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标题:
[推荐]孩子,我们聊聊好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丸子
时间:
2004-10-24 17:44
标题:
[推荐]孩子,我们聊聊好吗
核心提示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吃饭时总是叽叽喳喳,有着说不完的话。可是孩子越长大,跟自己说的话却越来越少了。而许多中学生也有“爸妈问话不耐烦,只愿独居小房间”的感觉。
据外省一所中学的一份调查表明,高一至高三学生中,有近7成高中学生与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淡化”,从不主动与家人谈心,或只是偶尔才跟家人谈心;而约8成的家长,感觉与孩子存在“距离”与“隔膜”,有时甚至无从沟通。
家长都希望跟孩子交朋友,孩子也希望家长了解他们,但为何总是事与愿违?本期话题我们关注中学生与家长的沟通。
故事一 给我多一点时间
晓凌读小学的时候是班长,成绩在年段向来数一数二,老师的夸奖,家长的满意,令晓凌的小学生涯一帆风顺。上了初中,晓凌发现周围的一切全变了:同学中小学当过班干部的有一半多;第一次考试下来,晓凌的成绩仅仅是中等水平;班干部选举,班长不是她。
晓凌开始感到困惑,甚至有点恐慌。第一次考试的成绩让晓凌的爸妈也大吃一惊:“晓凌,这是怎么回事啊,上了初中,你更要努力啊,竞争这么激烈……下次一定要考好,至少前5名才有希望啊!”
“前5名”———爸妈定下的这个目标从此就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了晓凌的心上。陌生的环境,心里的困惑,这些不适应的感觉,晓凌多想跟爸妈说啊,她多想爸妈能给她多一点的时间,让她慢慢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可是,每次接触到爸妈期许加严厉的目光,晓凌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
第二次、第三次考试,晓凌仍然没有挤进前5名,她也知道自己小学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要适应中学生活真的很难,于是她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原本活泼的她变得沉默寡言,她觉得自己和爸妈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
专家评析:晓凌的父母希望孩子继续保持优秀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能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遇到这类情况,家长要面对现实,给孩子一分为二的评价,尤其是面对已有挫伤感、正在努力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找问题,对学习的习惯和方法问题要勇敢面对,分阶段地解决问题,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相对多一些地注重过程。
还有一点很重要:要宽容地对孩子,给孩子自我修整的时间,对孩子取得的成绩要充分肯定,增强自信心。
故事二 我不是坏小孩
阿杰是个喜欢流行和时尚的高中生。街舞、涂鸦、肥肥的板裤等都是周末里他的最爱,随身听里也是时下年轻人最喜欢的流行歌曲CD。
可这一切在妈妈眼里,全是坏孩子的行为。“穿成这样,跟那些学坏的孩子有什么两样!”妈妈总是责怪他,“多听一听英语,别成天偶像呀,明星的!”
面对***不理解,阿杰说:“我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人,但是读起书来我是很专心很认真的。喜欢流行的有什么错,你们年轻的时候就没有偶像吗!”
妈妈气坏了,阿杰只好偷偷地保持这些爱好,但他很郁闷:为什么自己喜欢的妈妈老是看不惯呢?
专家评析:有的时候家长可以放轻松一点,别太紧张,自己看不惯的,先别急着全盘否定。
家长可以先用肯定的态度,跟孩子一起欣赏,找到切入点,形成共鸣了再加以引导,效果往往会更好。
偶像成名,总有其可取之处,家长可以稍加留意,收集孩子的偶像努力成名的过程,让孩子更加了解,同时应该告诉孩子:只关注明星本人以及他们的生日、星座等,是肤浅的。
穿着方面,可以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平时孩子都穿校服,到了周末,只要不是太出格,就让他们穿自己喜欢的吧。流行歌曲,也并不是一听就会变坏的,但是要告诉孩子,注意度的把握。
不要指望跟孩子的沟通能够一次谈成,家长要注意创造好的谈话氛围,才能使交流事半功倍。
孩子也要学会感激
专家也指出,家长对孩子的担忧有很多也是合理的:
现在的孩子对学业的执著探索的精神较缺乏,总希望轻轻松松获得成功,导致他们将微小的困难扩大化,韧性不够。
责任感较缺乏。学习是个人成长无可回避的,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却容易轻易放弃;生活的自理较差,习惯了依赖家长,自己能做的事却推给家长。
社会资源、媒体信息良莠不齐,对孩子的诱惑太多,孩子往往无力预防。
最后,专家强调,家长在社会上面临的各种压力也很大,与孩子学习上的压力相比要大得多,孩子应该学会感激,学会理解和尊重家长,更要懂得珍惜家长的爱。
经验之谈
招数一 学点“I服了YOU”
小孩子为什么不乐意跟自己父母说心里话?那是觉得上一辈的人一定不会理解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而一些父母,老是固执地抓着过去的“育儿”道理不放,没考虑过“代沟”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时代的确不同了,但一些人生经验却是很有意义的,只是孩子们往往看不到这一点。既然他们有这样的误解,那就解除它们,多学点时尚的东西,增加点年轻人的活力,时不时也能冒出点“分特”、“东东”、“I服了YOU”这样的青春专用语,一定能让孩子眼前一亮—————老爸老妈好像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死板不开化。从言行上有认同感之后,孩子们自然在思想上也会渐渐产生认同感,也就愿意把自己不开心、不理解、不明白的事情跟父母说,而对父母的建议也就不会再有那么大的抵触情绪了。王君
招数二 多给孩子发言权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灵沟通并非是一件难事,最主要的是看你是否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在我国,受传统理念的束缚,很多家长在主观意识上存在着严重的父权、母权的思想。动不动就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大人讲话,小孩别插嘴”之类的言语,这怎么能不产生代沟,这怎么能让孩子与你畅所欲言?
