了事或者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开始大发雷霆,动辄打骂、罚跪、罚站甚至逐之门外。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个性较温顺的孩子经常会屈服于父母的淫威,但同时也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孩子会因此而变得胆小、懦弱和自卑;而一些个性较刚强的孩子则会在心里形成对父母的强烈不满,他们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并不时地以反抗的形式来回应家长,最终导致逆反成性。
5)对孩子过分溺爱
有些父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是百依百顺,甚至即使是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仍然对孩子过分迁就,这样就给孩子带来了一个错误的信息,孩子会认为犯错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妈妈也不会批评自己,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不允许别人批评、指正的习惯,当孩子渐渐长大或犯的错误比较严重而家长想对其进行管教时,孩子由于被宠惯了,自然就会出现不服管,出现与家长对抗的局面。
作者:
happypan
时间:
2006-3-30 11:59
标题:
re:希望能有具体的案例来分析指导
希望能有具体的案例来分析指导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4-3 09:12
标题:
re:谢谢斑竹编辑,烦请斑竹能否予以置顶,以方...
谢谢斑竹编辑,烦请斑竹能否予以置顶,以方便网友阅读、查找!
作者:
快乐小鸟
时间:
2006-4-3 11:04
标题:
re:谷雨99你太客气了。好的,马上遵照你的意...
谷雨99你太客气了。好的,马上遵照你的意思执行。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4-5 11:22
标题:
re:口水爸妈当不得-----...
口水爸妈当不得
--------------------------------------------------------------------------------
本文作者:谷雨
如果问中国的孩子,他们在生活中最烦的是什么,可能最普遍的回答就是“烦我爸妈唠叨”了。天津某心理中心对千余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母亲被孩子指责为唠叨。
唠叨,是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但是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往往起不了多少效果,而且还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1)打击孩子自信
有些父母习惯于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他们以为对孩子说的越多,自己尽到的责任越大。于是,他们便将孩子做过的一些不太光彩的事经常拿出来唠叨一番,想借此来不断地鞭策孩子进步。殊不知,孩子天天生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他的自信心是很容易受到打击的,经常被大人唠叨不休地数落,孩子会感到很难堪,会觉得自己常常出错,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许多事情自己都没有能力去做好。有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脑子笨,自我约束能力差,不善于与别人相处。”结果她的孩子在学校里不仅学习成绩不好,而且上课还经常开小差,同学关系也较差。
2)引发亲子矛盾
一个人最基本的需要和愿望就是能够被别人接受,谁也不愿意被别人唠叨不停,成人是这样,孩子就更加如此了。唠叨是一种反复的、单调的刺激,是对孩子精神上的疲劳轰炸,对孩子进行没完没了的重复性的批评只会使孩子感到厌烦,只会挑起孩子的敌意,只会使气氛紧张起来,只会使矛盾更加激化。面对家长没完没了的唠叨,一些脾气温顺的孩子采取了心不在焉的对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另一些个性较强的孩子就会将不满情绪流露于言行之中,如果家长这时控制不住自己,亲子之间的战争就在所难免。
3)干扰孩子学习考试
父母的唠叨也会干扰孩子的学习,使他们不能安心地读书和考试。一些家长喜欢在孩子做功课时对孩子唠唠叨叨:今天有多少功课要做?语文作业是什么?数学作业是什么?把字写工整了!把头抬高点!现在做完几样了?抄错题了没有?抓紧时间,不要磨蹭!如此这般,孩子的注意力当然就无法集中了。一些家长喜欢在孩子临考试之前对孩子唠唠叨叨:功课复习好了没有?要抓紧时间不能放松自己,不要贪玩!这次考试就看你的了!考不上好初中你就废了!考试时一定要全神贯注不能随便丢分!你一定要考上一个大学为我们争口气!其实,孩子对这些问题心里基本都有数,家长这么一唠叨,可能会将他的应考好心情给破坏掉了,而且说的越多孩子越烦躁,说的越多孩子越紧张。
4)使孩子产生逆反
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一个爱唠叨的人在自己身边,上了学的孩子已经萌发了摆脱成人束缚的意识,最讨厌的就是父母的唠叨,这时如果家长天天依然还是老一套的说教,孩子便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你说向东他会偏偏向西。因此,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做什么事,只需把你的要求和其中的要点给孩子讲清楚就可以了,当孩子没有做好的时候可以提醒他一下,有分量的话讲一二遍就行,千万不要唠叨没完。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也不能喋喋不休地数落孩子,反反复复地教训孩子,只要孩子能够认错并愿意改正就可以了,要知道,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孩子就是在不断地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5)使教育效果低下
对孩子进行重复的唠叨说教,实际上是在不断地给孩子以相同的刺激,而当这种刺激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孩子在身体里便会自然地对这些刺激产生免疫力,从而使它们对自己只有较小的影响甚至是没有影响,这是人的正常生理心理反应。因此,在家长不停的唠叨声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心理惰性和行为惰性,一件事情你不叫上十次八次,孩子压根就不会去做,于是家长就只好再唠叨不休,形成了一种教育效果低下的恶性循环。
6)引发严重后果
唠叨是一种不受欢迎的批评方式,唠叨不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甚至引发一些严重的后果。有的孩子长期听到家长唠叨之后,为了找个地方清静清静,于是就开始夜不归宿或者干脆离家出走;有的孩子则因为忍受不了家长的唠叨而想自残或自杀,《今晚报》曾经报道一名13岁的女孩因无法忍受妈妈的唠叨,竟然买了100片安定,她对母亲说:“妈妈,我是你的累赘,我已经忍受不了你的唠叨。你要疯了,我也要疯了,咱们俩都解脱吧!”
作者:
水韵
时间:
2006-4-5 20:13
标题:
re:谷雨是教育或心理工作者吧?说得很有道理,...
谷雨是教育或心理工作者吧?说得很有道理,理论性强,有启发意义。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4-11 09:56
标题:
re:我与爸妈有十个代沟★我的父母对我的心...
我与爸妈有十个代沟
★我的父母对我的心事总是不以为然,好像只有他们的事才是重要的,小孩子的事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所以,当我有烦恼的时候一般都不对父母说,反正说了也没用,他们不会重视我的感受,不会来安慰我,有时甚至还会笑话我。
★妈妈请你不要怪我,我们之间的确有不可逾越的屏障,按照现在最流行的观点,3年一个代沟,你三十岁时生的我,30/3=10,瞧,我们之间有10个代沟呢!
★我根本无法与爸妈说话,对我的话,他们总认为是狡辩、找借口,许多事情他们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不愿听我的解释。
★我和爸妈话不投机,在一起聊天是很少的,我篮球打得挺好,喜欢和他们聊聊NBA、CBA,可他们不懂,也不感兴趣,在家里爸妈也只会说要把学习搞好,他们问我最多的就是学习,什么成绩了、作业了、考试了,可我特烦这些个话题。
★如果我做家长,我就不会每天都对孩子板着脸,装出一副很一本正经的虎样来面对他,我会做孩子的好朋友,我会和孩子聊天、谈心,让他把心中的不满、委屈讲出来。一个能够理解我们、能和我们平等交流的父母,是我们多么渴望需要的啊!
★我平时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爸爸已经有好久没有和我在一起了,我根本就不知道他整天到底在忙些什么,哎!其实我也不想知道,我们之间已经很陌生了,仿佛他不是我的父亲,我也不是他的儿子,不见面才好呢,省得又挨一顿臭骂。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在关心我,没有属于我的东西。
★前些天刚开完家长会,我爸回家就给我一个耳光,父母就像古代的一些皇帝,很霸道,总是欺压百姓,弄得民怨沸腾。平常我说两句话父母就说我是在顶嘴,要是我不快点闭嘴,说不定就又会来一场暴风骤雨,我真的受不了他们的火气,他们的火气可真大。爸爸妈妈,你们就不能与我好好沟通一下吗?
