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B]以前写的文章拷贝过来[/B][...
以前写的文章拷贝过来原以为…
亲爱的宝贝
原以为满足你的物质需求,就是最爱;
你得到的却是伤害;
原以为给你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就是早期教育,开发你的潜能;
你得到的却是对一切兴趣班的索然无味;
原以为黄荆棍出好人,棍棒底下出孝子;
你得到的却是被扭曲的心灵;
原以为上各种补习班就能提高成绩;
你得到的却是厌学、自卑、烦学习;
原以为赏识教育就是一味地夸你;
你感受到的却是一个虚假的表扬。
亲爱的宝贝:
请原谅妈妈的愚蠢和无知;
让你这颗充满灵性和无限潜能的种子被摧残;
在盐碱地里顽强地与命运抗争;
现在我知道:你是多么不容易;
稚嫩幼小的种子;
多么渴望阳光雨露的滋润。
最亲爱的宝贝:
让妈妈带着你走向回家的路!
re:[SIZE=4][FACE=Times...
7.19.2011 星期二 晴考验
从小在被迫中认错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死不认错的大人。
昨晚,因一件小事,一句不中听的话语,得罪了母亲大人,她一下从床上翻身坐起来,暴跳如雷,心灵的伤害比什么都毒都深,那种痛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而我又不会幽默或认错,又进入尘埃观的误区,因此纠结、久久不能入眠。
事后,就想起水姐说的:“如果我能从家人的指责抱怨中看到她们背后对我的爱,心情就不一样了。”
也就是周老师常说的转念,想得开的能力。
这段时间又明显感到能量不够了。
re:亲爱的魔术妈妈:以前我跟我妈妈也是这样的...
亲爱的魔术妈妈:以前我跟我妈妈也是这样的,一说话就会吵,就会搞得不开心,但是现在她比任何时候都依赖我。因为年纪大了,有时跟爸爸有点小不开心,也会在电话里告诉我,然而我再帮她开解。亲爱的,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慢慢地学着给她分析、讲道理,相信我们可爱可亲的妈妈也会逐渐改变的。
re:[SIZE=4][FACE=Times...
7.20.2011 星期三晴进步
连着几天,儿子都完成了他承诺的每天两件家务事。
昨天,他主动提出去买菜,买米,提了重重的一包,有进步。
还有一点变化,晚上,外婆看电视,他也凑过去,明确要求看**台,这都是他内心舒展的迹象。
晚饭后,我开始念谜语笑话,没想到母亲马上说出四五条谜语,家庭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母亲很开心。
讲笑话方式继续进行下去。
re:重庆魔术妈妈15 6:34:58最...
重庆魔术妈妈156:34:58最最心爱的宝贝:妈妈心中的爱因斯坦,早上好!
重庆魔术妈妈156:37:09
昨晚妈妈回来看到你已关了电脑,居然比妈妈睡觉早,再次证明宝贝越来越爱好自己,越来越有自控能力了!
重庆魔术妈妈156:38:22
历史上干大事的都是有自控力的人,你这样小小年纪就这么有自控力,哇!真的好棒!
重庆魔术妈妈156:39:48
妈妈以你为荣为傲!加油!!宝贝!!
重庆魔术妈妈156:40:05
我爱你!永远爱你的妈妈
re:[SIZE=4][FACE=Times...
7.27 星期三 晴求助
这几天因事情较多,网络出了点故障,上不了网,故好久未来家里看看。望家人朋友见谅。
上周日,带来一位大学生来家里玩,没想到儿子一晚上就跟他成了知心朋友,那天晚上他们聊到凌晨可能两点。
后来就天天叫我打电话给大哥哥,请他来家里玩。
要求儿子将放了很久的内裤洗了,儿子为了哥哥能来,居然按我的要求做到了。
儿子内心很孤独。
昨晚,外婆去舅舅家,我学习完回家,儿子突然说:“妈妈,外婆走了,家里好冷清,我好孤独。”
而外婆在家时,儿子常常跟外婆处不好,表达爱的方式外婆不能接受。
因儿子不爱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就喜欢用手去捏老人的胳膊和身体等,老人就担心儿子不小心把她摔着,有时外婆不让他做的事,他偏做,弄得家里战争不断。我又迷茫了,请教您们赏识高手,家人,如何智慧幽默地化解。在此非常感谢您们了!
re:亲爱的魔术妈妈,看到孩子的状况,...
