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赏识小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关闭 [复制链接]
40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23:3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ALIGN=center][B][FA...

[B][FACE=楷体_GB2312]《山东招远唯凯教育亲子关系工作坊》[/FACE][/SIZE][/B][/ALIGN]
[B][FACE=楷体_GB2312]学员招收启事[/FACE][/SIZE][/B][/ALIGN]
[FACE=楷体_GB2312][B]   经多方努力,我们邀请到新西兰知名教育专家、新籍华人杨屹峰先生于七月份莅临招远举办《亲子关系工作坊》。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对于广大家长了解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亲子教育方法,将会起到重要作用。[/B][B]杨屹峰老师是新西兰唯凯国际教育机构首席导师,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是新西兰著名的华人教育专家,用中英文在国内外开展教育培训,嗓音优美、语言幽默,所讲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通俗易懂,一学就会,一用就有效,在教育界享有盛誉。[/B][B]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有机会接触到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改善家庭亲子关系,本次工作坊实行公益性收费,名额有限,欢迎广大家长朋友们报名参加。[/B][/FACE][/SIZE][B] [/B]
[B][/B][FACE=楷体_GB2312][B]工作坊主办单位:山东招远小雨家庭教育咨询中心[/B][B]工作坊举办日期:7月24[/B][B]—[/B][B]25[/B][B]日[/B][B]工作坊举办地点:招远市金城宾馆金府会议厅[/B][B]学习[/B][/FACE][/COLOR][/SIZE]
[FACE=楷体_GB2312][B]费用:¥600元/人(注:学员食宿自理。)[/B][/FACE][/COLOR][/SIZE]
[FACE=楷体_GB2312][B]招收名额:100人[/B][B]联系人:  [/B][/FACE][/COLOR][/SIZE]
[FACE=楷体_GB2312][B]小雨老师(电话:15965175802   QQ:619909561)[/B][B]唯凯教育网站:www.vika-group.com[/B][/FACE][B] [/B][/SIZE][/COLOR][/SIZE]
[FACE=楷体_GB2312][B]说明:报名学员需填写一份报名问卷表,请认真填写。教务组将进行审核,通过后方能决定是否适合参与学习。[/B][B] [/B][B][/B][B]下页附:唯凯教育亲子关系工作坊简介[/B][/FACE][/SIZE][/COLOR]
[B][FACE=楷体_GB2312]唯凯教育亲子关系工作坊[/FACE][/SIZE][/B][/ALIGN]
[B][/B][FACE=楷体_GB2312][B]学员感言:[/B][/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B]“[/B][B]参加唯凯教育的亲子教育课程,让我感觉如同醍醐灌顶,意识到自己离一个合格父母的距离太远了。”[/B][B]----[/B][B]新西兰海陆联运公司董事长林女士                                                      [/B][B]“参加唯凯教育的父母培训班,我最大的收获是,原来跟孩子的关系可以亲密,夫妻关系可以这么和谐。”[/B][B]                                                                 ----[/B][B]奥克兰Jimmy中医诊所理疗师汤先生[/B][B]“[/B][B]参加唯凯的亲子教育班学习,改变了我们家的命运,这真的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都一定来听的课程。”[/B][B]----[/B][B]新西兰ASB银行亚洲营业部主任毛女士[/B][/FACE][/SIZE][B][FACE=宋体, MS Song] [/FACE][/B][FACE=楷体_GB2312][B][/B][/FACE][/SIZE][/COLOR]
[FACE=楷体_GB2312][B][/B][/FACE][/SIZE][/COLOR]
[FACE=楷体_GB2312][B]  亲子关系工作坊,起源于美国的生命动力课程。与一般的亲子关系讲座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体验式课程。课堂相当于日常生活的模拟舱,在这里,父母们通过参与震撼心灵的各种体验环节,看到自己在家庭生活中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的一幕幕,获得感动,产生感悟,真正意识到什么是科学的亲子关系观念,为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构建幸福家庭打下坚实基础。[/B][/FACE][/SIZE][/COLOR]
[FACE=楷体_GB2312][B]  亲子关系工作坊,没有说教,却能够让父母对自己在家庭和担任父母角色时得到体悟,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孩子。换句话说,通过工作坊,不仅学会从父母角色去对待孩子,还能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大人,从而增加对孩子的理解,开始体悟到亲子关系的真谛。[/B][/FACE][/SIZE][/COLOR]
[FACE=楷体_GB2312][B]  亲子关系工作坊,能够让父母们以“主动选择”和“负责任”的态度去看待家庭生活以及与孩子的关系,在处理家庭关系的时候,养成自觉从自身去找原因,而不是去抱怨环境和指责家人的良好习惯。[/B][/FACE][/SIZE][/COLOR]
[FACE=楷体_GB2312][B]  亲子关系工作坊,能够让父母们的心态发生大幅度转变,在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中注重“快乐“元素,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快乐,消除压力,获得心灵的舒展。亲子关系工作坊,让父母们知道,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可以处理好家庭、孩子的关系,懂得科学地爱孩子,真正体验到亲子关系的亲密以及家庭生活的幸福。[/B][/FACE][/SIZE][/COLOR]
[FACE=楷体_GB2312][B]   亲子关系工作坊,能够让父母们在亲子关系上体验到拥有孩子的幸福,在家庭生活中对父母、爱人产生深厚的感恩之情。当这一切达成以后,父母们就会懂得如何爱护、教育孩子,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实践“无论别人怎样看待我的孩子,我都要饱含热泪地欣赏、拥抱、亲吻我的孩子,为自己创造的这个生命而骄傲”的朴素真理。[/B][/FACE][/SIZE][/COLOR]
[FACE=楷体_GB2312][B]  亲子关系工作坊,会让亲子关系及家庭生活变得和谐和幸福,因此,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父母都应该要上的课程。[/B][/FACE][/SIZE][/COLOR]
40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08:39:5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谢谢亲爱的小茶叶一如既往的支持。呵呵,既...

