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坏孩子能造就好妈妈.好孩子会使好...
坏孩子能造就好妈妈.好孩子会使好妈妈更好!
太好了----还有更好呢!
是赏识教育揭示的规律.
孩子不出问题-----太好了,
即使孩子出了问题也是----太好了!
因为最终的落脚点是-----还有更好呢!!!
朋友就是自己,
祝福您拥有一个如此智慧懂事的天使,
快把老妈都忽悠的"疑心生暗鬼"了!哈哈...
re:在感恩节的时候我跟儿子就谈到了感...
在感恩节的时候我跟儿子就谈到了感恩, 同时我感谢我的儿子. 因为是他让我学会了思考, 让我变的爱说话了爱说废话了. 婚姻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 孩子则是让我成长的一个动力, 自从有了孩子我内心有一种想法, 那就是相信孩子能行. 正如各位家长所说的孩子是上帝派来拯救我们来的.以上是我听广播后谈得一些感悟.
re: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re:今天打电话请教了周老师,得知了一个新概念...
今天打电话请教了周老师,得知了一个新概念----生命是一个共同体。从中想找到老师的指点和我自身所在的结合点,然后摸到支点,我好事半功倍的行动。又看了周老师的碟《家长培训》中的六个原则,十二个学会中尊重中学会请教,我想:其实请教是对别人长处的发挥和让别人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得以别人对他能力的肯定、认可和赏识。所以,我想有遇到问题时,要想出好多方案,先是自己解决的几种,然后再想想找别人的几种呀找多人的多种方法,最后找出一种合适的、最佳的。这样做起来大家好象是比较烦,其实这是一种“磨刀”的作法。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请教别人的优点,让生命更灿烂,更美好。
我们正在“锦上添花”。
re:赏识教育有点象中医,通过表面的问...
赏识教育有点象中医,通过表面的问题,要看到问题的本质,我们通过繁琐的现象看到最简单的本质,就是一种创伤,古老的创伤,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古老的创伤----挑毛病,使得我们的痛苦的想法,折磨的我们死去活来,那么,我们被这种痛苦一辈子,甚至世世代代挣扎不过来,看似比登天还难的问题,倒过来,就明白。把创伤当作恩典,把苦难当宝藏,把挫折当存折,啪,全化了,感恩生命的每一段,感恩生命中每一个人,给你伤害越大的人,换个角度给你更大的恩典。
我们用这种心态生活,不幸福很难,我们一下子就解脱了。
好孩子顿时------------横空出世。
re:看着“朋友是自己”写的“ 特级教师”中写...
看着“朋友是自己”写的“ 特级教师”中写的“请做对的同学扬一扬眉毛,暂时没做对的同学笑一笑。”
不知咋的
我居然流泪了
感动这东西
很神奇
内心深处的一点触痛
觉得老师太伟大
不
是对学生;
并且我是把自己放在不会做的行列里面
一种被尊重、看得起的震撼
re:还记得那首小时侯一唱起来就神灵活现的儿歌...
还记得那首小时侯一唱起来就神灵活现的儿歌吗?------我叫米老鼠,从小就不爱读书,只要一提起做功课,闭上眼睛就打呼噜,只要一提起做游戏,那是一点也不含糊。可是长大以后,你逐渐体味到幸福或快乐都是易碎的贵重物品,需要轻拿轻放,倍加呵护。你见过麦地里的野兔子吗?请别挪动脚步,别发出任何声响,别划火柴,别抽烟,只悄悄地靠在硬邦邦的水泥袋上,尽可以合上眼睛,那你就会在游动着细微光斑的那片混沌中,仿佛看见一双玛瑙似的眼睛,机灵的瞅着你,还有那可爱的嚅动着的兔唇。
朋友,当你长大,当你因蜕变而成熟,当你因成功而烦恼,当你感到幸福太少。。。。。你是否还记得这份童年的小礼物-------
如果他是个单纯的孩子
就让他单纯一辈子
如果他是个美丽的孩子
就让他美丽一辈子
如果他是个善良的孩子
就让他善良一辈子
不要教他太多的事
不要说他太多的不是
不要让大人的无知
惊动了他美丽的心思
如果他只是个孩子
那就让他活的像个孩子
不要让他聪明的
失去了最初的样子
re:美的令人无法移开
美的令人无法移开re:今天我和周老师通了电话,一天兴奋...
今天我和周老师通了电话,一天兴奋地反反复复地考虑着我请教周老师的问题,并看周老师《家长培训》中的学会请教(尊重),学会沟通(理解),学会发掘(激励)。现在特别想和大家交流的是“学会沟通”,祖祖辈辈谁知道沟通,谁会沟通,谁又知道什么是沟通,又要沟通什么。这是我们文明古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的分划。说是传统,其实是一种习惯,我们要跟周老师一起叛变,改掉过去的不会沟通或者不需要沟通的习惯。
因为过去是经历时代,经验时代,而现在是信息时代,是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和孩子共同生活的时空在缩短和缩小,但由于留在我们习惯中居多是比较旧的思想和传统做法,而新的信息只有在清空旧思想后才能更新内存,我们的孩子是一张空白的内存,他吸纳的是全新的知识,和家长们相比背景不同,经历不同,理解和要求就不同,所以从做法上就产生了冲突。
沟通最关键的是要“融进去,诱出来”,但是前提是“看清了,不怕了;够朋友,孩子王”,这就需要我们慢慢地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