★每次我想说心里话的时候,爸妈总是先罗里罗嗦地说一通大道理,总会摆出一副“我是大人”的架子,妈妈总说她只是把她的思想介绍给我,实际上是只有我赞同了她才能停下来,只要我不赞同,她就会不停地说。知道为什么我喜欢跟同学谈心,不喜欢跟你们谈心么?因为跟同学谈话很轻松,可以各抒己见,而跟你们呢,是被强行灌输,而且你们还经常大眼瞪小眼的。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4-12 09:03
标题:
re:孩子的交往能力不能等到上大学再培养...
孩子的交往能力不能等到上大学再培养
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把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提升到与智力同等重要的地位。一位成功学专家曾说:“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 菲律宾大学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认为:“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有进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
的确,人际关系状况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一个人如果拥有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他就会是是幸福的,他的个性也会得到健康发展;而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中,他的幸福感会下降许多,伴随他的更多的将是孤独、寂寞、自卑和疑虑。有研究表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凸现的问题不再仅限于学习方面,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已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之中。据某市的统计调查,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孩子们在如何处理同伴关系的困惑上是逐步递增的,有近二成的高中学生受困于人际交往问题。而北京市对部分中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处于敏感状态的中学生竟高达三分之一。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生活中缺少同龄伙伴,社会接触面也较窄,因此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有的孩子习惯于以自我中心,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理会他人感受;有的孩子有拒绝社交的倾向,从来都不愿意主动与别人沟通交流;有的孩子懦弱、胆小,在与他人交往时经常会有紧张的心理表现;有的孩子不知如何去与别人交往,也不知道基本的交往礼节;有的孩子不合群,身边只有一个或两个朋友,甚至没有十分要好的朋友。
人际关系的困惑对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构成很大的冲击。孩子A说:“我感到很困惑,同学之间的关系很难处,常常为了一件小事斤斤计较,有一点矛盾就互相不理睬。” 孩子B说:“希望自己能有较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可是见了人常常不知道说什么,后来就很少与人交谈。” 孩子C说:“我渴望与自己喜欢的女生说几句话,可是见了女生的面就脸红,原来想好的当时就全忘了,而且手脚不知道往哪放。” 孩子D说:“我希望能有知心朋友,但我却觉得在这一点上自己的成就不大,有时和同学在一起时甚至感觉自己像是小丑。” 孩子E说:“我感觉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很假,没有真诚,有的只是互相利用,生活在这样的气氛中很难受,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生活。”
可以说,交往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从近处看,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和取得学业成功的必要前提;向远处看,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孩子将来能否很好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的关系,全在于小时候的知识和经验积累。
作者:
沁叶
时间:
2006-4-12 23:02
标题:
re:我的孩子也是独生子女,一年级,对上面的某...
我的孩子也是独生子女,一年级,对上面的某些程况对号入座,如果楼主有具体的解决方法就更好了
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有拒绝社交的倾向,从来都不愿意主动与别人沟通交流
懦弱、胆小,在与他人交往时经常会有紧张的心理表现
不知如何去与别人交往,也不知道基本的交往礼节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4-15 11:49
标题:
re:本人近期会介绍一些方法
本人近期会介绍一些方法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4-17 11:05
标题:
re:多表扬对孩子的学习有好处请注意:表扬...
多表扬对孩子的学习有好处
请注意: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指责能更有效的激发孩子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孩子产生成就感,对事物有更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后者却只会挫败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学习就越努力,相反,受到的表扬越少,孩子随之产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低。
孩子是需要不断鼓励的,尤其是学习成绩差且成功体验少的孩子,他们应该得到与成绩较好的孩子相同的待遇,甚至应该得到比成绩较好的孩子更高的待遇。因为对这些孩子来说,这不仅仅是表扬,更是一种公正和对他们人格的尊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他们较为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或认同,当学习和行为上取得小小的进步时,他们需要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关注、认可和欣赏。积极的鼓励(包括正确评价、适当的表扬)是对孩子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肯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自尊心。在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家长应当积极地关注、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优点进行及时的鼓励和强化。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4-27 14:58
标题:
re:能“比”出好孩子吗?据调查,有六成以...
能“比”出好孩子吗?
据调查,有六成以上的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尤其当孩子的成绩不太理想时,一些家长便会抱怨不断:“你们在一个教室里,人家每次考试都比你好”、“老师表扬了这么多同学,就没有你”、 “你怎么又是26名?怎么就不上进?” “别人能考前三名你怎么考不到,你是猪脑子啊”、 “别人行,你为什么就不行?”……
一.家长为什么“比”
★ 虚荣心作怪
现在的父母,功利心和虚荣心比较强,总要求自己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强,否则就觉得不光彩,而一旦发现别人的孩子比较强,心理就更不平衡,会拼命要求自己的孩子争气,不能输掉。有一位三岁孩子的家长在亲戚朋友面前感到特有面子,并经常向别人炫耀,因为她的儿子在二岁的时候就开始识字,目前陆陆续续地已经认识了好几百个字。
★ 观念偏差
有些家长观点错误,他们认为没有比较就不会有进步,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才可以激励孩子奋发向上。一位家长坦言:“说真的,自己的孩子自己最爱,我们并不喜欢拿他和别人比,但现在竞争太激烈,我也没有办法,以为比较是激励孩子的最好方法。”于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孩子只要有让家长不满意的地方,都会被家长拉出来比较一番,以做为敲打、警示和教育的教材:孩子没有考到前三名要比,孩子作文没有获奖要比,孩子没有当上班干部要比,孩子犯了错就更要比了……
★不得不比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小小年龄的孩子同样也不能幸免于难,上小学要竞争,上初中要竞争、上高中竞争就更激烈了。迫于升学压力和竞争,家长们情不自禁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的孩子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了解孩子在班级里、学校里的排名情况,才能更好地督促孩子学习上进,不比不行呀!一位孩子爸爸说:“有时候我也知道孩子压力太大,可是没办法,我们不能照顾他一辈子你说对不?他现在不努力学习找个好工作,等我们一蹬腿他怎么办?”
二.盲目“比”的后果
★导致孩子自卑
一些家长常把孩子的薄弱点跟别人的优点比,有时一些刺激性的话脱口而出,这是孩子最不能接受的,也特别容易导致孩子的自卑心理。一个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妈妈总爱拿我跟别人比较,说别的孩子怎么怎么好,我怎么怎么差,这是很伤我的自尊心的。其实,我也有许多优点,妈妈也可以说一说,表扬一下。”
如果孩子经常感觉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他就会在心里产生自我否定,使自我形象严重受挫,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认为自己干什么事都干不好,心理感觉极度低落。如此以来,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可想而知。孩子就是孩子,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
★孩子逆反
其实,孩子对父母经常拿自己与别的孩子比较是很反感的。有一次,一位母亲在得知女儿学校有一个学生在全国作文比赛中得了奖,就又拿来说事了:“你不是也喜欢写文章的吗?怎么你没得奖?”谁知女儿在被数落了之后反回了一句:“你也在政府部门工作,怎么就没能和那些女市长一样呢?”另一位妈妈经常对孩子说:“做完作业要把桌面和书包整理好,不要放得到处都是。你看XX多勤快,多整齐。”可是孩子却毫无改进之意,以前还略微收拾了一下,现在干脆不管不顾。仿佛在说:让妈妈爱夸谁夸谁,要说什么就说什么吧。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5-4 08:05
标题:
re:玫瑰与莲花,不要去比较(1...
