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把每一天当作进行赏识的第一天....
“把每一天当作进行赏识的第一天...过去有怎样的成果或失败都不要管了,已经过去了。”“自然就是不断得变化,在自然现象中找不到一个现象是恒常不变的,所以接受变化吧!”
情望老师的帖子总是充满了智慧!
re:“孩子会自己安排活动很多项目会螺旋式...
“孩子会自己安排活动很多项目会螺旋式轮到做到
可是绕一圈的周期越来越长
而且做某一单项的专注力越来越久”
就这样,
孩子自己把注意力和耐心给培养起来了
孩子学会了遵守大家约定的游戏规则
前提是家长不要去干涉
re:情望老师你太富有哲理了!!...
情望老师你太富有哲理了!!!!re:谢谢小桐、叮当、wangyoucao...
谢谢小桐、叮当、wangyoucao谢谢你们为我加油!
你们也是很棒
re: 情望老师,很多道理你会用一点...
情望老师,很多道理你会用一点富有哲理的故事讲给我们听,让人回味无穷,谢谢你!!re:情望老师我喜欢看你的...
情望老师我喜欢看你的帖子,它可以让我从中学到好多东西,悟出好多道理,和你相比我太无知了,辛苦你带领我们向前走吧!谢谢!!!!re:西南、wangyoucao,谢谢你们来我...
西南、wangyoucao,谢谢你们来我家坐坐我们都走在学习当父母的路上
大家一同努力
共同扶持
成就幸福人生
re:一九九六年被《时代》杂志选为二十五个最具...
一九九六年被《时代》杂志选为二十五个最具影响力人物的成功大师——史蒂芬‧柯维(Stephen R. Covey),是九个小孩的父亲,四十七个孙子的祖父。他以自身的经历,总结了一套经营高效能家庭的心法。典范:
活用“领导树”四种角色 就可带领家庭、企业成员成长茁壮
他认为,要营造一个成功幸福的家庭,父母必须扮演四种领导角色,他用“家庭领导之树”来描绘这四种角色的功能:
一、楷模(modeling),这是树根,父母必须决定要传递给孩子的价值观与文化后,自己树立榜样。
二、辅导支持(mentoring) ,这是树成长茁壮的养分。父母要无条件的给予,让家人感受到无私的爱。
三、规画(organizing),这是枝干,父母必须建立家庭成员固定聚会的系统。若没有安排任何家庭的聚会跟时间,家庭结构松散,无法建立共享的理念跟价值。
四、教导(teaching),这是枝叶,也就是扮演指正方向的角色。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犯错?
柯维说,越是树的底部越重要,但为人父母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在枝叶上花功夫,每天叨念小孩要念书、要诚实……,却徒劳无功。而家庭领导之树的经营,与企业领导之树有异曲同工之妙,若父母能藉由养儿育女的经验,好好经营家庭之树,并将这经验移植到职场上,将可收同等良效。
以最重要的第一层角色——楷模来说,奥美集团旗下,群策促动行销董事总经理郑夙雅,就有深刻的体悟。她永远忘不了十五年前,两岁多的女儿,所给她的第一个大震撼。
那一天,刚跟先生吵完架的郑夙雅,情绪激动的走进房间,碰一声用力把门关上。她没想到,这个场景会烙印在女儿脑中。三个月后的某一天,当她骂了女儿时,女儿也掉头走进房间,“碰!”一声,用力把门关上。
震撼一:
领导不只是开会、评考绩 主管与父母一样随时被检验
英特尔董事长的葛洛夫曾分析过领导风格这回事,他说,不管是什么样的领导风格,只有管理者认定“自己是别人表率”的前提下才会管用,身教的力量远大于任何的指导。当两岁女儿关上房门的那一刻,郑夙雅体会到了葛洛夫谈的智慧。
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尚且如此,何况是公司里二、三十岁的员工?原本,她以为领导只发生在开会、训话、甚至评估考绩的时候,如今,她感受到,主管的喜怒哀乐、食衣住行育乐,无时无刻、随时随地被检验。“you have to behave!(你必须行为检点!)”她说。
另外一次震撼教育,则发生在她女儿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这天,她带女儿去买衣服。但一回到家,女儿坚持不肯穿新买的衣服,甚至开始拉高音阶,“妈!那是你挑的,不是我选的!”她的行径与自己在卖场独断独行、掌控全局如出一辙。
“我心里很尴尬……我想,在公司应该没有人会这样直接表达对我的不满吧,不过在职场上,我是否也让人有同样的感觉?”
