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9-21 13:5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企业QQ : 4000888552
日期:2004年9月5日 星期日  天气:晴朗  作者:老朽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发表:2004-9-5 9:35:31  出处:你的博客网(yourblog.org)
--------------------------------------------------------------------------------


  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赞美,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走出“只要表扬,不要批评”的“误区”


  赏识学生自然要对学生良好的言行给予赞美、称赞、鼓励、表扬,但赏识并不意味着不要批评。针对学生言行的不当或错误,教师不能为了赏识而曲解赏识教育的真谛。比如,一个学生计算8加5的算术题,却解得12,教师倘若不是指出学生的错误,反而这样表扬他:“你的答案很接近正确答案。”或像有的教师那样,对做错题的学生表扬说:“你错得很有价值,你给我们提供一个话题,谢谢你!”这种“只要表扬,不要批评”的赏识教育,不管出于何种理由,其结果恐怕只能与表扬者的初衷相反。因为错误就是错误,任何掩饰遮盖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其实,赏识教育的真谛在于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包括对学生纠正自己错误能力,或勇于承担自己过错应负责任的信任。
  有的教师也许认为,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和敏感性强,动不动就“逆反”,因此要尽量少批评,或是不批评。的确,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宠儿”,在社会上是“骄子”,他们生活在过多的呵护中,耐批评、耐挫折力低。但话说过来,假如学生如此发展下去,对其今后发展未必是好事。日本人正是由于意识到如今的孩子较少经受磨难挫折,所以他们非常注重孩子的挫折教育,故意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苦难,使他们受些“逆向”关怀。试想,如果一个仅为几句真实客观的评价就有可能伤其自尊心、挫败自信心的学生,长大后怎能经受风雨、迎接挑战呢?温室的花朵向来是难以经受起风吹雨打的,它们不可能像黄山松柏那样,虽栖身悬崖峭壁,却能够傲然屹立;也不会像腊梅花那样,顶住寒风,迎着霜雪。在生活中,人都难免要遭遇些挫折失败。赏识教育的关键就在于使灰心丧气者重新鼓起前进的风帆,在于培育学生永不言败、永不服输的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走出“学生成绩优秀,在性格和行为方面也优异”的“误区”