玫瑰与莲花,不要去比较(1)―――孩子写给妈妈
印度思想家奥修有一句名言:“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下面我们来听听孩子的心声吧。
妈妈,你总是爱拿我和人家比,从来就不考虑我的感受。什么“别人都考得那么好,你怎么这么笨”、“瞧人家的孩子多能干,你一点出息都没有”, “别人都行,你为什么就不行?”, “老师表扬了这么多同学,就没有你,真让我失望”……这些刺激性的话你脱口就出,根本都不需要打草稿。可是妈妈,你知道吗,你的这些话对我的打击有多大,我现在的心情非常低落,我觉得处处都不如别的孩子,在别人面前我总觉得抬不起头来,一点自信心都没有,更不用说有成功感了。
记得有一次,我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在全省的书画大赛中得了奖,你回到家后对我是一阵数落:“你不是也喜欢写画画吗?给你买了这么多笔和纸,请了这么多辅导老师,花了这么多钱,怎么你就没能得奖?”听了你的教训之后,我有很长时间都对画画提不起兴趣,有时甚至非常痛恨画画。还有这次月考,我在班上排名12,并且进入了年级前80名,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进步,因为上个学期我在班上的名次是第25,可是当我满心欢喜地把考试成绩告诉你时,非但没有得到你的鼓励,反而被你泼了一盆冷水:“你看看×××,人家为什么能考第一?你什么时候也能给我争口气!”这件事我真的想不明白,我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为什么学习成绩提高了也不能换来你的高兴?
妈妈,我知道你对我的期望很高,想让我将来能上北大和清华,可我天生就是一个资质很平常的孩子,跟我们学校里那些脑子聪明的同学没法相比,你要求我名列前茅,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强中自有强中手,一个学校里能拔尖的孩子不就那么几个吗?你如果硬让我这个平常的孩子做最优秀的、最聪明的孩子,只能是拔苗助长,可能最后我连一个平常的孩子都做不好了。
妈妈,有的时候我觉得你不再爱我了,你看到我的都是缺点,而你看到别的孩子都是优点,我在你这里得到的都是批评,而别的孩子你这里得到的都是赞扬,我觉得你似乎更喜欢别的孩子,而对我的许多行为都不能接受。其实,我也有许多优点,你干么就不能说一说,表扬一下呢!说实话,我心里是很失落的,我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念头,你爱夸谁夸谁,要说什么就说什么吧,你要觉得人家孩子好,干脆去给别的孩子当妈妈算了,省得我们大家都心烦。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5-4 21:44
标题:
re:玫瑰与莲花,不要去比较(2 )―――妈妈...
玫瑰与莲花,不要去比较(2 )―――妈妈写给孩子
印度思想家奥修有一句名言:“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下面我们来听听妈妈的心声吧。
孩子,这个世界上每个母亲都是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的,每个母亲都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应当是最好的,拿你与别的孩子比,并不是不喜欢你,更不是要存心打击你,只不过是想拿别人的长处来激励你,让你能够多学习别的小朋友的优点。妈妈觉得比一下没什么关系,没有比较就没有提高吗!况且妈妈并没拿你去与那些伟人来比,因为那对你来说目标太高,压力太大,而且也太不现实,我只是拿你与身边的孩子比,大家都是头脑健全的人,凭什么我们就要比别人矮一截?
孩子,妈妈知道你的压力挺大的,可现在的社会竞争是很激烈的,上小学要竞争,上中学要竞争,上大学竞争就更激烈了,上哪个好学校不需要分数,到时候你的成绩差一分都不行,现在不加压、不比能行吗?爸爸妈妈也不能照顾你一辈子,你现在学习成绩不好,将来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不会有好的生活,这是很现实的事情,也许你现在搞不明白,可将来等你明白了之后一切可就都晚了。
孩子,其实并不是只是妈妈一个人在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妈妈单位里的好多同事都在互相比较着自己的孩子,大家经常在一起议论谁的孩子聪明,谁的孩子功课好,谁的孩子是三好生,谁的孩子奥数得奖了,谁的孩子上重点校重点班了。说实在的,妈妈也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如果你比别的孩子强,妈妈自然脸上也光彩,可如果你不如别人的孩子,妈妈在人前就会觉得灰溜溜的。
当然,有的时候妈妈可能自私了一些,想拿你做向别人炫耀的资本,有的时候妈妈的确是拿你的缺点与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的多了一些,有的时候妈妈看到你的成绩被别的孩子拉下情绪急躁了一些,有的时候妈妈对你的进步表扬的少了一些,如果因为此而伤了你的自尊,给你带来了不好的负面影响,妈妈愿意向你道歉并乐意改正,毕竟妈妈拿你与别的孩子比,是因为爱你是为了你好,而不是为了要害你。
作者:
欣然
时间:
2006-5-5 19:37
标题:
re:非常喜欢楼主的文章,很精辟!既指出了家长...
非常喜欢楼主的文章,很精辟!既指出了家长和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又有解决和处理的方法,很实用,收益很大,谢谢!
楼主不止是一名大学教师,应该是在教育上很有研究及经验的专家吧!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5-10 11:55
标题:
re:让孩子不再磨蹭的技巧(1)1) 帮孩...
让孩子不再磨蹭的技巧(1)
1) 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也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他不知道时间对他来讲意味着什么,因此,培养时间意识对磨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要想办法让孩子明白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的道理,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另外,与孩子一起讨论磨蹭的害处也必不可少,家长要明确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一个做事磨磨蹭蹭的人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这样的人不仅做事效率不高,而且还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
2) 多一些鼓励和奖赏
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积极动机,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一般的孩子都较为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或认同,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那么磨蹭,父母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是必须的。如果父母能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 “你看你做的多快”,“做的真棒,加油啊”, “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孩子便会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而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另外,为了使孩子更有动力,当他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或者当他达到了大人的要求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给孩子加一个小红星,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等。用鼓励和奖赏来“催”孩子做事,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3) 让磨蹭付出代价
孩子只有在体会到磨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之后,他才能够自觉地快起来,因此,让孩子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让孩子自己去品尝磨蹭的自然后果,不失为一个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比方说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点可要迟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担心孩子上学会迟到,其实我们恰恰就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上学迟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迟到了,老师肯定会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4) 不能责备打骂
当孩子做事磨蹭时,一些家长会表现得比较性急,加大嗓门冲孩子嚷,对孩子责备个不停,有的甚至打骂孩子。可是,许多时候这些简单、粗暴的方式并起不了多少作用,孩子看上去暂时好像是被吓住了,做事的速度加快了一点,一旦事件平息之后,孩子照样磨蹭依旧。其实,对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长采用发脾气的办法是于事无补的,比如有的时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较慢,可能是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难度较大,可能是孩子不知道其中做得更快的要领,也可能是孩子已经养成了磨蹭的习惯,这时如果家长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会越发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另外,对孩子采用过激的态度和行为还有可能造成他的逆反,孩子年龄虽小但也需要得到尊重,面对家长发脾气、责备和打骂,孩子的心理感觉一定不好,有时他就有可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时间来表示对家长的反抗。
5) 让孩子觉得“快得值”
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感觉到做事快是值得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比如做作业磨蹭的问题,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学的多一些,玩的少一些,最好是一点都不要玩,在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经常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任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家长的一大堆作业还在那里等着,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了,还有画画、拉琴等许多事情需要孩子去完成,孩子心里很不情愿,但是父命难违,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孩子自己有一笔帐:我做的越快任务越多,反正也不能出去玩,不如索性做的慢一点,起码可以省点力气。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老对孩子层层加码,要把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就要给孩子自由安排生活的权力,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5-11 09:59
标题:
re:让孩子不再磨蹭的技巧(2)6...
