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学习的关注为什么会成为家庭教育的重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12 13:4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企业QQ : 4000888552
陶是一个重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每天晚上放学后她会在学校附近的一个的专门管理孩子写作业的叫“小饭桌”的地方写作业,在那里有八个孩子,都是由于父母没时间管或者说父母已经管得心烦了管不了了的孩子。陶在这些孩子当中不是年龄最大的,但她的身高却是最大的,才10岁的她已经超过了1米65厘米,在那些孩子当中颇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这除了家族遗传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功劳得归功于麦当劳叔叔,她是那里的常客,汉堡是父母没有时间给她做饭时的最佳选择,当然这也是最方便的,况且她自己也喜欢。
陶的父母把她放在这里的确是因为太忙,他们两人都在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工作时的应酬往往都延续到生活中来,于是给孩子的时间就少多了,他们没时间在孩子放学后就瞅着,这样陶就幸运地免去了像其他孩子一样的命运,免去了写作业,查作业,预习,做试卷等等一条龙的家庭学习任务,但父母同样对她的学习看的很重,在意识到自己没有很多的时间来管她之后,他们很自然地选择了请别人来做,于是每天的小饭桌是保证她把作业完成的第一道措施,周三时会有一个大学生来辅导她做一些从书店里买来的据说是全国许多所重点小学通用的试卷,在周五的时候,会有一个钢琴老师来辅导她,尽管这也不是她自己所喜欢的,但至少比做试卷好玩一点,周六周日的时候,她要分别去参加一个父母特意找的资深的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来对她在一周内的学习重点进行查漏补缺。
重重的防护似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陶的老师隔三差五要打个电话给她的父母,告诉他们最好到学校里来一下,因为陶明显的对学校中主要的学科不感兴趣,她讨厌语文,同时痛恨数学,因为她总时学不好它们。
能把工作运转得很不错的父母对于如何运转自己的孩子束手无策,他们也看过许多的教育书籍,也知道可能是给孩子的学习压力大了一点,但是当他们发现陶在没人管理时能对着作业本发呆一个小时的时候,他们只好放弃了这种做法,在其他方面,他们的教育也算民主,家里的一些事有时候都会充分考虑陶的意见,惟独对于学习,陶的父母觉得民主不得,但也知道现行的举措无效,到底该怎样做,他们也很焦急。
同样是四年级的齐与赵的情况恰恰相反,他的母亲在一所中专院校里做老师,工作很清闲,有大把的时间用于对他的管理,其实更确切的说是对他学习的管理。事实上同时对王进行管理的还有他的外公外婆,一对刚从小学教师岗位上退下来的老教师,但一对老人很快就败下阵来,单单齐在写作业时那几个龙飞凤舞的字就能把老人折腾死,老人教了一辈子的书,对学生要求严谨,第一就是字要端正,偏偏这第三代一点都不严谨,好好的一个字,站着的能写坐着,坐着的索性就躺下了,开始的时候还能勒令擦掉重写,可几个字后,齐就开始消极怠工,一个字能擦几分钟,他会夸张地把橡皮从文具盒里拿出来,然后又看似不小心地把它掉到了某一个角落,然后就开始盲目地收锁,有几次外公明明看到他的眼睛从橡皮上扫过却装做没看到。老人气的不行,宣布再不管了。
外公外婆好对付,老妈就不是那么好对付了,用齐的话说,老妈生气的时候,脸上阴得能滴出水来,而且老妈似乎比他还倔强,为了把一个抄错的数字查出来,母亲坚持让他把作业检查了五遍,而且就是不告诉他哪里错了,查到最后,齐非暴力不合作,眼睛盯着本子,可眼珠子不转,老妈就一言不发的坐在旁边,一直对峙到十二点,齐在打了一个瞌睡猛然清醒了一下,竟然奇迹般地发现了那个抄错了的数字,冷战才宣告结束。
在老妈的熏陶之下,齐的脾气也特别大,他经常对着老妈大喊大叫,但是老妈宁肯和他双双泪流满面也不肯向他妥协,但也有一些时候齐能取得胜利,比如他坚决、不肯上母亲为他报的奥数班,老妈在发现强迫他只是等于白交钱之后也就放弃了,老妈会无比坚定地在每一天晚上给他的作业质量把关,可是老妈并不能跟着他一起去参加考试,所以齐在考试中仍然错误重重,因为他在考试的时候肯本就没想到去检查。
齐的妈妈也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问题,也请教过各种各样的专家,可是一到做的时候,那些看似有道理的观念一个都用不起来,她还只能用自己的老方法疲倦地撑着,也不知道哪一天这道防线就被齐突破了,她的一个朋友在给她的教育方式做了多次的交流之后,送给她一句话:虚心接受,死不回改。