过去,郑夙雅工作时,一分钟可以讲上八十个字,独白讲两小时都不是问题。但从此以后,她随时提醒自己,一定要让部属有开口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现在,郑夙雅的女儿已经十六岁了,一路走来,她说,育儿与领导力间的相互启发与激荡,让她获益良多。
成为孩子的楷模,是育儿最难的一部分,除非你改造自己,否则,你对孩子的规画、指导,都只是事倍功半。
此外,第二个领导角色:辅导,也很重要。张杏如说,所谓的“辅导”,就是情感的支持,父母若没有放下自己的框架,用孩子的高度去看问题,就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持,包括:尊重孩子的不同、耐心倾听、发挥同理心等。
PChome电子商务部副总经理罗薇琳,就是一个因为育儿而学到耐心、同理心的典型例子。向来,她就是一个没耐心的主管,也从来不想改变自己,直到今年一月女儿诞生。
69年次的罗薇琳,在日商三井工作近四年,耳濡目染日本企业严谨、细致、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当她两年半前来到PChome担任主管后,斯巴达式的管理方式,就不断的和网络公司年轻的员工起冲突。
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业绩检讨会。她要求部属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没想到,大家只是进来抱怨,抱怨公司资源不够,抱怨别的部门不配合,”一气之下,“档案夹跟文件就从我手上丢出去”,“不开了!等你们准备好再说。”她气得掉头甩门就走,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员工。
震撼二:
问题可能出在自己身上 部属、孩子都需要时间去改变
团队气氛很差,但她从来没想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那是他们的问题,只要他们工作认真一点,业绩变好,我怎么会发脾气?”直到她有了一个女儿之后,转变因子才被启动。
一开始,她面对每天哭闹不停的女儿,情绪绷到最高点,“我常常想,下一刻,就可能情绪失控,我还曾经打她屁股,希望她discipline(有纪律),但有用吗?”
后来她发现,只有一个方法可以让孩子不哭,就是要给孩子时间,全心全意的哄她。当她这样对待小孩的时候,她突然领悟:“如果我可以这样对待我的小孩,那么我是否也可以同样的对待我的员工?”
对罗薇琳来说,她从小孩身上得到的体悟有两个:一,要给部属时间。二,即便部属有不对的地方,她可以选择不用直接伤害别人的方式进行沟通。意念一转,团队气氛走上良性的循环,“我自己有很大的感动!我感谢我女儿,”她感性的说。
柯承恩观察,近来领导力的研究,越来越强调领导者的内在人格精神。例如:《从A到A+》的作者柯林斯(Jim Collins),在探究企业之所以卓越的原因,最后发现关键之一是对的人才,而这个对的人才,除了专业之外,其人格特质普遍都是“愿意承认自己不足,具有谦卑态度,态度坚定者。”
《仆人领导学》概念的原始创作者罗伯‧格林里夫(Robert K. Greenleaf)则说,“关于权力及授权的议题,近来有全新的看法,那就是应该少一点强迫性,而相对多一点支持性!”
这位被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称为最有智慧的人,他对领导的全新领悟是:必须让追随者心悦诚服跟随,影响力才会扩大、强化。而要让人心悦诚服跟随,领导者就得学习放下自己的需求、放弃自己的欲望,而以部属的需要为前提,他呼吁:领导者“从聆听中得到智慧”,并且要承诺“打开一扇门”。
换言之,来自家庭跟企业领导力的研究,最后居然有殊途同归的结果:原来要带领家庭跟公司其实最后都得归结到内在的影响力量。而这些共同的因素包括:以身作则当模范、同理心、以及耐心倾听的能力。
然而同理心、耐心……这些特质唯有透过教养小孩才可以养成吗?
柯承恩认为,育儿绝对不是唯一的方法,但它却是“非常有效的训练所”。因为在职场上,上司与下属的权力关系本来就不对等,要求上位者替下位者着想,难度甚高。
但面对小孩时,则因为有爱,人们将开放自己的心,成就他人,这将有机会让人们看到自己积存已久的偏见,进而改变行为。
奥美环球广告执行长拉沙萝斯(Shelly Lazarus),拥有一个女儿及一对双胞胎,她就表示:“当你成为母亲,心中无私的爱会逐渐滋长,你信任人们,包容接受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容忍他们不理性的时刻,这是之所以能够帮助你们组成一个坚强团队的重要因素!”
