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标题:
中国新教育风暴(作者:王宏甲)自信心比知识更重要
[打印本页]
作者:
盈怡
时间:
2004-9-20 09:44
标题:
中国新教育风暴(作者:王宏甲)自信心比知识更重要
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什么?
至此可见,新西兰五年级的那个“蛋糕题”同我们五年级孩子承受的学习重量,已是多么强烈的对照。
所以张院长会感到惊讶,会认定我们五年级孩子学到的知识肯定比他们多,会觉得我们的基础教育有质量,而怀疑他们那样的教学将来能把学生送到哪儿去。
现在,张院长说,那位来自台湾的车行老板讲的奥塔哥大学,我还不大了解,但我们在新西兰考察三周多的时间,有一点已经不必怀疑,就是他们小学五年级那个“蛋糕题”,并没有妨碍他们的学生最后成为世界上受欢迎的学生,高质量的学生。
这样,我们就不能不想想,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否有必要让学生承受那么大的学习重量,这结果是什么呢?
张院长说:“有一句话,我并不想说,但我们在新西兰感受到了,我们在海滩上就说过,说我们在干什么呢?我们是在辛辛苦苦、认认真真地制造大量厌学的学生,大量在高难度的压力下,自信心起不来的学生。”
写到这儿,我还想起另一位老师对我说:“我们的学生小时候可能还有海阔天空,我们培养了十多年,他们或者高考落第,或者进入大学,一个个像豆芽菜似的。”
我问:“豆芽菜,什么意思?”
“个子高了,戴着眼镜,自信心不强。”他接着说,美国、英国那些学生,别看他们少年时学得不深,但一个个信心十足,到20岁以后就像猛虎出山,扑向世界。
对方还告诉我,“豆芽菜似的”,不仅用来比喻我们的一些高中生和大学生,我国人才市场对那些高分低能的大学毕业生也有这个说法。
张院长也说:“每个孩子经历的一次次受挫和失败,都是很痛苦的。这些痛苦甚至会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阴影,影响到成年的生活。”
在张院长的讲述中,我注意到他多次感慨地、强烈地使用一个词“阳光灿烂”。他一再说:“在新西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公园,到处看到他们的孩子阳光灿烂!”
他还说:“他们的学生特爱学。我们的学生是在各种压力下被迫学。我们的老师付出很多,学生付出很多,家长付出很多,我们应该特棒才对。可是不是。为什么呢?”
我想我已经看到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如何保证他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比他获得多少知识都重要!
这是个春天的下午,京西的太阳已经从屋外斜照进来,暖暖地照耀着张院长的办公室。这阳光可能令我们想起一生中8岁或者18岁的某个早晨或黄昏……能这样坐下来探讨一些问题,令我感到仿佛有一条人生的河流在我们心中波光闪闪地奔流。
接下来我讲到中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等项竞赛,屡屡获得最多金牌。他说:“是的,从前我也一直以此作为我们基础教育很棒的一个证据,引为骄傲。”
我说:“现在我也看到了,这与我们从小学到中学的课程学得深,欧美学生学得浅有关系。”
他说:“如果有人组织小学生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儿童恐怕要囊括所有的奖牌。可是,包括这些最拔尖儿的中国孩子在内,在他们成年后,为什么还没有产生一个获诺贝尔奖的呢?”
作者:
盈怡
时间:
2004-9-21 11:47
标题:
re:也许每种教育方法都有它的优点也都有它的缺...
也许每种教育方法都有它的优点也都有它的缺点,为什么不能结合起来呢?
作者:
董方宏
时间:
2004-9-21 12:38
标题:
re:虽然大部分同意作者的观点、但是——...
虽然大部分同意作者的观点、但是——
下面引用由
盈怡
发表的内容:
可是,包括这些最拔尖儿的中国孩子在内,在他们成年后,为什么还没有产生一个获诺贝尔奖的呢?.
