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素質教育與教師素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30 14:5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企业QQ : 4000888552
素質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希望所在。培養具有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教育人才、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關鍵在于教師素質的提高。本文從素質教育的內涵入手,著重分析當前我國教師存在的素質問題。

中日甲午戰爭之后,中國的維新思潮湧起;近代教育思想家嚴復立于時代潮流的濤頭,曾提出"教育救國論"。他認為:"收大權"、"練軍實"、 "開礦" 、"通鐵道"、"興商務"這些軍事、經濟上的改革,都只是"標";"民質",即國民素質,才是"本",須標本并治,但重在治本,方能救亡圖存;如果離開了以提高民質為目標的教育,不僅"建民主"、"開議院"等政治變革無從入手,經濟的變革最終勢必也成為空談;移植任何先進的政治、經濟制度都只能是"淮橘為枳"。

百年滄桑,又值世紀之交,孫云曉的《夏令營中的較量》一文曾引起國人極大震動,再次掀起關于素質教育的廣泛爭論。在當今日益激烈的國際經濟和科技競爭中,中國的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已迫切需要提高。在一個誰擁有高素質的創新人才,誰就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戰略主動地位的世界,"素質教育"被反復提出,是我國由于缺乏高素質的各類人才而導致的捉襟見肘的發展現狀引發的。

一、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是一种否定傳統應試教育的全新的教育觀。在分析其內涵時,須首先要考察和分析中國的應試教育。傳統的應試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重教有餘,重學不足;灌輸有餘,啟發不足;知識傳授有餘,能力培養不足;死記硬背的能力有餘,靈活應變能力不足;模仿能力培養有餘,創新能力培養不足。這种教育模式嚴重扼殺受教育者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關于素質教育,目前教育界和理論界仍未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不過普遍為專家和學者認可的一种觀點為:素質(diathesis)是指在先天生理基礎上,通過教育訓練、環境影響及個體努力而形成的內在的、綜合的、穩定的個體行為表現。素質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心理素質等。因此,素質教育遠不是多加几門課程那樣簡單,它需要從教育思想的根本轉變去建立自身的支點。素質教育思想至少包含三個方面的要素:個性、能力、研究。有個性才能有創新,素質教育應注重學生在個性和個體潛能上的挖掘和培養,強調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价值,從而使每個學生在其天賦允許的範圍內都能得到比較充分的發展;能力是知識的轉化形態,但是能力的培養并不排斥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尤其是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研究是一切創新的母机,尤其是高等教育要突破傳統教育體制導致的"教師為教而教,學生為學而學"的封閉現象,教學過程應滲透研究內容,學習應具有研究性質,使學生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養成研究問題的習慣。

二、教師素質透析

長期以來,中國大陸的高等學校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是一個突出的薄弱環節。教學觀念落後,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動性的發揮;教學模式單一,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拔尖人才脫穎而出;教學方法過死,滿堂灌、注入式的現象基本上沒有改變;考試方法和考試內容引導學生死讀書本;對學生的評价主要以課程考試分數定优劣,等等,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例如,語文本來應是最能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也都被標準化了。

新八股、形而上學式的教育和考試制度使學生在性格上變得謹小慎微,在學術上缺乏寬容精神,專會挑毛病,更談不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素養。

教師本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素質。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評估方式等等是否有利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這与教師的素質密切相關。概括來說,中國教師的素質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問題。

1、民主意識缺乏

在教育發達國家,教師与學生是比較平等的,教師要像尊重成年人一樣尊重學生。而中國的教育者傾向于抑制和延緩學生的心理成長。听話和服從被看作學生應有的"良好品質"。許多教師不僅習慣于課堂上"滔滔不絕",在課外也多以權威的口吻命令學生。例如,如果教師讓一名學生參加某項活動,學生若是拒絕,老師通常會用"我讓你參加你就得參加!"之類上對下的方式強制執行。這种情況在校園中司空見慣。教師享有發號施令的權利,而學生只有服從管理的義務。這种現象自然是和中國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有關--教師對學生的絕對權威在封建時代是由制度和文化雙重認可的。而在當今中國,教育體制的改革,民主型的教育文化的發展,都落在其他改革(如經濟改革)之後。教育改革之所以成為改革的死角,這和師生關系的特殊性有關。一方面,中國文化中有尊師的傳統,人們對教育和教師有一种宗教式的信仰和崇拜。另一方面,學生相對于教師來說是弱式的、未成年群體,很難自發地產生民主意識和平等意識。關于改革師生關系和教育方法的呼聲往往不是直接來自學生,而是來自少數關心教育的先知先覺者。

當然,師生關系在教育活動中要進行兩位一體的把握,不能落入非此即彼的陷井。既要反對教師中心主義,又要反對學生中心主義。例如,中世紀歐洲的少數大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嚴重對立,學生把持控制教師的大權,教師則必須按照學生官員的要求進行教學和管理,這种有悖大學學術目標的師生關系導致了該類型大學的衰落和消失。

本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大學民主化潮流的興起,高校師生關系有了新變化。如荷蘭政府1972年在大學中确立了權力均等的原則,据此,高校學生和教師對大學的問題共同作出決定。這种過度的民主帶來了不良的結果,几年內大學的學術水平迅速下降。

學生与教師的平等是在法律和人權的層面上,而不是在所有的行政管理、課程設置、資金管理等方面。或者說,在學校,師与生是平等的,卻承擔著不同的,不可混淆的責任。在教學工作中,應提倡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創造性。

