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情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赏识随我想

[复制链接]
411#
发表于 2007-1-5 13:31:39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red] [B...



[B]享受当下的奥秘是:

凡事发生——

首先“太好了!”

才有能量

创造更好的!

——人生感悟•周弘

2007-1-5于广州[/B][/COLOR]


[em14][em14][em14][em14]
4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6 09:12:55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同样的动作,在不同的心境下,感受自是不同...

同样的动作,在不同的心境下,感受自是不同。

我知道因果的作用,当我和孩子双目接触时,我发现,孩子在观察我,看我的表情来决定他该如何反应。这时候,我微笑,并且把温热的眼神放出去,就当作是在播种,孩子就会微笑、表情轻松。
当然,这一招,对大人也有效,我是播种、播种、努力在播种。

从被教育要对人微笑,但不知其作用,变成了深知其作用,而主动的施予。
4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6 22:55:2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QUOTE]很多人包括指导心灵的导师,...

很多人包括指导心灵的导师,往往过于严苛,过于批判,造成学员的自信完全丧失,变成压抑与退缩,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重新建立起信心。更因此使很多人不敢接近心灵学习(因为会被批判会被否定)。

所以永远在我的辅导模式里头,赞叹的永远多于指导,这就是将肯定摆在前头,将教诲摆在后头。当然我也碰过有人只喜欢我的赞叹,听不进我的指导,他的成长就很有限。当然也有人很吃否定的口吻那一套,好像不讲重话,他听了就没感觉,也不过瘾,这时妳也可以狠狠批他一下,(但这很冒险,没有足够的信任,不能一试!)我也碰过这样的人,他要听真话,于是我说了真话,他耿耿于怀,甚至升起怀恨的心。与人互动多了,状况就多了,真的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对别人要能赞叹多于指导,也要先如此对待自己,要懂得欣赏自己,内在几近自信自恋,对外谦虚有礼。

接受自己的弱点,善用它,认同自己的优点,发挥它。

接受自己的痛苦与不安,(佩玛丘卓说:不再拒绝痛苦与不安),就能自然地接受别人的痛苦与不安。

如果认为痛苦与不安可以透过修行完全消灭,那就说得太自满了,因为即使可以在这一辈子修到,有必要吗?因为痛苦与不安都是中性的,我们用正向看待它就变成正向感受,我们用负向看它就变成负向感受,例如:良药苦口,所以即便是苦口,我们依然甘愿喝下,而无负面怨言,不是吗?

同样地,不安会带来警觉性提高,所以讲师面对演讲压力时,不是同时也可以使用到它的张力吗?所以不安就可以接受了。很有趣的认知吧!
4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6 23:04:15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QUOTE]观照并不是内省。内...

观照并不是内省。

内省是去“想”关于你自己,但是观照根本就不是思“想”,它是“觉知”到你自己,那个差别很微妙,但却是非常大。

心理分析上坚持要内省;而禅学坚持要“觉观”。

当你内省,你要怎么做?比方说,你在生气,你就开始去想关于愤怒的事,去想说它是如何引起的,你开始去分析说它为什么会被引起。你开始判断说它是好的,或是坏的。你开始合理化解释说你的生气是因为某个情况使然。你沈思愤怒的来龙去脉、你分析愤怒,但是那个注意的焦点是在愤怒上,而不是在你自己。你的整个意识都集中在愤怒上:你在看、你在分析、你在联想、你在思考它、你试着在想出要如何来避免,以及如何去除它,如何不要再犯。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你会将它判断成是不好的,因为它是具有破坏性的,你将会发誓说:“我将永远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你将会试图透过意志来控制这个愤怒,所以心理学变成总是在分析和剖析事物。

禅学说:“要‘觉知’,不要试图去分析愤怒,那是没必要的,只需看着它,但是要有‘觉知’地看,不要开始去‘想’。”事实上如果你开始用想的,那么思想就会变成 去看那个愤怒的 一个障碍,思想会蒙在它上面、思想会像一朵云一样地围住它,那个清晰就丧失了。根本就不要用想的,要处于一种“无思想”的状态,只要“看”。

