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标题:
[转帖]孩子打架:好妈妈坏妈妈版本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丸子
时间:
2004-10-17 19:26
标题:
[转帖]孩子打架:好妈妈坏妈妈版本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这本是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大人最好不必干预。让孩子在相互磨合中,促进了解,互相配合,而成为好玩伴。当然有时他们之间的冲突太大,自己无法解决时,老师或父母就应出面交涉,使孩子的火气降下来,或暂时分开,或游戏重新开始。不要打骂自己的孩子,更不可打骂别人的孩子,因这既影响孩子又伤害大人自己。
两个孩子一个叫王平,另一个叫张辉,都是三岁,刚来上小班。幼儿园的林老师说,两个孩子的个性都比较强、好动、不太听话。王平个儿矮小点,顽皮些;张辉则高大点,老实些。平时他们在一起玩爱打打闹闹,有事老师马上摆平,然后两人玩得挺开心。
幼儿园放学后,许多小朋友还不愿马上回家,想在游乐场多玩一会儿,父母们也只好在旁边等着。突然滑梯上,王平和张辉吵起来了,"我先到!""我先到!"而且两人还推推攮攮起来,谁也不让谁先滑。别看王平个儿小,真把张辉推在一边,自己一溜就先滑下来了。张辉那肯服输,紧随其后滑下来,一下把他撞落到地上。王平被撞疼后,哇哇哭叫着,爬起来,扭转身就打张辉。张辉自然就和王平对打起来。
◎坏妈妈版本:
王平的妈妈看到儿子被人欺负,心里气不打一处来,冲上前去把张辉拉开,"你这孩子,太不象话,把人家撞伤了,还要打人,真没教养!"张辉被吓一跳,"是王平先推我。" "看不出,这么小,你真厉害,打了人还抢嘴。"张辉的妈妈看到一个大人数落她的孩子,好不心疼,"嘿,你这个人,怎么跟孩子一般见识。""你没长眼呐,我的孩子被撞成这样,还要打人。""你他妈的是什么好东西,玩不来就别来玩。""…… " 双方的父母 越吵越烈,谁也不饶谁,一个伸手,一个跺脚,两个孩子吓得站在一边发呆。此时几位老师迅速赶到现场平息了事态。两位妈妈还在怄气,可两个小家伙又一起爬上了滑梯。
◎好妈妈版本:
双方父母 应从理解孩子的情感出发,来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纠纷。作为王平的妈妈,看到儿子被撞疼了,儿子的心里自然不好受,他会气愤,他想报复,且立即动手,这是孩子的自卫心理,一定要明白儿子的这种感受。母亲要支持孩子的这种想法,但要制止孩子攻击别人。应把自己的孩子拉到一边,安慰他说"儿子,那孩子把你撞痛了,你现在很生气,对吗?妈妈知道你的感受,那孩子撞了你,当然不对,但你打了别人,人家也会痛的。"如果孩子得到安慰,心里平衡了,他就不会计较要如何去报复别人,且会原谅别人的过失。而张辉的母亲知道儿子撞了别人后,首先是让他知道自己撞人是不对的,尽管别人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不能伤害人,若是无意的,也要带孩子向对方道歉。"妈妈知道是别人先推你不对,可是你接着追人,把人家撞了,那就是你的不是了。快去给人家赔礼道歉,和好了,你们还是好朋友。"这样孩子心服口服,他会高高兴兴地向人道歉。
◎好妈妈教程:
正确理解孩子的情绪对处理孩子之间的问题非常重要,父母 既不能过分呵护,也不能过分管制。过分呵护容易让孩子滋生娇气,依靠大人的势力,欺负或攻击别的孩子;一旦攻击性人格形成,不但不易与他人相处,而且常常会滋事惹祸,将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很多麻烦。为什么也不能过分管制呢?因孩子受到委屈后,他要发泄受气的情绪,这是人正常的要求,大人可以控制自己,但天真无邪的孩子则不会,他要反击别人。若父母强行压制他,会造成对他心理的伤害,尤其是对他人格的损伤。他不被尊重会变得缺乏自信,他不能实行自我护卫权利,就变得懦弱胆怯。这对他今后健康成长造成的伤害不言而喻。
现在的父母过分呵护自己的小王子小公主,生怕孩子吃了亏,为一点点小事而不惜脸面与他人大打出手。实际上父母为了子女反目为仇,而孩子们又象好朋友一样在一起玩耍。可见,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的,而父母的心理实在有点偏激。
作者:
小丸子
时间:
2004-10-17 19:30
标题:
[转帖]培养孩子科学记忆能力
晓星
儿童时期,人的大脑的潜力巨大,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家长若能教给孩子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在学习上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重复记忆法:即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这种方法更适宜于年幼的孩子,家长不必担心孩子会对此产生厌恶情绪,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本来就具有喜欢重复的心理特点。当然,假若在重复的过程中能够有些变化、加入一些新鲜的东西,那就更佳。
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智力超常儿童的联想往往都很丰富,世界上有许多发明创造也是由联想引发的,如牛顿由苹果落地这件事通过联想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从开水冲击壶盖发明了蒸气机,等等。采用联想法能够减少枯燥感,易于记忆。
直观现象法:根据幼儿喜欢直观形象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孩子记忆。
归类记忆法:如果把记忆比作知识的仓库,那么只有把知识归类之后,这个仓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储存功能。例如教孩子识字,可利用汉字的特点,让孩子将汉字进行归类记忆。
儿歌记忆法:一般来说,有节奏、能押韵的作品更便于记忆。如果能充分利用孩子的机械记忆能力,让他们从小背一些儿歌和一些容易理解的诗歌,这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扩大孩子的知识面都是大有好处的。
此外,实践证明: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能够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因此,当孩子在记某些内容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让孩子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让孩子既动手又动脑,如此可以提高记忆的效果。
作者:
我是第一
时间:
2005-2-13 16:48
标题:
re:文采好好哦!!!!!!!
文采好好哦!!!!!!!
作者:
王东冉
时间:
2005-2-13 17:49
标题:
re:小丸子,你是总部的人吗?
小丸子,你是总部的人吗?
作者:
李志浩
时间:
2005-2-13 18:08
标题:
re:顶
顶
作者:
李晓露
时间:
2005-2-14 14:35
标题:
re:是抄书上的吗?
是抄书上的吗?
作者:
我是第一
时间:
2005-2-15 17:27
标题:
re:路过!!!!!!!!!!!
路过!!!!!!!!!!!
作者:
开心果
时间:
2005-2-16 19:46
标题:
re:路过~~~~~~~~~~~~~~~~~~...
路过~~~~~~~~~~~~~~~~~~~~~~~~~~~~~~~~~
作者:
非常男孩
时间:
2005-6-10 11:23
标题:
re:都路过呀!!!!!!!!...........
都路过呀!!!!!!!!...........
作者:
我是第一
时间:
2005-9-20 23:26
标题:
re:支持!!!!!!!
支持!!!!!!!
作者:
我是第一
时间:
2005-9-20 23:26
标题:
re:支持!!!!!!!
支持!!!!!!!
欢迎光临 赏识教育论坛 (https://bbs.ssjy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