谢谢亲爱的小茶叶一如既往的支持。呵呵,既然事情发生了,就无法改变,就不如开开心心的接受。好心态好人生!快乐就如此简单!
40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08:00:0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谢谢亲爱的[EM43][EM43][EM...

谢谢亲爱的[EM43][EM43][EM43]
40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08:01:5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学会感恩

[FACE=楷体_GB2312 ][B]  感谢伤害我的人,因为他磨炼了我的心志;

  感谢欺骗我的人, 因为他增进了我的见识;

  感谢遗弃我的人, 因为他教导了我应自立;

  感谢绊倒我的人,因为他强化了我的能力;

  感谢斥责我的人,因为他助长了我的智慧;

  感谢藐视我的人,因为他觉醒了我的自尊;

  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和无私的爱;

  感谢老师给了我知识;

  感谢朋友给了我友谊和支持;

  感谢邻家的小女孩给我以纯真无邪的笑脸;

  感谢周围所有的人给了我与他人交流勾通时的快乐;

  感谢生活所给予我的一切,虽然并不全都是美满和幸福;

  感谢天空,给我提供了一个施展的舞台;

  感谢大地,给我无穷的支持与力量;

  感谢太阳,给我提供光和热;

  感谢天上所有的星,与我一起迎接每一个黎明和黄昏;

  感谢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使我的生命不再孤单;

  感谢我的敌人,让我认识自己和看清别人;

  感谢鲜花的绽放,如茵的绿草,鸟儿的歌唱,让我拥有了美丽和充满生机的世界;

  感谢日升,让我在白日的光辉中有明亮的心情;

  感谢日落,让我在喧嚣疲惫过后有静夜可依;

  感谢快乐,让我幸福地绽开笑容;

  感谢伤痛,让我学会了坚忍,也练就了我释怀生命之起落的能力;

  感谢生活,让我在漫长岁月里拈起生命的美丽;

  愿人人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B][/SIZE][/COLOR][/FACE]
[FACE=楷体_GB2312 ][B][/B][/SIZE][/COLOR][/FACE]
405#
 楼主| 发表于 2010-5-5 08:20:29 | 只看该作者
406#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23:35:52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放手是一种特殊的爱