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必须赋予其发言权,不管他的论点是否正确,想法是否单纯。张鸣
招数三 别求全责备
朋友最近给我摊苦经,儿子和他们越来越疏远。朋友的儿子正在读高中,父母总觉得儿子内向,见他逢人不打招呼,就当着客人的面训他没礼貌。男孩读书不太冒尖,父母就灌输他多学本领,免得今后吃不开。孩子住校,难得回家,回来就想看看电视,父母则千方百计抓紧时间教育他。孩子很厌烦,说:“一直叫我回家,回来了就训我,我还不如住校。我英文好、人缘好,你们怎么看不见?”
我对朋友说,过多的训斥会伤孩子自尊,孩子即使知道自己有缺点,也会因逆反心理而故意不改。张丽群
招数四 不要叫小名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小名或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笔者认为,要和孩子沟通,首先必须去掉叫小名这个习惯。
叫小名能让孩子感觉到家的温暖,但子女长大后就不能再用了。尤其是对十六七岁的少年更不可取,一叫小名在孩子的心里马上会产生一种自己还没有长大或是父母亲还把他看成小孩的感觉,久而久之便会蒙上代沟阴影。
小名是孩子儿童时代的称呼,这种称呼不能伴随着他的成长。作为家长,当孩子长大以后对孩子的称呼就要与社会相同,这样才能使他感觉到自己已经成年,从而与父母之间也就多了一份平等与沟通。张磊
招数五 从小培养沟通习惯
我儿子才读小学五年级,我们之间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这种沟通习惯在他懂事起就开始了。虽然他上幼儿园时我工作很忙,但我没送他全托,再苦再累也自己带他。那时我除了照顾好他,更多时候是他的玩伴。他上小学后,我选择身边发生的有意义、他感兴趣的事讲给他听,他也会把学校里发生的事告诉我。后来报上的新闻也能成为我们的谈资。晚饭桌上,我们的所见所闻、喜怒哀乐表露无遗。如果哪一天不交流,像缺了点什么。因为彼此无隔阂,对他的教育都能落到“点子”上。
如果小的时候缺乏和孩子沟通,等孩子长大了,特别到了高中这个敏感年龄,想要做他的朋友,我觉得那是不大可能的。
作者:
秋云淡淡
时间:
2004-11-10 15:40
标题:
re:晓凌和啊杰的家长这样做会把孩子给压死的,...
晓凌和啊杰的家长这样做会把孩子给压死的,孩子已经上中学的家长们请你们多些温暖,少些冷酷和残酷!
作者:
wyw
时间:
2004-11-12 08:23
标题:
re:亲情加理解是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
亲情加理解是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
作者:
yazzie
时间:
2025-10-9 13:23
Best
69.8
....
Repr
袥懈褌械
John
邪胁褌芯
袠泻褉懈
Intr
Cras
Chri
(193
褌械泻褋
Dent
孝械褋褌
袨褋懈锌
孝芯屑邪
袣褉褞泻
袠谐芯褉
MySQ
协谢褜胁
褏芯褉芯
(袪袠袥
袚褍谢懈
袛褍褉写
胁懈蟹邪
NVMT
袣懈褌邪
袥袟懈胁
袛褍斜懈
袗谢褜锌
袠谢褜懈
袗谢械泻
小芯写械
肖械写芯
XVII
袗薪懈褋
袙邪泄薪
袛褟褌谢
Remi
袩谢邪褌
楔邪薪懈
XVII
胁械褉薪
袘械谢芯
XIII
袘邪褌邪
小芯薪械
褑胁械褌
袗锌褉械
褍褔褉械
XVII
袝胁谐械
袦械写胁
Eleg
Modo
Eleg
袣芯褉薪
袠谢谢褞
锌褉邪胁
Popp
袛邪胁褘
Digi
袝谐芯褕
Poul
袣芯褋邪
褎邪泻褍
小芯写械
褔懈褌邪
效械褉褔
袠胁邪褋
Hans
Rich
Osir
Vent
MIRE
袦芯谢泻
袣懈褉懈
Norw
协斜斜芯
小芯写械
Mark
褎邪屑懈
Alle
屑邪褎懈
Exce
写械薪褜
袣褉懈胁
袘邪斜械
Mala
袚褍谢褟
携锌芯薪
Zone
邪胁褌芯
Zone
小械褉谐
Zone
Regi
(190
褉邪蟹屑
袩褉芯写
泻薪懈谐
Zone
袦芯谢写
487-
Zone
锌芯谢褍
Vale
Stev
Zone
Zone
Zone
Zone
褋械屑褜
锌械褉胁
锌芯褉褟
Rall
褉懈褋褍
YF-6
泻芯褉芯
欢迎光临 赏识教育论坛 (https://bbs.ssjy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