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怎样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母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21 11:0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企业QQ : 4000888552
这是成长论坛上帖子
[转帖]怎样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母亲
前不久,应我市母亲俱乐部邀请,全国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王晓春的助手,家庭教育成功的实践者郝奇志莅临沧州,为母亲俱乐部的母亲们(包括一些父亲)作了一场精彩的家庭教育报告。
 郝奇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自己教育女儿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阐述了她独特家庭教育见解,展示了一个痴心育子的普通母亲的心路历程,讲述了她与女儿共同成长的传奇故事。

 她的报告自始至终贯穿一个主旨:只要你努力去做,每位母亲都可以成为自己孩子独一无二的好老师,每位母亲都能成为成功的母亲。

 在此,记者把郝奇志家庭教育报告会介绍给大家,以期与更多母亲共同分享,更希望与所有家长都能从中受到启迪。



母亲是一种职业



今天我坐在这里不是以一个专家,一个专家助手,一个成功母亲的身份出现,而是作为母亲义工来与大家交流。

我有一个女儿,不到8岁。我是因为有了孩子,才对家庭感兴趣,才体会到这也是一门学问的。我是以母亲义工走到现在的。何为母亲义工:即为了家庭教育这个爱好,不讲报酬,把母亲当成一种事业来做。开始时,我的对象是我的女儿,后来发现,受益的不止是她,还有她的同学和许许多多孩子,我说我自己是个母亲义工。

在国外,母亲义工很常见,也很受学校,社会的欢迎.在我国,这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开放教育观念的渗透,它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相信,在座的不少母亲以后可能也会成为母亲义工,从这个角度上说,我和大家是同路人。

现实中,我很少遇到知音,工作忙,琐事缠身成为许多人的借口。没想到,在沧州竟有个母亲俱乐部,一些人干着与我相同的事情。德国一位教育学家说过,一个国家的命运不是掌握在统治者手里,而是掌握在母亲们手里。我们作为国家命运的掌握者,冲破世俗的阻力,为了一个共同认知的话题坐在一起,我真的很感动。

刚刚解放时,我们主张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而当社会教育被推向极致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又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过去我们不承认母亲是一种职业,实际上,大家必须把母亲提到一种职业的高度去认识,必须明确——



母亲也需要成长


多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我已忘记了,但其中一句话至今仍记忆犹新.那就是——21世纪孩子们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年轻母亲们之间的竞争,而年轻母亲要进入这个竞争就需要成长。

一个女人生完孩子便由妻子自然”升级”为母亲,我说,这只是生理型的母亲,管孩子吃,喝,不生病的母亲.要成为完整意义的真正母亲,我们就必须成长,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不断学习。

我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坐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告诉大家我的经历,经验,教训,这是我在孩子成长中学到的.大家听我讲,我希望你们不是想从这里获得一种教育孩子的灵丹妙药,拿走一个解决孩子问题的偏方,而是从中受到启发,然后自己动脑筋观察孩子,从自己孩子的教育中获取经验,,成为自己孩子的最合适的老师.母亲需要这样的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母亲才能不断成长。

所有母亲都像我一样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孩子很小的时候,刚自己学吃饭.她哆哆嗦嗦地拿着一个小勺开始找嘴,一会儿把勺杵在脑门上,一会儿又杵到鼻子上,脖子里,在这反复的寻找中,她终于找到了嘴.但如果作母亲的不这么观察她,容忍她,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看这孩子笨得连嘴也找不到”,然后抓住她的手把勺放进她嘴里.这两种方式,最后的结果都是孩子找到了嘴,但第二种却使孩子失去了自己得到经验的机会.也许你会说,你的孩子大了,不用找嘴了.但我要说,遇到别的问题也是一样的道理.我就是这样与孩子一起走过来的.接下来我讲一下——



我的女儿



当怀上孩子的时候,我希望我的孩子生下来是个天才,为此,我搞胎教并把它推向很高的程度.基而很遗憾,孩子是个早产儿,脑缺氧,窒息.女儿先天不足的现实让我十分沮丧.我曾跟丈夫商量再生一个.先生很会做工作,他说:“行,咱再生.但有一个问题这个孩子怎么办?你得先把这个带好,不然再生个,你也带不好.先从她身上获取点经验吧!”