[B][FACE=楷体_GB2312 ]   有很多家长对放手抱有迟疑态度,总觉得太多的不放心,总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孩子。还说孩子这不行那不好,可是真正的放手让孩子做了吗?还有一部分人家长不允许孩子失败,那什么是成功呢?[/FACE][/COLOR][/SIZE][/B]
[FACE=楷体_GB2312 ][B]   孩子不会永远在父母的保护下生活,总要自己面对一切。让孩子学会承担吧!把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吧![/B][/FACE][/COLOR][/SIZE]
[B][FACE=楷体_GB2312 ]   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开心,做某种事情都首先考虑父母会开心吗?但是有太多的父母非常的吝啬,赞赏的话、不予表达。使孩子无形中受到打击失去自信。而父母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们都是为了你好,我们会害你吧?是的,父母永远是最爱孩子的。但是爱的方式让孩子无法接受,有些爱甚至是……。[/FACE][/COLOR][/SIZE][/B]
[B][FACE=楷体_GB2312 ]   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相信孩子了吗?好孩子是信任出来的。我们有多少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好孩子看待?大多数是以学习成绩来衡量是不是好孩子;还有就是攀比心非常重,你看某某学习多好呀!再看看你这个笨蛋,俗语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下的“笨蛋”这颗种子,能收获别的吗?那岂不是枉费你一片苦心呢?[/FACE][/COLOR][/SIZE][/B]
[B][FACE=楷体_GB2312 ]   我们为什么长着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多看、多听、少唠叨。亲爱的家长们,我们听一下孩子的心声吧!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吧!放手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爱。[/FACE][/COLOR][/SIZE][/B][IMGA=0,absMiddle]http://cnc.qzs.qq.com/ac/b.gif[/IMGA]
407#
发表于 2010-5-9 18:55:29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放手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真的很难,愿以...

放手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真的很难,愿以后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
40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8:06:3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转载: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①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他曾说过:“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其实,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重要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师从进步主义教育大师杜威。回国后,他终身致力于改造中国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陶行知先生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写道:“从福禄倍尔发明幼儿园以来,世人渐渐地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从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注意比较家庭送来的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不可不趁早给他建立得稳。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要顺其自然,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好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是习惯呢?习惯其实就是一种思维和行为的定式,特别是一种行为的定式,就是使人可以不假思索地就去做一件事情的意识。



1.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先从家庭教育入手(1)





              

              

  好习惯是在人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道德资本会不断地增长,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下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了一种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会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



  当今社会生存发展竞争日益加剧,如何让孩子在未来工作生活中脱颖而出显得尤为重要。而奠定孩子一生基础的就是好习惯的培养,所以如何教育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就成了家长们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当前教育应当积极关注和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都知道,孩子的习惯是在他们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一定要先从家庭教育入手,尽可能在家庭中树立起孩子良好习惯的意识。



  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养成。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定要讲求方法。作为家长,必须明确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担当的角色,必须明确应该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培养孩子什么样的习惯,要抓住关键时期,注重科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家长通常会忽略习惯的作用,常常爱“教育”孩子说:“你得有规则意识,要懂得礼让别人。”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教育”并没有收到相应的效果。对很多孩子来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事情需要他自己来处理,而处理的方式往往是由他的习惯所决定的。习惯会决定孩子的行为,也会决定孩子的选择。



  比如,有一些孩子,考试总是会出点小错误,这点小错误来源于什么呢?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马虎的坏习惯。因为孩子平时没有养成一种仔细认真地学习、做作业的习惯,才导致考试的时候因为马虎而失利。还有的孩子有拖拉的坏习惯,一做作业就会做到半夜。这些孩子的习惯就是一边写一边却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吃饭也是一样,一边吃一边玩,总也吃不完。有的家长会给孩子讲道理说:“你吃饭要快,做作业要认真。”其实,这些都不管用。因为孩子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遇到特定的情况,他就会条件反射般地去做。所以我们说,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我在德国遇到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一次,我们在路上看到一个人带着一条狗过马路,那个人穿过了马路,而那条狗稍微慢了一点,于是就没有尾随他过去,主人已经到了马路对面,可它只是看着马路对面的主人,仍然站在路的这边。我们一抬头,原来是红灯亮了,那条狗就等在路边一直到绿灯亮了才过马路。这说明,它显然具备了一种能力,就是它会看红绿灯,其实,最主要的是它有条件反射,一看到红灯它就停下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那条狗在看红绿灯的过程中并没有特别多地思考,而是一种习惯的驱使。



