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赏识完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20:07:2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1.3.3 回头一瞥的时刻  正奇怪...

1.3.3 回头一瞥的时刻
  正奇怪着,玉米地里突然走出一只豺来……

猴群忽至

  那节课上我给孩子们讲了个故事。说的是有个老爷爷因为太穷,还不起欠人的债,就躲到深山老林,在一处山坡上开了几亩地种起了玉米。好不容易等玉米长高,结出玉米棒子,有一天,忽然来了一群猴子,冲到玉米田里,掰下玉米棒子就吃,吃不完就扔。那只领头的、长得又肥又大的棕毛老猴特别喜欢红玉米,因为红玉米最香了,卖价也最高。玉米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吃的少、扔的多。这真是一群恼人的猴子啊,老爷爷恨死它们了,恨不得全给打死。但是他干看着没有办法,因为他手里没有枪。冬天来临了,老爷爷只好搞来一杆枪,拖着年老的身体打猎糊口,终于熬到了春天。
  第二年,老爷爷又在田里种了玉米,他想:这回再也不怕猴子了,要是它们再来,非得打死几只不可。玉米刚刚长出棒子,他就背着枪在地边巡逻。
  有一天,猴群果然来了,它们在棕毛老猴的带领下,哇哇吼叫着冲向玉米地。当时老爷爷正在吃饭,听见猴群的叫声,赶忙扔下饭碗抓起枪,跑出门去。可是……猴子为什么突然不叫了呢?而且还在田埂上站成一排?连棕毛猴也在队伍里面?老爷爷停下脚步,呆呆地站在那儿,他看见所有的猴子都拿爪子捂住眼睛,两腿发抖,显出极为恐惧的样子。到底出了什么事呢?老爷爷心想……

大限将临

  正奇怪着,玉米地里突然走出一只豺来,迈着漫悠悠的步子,在猴群前面走过来走过去,那神情就跟皇帝对待犯了罪的大臣一样。这样巡视了几个来回,那只豺,用嘴刁了一根柴棍,放在棕毛老猴的头上。其它猴子一见,哇地一声,逃得不见了踪影……
  老爷爷一下全明白了,原来,豺是在给自己挑选美食,谁最肥最大就挑谁,它挑上了褐毛老猴。老猴知道自己大限将临,身子抖得快要站不住了。

你同情谁?

  我问孩子:如果你是老爷爷,这个时候是不是特别解恨?呀,真是恶有恶报啊,你看来了一只豺来帮我出气来了,甚至连枪不用开枪了。老爷爷暗自大笑:哈哈哈!终于有人替我报仇来啦!你们是不是这样想?
  孩子举手说:是,我们是替老爷爷高兴,因为有人出来替他制伏猴子。
  我又讲……不是照本宣科,那样不会产生大的震撼,我讲的时候一般会把故事重新改编。我说:老爷爷本来还挺高兴,他等着看豺把猴子一口咬死以解心头之恨。但是他很快不这样想了,因为他吃惊地发现,那只豺,嗖地一下跳到棕毛猴头上,一口一口拔下猴头上面的毛。原来豺为了吃得舒服,它要把猴子身上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20:08:3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的毛全部拔光之后才要正式享用。每拔一下,...

的毛全部拔光之后才要正式享用。每拔一下,猴子就惨叫一声。你们想想,满身的毛全拔光了,这只老猴要受多么大的痛苦呢?
  我说,你们揪揪自己的头发试试,揪一根都疼得要命,揪一撮是不是特别痛苦?再想想如果满身长着毛,满身毛要被一撮一撮拔下来,那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我讲这一段的时候,喧染得特别到位。接着又停顿下来,让孩子自己体验。之后我问:你们同情谁?是同情猴子呢,还是继续为老爷爷高兴?
  我看见,所有孩子的脸都吊得老长老长,苦难的啊……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说:我们同情猴子。
  我继续问:你们要是老爷爷,那枝枪应该对准谁?是打死豺呢,还是打死猴子以免让它继续受苦?
  孩子异口同声喊道:老师,我们打死豺!
  为什么?
  豺太狠毒了,太残忍了。