当你跟愤怒之间连一个思想的涟漪都没有,你就是在直接面对那个愤怒。你不去剖析它、你也不必很麻烦地去探讨它的起因,那个起因早已成为过去。你不去判断它,因为你一判断它,思想就又开始了,你也不必发任何誓说:“我将不会再犯。”因为那个发誓将会引导你到未来。在“觉知”当中,你停留在那个愤怒的感觉,全然在“此时此刻”,你没有兴趣去改变它,你没有兴趣去思考它,你只有兴趣直接去看它,直接面对它,就是这个当下,那么那就是“观照”。

这就是它最美好之处:如果你能够“看”着愤怒,它就消失了。它不仅在那个片刻消失,经由你深入的“看”而来的消失就能够让你掌握那个要诀,不需要使用意志,不需要为未来作任何决定,不需要去追溯它的来源,那是不需要的。现在你已经掌握了这个殊胜的要诀:看着愤怒,愤怒就消失了,而这个“看”是永远的都可以的,每当愤怒存在,你就能够“看”,然后这个“看”能够让你更深入自己的内心。

“看”有三个阶段,
第一,当愤怒已经发生,而且消失,就好像你在“看”着一个尾巴正在消失---一头怪兽已经走掉了,只有尾巴在那里。当那个愤怒存在,你因为涉入太深而无法真正“觉知”。当那个愤怒几乎消失,百分之九十九消失,只剩下百分之一,只剩下最后的部份还在进行,消失而进入地平线,那个时候你才变得“觉知”,这是第一种状态的“觉知”,不错了,但是还不够好。

第二种状态就是当那只怪兽还在那里,不只是尾巴在那里,当那个情况已经白热化,你真的生气到了顶点、在沸腾、在燃烧,那个时候你才变得“觉知”。

还有第三个阶段:愤怒尚未来临,或是正在来临---不是尾巴,而是头,它刚好进入你意识的领域,那个时候你就变得“觉知”,那头怪兽尚未形成,你在那只动物还没有生出来前就将它杀死,就像是避孕一样,那个现象尚未发生,那么它就不会在你的意识领域、在你的业方面留下任何痕迹。
4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16:16:19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是非 或是 选择非黑即白、非赞成...

是非 或是 选择

非黑即白、非赞成即反对的两极作法,常常让事情陷入拼个你死我活的地步。

黑到白之间,还有数不清的色彩。

赞成和反对之间,还有数不清的各种做法可以选择。

你的做法,我虽然不赞同,但我把它视为一种选择,而我的做法,也是一种选择。

我要不要改变你的做法?

这牵涉到的问题很深,一时半刻也说不清楚。

而且想改变别人,就是一种顾虑,劳心分神。

我是继续修炼,因为我也不见得完全正确,继续修炼,当我们的机缘到了,才有机会一起升騰。

要不然,我如果为了谁对谁错在那里没完没了,我们一起深陷泥沼,到时候两个一起完蛋。

当别人提出反对的意见,我该怎么处理?

以前我不够自信的时候,我的念头是:“你在反对我!”,我立即陷入情绪反应,像喷发的火山,喷得到处都是。

那天,有人提出疑问,我以充满信心的语气和个人经历作分享,他解开了很多心结,说出他憋了很久的心底话。

几天后,老公有了一些疑问,我又以充满信心的语气和知识作分享,突然,我有了一个触动。

他不是反对我,他是没有信心、或失去信心。

我要做什么?

给他生出信心。
416#
发表于 2007-1-7 17:05:4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情望,新年好!物以类聚常...

情望,新年好!

物以类聚

常进来

因为有吸引我的力量

越走越深

会有孤独

但不怕

因为孤独同样给自己力量和认同

你的帖让人有思考的空间

也像咖啡

越苦也越醇
417#
发表于 2007-1-8 10:47:1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总是想着自己不容易,很难设身处地想到别人...