  其实,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是一种规则、一种道德。对此,我们可以看成是一种习惯,也要养成遵规守则的习惯。如果没有这种习惯,一个人甚至有可能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坏习惯有可能让一个人失去朋友,甚至失去和睦的家庭生活。还有一些坏习惯,可能会让一个人失去一切。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给出了恰到好处的评述,他说:“好习惯是在人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道德资本会不断地增长,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好习惯会影响孩子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好习惯对孩子极为重要,会成为孩子一生成功的导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好习惯是人生最重要的指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大功夫。



  其实,所谓养成习惯就是不断地强化一种行为,直到它从陌生变成一种定式。就像节约的习惯,水笼头滴滴嗒嗒在流水,我们从那儿走过立刻就把它关上了,这个动作并没有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活动:“水浪费了国家要受损失,我也不划算,一定要节约。”而是很自然地去做了,这就是习惯,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父母应注意的4个细节:



  (1)父母要发挥好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很强的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模仿几乎成为了所有孩子的天性。父母应当以身作则,成为典范,不要让自己可能的坏习惯感染到孩子。



  (2)了解孩子。小孩子愿意做什么、能做什么、怎样做、这样做的影响是什么,家长一定要了解。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询问孩子对各种好、坏习惯的看法。对于不良思想苗头要及时予以教育、纠正。



1.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先从家庭教育入手(2)





              

              

  (3)灌输正确的行为规范要从小开始。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告诉他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使孩子头脑中对“习惯”有明确的辨析。当孩子做错时,要及时帮助其改正,不可放任不管,以免形成坏习惯。



  (4)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行为规范。用条文的形式列出好习惯与坏习惯,全家都严格遵守这一规范,父母与孩子互相监督,并设立奖惩制度,以督促孩子养成好习惯。



2.好习惯的三个标准





              

              

  好习惯是有标准可循的。首先,好习惯要符合科学规律。在生活中依照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有助于形成好习惯;第二,好习惯要符合社会要求,具有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是好习惯形成的保障;第三,形成好习惯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毅力是养成好习惯的内在因素。



  对于好习惯的标准,很多家长在这方面不是非常清楚。其实,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格品质,人们的行为时刻都受着习惯的影响。那么,怎样养成好的习惯?孩子的习惯是否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又该怎样来区分好习惯与坏习惯呢?关于这些,家长可以从好习惯的三个标准中找到答案。



  帮助孩子适应社会是一条根本的原则,好习惯的首要标准就是要符合科学规律。举例来说,一个人的生活习惯要符合科学规律,生活习惯就是现实生活中怎样依照自然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其中小到类似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等细节都是好习惯,大到一个人一天的生活安排的合理性、规律性,这也是好习惯。总之,好的生活习惯一定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好习惯的重要标准之二是要符合社会要求。社会要求有两个基本的内容:一个是公德意识,另一个是法律意识。举个例子,桌上有一万块钱,但碰巧一个人又很需要这一万块钱,但是这一万块钱不是这个人的。那么,这个时候,首先制约这个人不拿走这一万块钱的行为的,是他的公德意识和自觉的道德意识。他会意识到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因为这是别人的,这是他从小就养成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模式。有的时候家长会把问题复杂化,经常会给孩子讲很多大道理:“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等等。其实,更多的时候,孩子的行为就是一种习惯,在成长的整个过程中他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意识,遇到问题连想都不用想,非常简单,因为他知道这钱不能拿,这不是他自己的钱。这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或者是一种道德意识、一种习惯。有的人没养成这个习惯,虽然知道不是自己的但是还是想要,这就说明他的道德习惯的思维定势还没有完全养成。所以公德意识是社会行为的第一个基本制约。第二种制约就是法制意识,但是这种制约就比较危险了,为什么有好多人知道犯法还要去做呢?因为很多人存有侥幸心理。他会想:“哪有这么容易就逮着我啊!逮着了我活该,逮不着我就赚着了。”但是事实上,这种心理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价值观念不符合社会基本要求。所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怎样最大程度地符合社会规则、达到社会的要求。