回头一瞥的时刻

  我说,老爷爷被眼前的惨象惊呆了,他想也没想,端起枪一扣板机就把豺打死了,猴子一声尖叫,跑进山林……孩子们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我说:转眼间到了秋天,老爷爷去地里收玉米,那群猴子又来了。我问孩子:你们要是老爷爷,会不会后悔以前没把那只猴子打死?孩子说后悔。
  我说老爷爷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已经没有办法了。他只好硬着头皮掰玉米,想着猴子过来糟蹋时再想办法。掰着掰着,老爷爷听见身后也传来掰玉米的响声,心想完了完了,一边想一边回过头去。就在这回头一瞥的时刻,他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那群猴子也在学着他的样子掰玉米呢,而且没有一个吃的!原来猴子不是来糟蹋玉米的,是来给他帮忙的!猴子干起活来当然要比老爷爷快得多,它们把掰下来的玉米整整齐齐地摆在地头,然后悄悄离去。
  孩子们笑了起来,笑得非常开心,笑里面包含着深深的感动。这个故事将他们的感情一步一步往上引,越引越深、越提越高,将孩子带到一个充满情感的氛围里去了,直到沉入其中,直到忘乎所以。
  我说:这样的情景完全出乎老爷爷的意料之外,他感动极了,站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就这样,那群猴子一到早晨就来帮老爷爷掰玉米,到了黄昏全都自动离开。而且,从此以后每到秋收那群猴子都要来。

砸 枪

  我说:你们要是老爷爷,该怎么办?
  孩子们说:感激猴子,送玉米给它们吃。
  我说不知怎么搞的,那群猴子一见老爷爷接近它们就往开躲,连老爷爷自己也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尽管老爷爷特别想跟猴子友好,每次都对猴子做出各种各样的亲热恣态,但是越这样猴子躲得越远。
  孩子们急得大喊:那怎么办呀老师,赶紧想个办法嘛!我说老爷爷什么办法都想过了,猴子就是不跟他亲近。可是有一天,老爷爷突然发现,每当他让猴子过来时,那些猴子总是盯着自己肩上那杆猎枪。老爷爷终于明白了:不是猴子不愿跟我亲近,而是它们害怕我的猎枪……
  怎么办?我问。要是你是老爷爷,你该怎么办?孩子们说把枪扔了。我说那座山里有老虎有豹子还有狼,要是没有了枪说不定就会有生命危险。孩子们说:应该把枪埋起来,等危险来了扒出来再用。我说老爷爷大概太感动了,与猴子亲近的心情太迫切了,他大概忘了可能会有什么危险,想也没想,抡起枪,照着石头砸去。猴子见了,一声尖叫,全都拥了过来,围住老爷爷,有的揪他的胡子,有的揪他的头发,使着劲儿跟他亲热。
  就这样,老爷爷不再寂寞,因为他跟猴子成了最好的朋友。
  孩子们大概完全把自己当成了老爷爷,拍着腿,脸上绽开幸福的笑容。

山谷里剩下一堆白骨

  后来,老爷爷更老了,种不动玉米了,他就把种玉米攒的钱买了几头牛,大牛生小牛,几年之后成了一群牛。有一天,老爷爷正在放牛,突然听见牛群吼叫起来,叫得特别凄惨,原来来了一群狼,老爷爷想赶着牛逃跑,但是来不及了。狼群慢慢包抄过来,圈子越围越小,情况十分紧急。
  狼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动物,它要是围住牛群,所有的牛别想有一头活着出去。就是吃不完也要全部咬死。老爷爷心想:完了,我的牛算是全完了。他闭上眼睛,因为他不忍心看着自己的牛被狼咬死、吃掉的惨景。
  就在这个时候,只听一声长啸,那群猴子赶来了。老爷爷看见棕毛猴跑在最前面,它们跳进狼群、跳到狼的身上跟狼打。这时候孩子急得不得了,说老师--,老师--,快讲呀,后来怎么了?
  我说:老爷爷赶快把牛赶到安全的地方,连忙回去支援猴子,当他赶到时,发现,山谷里只剩下一堆猴子的白骨……
  孩子全都不吭声了,有的眼中含着泪水。
  后来,人们来到山里找老爷爷,发现他住的地方成了一堆烧焦的泥土。老爷爷不见了。再后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说--有的说老爷爷也被狼吃掉了,有的说那群猴子并没有死,是它们接走了老爷爷,接到一个最好的地方享福去了……