让孩子不再磨蹭的技巧(2)
6) 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
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没有掌握操作的技巧,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如果想让这类孩子的动作快起来,家长就必须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怎样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怎样能洗漱才能不浪费时间,怎样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学习用品摆放要有分门归类,先复习后作业可以节约时间,早晨醒来之后不能再恋被窝,吃饭时不能看动画片,放学回家不能边走边玩。另外,对于一些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还应当增加些有针对性的特殊训练,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7) 消除分心因素
磨蹭的孩子做事情时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一些其它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将那些容易使孩子分心的诱因给排除掉,使孩子能够一心一意地专注于正在做的事情之上。比如孩子进餐的时间可能正好是电视里播放动画片时间,于是许多孩子会不时地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就边吃边看起来了,这样一来孩子当然会吃得很慢,这时,家长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关掉电视机,或者把进餐的时间要么提前要么推后。再如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应当尽量给他创造一个较为安静的、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这时家长不要上网玩游戏,不要给朋友打电话唠嗑,不要不时地去问寒问暖,即使是在做家务也要尽量防止发出很响的声音。
8) 拒绝包办代劳
现在的孩子享受父母了太多的精心照料与服务,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由大人代劳了,于是便习惯性地形成了对家长的过分依赖,即使是面对一些需要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他也会在那里不紧不忙地磨蹭着,等待家长的援助之手。比如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由于害怕孩子上学迟到而急得不得了,可是孩子却在一旁依然慢条斯理的,因为孩子心里明白,自己动作磨蹭一点没关系,到时候妈妈会来帮我的,反正上学是迟到不了的。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磨蹭,父母就必须剔除对他的多余的关爱,让孩子远离对父母的依赖,更不能因为看孩子干得慢就包办代替。
9) 巧用比赛法
在运用比赛法时,可以有三种方式:A)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赛。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某一个磨蹭毛病,帮孩子设计一张自己与自己“比赛”的成绩表,首先记录下孩子做这件事的最初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这件事的时间,过几天总结一次,促使孩子不断地提高自己。 B) 让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赛。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和他的同学比谁早到学校的计划,并监督孩子此计划的实施情况;也让孩子邀请同学到家里做作业,并进行一个比赛,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谁能得第一。C) 家长与孩子比赛。竞赛游戏的项目可以多种多样,如比一比看谁吃饭吃得快,比一比看谁衣服穿得快,比一比看谁刷牙刷得快,比一比看谁洗脸洗得快等等。总之,生活中许多你希望孩子干得快的事情都可以作为游戏的项目。
10) 增加紧迫感
缺乏适度的紧张感是许多孩子做事磨蹭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长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制造”点紧张的气氛,让孩子的神经绷紧一些,使孩子的生活节奏加快一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给孩子的洗漱、穿衣、吃饭和做作业等增加些计时性活动,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与孩子一起商定好,然后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孩子做得好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做得不好就给予一定的惩罚。比如孩子吃饭磨蹭,家长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到了就不许他再吃,而且要狠下心来,不到下顿饭不给孩子吃的;孩子做作业磨蹭,家长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到了之后就不许他再做,让他去等着挨老师的批评吧。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5-15 18:49
标题:
re:不要让害羞困扰你的孩子相信不少家长对...
不要让害羞困扰你的孩子
相信不少家长对下面的情景并不陌生:
★孩子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有说有笑,轻松自然,但是如果有陌生的客人来访,孩子就完全变了一个样,让他给客人打招呼问好,他或是低头不语,或是满脸通红,或是声音很低,或是干脆躲到妈妈的身后,要是让孩子给客人表演个节目,那就更难了,虽然父母又是鼓励又是央求,可孩子却扭扭捏捏的,许多时候不但节目没演成,孩子还会一溜烟地躲进自己的房间再也不出来了。
★孩子的胆子特别小,也很不善与人交往,只是一味地回避,平时不喜欢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儿,甚至连一个朋友也没有,有时即使想参加别的孩子的游戏,可也鼓不起勇气;在众人面前很少说话,而且一说话就脸红;与妈妈一起上街,遇到了熟人也从不主动打招呼,别人逗他几句,孩子就会很不自在,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
★孩子在学校里很少主动举手发言,每次老师上课提问,他即使知道答案也会默不作声,有时老师点名让他回答问题,孩子经常是轻声细语,结结巴巴,没有一个人能够听清他在说什么,而且几句话没说完就满脸通红;课间休息的时候,别的孩子在那里游戏玩耍,可他却静静地坐在那里,要么看书,要么想心事,仿佛他不是这个班的学生似的。
害羞,在青少年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害羞的经历,据统计,大约有1/5的儿童天生就害羞。虽然说害羞是人的一种天性,是人的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一般不是太大的问题,但如果孩子过分害羞,就有可能影响他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甚至影响到他将来的人生发展。
首先,容易使孩子自卑。害羞的孩子普遍对自我形象持否定态度,他们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往往较低,他们认为自己相貌平平、能力一般、缺乏魅力、人缘欠佳、不善表达等等,而这些想法会使孩子经常被一些负面的情绪所困扰,他们在生活中会感到焦虑和沮丧,如果再遭受一些挫折,受到别人的嘲弄,其自卑感就会更加强烈。
第二,影响孩子学习。在学校里,孩子如果因为害羞而不敢表现自己,如上课不敢发言、回避集体活动,他自然就不会得到老师的喜爱和重视;另外,孩子的害羞也会给同学们造成对人冷漠、不友善的印象,他的人际关系往往比较紧张。而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害羞的青少年的学业成绩相对较低。
第三,很难结交朋友。害羞会直接影响孩子与他人的交往,害羞的孩子在别人眼里是沉闷而乏味的,因此大家都不太愿意与其相处,尽量采取回避的方式来对待他们,无形中与他们保持相当的距离。害羞的孩子一般都有很强的孤独感,常感到自己形单影只,他们好被同学和伙伴们排斥在各种活动之外,无法很好地使自己融入同龄人的圈子。
第四,不利于未来生活。有人说,“现在的社会,似乎更青睐那些有野心和更懂人情世故的人。”而害羞的人往往最缺乏的就是社会性能力和竞争性,他们在社会群体生活中会被归为社会行为较差的人,他们在职场上较难取得成功,因为老板可能不赏识他们,同事们可能不喜欢他们。另外,据美国学者的研究,害羞的人在家庭生活上也有困难,有的人终生没有结婚,有的人到很晚才结婚,有的人则对婚姻草率行事,即使结了婚也并不幸福。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5-18 10:51
标题:
re:如何使孩子更好地与人交往(1)1)...