  好习惯的重要标准之三就是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要培养那些能体现个人良好意志品质的习惯,比如意志力、注意力、思维习惯等等。有的孩子有很强的意志力,在课堂上,尽管他对老师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但他仍然可以坐在那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这说明他在用意志力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其实就是好习惯。



  除了意志力之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训练他的注意力。孩子小的时候总爱被声音和色彩吸引,总是觉得很新奇。从理论上来讲,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家长就可以训练他的注意力。家长可以让孩子坐在地上,然后拿一个球推给他,让他再反推给你。一般第一次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家长把球推给孩子后,孩子也会把球反推给家长,但是随后,孩子的注意力又会被其他的东西所吸引。那么,家长就再推给他,一次一次增加游戏的时间。这个游戏就会帮助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并逐渐地让孩子养成专注地去做一件事的习惯。



  好的思维习惯对于孩子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实际上,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学习成绩的好坏一般并不取决于孩子的智力因素。而是学习品质,或者叫做好的思维习惯。好的学习品质包括:上课能不能认真听讲,回家以后注意不注意思考,能不能专心致志地认真做一件事情等,实际上都属于习惯。而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这些习惯是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养成的,所以,家长与其一而再、再而三地督促孩子学习,不如在日常生活中下功夫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1)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品质。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对“诚实”、“礼貌”、“守纪”、“爱”“善良”等概念会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对于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2)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孩子对“是”与“非”尚无明确的判断标准。这时,需要父母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3)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好习惯的形成对孩子日后的学习、工作都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中父母的角色就是养成好习惯的“助推器”。



  (4)有利于亲子沟通和交流。父母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有利于父母更全面地了解子女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为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409#
发表于 2010-5-14 09:22:1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小雨,你说的太对了,我女儿成绩忽上忽下,...

小雨,你说的太对了,我女儿成绩忽上忽下,主要就是没有养成好的思维习惯。
41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7:31:35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转载: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②

3.用规则协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一个好的规则可以营造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但规则并不是为孩子一个人设定的,而应全家一同遵守,制定始终如一的要求,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才能发挥应有的约束作用,最终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



  家长一定要懂得制定规则来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这个规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家里要形成一些重要的、全家人必须遵守的规则。



  每个家庭都要有一些真正重要的、约束全家人的规则。比如妈妈跟孩子说要天天刷牙,可是孩子就会反驳:“爸爸天天都不刷。”然后妈妈就说:“不用管你爸爸,他做不到,不用理他你刷就可以了。”孩子脑子里也许就会想:“凭什么让我刷牙,我爸就不刷?我也不刷。”还有不爱洗碗的家长,每天吃完饭总是把饭碗往厨房一堆,攒着,几天才刷一次。这种情况下,家长再去教育孩子没有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事情时,孩子会很不愿意接受你的批评,心想:“我妈天天都不刷碗,隔三天才刷一回呢!凭什么天天让我干完我自己的活?”所以在家庭中一定要制定一个规则,小到刷牙洗碗,每个家庭都要有一些真正重要的、全家都要好好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要把生活指向好的方面。



  有的家庭就有很好的习惯,比如每个星期一定会找一个时间,一家人聚在一起说说自己的感受,分享一下各自的快乐与痛苦,这就是习惯也是规则。如果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订立这样的规则:一星期中的某一个时间,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能得到亲人的倾听和倾诉。当家长定立这样一个规则,并按照这个规则真正实施的话,在这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就会有一种倾诉和倾听的好习惯,这对人生非常重要。像这样的一些规则,每个家庭最好都要订立。



  第二,要有始终如一的要求。



  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始终如一,就拿孩子挑食这件事情来讲,第一次逼得孩子哇哇哭,往嘴里塞着也必须得吃。但是过两天孩子还是不吃,妈妈想:“算了,不吃就不吃吧。”就放弃了,这个孩子从此就再也不吃这个东西了。



  很多时候都是如此,父母总是屈服于孩子的哭闹和委屈。有些坏习惯的矫治,或者好习惯的培养,家长总是不能坚持。所以,家长只有对孩子有一个始终如一的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孩子好的习惯。