用爱占有孩子的灵魂

  我问孩子:猴子能打过狼吗?孩子们说:打不过。我说那它们为什么还要去打?孩子们说:它们在报答老爷爷。我说这就等于猴子自己把自己送到狼嘴里给狼吃的!因为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让老爷爷赶着牛群逃脱!它们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报答救命之恩的!
  我说现在,我们下课。
  孩子们坐着不动,静静呆在原地,教室里弥漫着凄楚悲伤的气氛。
  我刚开始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本来还在吵吵嚷嚷,有的甚至满地乱跑。讲着讲着,他们开始安静下来。再后来,教室里鸦雀无声了。他们屏住呼吸在听,眼睛里露出一种很特别的光--被深深感动的光。尤其是当我讲到故事的结尾的时候,他们几乎全都热泪盈眶,有的甚至埋下头去……
  这节课是我在我们一个教学点上的示范课,听老师说,几个星期之后那个班的孩子还问:上次讲课的那个李老师呢?她怎么还不来给我们上课?我想那节课都让孩子的小心脏疼了。
  孩子需要什么,老师就用什么满足他们,要是给予的不适合,他就不是个称职的老师。如果孩子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他的心就会漂浮着,无所适从,就会心烦意乱,就会胡闹、捣乱、甚至打架,就会说一些屁呀屎呀无聊的话,只能拿这些东西来填充精神上的空缺。
  你要是用能愉悦人类精神的内容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供发展的平台,用爱占有孩子灵魂的话,他们就不再这样。这时候要是有个新来的,说出难听的话,做了出格的事,其他孩子就会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他,甚至会有孩子告诉他这是不好的行为,使得那个新来的孩子感到不好意思。这样,你的班就进入良性循环,状态越来越高,上课也不用你维持纪律。纪律和秩序是人类灵魂里本来就有的东西,如果只能靠着威严来维护的话,说明威严已被破坏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20:09:3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2.1.1 本•拉登是人才吗...

2.1.1 本•拉登是人才吗
  硬逼出来的名次、高分,是拔苗助长,是对"土地"资源提前的、过度的掠夺,死记硬背出来的知识不能发展孩子的智慧和能力,也不能滋生出新的知识。

本•拉登是人才吗

  所以,我们说素质教育,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素质,素质中哪些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如果教育者--教师、家长连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怎么进行教育叫呢?怎么把孩子培养成真正的、有竟争力的人才?现在,有些家长还停留在知识、技能大于一切的认识上,有些已经认识到聪明才智的重要,极少部分刚刚认识到情商,也就是控制情绪的能力、承受力、毅力的重要。美国科学家通过对一些成功人士的调查显示:一个人能否成功,情商的比重占到80%,智商仅占20%。我们不仅要问:知识的位置在哪里?知识的掌握,那是高情商与高智商的必然产物是不是?既然有了好的情商与智商,出类拔萃的学习便会水到渠成,哪还用我们处心积虑呢?而硬逼出来的名次、高分,是拔苗助长,是对"土地"资源提前的、过度的掠夺,死记硬背出来的知识不能发展孩子的智慧和能力,也不能滋生出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只能应付一时,难以受惠终生。
  但这只是专就智商与情商而言的,实际上,一个人如果想成为人才,要想在未来的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他的素质构成中还有比情商更为重要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素质的核心部分,那就是人文情怀,就是爱……
  如果抽掉爱、良知、情感而判定人才的话,本拉登、希特勒将是最大的人才了,无论是创造力、勇敢精神、敬业程度等等方面都无可挑剔,但以及与他们相似的人,给人类制造了多大的苦难啊。这就涉及到"人才"这个概念了。作父母的没有不想把自己孩子培养成人才的,但是对于什么是人才并非十分清楚。什么是人才呢?人才就是"人"与"才"的结合。向善、良知、关爱、宽容、同情心,这些代表人文情怀的东西都属"人"的部分;"才"就是能力,聪明才智,知识技能;两者相加才是"人才"。
  有家外企在北京招员工,打出"北大清华学生免谈"这样的口号?那是因为在我们国家里一些上了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一般都是专靠高分,也就是知识考上去了,而这样的学生好多人走偏了,在他们身上很难一见"人"的影子。所以,按那家公司的说法,这样的人很难培养成有用之才。
  我还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谈到有家机构专门对外企在中国招收员工最看重什么进行研究,并将结果列了四项,按照重要程度排了队,第一是忠诚,第二是团队精神,第三是沟通能力,第四才是聪明才智。这里面,前三项都属"人"的范畴,后一项才属于"才"。就是说,按照国际通用用人标准,"人"比"才"要重要的多。
  家长普遍忽视这个问题。忽视的后果是,随着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一碗水端平了,世界的人才标准必将是我们未来的人才标准,你的孩子没有培养起这样的素质,极有可能会被陶汰出局。