亲爱的魔术妈妈,看到孩子的状况,真的很心疼。他需要人多多关心他、多多鼓励他、多多陪伴他。
若条件允许能否让他的亲朋好友、同学邻居等多邀到家里来玩?
若他愿意能否带他一起去学习?
亲爱的,衷心祝愿您及孩子开心快乐每一天!!!
re:[SIZE=4][FACE=Times...
7.25 星期一 晴儿子找到知音
昨晚,因公交车收班了,小曾(大三学生)来家里住了一晚。
没想到一下跟儿子成了好朋友,有很多共同的语言。
儿子好像找到了知音。
他们一直聊到今天凌晨1点。
今天儿子主动打来电话,告诉我再邀请哥哥来家里玩。
但哥哥有事未能如愿。
要求儿子做的家务事,儿子很乐意去做了。
7.27 星期三 晴
儿子的承担
小曾又来家里,请他帮我弄下电脑。
小伙子很爽快地来帮忙。
下班就一起到了我家。
一打开门,儿子在卧室睡觉,一看见哥哥真的来了,翻身起来,穿上外衣。
哥哥问他去哪里,他只顾往前走,说“我出去一下。”
没想到一会儿就将菜买回来了,他很喜欢哥哥来。
也是有责任感的好青年!
也应验一句话:男人只要他想要的东西,就不会说忙。
加油!!宝贝!!
7.28 星期四 晴
小女孩
远远看见一个女孩很疲惫地上着楼梯,快步走上去认识她。
“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
“下学期读高三。”
原来她是一位高中生,今年刚满18岁。
利用假期到快餐店打工。
早上9:00干到晚上21:30左右,下午有几个小时的休息。
每天的工资是30元钱。包吃住。
今天第一天上班。
我被她灿烂的笑容,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打动。
而且她就读的中学是一所很普通的学校,可能连重庆市的联招学校都算不上。
儿子虽然读的是重点中学,但还未必有姐姐的这些特质。
真有些汗颜。
一定找机会跟她交上朋友,让她来跟儿子聊聊。
re:[SIZE=4][FACE=Times...
7.29.2011星期五晴群里下载的文章
处理情绪
现代家长最大的困惑就是:当孩子有情绪时,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 其实,很多时候,作为大人,我们自己有情绪时都不知道如何去处理,通常人们处理情绪有三种方法:
1.忍:把负面情绪压下去,忍在心里,过去就算了;
2.发:发泄出来
3.逃:使自己忙碌不去想起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
而这三种方式效果都不够好。因为把情绪压抑在心理会造成本人的情绪不稳定,形成很多心理症结,现代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这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发泄出来的方式包括发脾气(这影响了人际关系和别人对你的看法)、暴饮暴食、疯狂购物等,每次发泄过后还是觉得不成,经常要重复发泄,造成很大的后遗症。
使自己忙碌不去想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作为孩子最常用的就是看小说、看电视、玩电脑),当时有点效果,但是每当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时,那些引起困扰的事情和情绪便会“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往往造成失眠问题
孩子(儿时或成年后)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多是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所致。
情绪是一种能量,会不断积累,正面能量推动我们成长,负面能量则会产生破坏作用。
负面能量要么转化,要么释放出来,否则就会出问题。
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可以帮助孩子将这种能量转化为生产力,安全的父母可以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
因为无论你外表表现出来的问题是什么,实际上都是自己的情绪问题,即面对压力、生活中大的变化时,不知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案例:一个面容清秀的瘦瘦的高一男孩儿,高高的个子,说话的声音有一点无力。