出院后,我承接了孩子的养育,开始以做妈妈的心态投入进去,努力使孩子接受早期教育.每天给她做幼儿操,做各式各样的训练,讲帮事,听音乐.两年的时间,女儿终于跟正常孩子一样了。我兴奋,在此基础上,我接着做天才梦。因为我接受了“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这种观点。这时期,我干过傻事,让她学绘画,结果是她从此不再碰画笔.她学英语如醉如痴也在这个阶段.当我的梦还在做的时候,孩子3岁因意外事故摔成颅骨骨折.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会带来什么.大夫告诉我,这种外伤型骨折,有1/4的会引起抽风,不过两年内不抽风,以后就不会出现了.从此,我就像对珍贵瓷器似的把她供着.一年后复查,对我打击更大,孩子外伤引起脑萎缩.在一般情况下,她看上去是个正常孩子,但稍微提高一点就显现出来,协调能力差,动作慢都是表象.可从那次以后,我再没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过.因为,我希望她能像个正常孩子,不希望把阴影带到我们中间,不愿意周围的人盯着她看。

那阵子,一个残疾人运动会正在进行,当我看到残疾人运动员比赛时,我不得不佩服他们,他们做到了一般健全人做不到的事.我下决心教会孩子战胜自我.我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夫妻两人生了个孩子,但孩子两腿不一样长.母亲就告诉孩子,所有的人原来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你看人家腿一样长,那是练出来的.结果,孩子就不停地练,终于拥有了与玷常人一样的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这样.

我是如何教育女儿的,下面我会在报告中陆续谈到.我想先讲讲——

2#
 楼主| 发表于 2005-8-21 11:03:2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直线人生与曲线人生 绝大...

直线人生与曲线人生


绝大多数母亲曾走过许多弯路,因此希望孩子不走弯路不走曲线,两点一线,直接达到目的地.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许多经验的获取必须要经过困难挫折,孩子的成长一定要经过这条曲线,这是成长的必然。如果今天他没走曲线,明天就会走,这件事上没走,那件事上会走.母亲的愿望不能代替事实。

孩子很小的时候刚学走路,地上有一张桌子,桌角是要碰着孩子的.当孩子碰着桌角晨,有的家长就会冲孩子大嚷: “我早就告诉过你,你早晚非撞上不可,你就不听,活该!”也有的母亲怕磕着,就用手捂着桌角,保护孩子,不让他靠近.虽然这个母亲滑有阻止孩子的行为,孩子也没受伤,但孩子却失去了获取经验的机会.说到这儿,我要问你一个问题:你能永远帮孩子判断吗?你能永远跟着孩子吗?都不能.所以我说,你不去保护,他碰了桌角,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只是痛苦一下,疼痛一下,你就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这种保护。因为这种保护的结果,是孩子没有了对事物的判断性.总之我还是那个观点,孩子要走的弯路还是要让她有个很深的体会,那便是——



溺爱的孩子不会长大


我曾是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在家里,可以说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哥哥就不行,我干一点坏事儿,只要推到哥身上,他准得挨一顿臭揍,哥哥往往成了替罪羊.我在这种环境下长到3岁上幼儿园,我的厄运就来了.小朋友都不跟我玩,没人愿答理我,教师也不喜欢我.这时,我开始怨恨别人,怨恨老师.当我有过那段经历后,我就不想让我的女儿再像我那么做.因为我明白了,溺爱的孩子不会长大,缺乏责任感.

说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我在家从来不刷碗,不干家务,我母亲主张,小孩子该读书时就读书,家务不用学,长大自然而然就会干了.长大后,我也果然会干了,但做饭刷碗不是我的一种习惯行为,而是生活的一种点缀.饭我可以做得很好,我能露一手,可如果一日三餐让我做,谢谢,我不干,我宁可下馆子.为什么?实际上,潜移默化使我有了惰性,使我没有机会品尝原汁原味的生活.我的原汁原味的生活到哪里去了呢?被我的父母过滤掉了.等我工作了,结婚了,我收入比较高,家务活儿我不愿干,好,就请个阿姨来做.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条件都很好.后来,我做生意赔了钱.怎么办?自己做吧,那感沉不好受呢!所以我说,让孩子接受最本质的生活是最重要的.我要放手让孩子品尝原汁原味的生活.这就有了——



女儿第一次进厨房


我女儿学英语,且说得不错,因此,我们有机会认识了一些国外家庭,发现了许多让我惊讶的事情.有个美国女孩叫美玲,一个混血儿.一次我们一起到公园去玩,她妈妈拿出香蕉馅饼给我吃,我尝着很好吃,就对美玲说: “你看,你妈妈手多巧,这饼做得这么好吃.”美玲却说: “这是我做的.”她当时只有4岁.我几乎不能相信她的话,可她妈妈给予了肯定.那你还会做什么?我问。孩子说,她会做饼干,烤蛋糕,会自己冲早餐,会很多东西.当然,他们的饭西方化,做起来比较简单,但另一方面,从中表现出的教育观念很好,即让孩子了解原汁原昧的生活,不去过滤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她就会了解,一日三餐是必须做的事情,而不是我愿或不去做都行的。

相比之下,美玲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比我近6岁的女儿要丰富。我为什么不让孩子做,因为我怕孩子做饭烫着。就这个问题,我还与美玲的妈妈讨论过。她这么说:烫也不会烫得太厉害,她这次烫了,下次就烫不着了。听了她这种解释,当时我认为她这样当妈妈太不负责任了,过后,我想想,不负责任的恰恰是我自己,事实上,人家说得没错,我们往往这样,小时不让孩子学,等大了七八岁了,我们又说孩子:怎么这么笨呀,这么大了什么也不会干?家长有没有考虑过:是我们自己从来没有让他会过!