人才公式

  关于人才,我这里有一个公式,首先,所谓"人才",是"人"与"才"的结合;其次,"才"也由两个方面组成,就是"知识技能;与“聪明才智”。我们可以简化一下,把"知识技能"简化成"知识",把"聪明才智"简化成"能力"。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就"才"而言,单独看,知识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是个"0",能力呢,是它前面的数字。能力为0,0与0呆在一起还是0;能力是1,就变成10;能力是9,得数便是90了。知识单独分开是一钱不值的,但与能力搭在一起,它价值就会以几何倍数上升。
  如果把"人"与"才"放在一起,那么才又是"0"了,没价值了,它的价值只有依靠"人"方能显现。
  所以,人,人文情怀就像太阳一样,用它的光来照耀;像雨露,全方位地滋润。知识也好,能力也好,只有通过阳光雨露的照耀与滋润,才能生长,才能生机勃发,才能在竟争中产于不败之地,才能对整个人类有益。可以这样说吧,在未来社会中,一个即使在知识、能力这些方面非常出类拔萃的人,如果没有"人"的成份的话是很难立足的,谁会希望自己的老板、下属、生意伙伴、朋友是一个没有德行的人呢?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家公司空缺一个重要的职位,招聘的时候,来了好多硕士博士,本科生只来了一位,还是硬着头皮来的。结果,本科生被聘用了,硕士博士反而落选。为什么呢?所有的"士"全都坐在那里指手划脚,而本科生一声不吭,在一旁端茶倒水。
  如果将人的素质比作一棵树的话,"人"是根、是干,"才"是枝、是叶。或者说,"才"里面的"能力"是枝,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20:11:35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知识"是叶。可现在,一些父母逼着孩子只...

"知识"是叶。可现在,一些父母逼着孩子只在枝与叶上使力,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只能造成根与干的枯萎甚至死亡。

人格豆芽菜

  比如那个"刘海洋流酸泼熊事? ……在这个事件之前,还有个"徐力杀母",之后,又接连发生了杀害并肢解女友、持刀绑架女生、杀死奶奶和父亲、微波炉活烤小狗等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件。我想即使不是大学生,只要是个人格健康、心理正常的普通人,也很难把流酸泼到黑熊身上,很难把宠物放进微波炉里烤,更难勒死奶奶、杀死父亲。
  勒死奶奶、砍倒父亲的马晓明从小就是邻里孩子的榜样,但就在学校因他成绩太差而劝其退学时,为了避免家人伤心,竟想出了先杀亲人然后自杀的荒唐主意。而另一个大学生马忠义在学业陷入困境时,先后谋划了自杀、杀人、抢劫等"措施",试图通过自我毁灭而达到自我解救。这两位大学生在面临挫折时一触即溃,没有积极面对挑战的能力,只能选择如此荒唐的方式。就算他们的学习曾经多么优秀,但他们在人格方面甚至连一个婴儿都不如。
  这只是一种极端的例子,实际上内心倍感无助、在精神上灰溜溜的大学生不知还有多少。
  正如一篇文章指出的,所以娄娄发生像流酸泼熊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出在我们的教育思想、方针以及体制上面。我们的教育模式太有问题了。多少年里,我们对"好学生"的看法是:课堂上应该成功地回答问题,而不管那是什么样的问题;考试中应该名列前三名,而不管通过这样的方式会不会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升学要进入重点,而不管这样的出来的学生是不是对社会有用、有益的人才;更严重的是,就是在孩子学琴的时候也应该成功地考级、学画看他是不是学会了某种技术、获了多少奖项!一个人格健全、情操高尚、精神蓬勃的孩子往往不被看做榜样,因为学校、教师、家长根本就不注重这些,但一个考试成绩好的的孩子,无论他的人文情怀多么淡薄、心理空间多么狭窄、精神世界多么苍白,动手能力多么差劲、创新意识甚至为零,都会成为榜样的。这些考试机器是不折不扣?人格豆芽菜",他们在顺境中或许还能平安无事,但是一个人的一生能够保证永远平安无事吗?只要是人,他的一生或多或少肯定会有不顺的时候,要是遇上不顺,遇上挫折、挑战呢?他们就会走向极端,就会变得不可理谕,就会严重地危害他们自己、亲人、以及社会。他们不出问题是暂时的,出问题是肯定的,只不过时间早晚而已。

