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聪慧,善解人意的小布头,向你学习.
聪慧,善解人意的小布头,向你学习.re:很长时间没有来这里了,自己也搞不清...
很长时间没有来这里了,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因为事多还是因为缺少激情。隔三岔五的上来看看也不想写,可是心里窃喜这是一个平和、积累的阶段。虽然少了时
间上网,但却让我和儿子变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会随意的搂着他,提一些看似无聊的
问题,可是他都会带给我一些让我吃惊的答案——原来儿子这么棒,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有时他看我心情不好,还会搂着哄我。我们躺在一起时,我告诉他我都有白头发了,他不
信,我就让他找,他就用他那一双小手在我的头发里摩娑着,看着他专著的神情、感受着
他呼出的气息,我觉得我找到了我想要找的那种实实在在的幸福。
re:儿子开学一个星期了,因为每逢开学前...
儿子开学一个星期了,因为每逢开学前几天儿子都不能很快的进入状态,所以我的心也不免有些异样,但我一直告诉我自己要相信孩子,如果拉拉队员都没有信心,那运动员怎
么能有动力?
可是今天傍晚发生了一件事彻底让我提起的心放下了,已经6点了,儿子放学还没有回
来,我在阳台上边做饭边不停的向外望,忽然看见儿子一溜小跑的过马路,我对老公说:
“儿子一定有什么事,不然怎么跑得那么快?”老公说:“看儿子多辛苦。”是啊,此时
我的心里不由得心疼起来。不一会儿子进了家门,一进来就喊:“妈妈,我买着《快乐6
+2》了。”一看儿子满头是汗,脸跑得红扑扑的,突然觉得我对儿子的担心是多么多余,
孩子这种求知欲是那么强烈,即使他的作业做的不尽如人意、即使他学的东西不是尽善尽
美,这不正是孩子以后学好、学会的宝贵状态吗?
re:下面引用小布头的话:“孩子这种求...
下面引用小布头的话:“孩子这种求知欲是那么强烈,即使他的作业做的不尽如人意、即使他学的东西不是尽善尽
美,这不正是孩子以后学好、学会的宝贵状态吗?”
多么善解人意懂孩子的母亲啊!你能用这样心态去看孩子,孩子怎么可能学不好呢?相信孩子就会有奇异的效果!
re:最近很忙!才来得及过来看看!!!...
最近很忙!才来得及过来看看!!!re:生气其实是-----拿别...
生气其实是-----
拿别人的错误在惩罚自己!
仔细想想啊!
又有何必?!
re:龙爸说得极是,两败俱伤啊!
龙爸说得极是,两败俱伤啊!re:小布头:真抱歉! 我周...
小布头:真抱歉!我周一到周五一般情况下都在,
快和我联系吧,
我了解的定会倾囊而出。
re:小布头状态越来越好;不过还是勤快一点...
小布头状态越来越好;不过还是勤快一点吧;
随便留下一点生活的故事和感悟,
让更多的人学习
总之,
利己利民地事何乐不为?
我们共勉
re:在一项聚餐会上,远亲珊蒂带来了她...
在一项聚餐会上,远亲珊蒂带来了她刚学走路的女儿。长得好似洋娃娃,一步一跌,满头一圈一圈软绵绵的鬈发一晃一晃的,煞是可爱。
珊蒂在女儿后面,一步一步地跟,一声一声地喊累。
在喊累的这一刻,她根本没有想到:母女俩能够步伐一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实际上是一种很圆、很满、很大的幸福。
这个时期,女儿唯母亲“马首是瞻”,母亲是她的天、她的地、她的一切。她不会置疑、不会反抗,她全心全意地模仿、百分之百地服从。母亲的脚跟着她走,她的心跟着母亲走;母亲说一,她不会说二。
她驯良如绵羊、可爱如天使。
身为母亲的,心里充满了甜蜜的矛盾,一方面希望她一分一分、一寸一寸慢慢慢慢地成长,好充分地享受她成长期间各种逗人的憨态与童趣;另一方面,却又希望她一尺一尺、一丈一丈快快快快地成长,长成个明白事理的好姑娘,好让母女并肩而坐,掏心地说着悄悄话。
欢喜也好,担忧也罢,孩子“我行我素”地长着、长着,终于,来到了一个成长过程无法避免的分岔路口。
在分岔路口处,孩子会在一连串的磨擦和冲突中继续挣扎着成长,母亲呢,则得在一连串的磨擦和冲突中寻求适应,为自我的角色寻找新的定位。这是一个双方都极感痛苦的时期──母亲明明白白地看到孩子可能因犯错而跌跤、因跌跤而受苦,所以,想为她放个安全的垫子,可是,她却嫌母亲多事、怨母亲剥夺自由,因而刻意把垫子抽掉、丢掉;母亲当然生气、比生气更甚的,是担心。于是,便与孩子没完没了地掀起了无休无止的大战和小战。至为矛盾的是:战火的起因是“爱”,双方却又被这熊熊燃烧着的战火烧得遍体鳞伤、雪雪呼痛。
尽管母亲在前方出尽九牛二虎之力拉孩子,可是,叛逆的孩子却总有办法挣脱母亲的手,自行开路,就算另一条路满是荆棘、满是尖石,就算他会被荆棘刺得鲜血淋漓或被石头绊得一跌再跌,然而,只要她能享有“不被母亲拉着鼻子走”的自由,纵使吃再多的苦,她也心甘情愿。
双方在不同的道路上走啊走的,走了一长段路后,却在另一个新的路口不期而然地相遇,孩子这才恍然发现:自己绕道走了那么一大段“冤枉路”,原来与父母的人生道路是“殊途同归”的!
这时,双方在对视的目光里,便找到了过去不曾有的谅解与理解、宽容与包容。
事实上,孩子在成长期间的叛逆,就像麻疹和水痘,到了时间,便会蓬蓬勃勃、兴兴旺旺地发作,压也压不了、挡也挡不住。
由它去。
在跌跤中成长的孩子,懂得在摔倒后迅速地爬起来,抹干眼泪、拭去鲜血,寻找新的方向。
永远有着保护垫的孩子,不知道疼痛的滋味;有一天,当守护天使不在时,只要跌一跤,便永远站不起来了。
这么说来,母女俩能在不同的方向走,对母亲而言,实际上也是一种很圆、很满、很大的幸福。
此刻,听到亦步亦趋地跟在女儿后面的珊蒂报怨道:“哟,累死啦!”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5期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