通过沟通才知道,这个男孩儿已经是这一年中第三次不上学了,高一的第一个学期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不想上学了,休了一段时间的病假;后来再一次不想上学时,去饭店打工,结果做了一天就逃回来了; 这次是第三次了,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自己却完全无法静下心来听课,在学校里也不愿意和同学说话,每天都很沉闷地度过,在家里也不想和爸爸妈妈说话,连吃饭都没胃口,过去喜欢看一些课外书,现在也没心情看了。
从陪同他来的爸爸妈妈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他们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同时面对孩子的情绪困扰又显得那么无能为力。
那么,“情绪”是什么?为什么有时使人无法控制?情绪是一种能量。
本来无力去做的事,情绪一来,就能做了;本来还在犹豫的,情绪一来,就非要做成什么样。
因为它是一种能量,只能使用、转化,不会自己消失。如果不使用、转化,就只能积累在情绪的垃圾桶里。
有的孩子,从来没有人教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因为中国人推崇喜怒不形于色,所以当一个小孩子哭时,父母有时就会说:哭什么哭,这么点小事就哭。总是笑有时也会受到父母的指责。
这样一来,孩子就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里面的情绪。
有的孩子天生就会化解自己的情绪,但很多家庭不和带给孩子的坏情绪,孩子是处理不好的。
导致的后遗症就是,小孩不会在交往中学会社会功能。因为他们一直在处理自己内在的情绪,一直在努力把它压下去,这就无法集中精力去学习交往中的一些规则等。
这些小孩无法和其他孩子融合,无法很好地发展人际关系。
情绪的垃圾桶会有满的时候,满了就会在行为上有所体现。大部分孩子的情绪垃圾桶有三个时点会满,第一就是11-12岁左右。
这时积累了很多情绪的孩子会爆发,比如乱打人、不想上学等。
不上学常常是孩子无法处理情绪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
案例中那个高一的男孩子,也是用这种方式呈现出自己内在的情绪困扰。
当用情绪能量转化法帮助这个孩子快速转化被压抑了很久的负面情绪,同时交给他们全家人动态静心的方式在平时转化自己的情绪能量。
这个男孩儿感觉轻松了,说话的声音都大了,说饿了,想吃饭了。结果第二天这个孩子的妈妈打电话过来说:孩子回到家和爸爸妈妈说了很多心里话,也去上学了,而且吃饭也比以前吃得更香了。 所以当一个孩子发脾气大喊大叫时,如果父母说“不要叫!”那是没用的,父母要对孩子表示你了解他很生气,说:我看到了,你真的很生气,很痛苦。
如果一个孩子气的一拳把门打破,父母看到了什么?如果你看到的是: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暴力,必须停止,这就错了,而应该说:“我看到你真的很痛苦,你一定心里很难受。”
只有这样,才会帮助孩子把情绪垃圾倒出来。
爱讲话的孩子一般不会使情绪积累到失控的地步,所以应鼓励孩子讲、写出自己的心情,这样他才会顺利走过成长的历程。
除了说、写以外,宣泄情绪的途径还包括画画。
小孩出生后就具有自然的方法发泄情绪,一个是做梦,另一个是画画。
要让孩子对你说出他的情绪,就要做安全的父母,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在父母身边他们是最安全、最温暖、最快乐、最优秀的孩子。
怎样做安全的父母:(1)不伤孩子自尊;
(2)说话不让孩子觉得出丑,鼓励多,挑错少;
(3)说话不让孩子负面情绪越来越多,比如威胁孩子、唠叨孩子、拿孩子比较等等。另外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说“不要你了”这类的话,孩子听到这个则会觉得很恐慌。
还要教给孩子怎样转化情绪的能量。这个能量可以转化为动能,好的动能,比如运动,而不是坏的动能,比如打人、自残等。
当代中国的孩子,他们被关注得太多,却不是很自由。被保护太多的结果,要么退缩,要么爆发。关心是好的,担心却是不好的。
对青少年来说,最不开心的就是父母担心太多,不信任自己。
要让孩子多运动,做他喜欢的运动。这个能力还可以转化为声能,好的声能,比如唱歌等,而不是坏的声能,比如骂人。 要做一个好父母,要想建立很融洽的亲子关系,我们就要学会理解孩子的情绪、接受孩子的情绪、陪伴孩子的情绪、影响孩子的情绪。