领悟一:
亲子给彼此机会教育 往往能从小孩身上学到宝贵的一课
美国电信业大厂南方贝尔(BellSouth)的市场总监朵娜.李(Donna Lee)也说,当同事知道她怀孕,“起初他们很惊讶,但他们觉得我变得更可亲近,怀孕磨平我原先的棱角,让我与人们的沟通管道更为开阔,他们见到了我富有人性的一面。”
杜邦安全防护事业群的副总裁艾伦‧古曼(Ellen Kullman),领导五位副总的她则坦承:“我之前不会对别人的想法花太多时间,幸运的是,我的小孩吸引我注意到那些平常不会留意的角度。”
然而,育儿经验,所带来的管理体悟,却要用心,才能有所获得。现任Google总经理张成秀就举例,她母亲严重车祸后,她常亲自喂食三餐。但为了让就读小学的女儿也有照顾病人的机会教育,她决定这一天由女儿代打上阵。
但是当她看到女儿盛满一大口饭要送进母亲嘴巴时,她心急的大喊“小口一点!小口一点”,因为刚拿掉鼻胃管的母亲,吞咽功能还未恢复正常,她自己喂食时,就常常让母亲咳得满脸通红、上气不接下气,更何况是这么一大口饭。
张成秀再三的叮咛,但却慢慢发现,母亲吃的比她自己亲自喂的时候还顺畅。事后,她问女儿究竟有什么诀窍?女儿说:“那是因为你很心急,奶奶根本还没嚼完,你就急着喂下一口,而我会在心里默念一、二、三……一百,才喂下一口,奶奶当然不会呛到了!”
原本要给女儿的机会教育,反倒自己让女儿上了一课。若非她本身用心为女儿制造机会教育,只怕这一堂耐心的课,她是永远无法在公司的总经理职位上学到的。
柯维曾说,为人父母是一件最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因为“家庭是修练人性的研究所,”父母无限制的提供给孩子支持、鼓励、了解,就像“空气”一样,没有空气时,人们会不舒服,但有了它们,人们却不一定满足快乐。
领悟二:
教养是无止尽的学习过程 因为知所不足、心怀谦卑而更加包容
换言之,为人父母,是在实践“不能要求回报”、“成就他人”的精神。这条路,是一个内心修练的过程,它并不好走,却一定要走。否则,你就错过了人生最重要的必修学分。
在职场上,柯承恩说,唯有“知所不足而心存谦卑”的经理人,才是最佳企业领导人。而要知所不足,养儿育女最会让人有所体悟。
国家地理频道台湾区总经理蔡秋安,她的大女儿十一岁,个性很独立,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喜欢看课外读物,有时候一耽搁,连功课都没有写。
“我希望她take priority(设定优先级),但孩子总是认为喜欢的要先做,其实我也很高兴她爱看书……现在我们跟小孩相处的时间不多,还要督促写功课,亲子关系是紧张的,小孩有她的pattern(模式),究竟要怎么做才是对的?”
为了这个问题,在蔡秋安充满行销专业书籍的柜子里,近来又悄悄的多了亲子教养的书。现在,她最重要的一门亲子功课,就是学习接受小孩的个性,然后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这是一个on going(持续进行)的过程,没有绝对对的答案,我只能反省自己,不断的学习”。
“当妈妈真的会谦卑,因为我不知道怎样做才是绝对正确的方法,”掌管兰蔻、植村秀、碧儿泉等品牌的台湾莱雅化妆品香水事业部总经理陈敏慧也说,这条育儿路是无止境的摸索跟学习,让她在公司上采取更包容、更富同理心的管理风格。
无论为人父,或者为人母,面对同样的育儿情境,有人抓住机会,从中找自己盲点,挑战自己,最后家庭、事业两边都叩关得分;但也有的人,让家庭事业的天平只往一边倾斜,顾得了事业顾不了家,到头来,心中免不了遗憾。你,要选择哪一个?
re:情望: 这两天和你在一起,...
情望:这两天和你在一起,我想了很多很多,但有些东西不是短时间内所能感悟到的,还有许多
疑问需要我自己漫漫地去品尝,细嚼,感觉自己所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谢谢你帮我拓宽了
眼界,让我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既看到了自我的美好,又找到了自我的不足,虽然前面的路依
然还是荆棘丛生,但我自己不会再在那里停留太久了,能交你这样一个挚友真好啊!!!
re:情望: 你上哪里去了?挺想你...
情望:你上哪里去了?挺想你的,请教一个问题:蜕变的代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