四面楚歌的中国学生

  我们的教育思想实在奇怪,比如说文理分科,所有的学生们被分成两拨:一拨文科,一拨理科。结果呢,文科学生普遍缺乏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而理科学生则丧失了人文情怀。文科生终生不知相对论为何物,对世界的构成及其规律、对时空的特性完全缺乏了解,思维方式流于简单感性。而理科生虽然掌握了局部的科学知识,大多数却对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非常陌生,思维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活力,发展到极端者,只知有科学而不知道有科学伦理,只知道发明创造而不屑考虑人性关怀。许多科学怪胎都是由于丧失人性关怀而畸形发育成的。他们的心性因为与美好的东西绝缘而变得功利和冷漠,直接的后果是缺乏爱心,人格品味低下。
  谈到爱心,我认为就是文科学生,虽然读了很多人文方面的书,但因为社会价值导向方面存在问题,还有学校、家长本来就没有让孩子从小重视这些东西,所以他们的人文精神只是停留在非常表面的层面,所以,即便是文科学生,最终还是无法建立起真正的人文精神。这一点,在刘海洋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刘海洋从小学习成绩很好,他的母亲原则上要求他每次都考第一。根据他的自述,他用硫酸泼熊的目的也是为了检验狗熊对酸的敏感度。刘海洋的科学精神是完全具备的,但他缺乏的是人文情怀,完全没有同情与悲悯。同样,那位把小狗放进微波炉的大学生也是不知慈爱与悲悯为何物的怪胎,无论他因何种理由活烤小狗,都说明了他的人格中缺乏关爱、同情等伟大的情感要素。
  科学精神是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培养的,人文情怀则必须从文学、艺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中慢慢获得。尤其是要在家庭、课堂以及社会上获得,要求老师与家长敏锐地抓住时机,一点一点地培养。人文情怀的养成是无法用世俗成功的标准来衡量的,但人文情怀又是人性中最重要的养分。如果青少年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积淀人文知识,那么,他所接受的教育也必定是失败的。
  所以说,现在的学生处境十分尴尬,或者说他们已到四面楚歌的地步。由于文理分科致使学生学不到本该学到的东西,另一方面人们又嫌素养过于片面;一方面,社会、学校、家庭都要让他们拼命学习,做一个所谓的考试门门优秀的"好学生",一旦他们出了事,立即会招来一片惊异、指责甚至谩骂的声音。周弘先生先生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我认为这话说得很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学生、这样的现象,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我们教育的问题。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20:16:2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2.1.2 审问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

