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赏识 ,便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赏识教育正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被确认和推广 ,并且在很多个体范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也有一些家庭或学校赏识教育没有成功 ,究其原因是对赏识教育本身知之不多 ,应用不当造成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赏识教育 ,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 ?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A、赏识教育是一种科学的、优秀的教育方法
A1、赏识教育可以让青少年看到自我价值 ,树立自信心和远大理想。
人需要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建立起对自己的认识。在人的本性中 ,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尤其是青少年 ,他们的知识粗浅 ,意志脆弱 ,但又极力地想表现自我 ,想得到别人的承认。
他们的一些想法不可避免的带有幼稚性和不成熟性。如果此时教师和家长们过分地去求全责备 ,不支持、不信任 ,甚至蔑视 ,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 ,不是成大才的料子。
反过来 ,如果我们都以赏识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他们 ,从积极的方面去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 ,则可使他们看到自我的价值 ,从而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A2、赏识教育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
我校初一年级的一名英语教师曾在他所教的两个班级采取不同的措施让学生记单词。甲班每天花 10分钟默写英语单词 ,写错的每人罚抄 30遍 ;乙班每天进行男女生默写单词对抗赛 ,默写最多的人可评为本周最佳记忆能手 ;
不到两个星期 ,两个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别 :甲班同学都在应付式地记忆 ,为了怕罚 ,有人甚至在默写时偷偷地查单词表或抄袭 ;而乙班同学个个在暗中较着劲儿 ,课间也自动地相互背单词。不要说是青少年学生 ,我们成年人又有哪个不想被领导、被别人赏识呢 ?
A3、赏识教育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开拓型人才。
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教育的目标不再是知识型的、刻板式的人才 ,而是创新式的、开拓型的人才。如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 ,一味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 ,教条式的接受知识 ,这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而要培养有创见的 ,有个性的有用之才 ,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对学生的不同见解 ,不同的解题方法应大加鼓励 ,大加赞赏 ;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 ,长期下去 ,学生就会养成积极思维 ,努力创新的优良品质 ,逐步成长为开拓型人才。
B、片面理解赏识教育和不负责的“赏识”都是有害的。
B1、“只要表扬不要批评” ,这是赏识教育的误区。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 ,“我这孩子要哄、要捧”。如果认为这就是赏识教育 ,那是片面的 ,不全面的。赏识教育也包含批评。青少年学生 ,由于知识的不足 ,辨别是非的能力差 ,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甚至走上邪路。
对这些 ,如果教育者视而不见 ,听之任之 ,甚至违心地表扬 ,这样下去 ,学生就会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弱点 ,失去努力的方向。
这样在表扬声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往往心理素质差 ,不能经受挫折 ,一旦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出现失败 ,就会怨天尤人 ,强调客观找出若干理由来原谅自己 ,终究不能成长为有用之才。
因而赏识教育不是不要批评 ,而是批评的方法要巧妙 ,要在适当的氛围中恰如其分的提出批评 ,要以帮助提高认识的语气和态度诚恳地提出批评 ,要在被批评者能够接受和愿意接受的基础上提出批评 ,总之要讲究批评的艺术 ,把批评与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B2、要真诚地“赏识”。
青少年学生虽然欢喜听表扬 ,渴望被赏识 ,但他们不需要廉价的表扬和赏识。如果孩子的某次考试成绩只是一般 ,而老师和家长不是从鼓励进步的角度去评价 ,而是敷衍式地、不合实际地去表扬 :“考得很好”。
这样的表扬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反而会被看成是讽刺 ,会疏远双方的情感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表扬应有实在的内容才能体现出赏识者的真诚。
例如一段时间下来 ,我们对学生进行小结 ,如果只是空洞地说“你的表现不错” ,而不能具体地提出学生在哪些方面有进步 ,哪些问题上表现还不错 ,学生就没有被赏识的感受 ,当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C、教育方式是多元化的 ,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千差万别的 ,赏识教育不可千篇一律。
C1、赏识教育要因人而异。
虽然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 ,但有人内向 ,有人外露 ;有人单纯 ,有人复杂 ;有人重情感 ,有人讲实际。对不同的人 ,应从不同的角度去赏识 ,用不同的方式去表扬 ;或对其成功当众宣扬 ,或对其业绩个别赞赏 ;或直接地赞同 ,或含蓄地认可 ;
或在失败中帮其找出成功的一方面 ,或在肯定成功的同时提醒注意点。总之 ,不能一厢情愿地去赏识别人 ,也要考虑被赏识人是否接受你的这种赏识 ,或能否承受你的这种赏识方法。表扬 ,也要讲究艺术性。
C2、赏识教育要与其他的教育方式有机地结合。
教育方式是多元化的 ,在充分肯定赏识教育的时候 ,不可忽视、贬低其他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方式 ,对不同的人 ,在不同的环境 ,在不同的事件中 ,可能用启发教育 ,或挫折教育等其他教育方式会更有效。
只有针对具体情况将各种教育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发挥赏识教育的优势 ,才能使赏识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