  第三,尽量使用正向的说法来规定。



  我们很多家长在孩子错误的行为习惯上,最爱说的是“不”,比如,不许拖拉,不许罗嗦,不许……



  如果要是想让孩子形成正面的习惯,应该尽量用正面的说法例如:“要什么”、“应该怎么样”等等。家长要用一种提倡性的、表扬性的、倡导性的语言给孩子传递信息,而尽量少用制止性的语言,这样有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形成。



  第四,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控制自己。



  这一点非常重要。家长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是在管制他,是在限制他,而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家中制定的这些规则,在父母许可的范围内,他有充分的选择自由。



  我为什么提倡父母和孩子制定一个协议性的东西呢?实际上这种协议就把孩子变成一个行为养成的主体,家长以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并在孩子的积极参与下实现了限制和管制孩子。其实,父母的力量是有限的。最终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培养和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控制自己十分重要。



  对规则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规则是约束人行为的最简便方法。与孩子制定全家一起遵守的行为规则,首先说明在父母眼中孩子与自己的地位是平等的,这也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在规则中营造活泼、健康的家庭氛围也是父母在制定规则时需要重点考虑的。让孩子在规则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形成自我约束的品质,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最终在孩子心中形成无形的行为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制定规则的主旨和真正目标。



4.良好习惯要从点滴抓起,从早期抓起





              

              

  好习惯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而坏习惯则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绊脚石。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孩子受益匪浅,终身难忘,并且取得成功。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家长也不能急于求成,孩子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点滴做起。因为孩子的良好习惯大多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小事和细节上。比如,孩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就体现在他不会丢三落四,观察细致,做事有条理等。



  孩子在小的时候做事开始时是凭着一股热情,做得挺好,但最后会不了了之。这时候,家长要及时引导他,不管结果是好是坏,都要让孩子把事做完,不能让他们养成半途而废的坏习惯。



  实际上,家长可以抓住很多机会对孩子进行好习惯的培养:完成每一次作业,大人交代的家务事,为同学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认真高效地从头到尾做完。这样孩子长大了,遇到困难后就会想办法克服挫折,不至于半途而废;在顺利的时候,也不会盲目高兴,得意忘形。



  好习惯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而坏习惯则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绊脚石。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孩子受益匪浅,终身难忘,并且取得成功。即使是随手扶一下倒地的椅子,轻轻一关门,习惯性地捡起废纸团等举手之劳,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



  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注意从细小的事情中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吗?能让孩子不挑食、不剩饭剩菜吗?能让孩子做到讲究卫生、不随地乱扔纸屑吗?能让孩子做到讲文明、懂礼貌吗?能让孩子做到尊敬老人、爱护小伙伴吗?



  对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有些家长却不以为然。这些家长面对这些“小事”,常常听之任之,认为“树大自然直”,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想法。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点滴抓起,从生活细节开始。



  有关研究表明,3至12岁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因为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可塑性最大,认识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求知长技能的欲望强烈,容易接受我们对他们的引导和行为的训练。所以,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孩子进行好习惯的培养。在12岁以后,特别是18岁以后,孩子已形成许多习惯,由于旧习惯的抵抗和干扰,要想让新习惯在孩子身上扎根就比较困难。所以说,培养孩子好习惯也就是关键的那么几年时间,错过了再想培养就很难奏效了。



  培养好习惯,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要不了多久”到底是多久呢?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形成一般的习惯需要21天以上的重复;而要形成稳定的习惯则需要90天的重复。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



  其实,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在吃饭的时候,大多数人是用右手拿筷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从小到大人们都是用右手拿筷子,已经养成了习惯。假如从今天开始,吃饭不再用右手拿筷子,而改用左手拿筷子,会有不舒服的感受。但假如你每天都用左手拿筷子吃饭,坚持21天,21天后肯定不再那么别扭,而是已经习惯了。这说明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只要不断地重复。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有意识地付出,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实践,一个习惯接一个习惯地形成。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5个关键:



  (1)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因为只有家庭成员相互保持诚实真挚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成人的爱护和关心,他才能够信赖他人,有了过失才敢于承认,有了坏习惯才有利于改正。