如何使孩子更好地与人交往(1)
1) 克服害羞心理
害羞心理,是孩子与他人良好交往的一个巨大障碍。害羞的孩子胆子特别小,不太爱表现自己,在社交场合显得比较拘谨,与别人打交道时很少采取主动,不善于与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害羞的孩子常常给人一种呆板、乏味的感觉,大家觉得跟他们在一起没有多大意思,因此都不太愿意与其相处,而别人的这些做法可能会给害羞的孩子极大的挫折感,使他们的社会交往更加困难。克服孩子在交往过程中的害羞心理的方法有许多,比如增加孩子的交往机会,经常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做客,经常安排孩子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进行游戏等;增强孩子的交往自信,帮孩子寻找自己的特长和优点,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 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不要吝啬夸奖之辞,孩子哪怕有小小的进步都要予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2) 加强社会交往
孩子只有与他人来往的多了,他才能更有自信心,才能更乐于与他人交往;孩子只有与他人来往的多了,他才能更有亲和力,才能使其他孩子更愿意与他相处;孩子只有与他人来往的多了,他才能较好地学习和掌握交往的技能,才能避免在他与人交往中的消极行为。因此,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打开生活空间,让孩子更多地与同龄伙伴进行交往,比如邀请孩子的同学和朋友来家里做客,有机会时就带着孩子走亲访友,让孩子与更多的小朋友在一起游戏玩耍,同学过生日让孩子给送个小礼品,逢年过节让孩子给朋友寄一张贺卡,有意识地让孩子结交不同类型的朋友等等。
3) 培养利他行为
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普遍有“自我中心”的倾向,他们在考虑问题时习惯从对自己得益的角度出发,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比较愿意去做,而要让他们为别人付出些什么往往就比较困难。孩子的这种倾向将影响到他与同龄伙伴的正常交往,因为这些孩子不能善解人意,不爱关心别人,不愿帮助别人,不懂得分享,不会与他人合作,很难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很难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帮助孩子摆脱自我中心,鼓励和培养孩子的利他行为,要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和帮助别人,比如当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下雨下雪天主动将没带雨具的同学送回家,有同学生病住院主动去医院看望,自己有好吃的东西主动拿去与朋友一起分享,自己有好看的图书主动借给其他同学翻阅等。孩子这些事情做多了,不仅自私自利的毛病可以改掉,而且也会给他的伙伴们留下很好的印象,在与同伴们交往时也就会更受欢迎。
4) 传授交往的技能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消极行为,比如当别人与孩子打招呼时,孩子可能不予理睬;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也许沉默寡言;带孩子出门做客,孩子与朋友家的小朋友不欢而散;孩子们在一起玩游戏,结果互相攻击起来。这些都是由于孩子没有掌握有效的交流手段,缺乏社会交往经验造成的,因此,当好孩子的交往参谋,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应当教会孩子怎样跟别的小朋友友好相处,怎样向别人表示感谢或歉意,怎样才能顺利地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向别人提出请求更合适,怎样与别人分享食物和玩具,怎样正确地处理同伴间的纠纷与矛盾,怎样有礼貌地向别人打招呼,怎样请求别人的帮助等等。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5-19 11:00
标题:
re:如何使孩子更好地与人交往(2)5)...
如何使孩子更好地与人交往(2)
5) 多给孩子些鼓励
对于交往能力不太强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能指责孩子“没出息”、“上不了台面”等,因为指责和埋怨对孩子的社会交往不会有丝毫帮助,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增加孩子与人交往中的自卑感,使他的社交行为更加退缩。家长正确的做法是多多鼓励,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交朋友,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孩子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鼓励孩子积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鼓励孩子主动接近他人,鼓励孩子自己去处理一些能够解决的事情。另外,家长应当适时抓住孩子在交往活动中的进步,比如孩子将好吃的东西主动拿去与朋友一起分享,碰到外人主动向人家问好,与小伙伴一起玩耍时不再闹矛盾,通过表扬和奖赏等方式给这些好的行为以正强化,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励孩子更多、更好地与人交往。
6) 学会善待他人
凡事光想着自己,处处想占上风,对别人斤斤计较,要求苛刻的孩子是很难与人友好相处的,因此,教孩子学会欣赏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宽容他人,学会悦纳他人,学会善待他人,对孩子的社会交往是大有裨益的。家长平时要教育孩子正视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能够毫不吝啬地去夸奖和赞美别人,不能一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顿生妒忌之心,在背后做些小动作;家长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宽阔的胸怀,对他人的缺点要能够宽容,不要因为某人有这个缺点那个毛病,就去鄙视人家、疏远人家;家长平时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孩子去珍惜友谊,与别人在一起相处,发生一些小磨擦和不愉快是在所难免的,不能一出现矛盾就嫉恨人家一辈子,即使别人真诚道歉了还不依不饶。
7)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孩子们在一起交往很多时候为的是玩的高兴,玩的开心,那些兴趣广泛、说话风趣、能歌善舞的孩子往往很有人缘,比较受欢迎,大家都乐意和他往来,相反,一个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没有任何特长和爱好的孩子,因为经常同大家玩不到一起去,所以老好受别人的排斥,融不到孩子们的圈子里。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与别的孩子交往,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让他多一些兴趣爱好,要他多学会几样东西,像唱歌、跳舞、猜谜、讲故事、打扑克、踢球等都可以,孩子的兴趣爱好广泛了,会的东西多了,他与其他的小朋就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互动,就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就会形成许多新的交际圈子。
8) 修正不当交往行为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可能有一些习惯和行为是不恰当的,比如说话尖酸刻薄,喜欢卖弄或炫耀自己,爱乱翻别人的东西,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好给别人耍手腕,自恃清高目空一切,自私自利不愿帮助他人,凡事喜欢占上风,为人吝啬贪心不足等等,这些习惯和行为是令人讨厌的,也是不受欢迎的,它们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使孩子能够更好地与人交往,家长应当对孩子的交往行为做出必要的修正与规范,要明确告诉孩子在交友中那些事情应当做那些事情不应该做,要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礼貌用语,要让孩子学着控制自己的脾气,要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要使孩子形成谦虚有礼的行为方式,要让孩子学会谦让和宽容。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5-22 10:04
标题:
re:孩子为什么不擅交往?(1)俗话说:一...
孩子为什么不擅交往?(1)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拥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同样,良好的同伴关系也是孩子健康成长和学业成功的必要保障。可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处理不好与同学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家长对此也忧心忡忡,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影响了孩子的人际交往呢?
1) 孩子缺少人际交往
由于现代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变,独门独户的家庭已占据大多数,这在客观条件上就压缩了孩子的活动天地,增加了孩子们之间的走动来往空间限制,减少了孩子们在一起游戏、玩耍和交往的机会;另外,许多家长对孩子看护过严,孩子每天上学和放学都由家长亲自接送,而且孩子回到家后一般都不再容许外出,孩子与别人的交往仅限于在学校里很少的课间休息时间;再者,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要求孩子不仅要学好学校里的功课,而且孩子的大量业余时间也被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补习班和特长班占用,搞的孩子整天疲于奔命,根本也没有精力再与别人玩耍和交往;还有,现在电子和通讯技术高度发达,孩子足不户出就可以享受到电子游戏、电视和互联网带来的娱乐,这也削弱和淡化了他们与同伴间的交往动机和欲望。可以说,孩子们的社会接触面是比较窄的,他们尤其缺少与同龄伙伴的交往,社会交往的经验严重不足,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有的对家庭产生了过度的依恋,有的习惯于以自我中心从不理会他人感受,有的懦弱胆小在与他人交往时十分紧张,有的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冲突和矛盾经常发生。
2) 孩子有不良交往习惯和行为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将会严重影响他的人际关系,使他成为一个令人讨厌的人,使他成为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人。比如有的孩子很“自我”,总希望别人都听他的,好事都要自己独占,处处喜欢占上风;有的孩子对别人斤斤计较,说话尖酸刻薄,稍不如意就乱发脾气耍态度;有的孩子的攻击性比较强,喜欢欺负别的小朋友,好抢别人的东西,如果有谁不听招呼就会以武力相加;有的孩子不爱关心别人,不愿帮助别人,即使别人有困难向他求助请他帮忙,他也会常常无动于衷;有的孩子自私自利,为人特别小气,自己的东西绝不允许别人染指,有好吃的或好玩的从不愿意拿去与别人分享。孩子如果在人际交往中的经常有这些消极的表现,即使他内心里再怎么想与别人交朋友,再怎么想拉近与别人的距离都是无济于事的。
3) 孩子缺乏交往技巧
社会交往是需要技巧的,许多孩子正是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交流手段和方法,才使得他的人际关系不太好,大家不太愿意与其交往。比如有的孩子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商量,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游戏时无法友好相处,要么不欢而散,要么互相攻击;有的孩子不懂得礼貌用语,说话时经常在无意中就伤害到了别人,而自己却全然不知;有的孩子不善于处理冲突和矛盾,同学之间一点小小的问题就闹得不可开交,就连好朋友也会冷落人家一年半载;有的孩子没有学会忍让,看到别人手里的玩具比较好玩就迫不及待地想搞到手,如果人家不给,他就会伸手去强抢;有的孩子不会主动与人交往,常常是别人给他打招呼之后他才称呼别人,常常是别人邀请他一起玩之后他才知道加入,与人相处时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有的孩子不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即使在别人遇到困难需要援助之手的时候,他也会表现得无动于衷。
4) 孩子交往时胆小自卑
有些孩子比较害羞,胆量也比较小,与人交往经常感到难为情,甚至有一些恐惧心理,他们在别人面前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心里非常紧张,感到浑身都不自在;与人交谈时一说话就脸红,而且是结结巴巴的;在社交场合不太爱表现自己,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显得十分拘谨;看到别的孩子在一起玩的很开心,自己很想加入其中,可总也鼓不起勇气。有些孩子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行,经常沉浸在己不如人的消极体验中,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总觉得自己低人一截,害怕自己会在别人面前出洋相,担心自己会受到别人的非议,于是为了避免难堪的局面出现,就选择了在众人面前少开口、少表现来掩饰自己,时间一久就养成了不善言谈、不爱交往的习惯。
作者:
放不下
时间:
2006-5-22 16:53
标题:
re:我的孩子与人交往属于第4类交往...