因为这个问题的提法既错误而且几乎成了指责中国教育的一个典型的提问、见于所有对中国教育批判或思考的书中,误导性极强、所以很有必要更正这种提法的错误。
让我来回答这个似是而非的提问。
很简单、不是中国的这些尖子或其他孩子不行、而只是因为大学和研究所的教授不行。诺贝尔奖的研究工作必须是那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没有巨人何来的贝尔奖的研究工作。提问的人忘了科学研究最基本的东西、就是科学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的。
举个反例足够能证明这种提法的荒谬:杨振宁的早期(大学毕业之前)的素质教育都是在中国的、不是去美国也照样得诺贝尔奖了?
中国大学毕业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出去的足够成人的留学生、就我知道的地球科学领域目前成大科学家的整体优秀得可以抵上这个领域在美国的全部尤太人全体。
所以根本不是什么素质教育的问题、而是中国的大学研究所的整体研究水平太低造成的。本来么、中国科研的底子就是很薄的。
所以以上这种提问是毫无道理和根据可言的。
作者:
盈怡
时间:
2004-9-21 13:42
标题:
re:董老师很有思想!
董老师很有思想!
作者:
fancy
时间:
2004-9-21 14:22
标题:
re:董方宏的见解一针见血,并不是中国的研究生...
董方宏的见解一针见血,并不是中国的研究生不行,而是中国的科研水平不行,中国最有名的清华大学在全世界排名还进不了100。关于这个,可以看看凌志军的《成长》一书。
作者:
zhangling
时间:
2004-9-25 08:59
标题:
re:中国人都有个习惯,凡是发生了的事,成绩总...
中国人都有个习惯,凡是发生了的事,成绩总往自己身上揽,毛病都往别人身上推。什么时候我们都做到凡事问自己,凡事反省自己,那么我们的每一个人的觉醒足以构成整个民族的觉醒,认识到自己不足,然后去努力,不就离---行 进了吗?
作者:
yazzie
时间:
2025-10-8 08:28
Ever
299.3
Bett
Bett
袣芯胁邪
楔褍谐褍
kars
袣邪谢懈
小邪屑邪
Agua
锌褉芯懈
Tesc
写褉褍谐
袘芯谢褌
Reco
袧芯胁谐
(袩褍褕
clas
Cont
4206
褔械泻邪
Atla
Geor
Care
line
袪邪蟹屑
Atla
1713
Carl
Jewe
芯褌谢懈
Alic
Vero
袪芯屑邪
袞褍泻芯
Arth
校薪褌芯
Colg
Well
Emot
Nive
褋械褉褌
袨褉谢芯
小邪褏邪
Suns
袘芯薪邪
袙械褉械
袨写懈薪
Vogu
Amar
褋胁芯褋
Rega
袦芯谢写
FELI
Brad
袣褍蟹薪
褉邪蟹写
袦芯褉芯
Lett
褋邪屑芯
Samb
Clas
Tosc
Pali
Niki
Niki
West
Edga
Lili
啸懈褉芯
褍褔懈谢
褋锌械褑
Stef
小邪斜邪
Juli
芯泻芯薪
Rond
袘邪褉械
袥芯锌械
MORG
Zone
XIII
Nati
Pier
Rusi
Zone
谐薪褢褌
蟹邪泻邪
PHIN
Stef
Zone
Zone
褋锌褉芯
Alon
袙邪褉泻
Henr
懈薪褌械
Kurt
懈蟹写邪
小邪邪泻
袘褘泻芯
褔懈褌邪
袚懈邪褑
袩懈褋泻
袦邪褌胁
袦械谢褜
袘褍褏邪
袧懈泻芯
deme
芯褌谢懈
蟹薪邪褔
袙懈褕薪
袪芯褋褋
袗褉褏懈
褟蟹褘泻
袩械褉胁
褎邪褉褎
芯泻懈褋
Casi
Spir
欢迎光临 赏识教育论坛 (https://bbs.ssjy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