从那时开始,我就让孩子下厨房了。记得第一次,女儿做的是鸡蛋汤。打鸡蛋时,她将两只小手洗干净,把鸡蛋捏破,把过壳捞出来。锅里放上凉水,打开炉子,烧开,然后把鸡蛋倒进锅里,搁点盐,点点油。当然,有我在旁边适当指导,什么叫水开了,炉子最后要关好,等等。最当全家喝这个汤时,我由衷地赞赏自己的女儿——这是我小小的女儿为妈妈做的饭。

许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小时候对孩子的培养,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会做事儿。其实这是不对的,在此,我再给大家讲讲——



一个留学生的故事


不少人也许都看过电影《我们的留学生活》,它很火过一阵子,巧合的是,事后我才知道其中一个主人公是我母亲朋友的孩子。那是主人公的父母拿着电影录像带来我家时告诉我们的。

看过影片的人都会记得那个清瘦英俊的小伙子,他在考试前被赶出来,后来在一个便当店完成了自己的学术论文,获得硕士学位。当他父母看这部片子时,泪流满面。为什么?有一个情节,大家或许记得:小伙子到一个饭店要了两份饺子,他说——“别以为我天天都能来此打牙祭,这是我吃了一个星期的方便面节省下的钱。虽然这饺子不如我妈妈做得好,但我已经很满足了。”他说:“在这一点儿上,我不得不怨妈妈,她没支委会我包饺子,没支委会我生活。在日本,我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习,而是自己不能好好地照顾自己。”他的父母看到这里流下眼泪。我想,这泪不是因孩子学业上的成功,而是为他们生活上的失败而懊悔,他们没有在孩子小时候教会孩子该学会的东西,连基本生活是什么孩子都没有感悟过。

无疑,小伙子的道路是很多家长梦寐以求的,出国留洋,硕士,博士,一份好工作。但他却也缺了什么。直到现在,他回国,他妈妈总要做许多好吃的给他。但我要问一问:妈妈能天天给他这些吗?他能在自己想吃的时候都得到得了吗?当然不能。大家要明白,不要过早经孩子安排一个直线人生,将来孩子长大要靠的还是他自己。

说到这里,我想谈一谈相的问题,即——



不要取代孩子的价值观


在成人看来,坐车比走路好,坐小车比坐公交车好,坐飞机当然最最好,这是成人衡量好坏的标准,它是以钱为价值尺度的。但这原本不是孩子和价值观。在孩子眼里,坐过几飞机、汽车后,也许会觉得,坐飞机最不好,坐在里面不能动,只有白白的云,蓝蓝的天,亮亮的太阳,没多少可看景物;坐火车比它好,因为坐火车沿途能看风许多不同景色,田野、河流、树木、村庄,而且它们都一样样往后“跑”。坐汽车就更好,能随时停下来。从孩子角度说,走路可能最好,可以随时观察,这儿蚂蚁在打架,那儿有个小虫,他可以去捉。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价值观,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强加于孩子。慢慢地,孩子接受了成人的观念。这样到十四五岁,就有一种情况出现了:“我的衣服600多快,你的才400快。”被比下去的就要回家跟妈妈要好的,这时,妈妈会承受不了,埋怨孩子,觉得孩子的要求太过分了,可反过来,家长你想汉想过,是谁把这种价值观灌输给他的?在孩子幼小时,正是家长说话、做事,把自己的观念,自己的价值评判带给了孩子,影响了孩子。

到底该如何尊重孩子的价值观,让他们在生活中自由地领悟和感觉,自然而然得到自己的价值标准呢?我从一个老外身上得到了启迪——



我与老外捡垃圾



这个老外一家非常富有,我想可能是我这辈见到的最富有的人。女主人是中国人,后来嫁给了一个英国贵族。她工作非常忙,孩子的教育就托给一位家庭教师,这位家庭教师年收入就达50万元。