我的孩子与人交往属于第4类交往时胆小自卑,请问谷雨老师该如何改变现状。孩子今年快16岁了,请指教。谢谢!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5-24 13:10
标题:
re:孩子为什么不擅交往?(2)5) 孩子...
孩子为什么不擅交往?(2)
5) 孩子有交往受挫的经历
每个人都追求成功,因为成功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斗志,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没有人希望自己失败或受挫,因为挫折和失败总是会给人的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成功的,他很有可能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孩子的人际交往也不例外,这时如果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经不起与人交往中的波澜与挫折,再加上成人没有给予及时的、有效的帮助和疏导,孩子就有可能会被与人交往中的挫折所困扰而不能自拔,从此变得在众人面前胆小和退缩,害怕与人交往。比如有的孩子在与同伴一起玩耍时,受到了别人的欺负,他想反抗可又实力不如人家,只好逆来顺受,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之后,孩子就会觉得与同伴在一起是件危险的事情,等到下次再与孩子们一起玩耍时,他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他会采取尽量回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有的孩子缺少人际交往的技巧,与别的孩子在一起时得不到大家的喜爱,甚至遭人冷落,被人拒绝,受人排挤,孩子受此遭遇之后,他的心理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他会认为“大家都不喜欢我”,“我在这里根本就不适应”,而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孩子当然就不可能对自己充满信心,当然就会表现出畏惧和退缩。
6) 孩子受父母暗示和影响
有些父母本身就不擅于与人交往,平时很少与外界接触,亲戚之间几乎不走动,朋友也不多,对门邻居住了许多年没打过几次招呼,见了陌生人常常不知所措,有人来家里串门通常也就是几句寒暄了事。家长在人际交往中的这些做法无疑地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孩子会拿家长做为模仿的对象,孩子会从父母身上渐渐地习得这些行为习惯,养成内向、孤僻的性格;有些父母喜欢给孩子贴标签,当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得不如人愿时,家长就会说孩子“没出息”、“上不了台面”、“不会与人交往”,孩子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他就会当真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很差很差,从而更加不会与人交往;有些父母经常告诫孩子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讲话,他们会使你受到欺骗,孩子接受了这种观念,在他的脑子里就会形成陌生人就是坏人的想法,他就会增加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安全感,总是对别人处处设防,从而影响和阻碍了他与别人的正常来往。
7) 家长过多干涉孩子的交往
一部分孩子不擅于与人交往是由于受到了家长过多的干涉和限制。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只要把学习搞好就可以了,孩子学习好了一切就都好了,人际交往只会使孩子劳神分心,完全就是得不偿失的事情,于是他们就会经常限制孩子与别人来往;有些父母担心孩子会跟别人学坏,喜欢对孩子所交的朋友一一筛选,什么这个孩子不能交,那个孩子要少来往,孩子本来朋友就不多,经过这么一筛选就更加没人可以往来了;有些父母生怕孩子早恋,有个异性同学打个电话就大惊小怪,非要对孩子追问到底,搞的孩子十分狼狈,其实他们不过是普通朋友而已;有些父母不喜欢孩子带同学到家里来,不是嫌弃孩子们把地面搞脏了,就是嫌弃孩子们乱翻东西,更有甚者居然毫不留情地将孩子的同学“请”出家门。可以反问一句,父母经常如此表现,孩子还怎么与人交往?别的孩子又怎么能够愿意与孩子做朋友呢?
8) 对孩子溺爱保护过度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疼爱,甚至达到溺爱的程度,孩子事无巨细父母都给照顾的无微不至,孩子就是家里的中心和太阳,父母每天都像行星一样不知疲倦地围着孩子转,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孩子身上,家里但凡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从来都是孩子一个人无条件地独占,根本不用考虑与别人分享。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惟我独尊的习惯,于是当他与别的孩子相处时根本就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关心别人,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十分骄蛮任性,让人无法接受和靠近,从而使他失去了许多交朋友的机会;有些家长对孩子采取了一些不必要的保护,他们对孩子的外出是处处不放心,总怕孩子会有危险发生,总怕孩子和别人在一起会吃亏受欺负,于是就喜欢把孩子关在家里,即使允许孩子出门也会陪伴左右。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由于缺少与人交往的锻炼,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往往较差,在社交场合经常会有一些笨拙的举动出现,显得手足无措,而且一旦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发生,他便会选择退缩和回避来应对。
作者:
欣然
时间:
2006-5-24 19:44
标题:
re:我很喜欢看谷雨老师的文章。我女儿14...
我很喜欢看谷雨老师的文章。
我女儿14岁,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在生活中有懒散的毛病,她很想把学习提高上去,但总觉得自己很浮躁,不能沉下去,没有动力,我跟她说,要她树立一个目标,并为之努力、前进,但是感觉话语没有力量,效果不太好。求教谷雨老师:怎样给孩子学习上的力量?用什么样的话激励效果好?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5-29 13:47
标题:
re:让孩子不再迷恋网络的技巧(1) 1)...