  (2)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发现孩子有形成坏习惯的倾向时,要采取细致、耐心的方法,冷静地听听孩子的想法,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不可急躁、粗暴地施加压力,甚至进行打骂、体罚等,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3)和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年幼的孩子是非常纯真的,家长要和孩子建立并保持真诚与互相信任的关系。家长对孩子必须以诚相待,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才会将自己的想法与家长沟通。



  (4)制定一些规则并严格要求。规则要全家一同遵守,并且不能随便放松要求,更不能轻易向孩子妥协,对执行规则,家长要态度坚决,严格要求,切不可迁就、姑息。



  (5)采用多种形式培养良好习惯。家长可采用言传身教、讲故事、与孩子共同观看影片并向孩子点评好、坏习惯、玩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5.为孩子营造养成好习惯的环境(1)





              

              

  坏习惯就像堤坝上的蚁穴,姑息放纵得到的终将是整体的崩溃坍塌。家长要善于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就要从约束自己的行为开始,并采取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还要努后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摒除外界环境对孩子思想的污染。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首先就是家庭环境。中国有句俗话:“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父母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习惯,孩子的情感、是非、好坏、善恶和美丑等观念都是在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中逐渐形成,父母最初及持续灌输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待人接物原则和生活习惯等无疑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母对孩子的习惯所形成的影响最早、最持久。因此,习惯更容易在家庭中以“遗传”方式传递,传递的内容其实就是父母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位家长说:“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简单到‘从自身做起’这样一句话。”



  如果父母的生活习惯很差,如看电视、睡懒觉、无休止地娱乐、东西乱放等等,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不利因素。



  孩子在未进学校之前,由于受父母的不良习惯的影响,也早已在无形中养成了不良的习惯,那么,就算学校的教育再好,收效也会大打折扣。因此,作为家长,要及时引导帮助孩子获得对人对事的正确认知,帮助孩子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惑和疑虑,确立孩子对良好习惯的认同并身体力行。同时,要坚持做到“教育孩子,首先教育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真正把“说教”变成“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在细雨润物中,把孩子的好习惯逐渐培养起来。只有这样,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才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孩子的美好人生也会由此起航。



  要制止和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还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比如可以采取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表扬与批评等手段。如果孩子做了好事,受到他人的赞扬,就会继续做好事。如果没有人表扬他的话,这种“做好事”的行动力可能就会慢慢消失。所以,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父母要注重与孩子的行为方式密切互动。



  有这样两位家长,一位长期出差在外,另一位则赋闲在家。她们对孩子好习惯的培养方式大相径庭。那位出差在外的家长,因为孩子习惯了每天有人叫醒才起床,不得不定点给家里打电话完成“任务”,否则孩子很有可能上学迟到。而那位赋闲在家的家长,却眼睁睁看着孩子在闹钟响过依然沉睡,一直睡到两节课过后自然醒来,面对孩子的惊慌失措,这位家长平静地告诉孩子:自己的问题就得靠自己解决。孩子虽然迟到了,但孩子从此再没有将自己的事“分摊”给大人。



  两位家长,两种爱的方式,到底哪一种是对孩子的真爱?相信我们都知道,那就是第二位家长的态度才是对孩子的真爱,但是,试问我们自己,我们给孩子的是哪一种爱呢?第二种吗?好像不尽然。不同的教育方式自然会造就不同的习惯结果。



  这种容忍、迁就、不作为的态度在一些家长看来是爱孩子,真的吗?实际上是爱的误区,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家长一定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



  除此之外,还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要忽视了周围的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足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了不起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后人称他为“亚圣”,仅次于孔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孟母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最初,他们住在墓地旁边。有一次,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然后,孟母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母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母很满意地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



  “孟母三迁”说明孩子应该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周围社会环境无疑也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从态度上来考虑一下,我们会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而“择善而居”吗?



