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6月20日我好像又走上了一个误区,很...
6月20日
我好像又走上了一个误区,很多时候为了赏识而赏识;总是担心他在幼儿园不开心,于是我的引导偏了,当我问他,在幼儿园有什么开心的事:儿子总是说“今天老师表扬我了”
好像孩子是为了赏识而去幼儿园,所以孩子做的一切,仿佛都是为了别人的肯定,所以孩子变得敏感、功利、学会察言观色,比如今天他说老师表扬了他五次,但看得出来他说的时候没有自豪感,我去接他的时候,看到他的眼神,也不舒展,表情有点不自然。
可能因为儿子没有用心去感受过程,而去等待结果了
因为我们的功利,对未来有太多的担心,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
给孩子希望,首先我们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才是活在当下,享受当下,享受当前的每一分一秒
可是我们做了什么,总是当心这、当心那的,孩子一点都不自然
最明显的吃饭的时候,我们的说教就太多,这个是很有营养的,你想长高,就要多吃;儿子看到就不想吃的,还一定要逼着他吃,还说最少吃三口才可以吃他喜欢的鸡蛋,或者当他吃咸菜的时候,极力告诉他咸菜的制作过程有多脏,影响他的胃口.....
引导孩子什么是开心的事?
应该引导孩子享受过程
比如说昨天下午回家的路上观察青蛙跳就是开心的事
儿子看到一个叔叔在水里捉着什么。儿子好奇的凑过去问“叔叔,你在干什么?”叔叔没回答,于是儿子又加大声音问“叔叔,你是在捉蝌蚪还是捉青蛙”
依然得不到回答,儿子再加大声音问“叔叔,你是在捉蝌蚪还是捉青蛙”
叔叔终于回答了“我不捉蝌蚪也不捉青蛙,我是在捉鱼”
原来叔叔看到一条黄鳝,在石缝里,但弄不出来.儿子还开心的想“我希望叔叔捉到后,把黄鳝送给我”,这个想法很自然,这个过程就很美
然后我们坐池塘边的高高的石头上玩“快乐巧连智”的拼图,贴贴纸,这种情景就很美.更美的是,诺诺一边玩一边想着吃零食,还不停来我包里抢零食,这就是孩子的天性,这些过程都能成为美好的回忆
然后走在路上,我们又玩人类成长的游戏,可是儿子一直想做婴儿,希望妈妈抱的时间长一些,当我抗议婴儿时间太长,怎么婴儿还不长成小孩呀,儿子则会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这种笑声就很美
爸爸终于回到了家,下围棋的时候,爸爸一看我们下棋说“参加围棋比赛,相当于参加正规培训,水平提高了不少,”说完爸爸就走开了,可是当他每一步好棋,或者吃掉我的子的时候,儿子都会情不自禁的大叫“爸爸快来看呀”这就是孩子的天性,自我的陶醉,自我表现的欣赏,自我肯定,好美
当儿子洗澡的时候,故意往浴缸倒很多沐浴露,为了有很多泡泡,然后整个身体掩埋在泡泡中,享受泡泡,洗着洗着就开始打哈欠了还说“这睡眠沐浴露真管用,现在就想睡了”(沐浴露是我和他前一天才买,这是舒眠沐浴露,他说就买这种,洗了可以很快睡着)这些过程就很美
享受生命的过程,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