让孩子不再迷恋网络的技巧(1)
1)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一旦有了网瘾,他就会一头扎在虚拟世界里,对网络以外的许多事情就会不再感兴趣了,因此为孩子寻找一个有效的替代物,转移他对网络的注意力,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走出网络迷宫。在这里家长要注意的是,有效的替代物是指那些能够真正引起孩子兴趣、孩子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孩子对这些替代物感兴趣的程度和喜爱的程度直接决定了这种方法是否有效。家长这时不妨把对孩子的要求降低一些,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于孩子的学习上,只要孩子喜欢,只要孩子乐意,只要孩子能够感兴趣,他可以有许多的选择,踢足球、唱卡拉OK、下棋打扑克、看武侠小说、与同学结伴外出等等都可以。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新的兴趣爱好,体验到了新的乐趣,上网对他的吸引力就会逐步降低,网络就会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淡化,孩子的网瘾自然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2) 控制孩子上网
孩子的自制力是有限的,许多有网瘾的孩子虽然也知道沉迷于网络的坏处,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只要一有机会他还是忍不住要上网,因此要想让孩子对上网不再那么有瘾,家长有必要对孩子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对于经常上网吧上网的孩子,家长应当控制住给孩子的零用钱,孩子手头能够自由支配的钱少了,他自然就不会时时惦记着去网吧了;对于家里有条件上网的孩子,家长要把电脑搬出孩子的房间,放在客厅等家中公共的场所,这可以使家长随时监控孩子的上网情况,孩子觉得有父母在盯着自己,他就不会肆无忌惮地上网了;对于每天上网时间较长的孩子,家长要在时间上做出限制规定,要求他每天上网的时间不能超出多少多少,具体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不要一下子就提出很高的要求,那样的话孩子不容易做到,采取逐渐缩短时间的办法比较有效;对于因上网严重影响学习的孩子,家长应对孩子“约法三章”,要求他只有在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才可以上网,否则就剥夺他上网的权力。
3) 关注孩子的现实生活
不少孩子之所以没日没夜地沉迷于网络,是由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感觉到满足和快乐,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平平,在学校和家里很少受到表扬和鼓励,相反批评、埋怨和责备则是家常便饭;有的孩子与同学的关系不好,经常受大家的孤立和排斥,虽然想与别人拉进距离,可是总也不能如意;有的孩子受家长的关爱较少,即使有也仅限于对学业成绩的关心,生活中有什么烦恼,感情上有什么波折,一概不被家长关注;有的孩子父母关系不和睦,二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家庭充满了战争的硝烟,孩子在极度的恐惧和不安之中打发时光。“郁闷”这个词在新生代中有很高的使用频率,有时是被用作调侃,但更多的时候是孩子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排遣心中的不快和寻求心里的慰藉,许多孩子便转而投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因此,要想把孩子从网络中拉出来,家长必须从关心孩子的现实生活开始,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多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多让孩子体验成功,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满足感和快乐感增加了,他就不会老沉迷于网络而不愿自拔了。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6-2 15:01
标题:
re:妈妈,我也要有自己的秘密据调查,大约...
妈妈,我也要有自己的秘密
据调查,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家长会窥视孩子的隐私,他们在孩子不知情或在没有经过孩子许可的情况下,私自翻看孩子的抽屉、书包、口袋、日记、信件等,那么,孩子们对家长的这些做法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孩子A:每个人心中都有不愿意告诉他人的秘密,你们大人不也是这样吗?为什么你们可以有秘密,而我却不可以,这世道真不公平啊!在家里,我是有一个上锁的抽屉,可妈妈却私下里自己也配了一把钥匙,好像我不知道似的,她这样做我很反感,跟她没有什么好说的,放学一回家我就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做什么偏偏不让她知道。
孩子B:其实我的日记里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内容,只不过是一些平时生活的感受,可是爸爸妈妈总认为那里面有天大的秘密,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偷看,我觉得这严重侵占了我的私人生活空间,是对我的不尊重,我曾经试着在日记本的第一页写到:偷看别人的日记是不道德的行为!!!可这一招根本不起作用,没办法,我现在只好不写了。
孩子C:如果说孩子没有隐私,那就大错特错了!可是在家长眼中,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更不能有自己的隐私,我妈妈的口头禅就是:你的一切都是我给的,我天天辛辛苦苦地照顾你,供你吃供你喝,难道你肚子里有几条毛毛虫不该让我知道吗?其实,有些时候我也能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但是她经常侵犯我的隐私让我很讨厌,我觉得妈妈最好的关心就是相信我,尊重我,理解我。
孩子D: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看管太严了,书包、口袋、日记、信件、QQ留言、手机短信、EMAIL信箱等样样都不放过,我们同学之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防火防盗防父母。现在不是都讲隐私权吗?难道我们小孩的隐私权就不受保护吗?我们在学校里学过《未成年人保护法》,记得那里面有保护孩子隐私权的规定,爸爸妈妈们,你们真该好好去学学,不然说不准那天我们就会把你们告上法庭。
孩子E:我妈妈老是担心我会学坏,对我的一举一动都要窥视,就像看贼一样看着我,她这样做很伤我的自尊心,也让我感到心理压力非常大,我觉得妈妈整天就像影子一样在跟着我,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在我的面前出现,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差,隔阂也越来越大,许多话我宁愿憋在肚子里也不愿同她说。其实,我现在已经长大了,许多事情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需要妈妈天天在看着我,就算是想了解我,也用不着采取这种方式啊!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6-12 09:33
标题:
re:让孩子不再迷恋网络的技巧(2)4)...
让孩子不再迷恋网络的技巧(2)
4) 做孩子上网的益友良师
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正在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孩子们自然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而且他们还以极大的热情在享受着网络所带来的种种便利,上网玩游戏、聊天交友、写网络日记、收发邮件、观看影片等,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面对这些在网络世界中忙得不亦乐乎的孩子们,家长首先要努力做孩子的网络朋友与知己,平时可以与孩子在一起多聊聊网络里的东西,多交流一下上网的体会和经验,对孩子在上网过程中碰到的难题主动地给予帮助解决,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家长与他在网络上是有许多共同语言的,孩子就不会把家长当做外人来排斥,家长对孩子在上网问题上的一些劝说也不容易引起他的对立和反抗。另外,家长还要借此基础做好孩子上网的引路人,孩子在许多方面是不成熟的,他有可能对网络中五花八门的东西不能很好地甄别与筛选,这时家长就要引导孩子选择有利于他成长成才的网站,防止孩子受到不良文化和信息的侵袭;孩子也有可能一上网就把别的事情都给忘记了,耽误了学习影响了健康,这时家长就要对孩子适时的进行提醒,督促孩子上网有度而不能玩物丧志。只要家长能够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害,相信孩子是能够配合好家长在上网时做到不过量、不过度的。
5) 对孩子要软硬兼施
一般家长对上网成瘾的孩子喜欢采用强制的方法,或一看到孩子上网就大发雷霆,或给电脑加上锁,或把互联网给断掉,或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许外出,可家长的这些“硬”招似乎对孩子起的作用不大,有的孩子是家长骂的越凶他上网也越凶,有的孩子在家里无法上网就跑到网吧去上网,有的孩子在父母限制了零用钱后就到处借债去上网,有的孩子在被父母关禁闭放出来后不惜以逃学来换取上网时间,还有的孩子在父母强行切断互联网后甚至以绝食来对抗。因此,对于有网瘾的孩子,家长光来“硬的”是不行的,还要想一些“软招”,而使用软招最主要的是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对孩子多一些关爱和理解,帮孩子打开迷恋网络心中的结,如果孩子是由于学习有挫折才迷恋网络的,家长就要注意多给孩子些鼓励,多让孩子体验一些成功;如果孩子是由于有社交障碍才迷恋网络的,家长就要想方设法解决孩子人际关系不良的问题;如果孩子是为了逃避父母才迷恋网络的,家长就要改变在教育孩子时的一些错误做法,不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不对孩子进行训斥打骂,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6) 请专业人士帮助解决
对于那些上网严重成瘾的孩子,则必须依靠专业人士帮忙才能解决问题,目前比较流行的治疗网瘾的方法有三种,即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药物加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法主要是帮孩子克服对网络的强烈心理依赖,有的采用爱的教育方法,即加强对孩子的关爱、理解和沟通;有的采用团体封闭治疗,主要形式是搞一些集中训练营;有的采用心理催眠法,即通过催眠暗示去引导和影响孩子的心理活动。药物疗法认为深度上网成瘾与吸毒和赌博成瘾有相似之处,需要通过一定的药物干预才能有效地得以控制,戒除网瘾药物主要包括抗抑郁剂和抗焦虑剂两大类。药物加心理治疗是前面两个方法的综合运用。
作者:
天乐
时间:
2006-6-12 10:41
标题:
re:谢谢谷雨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知识!
谢谢谷雨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知识!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6-13 11:32
标题:
re:孩子逆反如何应对?(1)1) 与孩子...