  这是一种典型的“一俊遮百丑”现象,是在用学生学业成绩遮盖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但在现实中,有些教师却把它奉为天经地义的“真理”,而无所察觉和醒悟。这种误区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首先,“学生成绩优秀,在性格和行为方面也优异”会给成绩优异的学生头上罩上过多美丽的光环,就有可能助长他们潜在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受到抑制而不能表现时往往会衍生出心理问题,比如标新立异、过度自尊以及自甘沉沦等。因为教师过多的关照、呵护与宠爱,强化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意识,进而使他们有意识地表现出言行出格以示“独特”与“不同”,而这些言行是否符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道德规范却往往被教师所忽略。假如这些学生走进一新的学校或班级,老师不再像从前的老师那般娇宠他们,这时他们就容易萌生“怀才不遇”的悲伤,就会埋怨老师对他们的不公,最终导致他们外在行为的“自虐”。这种“自虐”具体表现为他们会明知一件事不好但因是大家反对的偏去干,明知一件事很好但因是集体主张的偏唱反调,说到底他们还是想引起老师或同学的关注,夺回失去的“宠爱”与“荣耀”。
  其次,持这种观念的教师在只看到优秀生的优点而忽略其缺点的同时,却常常忽视后进生身上的亮点、闪光点,从而对其良好表现常常视而不见,乃至无端猜疑。当某“后进生”有好的表现时,这类教师通常的想法是:今天可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但我想还是不表扬他为好,因为这家伙肯定是个捧不起来的“刘阿斗”。于是,教师本应及时给予的表扬化为乌有,从而促进“后进生”转化的良好契机擦肩而过。甚至有的教师,在学习困难学生解出优秀学生才能解答出的难题或考试取得高分时,或“后进生”一旦做了好事时,竟无端猜疑:“这是你自己独立做出的吗?”“你考试没有作弊吧?”“他也会做出这样的好事?”从而使“后进生”的心灵雪上加霜,泯灭了他们上进的“火花”。这样,很多发展相对滞后而不乏聪明才智和奉献精神的学生,在老师的这种偏见下会被一票否决。不是吗?历史上,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法拉第,他们不是曾一度被认为反应迟钝、行为荒诞,甚至不可救药吗?
  总之,这种“将成绩优秀(低劣)的学生片面地认为在性格和行为方面也优异(低劣)”的认识不仅会助长优生的不良习气,导致优生不优,而且也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三、走出“把学生与学生相比进行表扬”的“误区”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称赞、表扬、赏识学生时,有些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常把学生与学生比过来比过去,进而对优异者加以赞美,认为这样有助于学生长善救失,取长补短。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不要忘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对教育来说,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是世界的“惟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就拿学生的学习而言,也没有两个学生是在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处理知识信息或思考问题的,每个学生的大脑如同他的指纹一样具有独特性。因此,表扬学生时应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把学生的差异视为一种教育资源,使每个学生能够发现和发挥出自己的优长,树立起自信,从而不断地前进。
  美国成功心理学大师克利夫顿认为,教育就在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并利用这些优势。或者说,教育应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的价值,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同点,然后激励之、鼓励之、弘扬之。克利夫顿的观点是很有见地的。众多成功者的经验也表明: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但现实的赏识教育却常常无视学生间的差异性和不可比性,动不动就“把学生与学生相比”,以一个学生的优点来映衬其他学生的不足,以便激发学生的竞争和赶超意识。正如俗语所说“人比人,比死人”,什么事都让学生互相比较,乃是一种很笨拙的教育手段。在把学生横向比较时,教师会不自觉地在赏识教育中上演“抬高了一个,打倒了一片”的“壮举”。比如,某学生的作业做题正确,书写认真,若横向比较随口称赞说:“你的作业完成得真好,全班学生无人及得上你!你是最棒的!”这岂不是表扬了一个学生而打倒了一片学生吗?除了被表扬的学生外,全班学生无疑受到了批评与责备。这样的表扬既可能使被表扬者陷入被其他学生议论、讽刺的尴尬境地,也可能使未受表扬者产生自卑、灰心丧气心理。[1]恰当的表扬应在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认识水平及成就需要层次的基础上多作纵向分析,进行个体“内差”评价,把学生的“今天”与“昨天”相比,表扬其进步与提高,这样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能激励学生。


  四、走出“表扬针对人不针对事”的“误区”


  所谓“表扬针对人不针对事”是指表扬时往往因好的言行而称赞人而不是赞美言行本身。这种现象在赏识教育中大量存在,比如教师看到一篇优秀的作文称赞说:“老师觉得你真了不起,文章写得这么棒!”在课堂上,教师对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随便说“很棒!很聪明!真了不起!”等等。
  这种看似顺理成章的表扬其实多有不妥之处。因为表扬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哪些言行是好的,以便增强其好的言行,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才。而“针对人不针对事”的赞扬,一方面把学生一时一地的良好言行混同于人的良好人格,另一方面,假如教师在表扬学生时经常就一些小事任意涉及学生的人格,就会对学生的自我形象造成伤害,其危险性就在于教师可以用赞美来操纵学生对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对自己价值的认识依附在别人所给予的赞同上,[2]进而影响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同时,当众称赞某学生“很棒,很聪明,很了不起”,也会使未受表扬的学生产生自己“很差、很笨、很无能”等负面体验。[3]因此,“针对人不针对事”的表扬对被表扬者或未受表扬者来说都将是不利的。正确的赏识应“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人”,并及时对学生的良好行为加以赞美与欣赏,引导他们从自己行为表现中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这样才能使表扬有助于培育学生“内在自由”、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2#
发表于 2004-9-25 22:19:0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 看了这篇文章 ,感觉作者是在说普...

看了这篇文章 ,感觉作者是在说普通意义上的 赏识教育.

  并非我们这里的赏识教育.如果他说的是这里的赏识教育,那么他一定没有看过或听过周宏老师的书,和讲座.

  他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他讲的 并不是周老师的赏识教育.
3#
发表于 2004-10-5 12:21:31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万事都要有个度啊

万事都要有个度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3 23:54 , Processed in 0.0632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