当然,前提是,我们首先得学会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自己的情绪,陪伴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
聚宝盆(1160536339) 2011-7-27 13:39:53
如何培养孩子的强者性格!_
2(2)交还权力法 “未来强者心理重建法”的第二个方法,叫“交还权力法”。
现在某些家庭教育之所以有误区,就在于剥夺了孩子的两项权力:一是关心和管理自己的权力,二是关心他人的权力。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你把他的一切:学习、吃喝拉撒睡都管起来,安排起来,照顾起来,你就是剥夺了他关心自己的权力。一个十岁的孩子,你还不让他去关心父母,关心他人,你就剥夺了他关心别人的权力。
两个权力的剥夺使我们的家庭教育陷入误区。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对家长不好,对孩子不好,对民族不好,对整个社会不好,也因此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
而孩子天生是有关心自己和关心他人的权力和兴趣的。 小孩子也喜欢过家家,自己做做饭,弄个小锅小碗小盆,模拟大人。这叫自己关心自己。把洋娃娃当小孩,拍着哄着,让她睡觉。
或者找个小一点的小朋友当小孩,给他模拟剃头,模拟洗脸。这叫关心他人的兴趣。孩子从小就有。
孩子的这两个关心,是他作为一个人必然在文化中学到的、模拟到的一种本领、一种生活内容,你把它剥夺了,可以吗?不可以! 在孩子特别小的时候,父母代管这两个权力。但这不是你的权力,是孩子的权力,只是由暂时你代管。
当孩子在母腹中时,由你代管;当孩子刚刚出生时,你也代管一段时间。随着孩子长大成人,要逐渐交还给孩子。
到了孩子十七八岁的时候,这两个权力为就要完全交还给他。孩子到了二十岁、三十岁你再管起来,成什么样子?孩子不像孩子,家长不像家长。 我们把权力还给孩子的时候,还要加一个词来界定,叫做“有指导地把权力交还给孩子”。
因为孩子或者是小,或者是因为一直受到溺爱,没有让他管过自己,关心过自己,关心过别人,他不会,因此要有指导地交还给他。并不是说,一切都你自己管吧!结果他管得乱七八糟,不按时睡觉,不按时学习。这叫没指导地交还。有指导地交还才是正确的方针。
该交还孩子的权力包括什么?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力;掌握自己作息的权力;掌握自己时间的权力;掌握自己玩耍的权力;支配和使用家长给予他的那份金钱的权力;交往交际、社会生活的权力;选择、安排自己穿着的权力;选择、安排自己饮食的权力;掌管自己的床铺、书桌、抽屉的权力;掌管自己书籍的权力;在你给定的那个经济范围内,他有自己购物的权力。 ——这些权力你要随着孩子长大成熟,逐渐地有指导地交给孩子。一个从小把自己的抽屉、书本、床铺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就有管理周边环境的能力,管理物质、管理金钱的能力。
你给了孩子零花钱,给了他一个限定。这个权力你要诱导他、指导他,使他能够正确使用,而不要干涉他。
饮食也不要安排得太具体,一桌子菜,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不吃。孩子想减肥,你偏让他多吃,这都是干涉孩子权力的做法。
所以,让孩子有关心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力,又逐步有关心他人的权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re:[SIZE=4][FACE=Times...
7.30星期六 晴掌控情绪
早上,儿子突然打来电话,很焦急地问他的一张卡不知丢哪里了,要在以前他一定会大发脾气,这次虽然他内心很着急,很烦燥,但脾气小了。
晚上,儿子又用我不喜欢的方式待我,就像前段时间对待外婆那样。
我就告诉儿子:“妈妈很难受。”
儿子却说:“我很开心。”
“你不能把你的快乐建立在妈妈的痛苦之上。”
儿子只是笑。
“你好好想想,你这样对待妈妈对吗?”
这次让人难受的时间大约5分钟。
感觉儿子现在掌控自己情绪的能力一点点提升,体谅理解别人的感受的能力也在一点点提升。
他这样发泄他的负面情绪的时间在慢慢缩短。
早上,看了水韵如何掌控情绪,现在自己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陪伴他的情绪。
但 没有很好让儿子发泄他的负面情绪,并利用它,转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