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聋儿她爸、赏识完美、婷婷,谢谢你们对行知...
聋儿她爸、赏识完美、婷婷,谢谢你们对行知苑的关注,让我们在赏识文化的沐浴中同心、同行、同乐!周老师和女儿互相加油,彼此喝彩的感觉,让我深受感染!网友们会和我一样,欣赏这亲子关系的典范。
re:相信走在赏识路上的爸爸妈妈会我牵着孩子的...
相信走在赏识路上的爸爸妈妈会我牵着孩子的手让他们像鸟一样歌唱,像风一样飞翔,尽情地拥抱自然的芬芳,追寻明天的梦想。re:[B][COLOR=red]唇齿虽有...
唇齿虽有磨擦,
唇齿永远相依;
朋友会有矛盾,
但真情象唇齿,
永远难分离。
——人生感悟•周弘
2006-8-28于广州
想一想,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是不是:
难免有矛盾,
又永远难分离……
re:周伯伯您好: 我是一名开学5年...
周伯伯您好:我是一名开学5年级的学生,这个假期过得非常快乐,最大的收获是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了。您知道我为什么叫快乐崇拜吗?因为人生就是追求快乐、向往快乐。这是我的一种想法,和妈妈一起写的。
谢谢!
re:亲身地感受,零距离接触。是良师,是益友。...
亲身地感受,零距离接触。是良师,是益友。收益非浅!re:周老师. 你说的太好~!!!
周老师.你说的太好~!!!
re:[B][COLOR=red]不同的心...
不同的心态,不同的世界:
花苞心态的世界是——
太好了,还能更好呢!
功利心态的世界是——
太糟了,越来越糟了!
——最新感悟·周弘
2006年8月29日于广州
re:赏识教育关于花苞心态的一系列言论是极其有...
赏识教育关于花苞心态的一系列言论是极其有价值的。用美好的形象的事物来阐述深刻的教育观念、人生哲理,这正是赏识教育的迷人之处。周老师说得好,不同的心态,不同的世界: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才是真爱;花苞心态,从容善待;花苞心态,和谐时代。
功利心态,迫不及待;功利心态,爱变成害;功利心态,泛滥成灾;功利心态,贻误后代。
re:哇杨校长也上网了,又一条金色的光芒四射的...
哇杨校长也上网了,又一条金色的光芒四射的大网虫又要诞生了.大家知道杨校长是谁吗?我不直说其名,我来描述几句.大家猜猜吧.弘扬陶行知伟大精神,拥抱新世纪教育曙光。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人人都说孩子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用赏识教育理念办农村小学,用赏识教育理念教育农村孩子,用赏识教育理念当好农村教师。他的教育理想是:“通过赏识教育的普及,让农民的孩子也享受最好的教育!”
他培养的孩子,只有从那健康微黑的肤色中,才能看出乡村儿童与城市孩子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更健康、更见多识广、更快乐。
他的学校原来不足30庙、资产十几万元、山野茅舍、不为人知,可现在却是高楼巍巍、花香四溢、占地800多亩、资产过亿元,是江苏省、南京市知名海内外的示范性学校。每年有几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来这里参观、学习与观摩体验。
他原来是师范生,现在却是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师德标兵,教育部师德报告团核心成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育学研究生、高才生。
他教育孩子的秘密就是赏识孩子,无条件地信任、尊重和理解;他这样理解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就是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是唤醒好孩子,而不是逼出坏孩子的教育。
他坚信童年的幸福是人一生幸福的根基,所以,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还原孩子幸福的童年,充满自信地面对竞争和挫折。所以,他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健康的、快乐的,也是成功、优秀而充满朝气蓬勃的。
他也是演讲大师,他的演讲语言平易、质朴、轻松而内涵丰富,充满思辩与哲理;又如剥春笋,丝丝相扣,如数家珍、如话家常,全没有一点装腔作势,却饱含着人生智慧、闻见多识与教育的真谛,听他的演讲,无不让人震人发聩!
那么,他是谁呢?
re:听了《赏识的天空》8/28日的广播,感受...
听了《赏识的天空》8/28日的广播,感受颇深!广播中周老师讲到:...要放手要孩子去成长,孩子成长一定要让他亲自长大,就好像要让他亲自吃饭,亲自喝水,亲自大小便,你代替不了啊!...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也犯过类似的错误,曾记得我们为孩子挑选衣服、穿鞋和穿衣...
曾记得为了孩子的吃饭问题,我们可以不吃饭却端着碗围着孩子团团转,哪怕孩子吃上那么一小口,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的甜...
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总是担心孩子吃不到嘴里,穿不好鞋子,穿不好衣服,担心衣服的纽扣扣不好...
而现在当我们看到孩子能比我们还快的速度选择衣服,穿戴整齐,麻利的穿上鞋子等候在门口,真是庆幸我们没有因为她当时的“磨蹭”而扼杀她的权利。其实这些主要还得归功于女儿的坚持!坚持有理呀!虽然是孩子,但她也有自己的思维和审美观念!
每当到幼儿园偷偷的看到女儿自己熟练的扒着碗里的饭是那样的香甜,就想起了为此而付出的一件件脏衣,但涌进心头的却是股股的甜蜜!
是啊!孩子的成长,我们是应该放手让他自己去尝试,没有实践,没有他自己动手获取来的生活尝试的积淀,我们的关心不会停止,我们的担心还会继续...这种持续中的担心必然会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之中的焦虑,他会认为你很唠叨,你对他看不起...
这种现象在我们中国是最为普遍的现象,也是作为中国的父母最易出现的问题,现摘录下来与网友们共同分享!
谨希望:
我们的关心继续,
我们的担心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