我与这位家庭教师关系不错。一次,她得意地告诉我她发现一样“宝贝”。我一看,是别人家扔掉的菜坛子。我非常惊讶:“你要这个干什么?”只见她打开一个纸箱子,我看到了什么?里面是一个一个口袋,口袋上贴着标签,打开看,鸡毛、废纸筒、包装纸等,最最让我不理解的是还有瓜子皮——西瓜子皮和葵花籽皮。我吃惊:“你捡它们干吗?你什么东西不能买来?”她说:“你错了,年有的东西都能买来,但童趣你是买不来的,孩子的喜悦是买不来的。”我当时并不理解,甚至还讽刺她——噢,你是个拾破烂的大王呀!她听了竟很高兴:“好,我就是拾破烂的大王。”我可是一点赞赏的意思也没有。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我无意间走进她教的这两个孩子的教室,我惊讶了:墙上挂着一幅非常逼真,漂亮的猎头鹰,用的东西正是瓜子皮,鸡毛,核桃皮等等。我在他家里看到过许许多多国内外买回的高档玩具,但教师告诉我,孩子们亲自制的猎头鹰是他们最喜欢的东西。喜欢它的原因不在于花了多少钱,而在于他们花了心血,“花”了自己的想象。

除此以外,我还看见窗台上放着好多植物,这些植物是同类的。但可以看出,它们被有意错开了种植的时间,高低不同。我问这是为什么,家庭教师回答,为了让孩子观察,让他们看出不同成长时期同类植物的不同特点。哎呀,我是自愧不如。这些东西没有特别的,都是生活化的。人家是教师而我这个孩子的母亲又做得怎么样呢?我真是感慨又感动。她还告诉我,那个泡菜坛子就是为了给植物安个新家,因为它们长大了。

从他们生活的点滴中,我看出,我们给教育的定位常常是纯粹而又纯粹的,让孩子不犯错误是教育,教给孩子知识是教育,可我们从来不把生活当成教育,我们给孩子提供教育时把许多本质的东西都过滤掉了而实际上,生活本身就是教育,而且是更本质的教育。

我们成年人往往用钱来衡量事物,但是,却很少想到,有时恰恰是钱剥夺了孩子的快乐。这就引发出这个家庭中的另一个小故事——
3#
发表于 2005-8-25 13:35:1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哇,咋那么多????? 原来爸...

哇,咋那么多?????
    原来爸爸妈妈也是很不容易的!!!!!!!!!!!!!!
4#
发表于 2005-8-25 13:39:5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欣赏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已经成为家长的共...

欣赏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已经成为家长的共同认知,但我要说,如何欣赏也需家长动脑筋,不动脑子地一味欣赏也是害人的。

我曾与一位在国外受过多年教育的朋友谈起中西方教育的不同。她举了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她说,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自己穿衣服,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妈妈可能会说:“看你穿得歪歪扭扭的,怎能么见人?”然后,她便帮孩子生新穿好。那这孩子从中获取的是“知羞耻”,穿得不好,难看。换一个西方母亲可能就会这样,“瞧,你穿得真棒,你真了不起”。也许衣服穿得根本不像样,领子窝着,扣也系错了。但妈妈不在乎,可能会自豪地抱着孩子出去走一圈,逢人就夸:“看,这是宝宝自己穿的。“这是赞美式教育。一般情况下,这种教育没错,但朋友的一句话让我深思:如果这个孩子不是三四岁而是七八岁,衣服穿不好,你还不让他“知耻”,还赞美他,这是不是儍了?所以欣赏也要看对象,分时间。

受朋友启发,我开始关注如何欣赏的问题。孩子两岁时,她做了什么事,我便赞扬她:“宝宝,真棒,我真为你骄傲。”她欣然接受。但当她三四岁时,我领悟到,不能再这么称赞下去了。有一次,我一进家门,她就钻进洗手间,我跟过去一看,原来她把洗手池刷得干干净净。我说:“宝宝,你真是个好孩子,我太喜欢你了。”然后,就出来干别的事了。过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她还在洗耳恭听手间刷池子呢)你怎么还刷呀)她说:“你没告诉我呀。”我说,妈妈不夸你是好孩子了吗?“可你没说池子刷得是不是干净。”噢,我才明白,我是没告诉她,我夸她不具体,而她不需要这种宽泛的称赞。所以,我就说:“客店客店,你刷得很干净。”她却说:“真的吗?”看,这时再称赞,她开始怀疑了。这使我认识到,称赞要具体,哪怕指出她的不足,她都能接受。

好好!!!!!!!!!!!!!!
5#
发表于 2005-8-25 18:37:41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真精彩! 相信会给很多母亲带来启发。...

真精彩!
相信会给很多母亲带来启发。谢谢转帖。
6#
 楼主| 发表于 2005-8-26 08:23:08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哈哈!谢谢羽佳赏识啊!真的感觉不错呢...

哈哈!谢谢羽佳赏识啊!
真的感觉不错呢!噢!不是说我是说这篇文章!
7#
发表于 2005-9-2 12:03:3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文章本天成.笑对人生采撷之.谢谢你给大家...

文章本天成.笑对人生采撷之.谢谢你给大家带来这么精彩的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4 17:28 , Processed in 0.0589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