2、法律意識薄弱

許多國家把對憲法的學習及民主、法律、人權的基本內涵歷來作為教育的第一使命來完成。而在我國的學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教育)中几乎不涉及此,即使有也多為空洞抽象的內容。教師訓斥,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事相當普遍。一家國內報刊曾刊載了這樣一則新聞調查:一位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在一年多的時間,對他的一個學生的體罰多達19項、一百多次。這僅為許多事例中的一個典型。各地報刊還經常有諸如學生未交作業害怕老師責罵而出走甚至自殺的報道。學生由于年齡小,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懾于權威,學生對教師的體罰逆來順受,不敢對家長講,更不談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3、師德水平滑坡

"為人師表",是我國歷代教師職業的傳統美德。為"師"要有知識,為"表"要有道德。古先哲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便首開師德之先風。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被譽為"人之模範",他甘願拋棄教授的高位,放棄舒适安逸的城市生活親自到貧窮落后的農村創辦"鄉村教育",為農民大眾服務。他嚴以律已,好學不倦,認為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接受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

隨著社會的市場化,相當一些教師的道德水平出現滑坡。以教謀私,利用學生、揩學生油的現象時有發生。學生考試不及格,可以送禮買分,或以補課為名搞"創收",等等諸如此類由權威滋生的教育腐敗也很普遍。加強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已經刻不容緩。

4、心理知識貧乏

在一些中小學校,某些老師動輒對一些學習成績差、調皮、不听話或偶有過失錯誤的學生進行嘲諷挖苦、歧視羞辱、當眾揭短等;這些都對學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傷害。教師將自己生活中的不滿帶到課堂上來,向學生渲泄,這樣的事也不乏其例。教師缺乏對學生的理解和心理層次上的關心。許多學生在學校的環境裡養成好嫉妒、怕輸、攀比、虛榮、冷漠、自負/自卑、勢利等負面性格。這在一些所謂"好"學生中也莫能免,而甚至可能更嚴重。

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心理脆弱,調適能力較差,一旦受到創傷,往往很難愈合,有的甚至成為心理頑疾,乃至斷送人的一生。老師對學生的心理虐待,除了因為"師本位"的思想根源外,也与教師普遍缺乏必要的心理學知識、以及教師本身的人格和性格上的弱點有關。對那些看不慣的學生,不能進行體罰,便從心理上進行虐待。与肉體創傷相比,心靈上的創傷是潛在的,隱性的,其後果將更為嚴重。

要提高教師素質,教師須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善于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教育過程,學會從心理的角度去認識學生的心理特點,并且對自身的心理問題能做到認知和調節。

三、素質教育關鍵在于提高教師素質

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素質教育,沒有高素質的教師不行。美國普通公立中學的任課教師75%都有碩士學位。在我國,一般普通高校中,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專任教師勉強達50%。這僅只是一個學歷上的比例懸殊,諸如前面提到的創新精神、民主意識、法制觀念等方面的反差將更大。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肩負著傳播文明,開發智慧,塑造靈魂的使命,影響著人的未來。只有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教師了解當今高新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才能站在高科技革命的高度,鼓勵學生勇敢探索;只有教師自身具備不斷學習提高的能力,才能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也只有掌握了教育心理學知識并具有民主意識和法制觀念的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健全的人格培養。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人才,教育本身要創新,教師更需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校長和教師"(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在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和校長培訓工作會議閉幕式上的講話)。

四、關于提高教師素質的几點思考和總結

首先,鑒于教師的勞動對象是可塑性大、尚未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其職業特點和歷史作用,不僅要求教師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更要求教師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因此,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只有教師自身達到高標準,才能有效地用高標準去培養學生。對剛加入教師隊伍中的成員,應全面實行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教師職業道德教育。

其次,鑒于因權力帶來的腐敗,我們應該重新審視班主任制度。一些西方教育體制不設班主任,而是以輔導員(counseler)代之,這可以成為我們教育制度改革的借鑒。

再次,依法管理教師隊伍。目前,國家已出台了《教育法》、《教師法》和《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應在教師中進行廣泛宣傳并全面貫徹落實。要做到依法治教,下決心處理并且懲治那些極少數對學生施以暴力的不良教師。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人權意識。反對那种把教育和教師神化的現象。

最后,應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切實提高教師待遇。教師待遇的低下使教育人才大量流失,而很多不具備教學能力的低素質人才填補進來。"為人師表"不應等同于"甘于貧困"。甘于貧困的人未必就具有為人師表的素質。如果教育體制苛求教師的安守清貧,結果只能導致教師資源的匱乏。而我們的體制又并非遵從"寧缺勿濫"的原則。所以教職有時成了一种臨時性,或者"收容性"(社會其它職業競爭的失敗者)的職業。因此,只有在教師待遇相對优厚,各种後顧之憂可以通過較高收入從社會得到解決的情況下,學校的人才市場才能變成"用人市場",屆時,要想在學校謀一個職位,必須憑借個人的水平和能力,通過激烈的競爭才能得到。惟其如此,學校才能從根本上走出今天人才匱乏的困境,也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師素質,培育高素質創新人才。(吳豪為安徽農業大學教師培訓中心助研;訾非為美國喬治亞大學教育心理系碩士研究生)
2#
发表于 2004-12-1 18:50:52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下载下来慢慢欣赏!

下载下来慢慢欣赏!
3#
发表于 2006-7-15 23:47:5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一个无素质的老师真的很可怕,一个被扭曲的...

一个无素质的老师真的很可怕,一个被扭曲的心灵是不容易发现伤痕的。中国的孩子可怜。
4#
发表于 2006-8-27 16:28:55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一个教师素质的好坏,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很大...

一个教师素质的好坏,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关键是国家、社会首先要给教师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育人的环境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5 18:29 , Processed in 0.0545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