可她觉得自己是骑虎难下。
二年级的胡的父母也同样为如何辅导他的学习而头疼,胡的母亲是工人,父亲是司机,他们与爷爷奶奶同住在一个五十几平米的房子里,同时,爷爷奶奶还照看着胡的小表妹,家里的学习环境比较差,胡的妈妈只好把胡带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写作业,胡写作业是让妈妈、老师极为头疼的一件事,他每天都需要写学校放的田字格,他写的很认真,每一个字都要几分钟,一笔一划如同刻字,在数学上也同样有困难,简单的口算题目对他来讲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考虑,所以任何一项作业对他来讲都是一种挑战,挑战的结果是从一年级开始课堂作业就没办法在上课的时候完成,到最后连美术作业都要带到家里完成,而家庭作业写做晚上十点多是常有的事,父母与老师急死了,他一点都不急,他老妈有时候看着他在玩的时候活蹦乱跳的样子,就想不明白,这孩子到底啥时候开窍。
相对来说,张的妈妈不需要为诸如写作业之类的问题操心,张的家庭环境不错,父亲经商,母亲在一家公司做职员。张是个比较出色的孩子,三岁进入艺术类幼儿园,舞蹈、唱歌样样出色,而且自己把自己管理的井井有条,等进入小学,成了活跃份子,代表学校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主持全校活动,一时间也成了学校里的小名人,她自己在音乐这一块也挺有天赋,妈妈特意替她找了个声乐老师,每周去指导一次,老师说她是可造之才。在学校上,张属于中等偏上的哪一种类型,考试成绩不是很稳定,有的时候能考到90几分,有的时候,又只能考70几分,虽然认识张的人都夸这个孩子不错,综合素质好,可张的妈妈觉得压力比较大,就是因为她的基础挺好,所以才要目标远大一点,要是张是一般的孩子倒也罢了,这是她妈妈的想法,所以张母还是想很多的办法来帮助张更上一层楼,她频繁地与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张的状况并请老师对张多关照一点,她请教了老师为张买来许多的教辅类试卷,但她完全强迫张把这些做完,只要求他一周做几次,她让张与朋友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交往,了解别人学习的技巧与学习别人的学习态度,她很看重张每一次的考试成绩,但不会为此骂她,当然也不会因此而高兴,总的来说,张觉得妈妈对她的教育还是比较民主的,但她也觉得学业有压力,特别怕考试考不好,对不起老妈,她对别人的评价特别敏感。
上边的是四个不同家庭背景的案例。
在南京这个教育氛围特别浓郁的城市里,在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不同阶层的不同职业的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几乎都是围绕着学习来进行的。在工作或朋友相聚的时刻,讨论最多的主题之一是孩子的教育,而孩子教育当中最多的是学习,这种重视包括精力上的投入与经济上的投入,据统计,2003年仅南京一个城市的暑假父母投入的培训费用就是一个亿,一位在银行工作的父亲说,他们为孩子在暑假预备的经费是五千元。
这并是个别现象。
研究所每天要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个咨询电话,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咨询的关于孩子学习的问题,五年前,研究所在做家庭教育的时候,在南京、南昌、成都、广州、深圳、温州等全国十几个城市做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调查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最关心的最困惑的投入最多的问题是什么,进入前三位的都是与学习相关的问题,分别是对学习不感兴趣87%,写作业磨蹭75.6%,注意力不集中62.4%。
在另一项调查中,调查家长在晚上的时间与孩子相处中,四个选项:
一是与孩子谈心,关注孩子的心情;
二是与孩子谈论一些问题,扩展孩子的知识面与社会阅历;
三是与孩子一起玩或游戏;
四是监督孩子学习;
结果第四项监督孩子学习雄距第一,比例高达89%。
无独有偶,南京师范大学曾经在江苏地区做过一份调查,发现家长在教养子女问题上经常做的事情是:
督促孩子自己看书、做作业——67. 9%;
督促孩子自己看书、做作业——67. 9%;
反复讲学习的重要性——63.9%;
经常批评孩子——22.5%;
常常同孩子谈心、沟通——52.6%;
经常帮助孩子分析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指出改进方式——47.8%;
经常表扬、鼓励、赞赏孩子——32.5%;