总是想着自己不容易,很难设身处地想到别人的不容易。

尤其是对待孩子。

当沉醉在自己不容易之中创造的得意时,对孩子就会更加“变本加厉”-----恨铁不成钢!

哪里还会有赏识的言语和动力?

即使有-----也是“假赏识”,更让孩子受不了。

假赏识,想唤醒孩子很难,自己的态度很难转变,对待生命的态度“飘忽不定”,孩子无所适从。

真赏识,是发自内心的为孩子骄傲、自豪,再糟糕中找太好,对待生命的态度“自然恒定”,孩子感觉到的永远是奔腾不息的爱,在呵护中快乐成长...

假赏识不如不赏识,因为它是“夹生饭”!

真赏识才是真爱的升华和体现!!!

[em14][em13][em14]
41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 01:02:0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日式育儿经 - 从朋友网站转贴像...

日式育儿经 - 从朋友网站转贴

像我小丫姨, 从小表妹还没上幼儿园开始, 就开始东补西补的。现在上小学了, 下课还是去补....英文....等, 她总是说她女儿很快乐, 但我实在看不出来她哪里快乐,是爸妈之间少吵点架她才快乐吧!! 或许她快乐的去补习只是为了不想看到父母吵架而已......

旅日画家庄凌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在东京、横滨、长崎、札幌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庄凌独自一个人把女儿带大。

女儿在日本从一岁半开始上保育院直到毕业回中国上小学,她亲身体验着中日育儿方面的巨大差异。尽管这种差异,曾经给她带来过许多困惑,但是,看着女儿健康快乐地长大,看着她成为优秀的小学生,庄凌说,这些年的付出完全值得。而那些曾经困扰着她的“日式”育儿方式,也让她由衷地感到赞赏。

庄凌非常庆幸女儿拥有一个真正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她没有强迫女儿上各种兴趣班,而是更多地拥抱孩子,陪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

尽管女儿在上小学前不会中文、不会汉语拼音、不会算术,但从一年级回国后到现在,一直是班上的优秀学生。

◇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孩子大小便?

大小便顺其自然,等待孩子的觉醒

女儿两岁了,每天上保育园都要带两个大书包,一只装干净衣服,一只装尿布。一个班11个1到2岁的孩子,2名老师,除了午睡用纸尿片,其它时间都用尿布,可想而知老师的工作量有多重。

我想,女儿不会大小便,一定给老师添许多麻烦,于是和老师探讨。

老师说:“你太心急了,孩子还太小,和她讲是讲不通的,这时候孩子的膀胱还太小,没有什么感觉,也存不住尿,我们大人膀胱感到涨了,会意识到要小便,这么小的孩子怎么理解得了呢?”

我放弃了对女儿的“训练”,让她顺其自然,等待她的“觉醒”。

女儿两岁半时的夏天,突然就会叫“我要小便”,从此很少大小便在身上。

女儿也从来没有穿过开裆裤。很想告诉那些和我一样心急的妈妈,放弃那些教宝宝早日学会大小便的努力吧。老人们让孩子穿开裆裤,想尿就可以随时尿的方法,更是使不得。

◇给孩子穿多少衣服合适?

大冬天穿短袖光脚丫,喝从冰箱里刚刚拿出来的冰牛奶

记得女儿在保育园的第一个冬天,当我把孩子送到教室,老师立刻不客气地说:“她穿得太多了,活动不方便,把袜子脱了,光脚不会滑倒。”

东京的冬天,室内大约22-24摄氏度,室外一般在0到3摄氏度。保育园对1-3岁的幼儿规定,冬天,内衣只能穿短袖,外罩一件绒衣,外出可以加穿一件绒背心,在室内要光脚。穿短袖内衣是因为孩子洗手常常把长袖内衣浸湿,容易着凉。3岁以上孩子穿着比较自由、内衣可以是长袖,也可以是短袖,袜子穿不穿随意,但要穿屋内专用的布鞋。