  家长积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策略和方法:



  (1)认清孩子不良习惯的根源,对症下药。父母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2)在孩子的不良习惯刚刚形成或萌芽之际,父母就应及时予以纠正,不要等恶习难改时才引起重视。



  (3)让孩子有意识地、认真地去回顾原先那些无意识的不良习惯,使他自己清楚地了解不良习惯的行为进程,增强对它的意识程度,降低其“自动化”程度,从而克服这些坏习惯。



5.为孩子营造养成好习惯的环境(2)





              

              

  (4)阻断干扰孩子的信息,帮助孩子摆脱干扰、避免反复。



6.善于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把奖励和惩戒用一种现代孩子可以接受的契约方式规定下来,然后实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家长通过满足孩子简单的、看似没道理的欲望,来强化他的优良品质,比跟他讲一大堆大道理要有效得多。



  每个孩子都会有不良习惯的倾向,当然,大人也是如此。但是如果我们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暴露的那些不良习惯,哪怕是点滴的不良习惯报以容忍、迁就、不作为的态度的话,孩子的好习惯就很难养成,并非常有可能因非智力因素残缺而耽误孩子的发展。



  孩子一旦养成了不良习惯,许多家长会试图以打骂来解决问题,或者是无休止地讲大道理,但这两种方法都收效甚微。是否有更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呢?那么怎样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打孩子是绝对没有好处的,因为一旦你对孩子实施暴力,就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了暴力的种子。



  被打大的孩子会出现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造成他的脾气非常暴躁,这是因为孩子会学家长的暴躁形象;还有一种可能叫做内心暴躁,外表懦弱,这种孩子被他的父母打怕了,但是,暴力的种子已经深深地种在了他内心的深处,一旦遇到了合适的环境,它就会爆发出来。所以,打孩子这种粗暴、简单地处理问题的方式,会直接危害孩子以后的家庭生活,危害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发展,是绝对不可取的。



  但是,不打孩子并不等于不惩戒孩子。在家庭中,采用惩戒的方法培养孩子、教育孩子是必须的,惩戒的方式最好要经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约定来进行,这样才能起到相应的教育作用。



  曾经有一位记者跟我谈起她的女儿有做事拖拉的毛病,孩子已经上五年级了,但是做事拖拉的毛病十分严重,洗一个脸就要用半个小时,做作业更是如此,这位记者妈妈天天催促着女儿做事情,但孩子每天晚上十一点之前根本就睡不了觉。女儿非常喜欢上网,妈妈就想出了一个主意,她在征得女儿同意的前提下跟女儿签订了一份协议,协议中规定:女儿每天要保证能在九点钟之前做完作业,洗完脸并迅速躺到床上睡觉。如果这样坚持一周,妈妈就允许女儿每天上网的时间延长,每周总计延长两小时;如果女儿能够坚持两周,那么就再允许女儿一周增加四个小时上网时间。



  上面这份“母女协议”中不仅有奖,惩也规定得非常清楚。母女俩的这份协议里面还有一个负面条款:如果女儿在一周当中有超过九点钟睡觉的,超过一天就要减掉二十分钟。然后母女俩分别签上自己的名字、写上日期,每人保留一份。



  后来,我的这位记者朋友后说:“这一招真的特别管用,女儿一直做得特别好。后来经过了大概四周时间,孩子拖拉的毛病就改掉了。”



  这实际上就是把奖励和惩戒用一种现代孩子可以接受的契约方式规定下来,然后实施。家长通过满足孩子简单的、看似没道理的欲望,来强化他的优良品质,比跟他讲一大堆大道理要有效的多,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度的问题,什么样的要求算是合理、什么样的不合理,还要靠父母自己来把握。



  家长可以把孩子这种简单欲望和推进他的好习惯的形成结合起来,然后他会为了这个欲望去克制自己,久而久之形成好的习惯之后孩子的发展道路就会顺畅得多。所以,建议家长要巧妙地用表扬来强化好习惯,用惩戒来制止坏习惯。



  与孩子制定协议应注意的细节:



  (1)协议应在亲子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不能单方面强迫孩子签订,以防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协议中规定的内容应切合实际,有奖有惩,以争取得到孩子的理解与配合。



  (3)协议中对满足孩子欲望的部分要把握好尺度,太放纵无法起到克服坏习惯的作用;太苛刻又会使孩子不愿意配合。认真细致地将满足简单欲望与推进好习惯的形成结合起来。



  (4)对于已制定的协议要严格履行。不能对孩子姑息、心软,家长也不能言而无信,奖惩制度要完全按照协议规定执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4 03:49 , Processed in 0.06765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