孩子逆反如何应对?(1)
1) 与孩子保持平等的关系
有些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认为孩子理所当然地应该听父母的,他们常常以自己为长辈而自居,习惯于对孩子居高临下,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要求孩子对自己惟命是从,孩子稍有些不顺从,孩子稍有些异议,便采取高压政策把孩子的嘴堵上。但是这些家长忘了,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他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简单地服从和遵守家长的命令,当他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他会坚持己见,当他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家长公平待遇的时候他会逆反。因此,要想减少孩子顶嘴的发生,家长必须改变原有的做法,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孩子,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孩子沟通交流。遇到事情时,应当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说的确实有道理,家长应该积极地采纳并对孩子做一番表扬,即使孩子的观点不正确,家长也不能训斥、贬低或嘲笑孩子,而应当耐心地启发孩子,给他摆事实讲道理,让他明白为什么应当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孩子心里服气了,他的嘴也就不会那么硬了。
2) 冷静处理孩子的逆反
孩子一般不太懂得控制自己,当他对大人的管教不服气时,他可能会情绪比较激动,他可能会冲大人发脾气,他可能会有过激的言语和行动,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跟着孩子一起急,要想办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绪,可以先把事情暂时放一放,让孩子看一会儿动画片,出去与小朋友玩一会儿,或者呆在房间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孩子的气往往来的快去的也易,等到孩子心平气和之后再来和他说道理。因为孩子在心情顺的时候家长批评他几句,他愿意听也听得进去,而孩子正在火头上的时候即使家长说的全是真理,孩子也会不买账,也会故意反驳家长几句;另外,当孩子与家长顶嘴时,家长即使是再不满也要保持冷静,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能一看到孩子顶嘴就大发雷霆火冒三丈,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因为这样做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得双方的情绪更加对立,孩子会更加不服气而家长则会更加怒不可遏,父子矛盾或母子矛盾也跟着激化和升级,最终孩子会对家长产生敌对,会记恨父母,个性强的孩子还可能会离家出走。
3) 给孩子选择的权力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把握重要的问题,给孩子定个大的框架和原则即可,让孩子在不违反原则、不超越界限的基础上自由安排自己的活动,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力。家长绝对不要对孩子管的过宽过死,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节都指手划脚,不要一切事情都由家长来决定,这样孩子会觉得很委屈,会觉得家长对自己不信任、不尊重,孩子会觉得自己的自主权被剥夺了,自己老是在受家长的控制,为了摆脱束缚争取自由,孩子就有可能选择与家长对着干,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只要是来自父母的声音,只要是父母提出的要求,他都一概予以反对。为了使孩子的逆反状况有所改变,家长应当从改变自己做起,对于孩子的所作所为,家长先不要急于干涉,而是要先反问一下自己,“这对于孩子要紧不要紧?”如果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并无大碍的事情,尽管由孩子去好了,比如孩子习惯于晚睡晚起,只要他上学不迟到就可以;孩子偏爱打篮球而不愿早起跑步,只要他能够经常锻炼身体就可以。其次,在希望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也要尽量给孩子多些选择,比如天气转凉想让孩子加件外套,可以让他在夹克衫和运动服之间选一样;孩子偏食不爱吃绿叶菜,可以让他在菠菜和小白菜之间选一样。
4) 批评孩子要把握好分寸
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批评孩子,孩子犯了一个错误就把他过去的种种不是全都翻出来,随意地贬低和挖苦孩子,教训孩子时连同他的人格一起做出批判,这些是许多家长的通病,也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孩子会觉得家长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留,搞的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尽了丑丢尽了人,心中的怨气和愤恨自然就会流于言表;不就事论事地批评孩子,孩子会觉得家长对自己不公平,明明只是一件事做错了可在家长眼里自己好像就从来没有做对过一样,如此地把自己看得一钱不值,心里的委屈自然也要发泄发泄;贬低挖苦孩子和批判孩子的人格,都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为了保护自己孩子会不甘心认错,从而对家长产生对抗。所以,要想减少孩子的对立情绪,家长不能滥用批判,批评孩子前先要弄清事情的原委;批评孩子时要分清场合,不要当众尤其是当着孩子同学和朋友的面批评孩子;批评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更不要贬低孩子的人格;批评孩子时要考虑到孩子的情绪,要选择孩子心情比较好的时候,不要在孩子心情烦躁的时候对对他说三道四。最后有一点很重要,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对孩子要多些表扬少些责怪,要经常想想孩子的长处,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找寻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孩子平时受到的表扬和鼓励多了,犯错误也会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批判。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6-14 11:22
标题:
re:孩子逆反如何应对?(2)5) 要多多...
孩子逆反如何应对?(2)
5) 要多多理解孩子
所谓理解万岁,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成人的理解,渴望父母不仅能照料自己的日常起居,而且更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的逆反就是由于得不到家长的很好理解而造生的。因此我们说,要想让孩子听家长的话,家长首先要听孩子的话,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只有听的多了,才能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才能使孩子与家长多一份亲近,才能在批判教育孩子时少一些武断和鲁莽,才能使孩子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意见,一个好的倾听者往往比一个雄辩的批评家更能有效地解决孩子的逆反问题。在充分了解了孩子所思所想之后,家长可以对孩子的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和判断进行修正,可以明确地指出他的哪些想法和判断是不对的,是家长不能同意和接受的,但在否定孩子的同时家长也有必要表达出对他的充分理解,孩子如果感觉家长态度是和蔼可亲的,对自己是能够理解的,是能够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的,他自然也会乐于接受家长的意见,而不会再与家长对着干了。
6) 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可以说对于孩子的逆反,父母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家庭的父母没有给孩子做好表率,夫妻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在家里经常口角不断,遇到事情不懂得协商解决,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为了一点点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无休止的大吵大闹,孩子眼里平时对大人的这些做法看多了,他就自然会受到影响,自然就会跟着大人学,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逆反的习惯。还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很严格,对自己却很低很放任,整天督促孩子要刻苦努力地学习,自己却从来不读书不看报;教育孩子要尊重长辈,自己却背地里经常抱怨公公婆婆的不是;训导孩子要讲究文明礼貌,自己却举止粗鲁出口成“脏”。 面对这样的父母的管教,孩子心里当然会很不服气,他会认为当父母的许多事情都没做好,凭什么总是要求自己这样那样?因此,为了使孩子更服管,做父母必须首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是否给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是否给孩子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有没有做到。
7) 对孩子不溺爱不放任
溺爱是一种很不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它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坏处,也极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如果家长从小就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说向东就向东,孩子要星星就决不给他月亮,也不管孩子的要求合理不合理,只是一味地无原则的迁就,孩子渐渐地就会养成凡事都由着自己性子来的习惯,就会变得听不进任何不同的声音,于是当家长想纠正孩子的某个行为时,他可能连想都不用想,条件反射式地就开始反抗起来。对于孩子的无理顶撞,家长也不能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不要认为孩子对自己的顶撞不算什么大事情,不要以为孩子的年龄还小,等他长大了自然就会纠正过来,事实上如果家长采取不闻不问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顶撞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本加厉,因为孩子一旦发现大人是可以接受和容忍这种行为的,他就会误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他也会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这一武器,甚至会把顶嘴扩大到家庭以外的范围,比如用在学校老师身上。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6-15 15:54
标题:
re:这些方法对家长有帮助吗?
这些方法对家长有帮助吗?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6-20 16:24
标题:
re:父母要多陪孩子,不管工作有多忙
父母要多陪孩子,不管工作有多忙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6-28 14:40
标题:
re:(1)---(3)在哪里了???
(1)---(3)在哪里了???
作者:
谷雨99
时间:
2006-7-11 09:49
标题:
re:没有人回答我???
没有人回答我???
欢迎光临 赏识教育论坛 (https://bbs.ssjy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