在保育园里,很少有孩子穿毛衣,大多是纯棉的绒衣,没有一个孩子冬天穿两条裤子,都只有一条单裤,我的女儿也不能例外。保育院的孩子们,无论冬、夏,牛奶、饮料全是凉的。即使是在北京的冬天,女儿早晨依然是喝从冰箱里刚刚拿出来的冰牛奶,也从没有因为喝冰牛奶、冰水闹过肚子。

女儿3岁以后,保育园“散步”的活动便多了起来。散步的日期是每月初就定好的,无论这一天阴天还是刮大风,只要不下雨,就不属于“恶劣”天气,老师照样带孩子们去散步! 孩子们散步路途之遥远,让我十分惊讶,二三站地,走去走回,还在公园里玩一个小时!只要散步就是一个上午,还不让穿大衣!女儿却说:“妈妈,我不冷,还出汗呢。”

育儿书上说:给宝宝穿衣为难时,最简单的方法,即是让宝宝比妈妈少穿一件衣!从此,这就成了我给女儿穿衣服的标准。别担心,孩子是个小火炉。

◇和小朋友打架怎么办?

希希打架,老师在旁边加油

女儿一岁半入市立保育园。入园3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接女儿时,我刚刚踏入教室,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对我说:“您早来一步就好了!刚才真是精彩啊!”

老师告诉我,女儿入园后,经常跟在老师身后,或与比较文静的女孩玩,有时,调皮的男孩子抢她的玩具,她只是愣愣地看着,或者再去找别的玩具玩。那个经常抢别人玩具的小男孩刚才又抢了她的书,她先是愣住了,坐着发呆,突然站起来冲到男孩子面前,使劲打了小男孩一巴掌,书落地,两个孩子开始抢起来,小脸儿憋得通红,谁都不肯放手。老师兴奋地说:“我们全班都为希希鼓掌加油呢!”“希希加油,希希加油!”也许男孩子被这声势吓住,终于放弃了。

我听了老师的叙述,有些茫然,不知说什么好。老师看出我的表情,解释说:“孩子之间动手是正常的。打架不好,打痛别人更不对。但是他们才不到2岁,根本听不懂不能打架的道理,更不知道打了别人,别人是什么感觉,所以,尝一尝被打的滋味,才会明白打人是很痛的,所以不能动手打人。1-2岁的孩子动起手来力气有限,一般只是随手而动,没有心计,不太容易受伤,当然,我们也会看在眼里,绝不会让孩子受伤。”

在保育院里,小小一个班,只有11个孩子,其实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孩子在这个生存环境中自觉地学习怎样“生存”的本领,就好像是本能。

一个从没有被人“打”过的儿童开始“体验”被打,这是他人生路上必然遇到的“事件”,做父母的用不着过于惊慌,这是他的宝贵经验,他会渐渐认识到人与人的不同(即有的小朋友不打人),学会辨明是非,学会选择朋友。

◇男女同浴?

与爸爸一起泡澡,浴室里有各种玩具

在日本,孩子们和父亲洗澡是孩子们的一大乐趣,据说日本过去很多女孩和爸爸一起洗澡到五六年级甚至到初中,这在我听来,实在不能接受。

我的女儿与爸爸一起洗澡到6岁,我说:“你已经是个小女人了”。在这之前,经常是我给她洗澡,爸爸陪她泡澡,浴室里有各种玩具,他们一起“过家家”、“开商店”、“打仗”、“讲故事”,在浴室里度过的快乐时光,是女儿也是父亲美好的记忆。

在保育院也是同样,3岁前,每年的夏天上游泳课,男孩女孩都是光着身体,3岁后开始穿泳衣,但是换衣服还是在一起,他们很小就看到自己与异性的不同之处,甚至男孩女孩因为好奇互相看如何小便,老师也不大惊小怪地严厉斥责。

我想,从小让孩子认识自己和异性的身体的区别,也是一种教育,当他们长大后,也会少了许多对身体的神秘感。

◇如何培养动手能力?

