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叶子 发表于 2009-9-21 11:20:01

re:嗯,是的,起码不会有了那种对立的状态了...

嗯,是的,起码不会有了那种对立的状态了。
   有一天晚上,因为作业完成的质量问题,我有些控制不住的情绪在说他,他反倒像周老师的口吻说了一句:“有你这样对孩子的吗”? 哈哈,被他的一句幽默话将整个紧张的局面打破了,把我从紧张的情绪中拉回到欢声笑语中来了,接下来当然又很愉快地处理了所谓的难题了!


真好!大人在变,孩子也在变!其实偶尔的发脾气也挺好的,对方化解的语气是不是更令人倍感温软?!分享你的快乐......

钟贾 发表于 2009-9-21 11:38:26

re:当然,那种紧张的气氛就完全化解了,...

当然,那种紧张的气氛就完全化解了,接下是在欢笑的轻松中交流了!
   效果当然也是很好的!呵呵

钟贾 发表于 2009-9-25 12:00:36

re:星期二那天,老师投诉说他上课没之...

星期二那天,老师投诉说他上课没之前认真了,课堂上总是玩弄尺子,不能集中精神听课了!是不是我批评了他?我说没有呀?但他这一天特别的反常,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了?
我当时的心情是很好的,回家的路上我平静的问了他,心里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他说没有呀,自己也不知道为何会这样?我说你自己想一想啊?是哪些事让你思想的最多的就是占了你思想空间罗?但,想了想还是没有想没有想出来。
   但到了陪他做作业发现他的错误时,内心的那种怨气又出来了,又骂了他,但还是及时的调解了,让他休息了一会! 之后找一些话题化解了紧张的气氛。放松自己的情绪后我还是跟他道歉了!!

钟贾 发表于 2009-9-25 12:02:22

re:老师的投诉会直接影响到父母的心情,...

老师的投诉会直接影响到父母的心情,哪怕是当时能控制的住,但,最终还是要爆发一次的。这是自己能量不足吧?

小茶叶 发表于 2009-10-5 21:22:43

re:祝福钟贾,节日快乐,家庭和谐。

祝福钟贾,节日快乐,家庭和谐。

湘女 发表于 2009-10-10 22:54:17

re: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调皮孩子的家长在...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调皮孩子的家长在学校开完了家长会,在和孩子回家的路上,却是在说老师对他的表扬,要是把你的某某习惯再改正那就更好了。结果是和你的状态是两样。处理问题有很多的方法,选择一种让孩子能够接受的就行。

钟贾 发表于 2009-10-12 13:30:11

re:今天早上9点,儿子打电话给我,说班主...

今天早上9点,儿子打电话给我,说班主任说作业只完成了一部分,要我接他回家,完成了作业再去学校上课。我当时听了有点气,埋怨了几句。我提醒了他几次,但都说完成了,但就是忘记了还要画一幅画没有完成,他自己也忘记了。

钟贾 发表于 2009-10-12 13:33:34

re:于是我就跟他说,让他找老师谈谈,在...

于是我就跟他说,让他找老师谈谈,在学校找个地方完成后交给老师。放下电话我给老师了发了条信息:“王老师,感谢你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没有跟进好作业完成的程度,今后我会跟进好作业是否完成,检查他是否抄了作业回。另外,我建议孩子在学校另外找个地方完成作业再进教室,如果实在不行时,我再去把他带回家! 这样也就不会拉下一天的课程了。再次真心的谢谢你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为了孩子们,你真的用心良苦了,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谢谢你!”

钟贾 发表于 2009-10-12 13:38:03

re:9:30时,班主任老师给我打来了...

9:30时,班主任老师给我打来了电话“已经不是第一次,好几次都是这样了,这次一定要接回家去,五次的作业已经有三次都是这样子了。他已经给班里拖了后腿了,再这样下次怎么行啊?学校给我也有任务的,所以这次一定要给他教训才行,我知道你学习了赏识教育,但也不能一味的赏识,而对他放松啊?”

钟贾 发表于 2009-10-12 13:39:20

re:于是我就跟老师说,如果实在要接回...

于是我就跟老师说,如果实在要接回家的话,我现在就马上过去,我已经对孩子恨恨的批评了,以后我一定会加强跟进作业的完成的,我对他的赏识中也不是说不管,我一直跟他说作业是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完成,这次之后我会更进步的跟他沟通的。放下电话后,我赶紧给大山老师打电话,刚到学校门时就接通了大山老师的电话,我将事情跟大山老师讲述后,大山老师建议:“你首先要感谢老师对孩子的认真,接受她的态度,但孩子不能接回家,接回家后会对孩子的心灵的打击,建议与老师商量,为了孩子的自尊与心灵不受到伤害就在学校找个地方,你陪他一个钟时间,将作业完成后再回教室上课。这样一方面可以令老师感觉到你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另一方面没有给孩子心灵造成伤害”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感悟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