调查结果反映了努力改进教育子女的方式已成为部分家长的自觉行为,但由于升学压力造成的急躁情绪,对孩子心理的不了解,大多数家长仍停留在说教层面上,大部分的精力仍停留在孩子的学习上。
无疑,关注孩子的学习已经成了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甚至这一趋势影响了孩子对父母的定位。
在另一份怎样的家长才是好家长的调查中,孩子的选择是这样的:
知识渊博——占10%;
善于思考与发问——占10%
能陪孩子做游戏、娱乐——占7%
经常辅导孩子的学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占21%
尊重儿童,善解人意,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占53%
父母对孩子学习的强化在不少孩子心里竟然是一种好家长的标志,可见,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的力量有多大。
为什么家庭教育中对学习的关注会成为教育教育的重心呢?
南京中小学生心理测量中心主任、晓庄师范学院的陶教授在给研究所的一本书《高效能父母的五种能力》所的序中写到:
“作为一名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者,多年来我也较为关注家庭教育问题。我想,家庭教育应该也是有
一个主体性的问题的。就是说,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家庭具有
的社会化、教育、情感、保护、娱乐功能等,使家庭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延
伸,更不能是学校教育的附庸。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种互补关系,两者之间的确有一个协调问
题,但不是谁配合谁的关系。
……
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记得教育专家朱小蔓说过一句很好的话:“素质教育应该是含情脉脉的教育。”这个情,
必须有亲情、有父母之情。家庭教育如果成为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或附庸,孩子从家庭到学校,可能感受
到的都会是一种无情的教育,或索然寡味的教育。所以,家长就应该是家长,父母就应该是父母,而不是
教师。”
的确,在现行的教育状态下,父母的职能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延伸到“家庭班主任”这样一个角色中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校里的老师要求家长做相关的配合,从大教育的角度来讲,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当然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问题的关键在于,家庭教育中,父母本身的教育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指导和提升,也没有时间和思路对孩子做系统的教育,另一方面却过多的进入了孩子的学习环节,由于大多数家长缺乏对学科规律及孩子心理的充分认识,导致在涉足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屡屡遭受挫折,还恶化了亲子之间的关系。
许多来研究所咨询的家长都说其实他们并不想每天都检查孩子的作业,问题是,如果孩子在作业当中的错误率太高的话,那老师就会不满意,会要求家长对孩子的作业进行把关;他们也不想让孩子做更多的试卷,可是如果考试考不好的话,孩子的自信就无从保证,随之而来的是老师不会对其特别关注;他们也不想让孩子每天都预习或复习功课,可是不预习孩子第二天可能因为听不懂而注意力不集中,不复习可能就越拉越远,想一想严峻的社会竞争,敢于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家长廖廖无几。
独生子女的现状,升学就业的压力,来自学校的压力,使得家长们不得不把关注孩子的学习当成家庭教育中的头等大事来抓。至于怎么抓,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父母身不由己地被拽入孩子的学习环节,在孩子的种种学习问题中钻牛角尖,是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8 06:35 , Processed in 0.0544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