大班帮小班穿衣,玩“开饭店”的游戏

女儿5岁升班了,喜悦之情漾溢在红红的小脸上。“妈妈,老师说,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大哥哥大姐姐了!”女儿兴奋地向我讲述“新鲜事”:“今天老师选我和另外七个小朋友午睡后到2岁的‘郁金香班’,帮助小弟弟小妹妹穿衣服。” 后来我知道,5岁大班的儿童,每天午觉后,有一个小组去小班帮小朋友穿衣服,其余的人把迭好的被褥,协助老师放到壁柜中。

日本的保育园、幼儿园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儿童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

每学期都有“开饭店”的游戏,虽然叫“游戏”,但做出的食物是真正可以吃的。

“开饭店”前两天,孩子们用纸迭成钱包,用彩笔划“钱”,大班的孩子还把钱包和钱送到小班的小朋友手中。

“开饭店”当天,孩子们人人带上漂亮的小围裙,头上带上三角巾。

3岁的孩子把生菜洗净,用手掰成小块放入筐中,把煮熟的土豆剥去皮;

4岁的孩子用削皮器,削下胡萝卜、生土豆的皮;

5、6岁的孩子用小刀把削了皮的蔬菜和香肠切成块,在老师的指导下煮咖喱饭、油煎香肠,还有一些孩子做蔬菜沙拉和大酱汤。

大家在小礼堂里热火朝天忙到中午,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

2岁的小朋友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带领下,首先拿了“钱”来“买”饭,接下来是3岁、4岁的孩子们,而大班的孩子给所有小朋友服务完之后,才坐下来吃饭。

其实,每学期做的饭菜都一样,但每一次孩子们在几天前就开始兴奋地期待。



◇华人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只要身边有人照看就好”

很多华人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照看,没有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肌肤接触、拥抱、关注的目光、有人和他说话……有些华人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会思维迟缓,缺乏爱的安全感。


◇把孩子当作比较的对象

华人父母爱面子,又想鼓励孩子上进,于是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把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只能给自己带来不满和痛苦,又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种比较心理也可能导致家长之间的难以相处。


◇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着传统观念,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也就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于是,不被尊重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就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因此,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使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等等。


◇给孩子指定发展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设定的路上。即使孩子并不适合,也不喜欢。在这些压力下,家庭变得不快乐,亲子的和谐关系被牺牲。


◇把学校的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标

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孩子前程的重要因素。


◇认为早起很好,睡觉就是懒惰

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但现在很多孩子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发育,脑力会减退。


◇认为孩子应该把全部时间拿来学习

有调查显示,常做家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透过处理家事,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增强,长大后比较能面对挫折。华人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不让孩子做家事,也就剥夺了他学习工作、分担责任和学习面对问题的机会。


◇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

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亲子或夫妻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一个小矛盾就会引爆冲突。


◇认为父母的爱是对子女任何要求的借口

爱不是为所欲为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父母不该把爱当作对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挡箭牌。


◇认为养孩子是艰苦的义务,不是享受

华人父母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并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报、孝顺。比较正确的态度是,养孩子是一种命运赐予的享受。应该享受和子女相处的时光,享受看着他们成长的乐趣。
419#
发表于 2007-1-10 11:29:3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非常感谢情望老师的帖子,看着这些充满智慧...

非常感谢情望老师的帖子,看着这些充满智慧的帖子,如饮甘露,谢谢了!
42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00:32:09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倾听海洋,或倾听来自云端的雷鸣,或倾听大...

倾听海洋,或倾听来自云端的雷鸣,或倾听大雨的声音,都会把你的自我放到一旁,因为那是不需要的…海洋不会攻击你,雨水不会伤害你,树木不会攻击你,你不需要做任何的防卫。当你对生命、对存在如此的敏感敞开时,你会不断地经验到这样的片刻,很快的,它会成为你的生命。

不论你在家里、在工作还是在这两者的路上,你可以运用任何一种声音、噪音,把它们视为一种回到内在宁静空间的机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4 14:23 , Processed in 0.12566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