2.1.2 审问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人类就像被绑在一只轮子上面。轮子就在高山上,往下滚动,越滚越快,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审问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家庭到底要什么?我们的学校到底要什么?我们的国家到底要什么?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我们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那样的标准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达到?素质教育,它的核心是什么?人的素质,里面最重要、最基础、最不可缺少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审问一下我们的价值观!
  虽然,表面上,我们的学校一直给孩子上思想道德课,媒体也从未间断过对于对于道德、良知的呼吁及渲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真的认同了呢?孩子要问:在思想品德这样的课上,我们是否真被打动了?老师要问:在我们给孩子灌输这些道理的时候,作为教育者是否当真?家长要问:你是否真的教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相反的东西?或者,你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
  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价值体系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最好的情况是心口不一,因为许多时候我们连心口不一都做不到,要不然就不会出现老师在课堂上宣扬把学习搞上去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娶个漂亮老婆这样的事了。不要说孩子,就连有些成人的心目中所谓的英雄、成功人士,都是以挣了多少钱、当了多大官、成了多大名,甚至挥金如土、妻妾成群,甚至独霸一方作为参照了。一些名星不知道德、礼貌、关爱为何物,一些大款可以为所欲为,贪官污吏越反越多,许多孩子,甚至"谢谢"这样的词儿都不会说了。
  英国历史学家威尔斯曾说:"人类历史越来越成为教育与灾难之间的比赛。"不要说别的,就说二十世纪,人类的灾难大多数来自人祸,而人祸主要来自价值观的选择不当,这与人类整体教育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威尔斯的话背后,是说只有教育才是人类战胜与防御灾难的最有力武器。
  每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我们?quot;成功"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如果我们深思中国的现状,我们就会得出一条结论:出现刘海洋流酸泼熊这样的事件是正常的,不出现这样的事件反倒不正常了。
  真的,我们真是到了审问我们的价值观的时候了!到了彻彻底底审问我们的价值观的时候了!要彻底审问!不然,我们就会永远无法抛弃"废品制造者"的名声!我们的孩子就会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永远无法与其它国家的人才竟争!我们民族就会永远处于一种生命的低生存状态!我们的国家就会永远置身于"发展中国家"的圈子里面永无出头之日!
  不光教育者,不光家长,而是每一个人,都要进行这样的审问……

头顶上面的红樱桃

  而审问的最终目标,是要让我们明白一个根本性问题:不管做什么,怎样做,最重要的,就是人得先是个人!人是一种渴望幸福的动物,人应该为幸福而活着。
  人类幸福吗?看看那些被各种各样的欲望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人们,常常让我们对所谓的"文明"产生怀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20:17:41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疑,似乎文明越高,人身上幸福的含量越少了...

疑,似乎文明越高,人身上幸福的含量越少了。这中间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我企盼着有一天,人们终于认识到价值取向的关键,认识到人类的种种麻烦、不稳定、甚至灾难,说到底都是由于我们在确定价值取向时出了偏差所致。
  比如生存质量、生存状态、生命价值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有着这样的观念,一个人可以献出生命,但不能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银行职员应该为了几万元牺牲自己的生命,牺牲生命会被追认成烈士,受到人们的崇敬。就是说,在现行的价值观里,那些钱应该比人的生命贵重得多。我认为,教育首先应该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提高人的生存状态入手。
  如果教育里忽略了这些,而是把课程呀、高分呀、聪明呀、出人头地呀这些放在首位,那么人的生存状态就会变得非常低下,低下的生存状态必然不能产生幸福的生活。如果只是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不能很好地认知幸福,那么我就要问:这样的成功就能幸福吗?再说,成功还有个机遇问题,比如不幸遇上战争、灾变,一个人得靠什么才能支撑自己活下去?靠什么才能保证生存的质量呢?比如孔子,他一生机遇可以非常不好,有一次被人围了三天,没饭吃没水喝,他却弹琴唱歌呢。
  我们的教育应该在孩子心中建立起这样的能力,使他能够在不幸的时候找到幸福的感觉。现在,竟争越来越激烈,生存越来越艰难,如果我们不能把孩子培养成具有这种素质的人,他们可能一辈子找不到幸福的感觉。
  我有一位朋友,常在俄罗斯做生意,他说,前几年俄罗斯特别困难,人们饥寒交迫,为了买到一斤土豆,街上的队伍排了那么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头顶的樱桃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樱桃,却没有一个人去摘……
  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他们的教育里早已种下了这样的种子,那些樱桃就像他们呼吸的空气,是精神的象征,是一种比真饱肚子更为重要的东西。

绿化人心

  我常常想,我们人类,为什么文明程度越高灾难越大呢?是文明出了问题,还是我们人出了问题?我想大概都出了问题,但是人的问题更大一些。
  比如创造,现在许多创造被用来毁灭人类,给人类制造麻烦。表面看,是创造出了问题,其实是人心问题。我们人类之所以没有把"创造"这件事把握好,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心问题。
  比如原子能,还有克隆技术、生物技术等等,如果不能对人心进行足够的控制,都有可以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人类就像被绑在一只轮子上面。轮子就在高山上,往下滚动,越滚越快,下面就是万丈深渊。我觉得那只轮子停不下了!似乎没办法让它停下!
  你看,要是不能控制人心,不能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创造,甚至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也成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要使轮子停下的唯一办法就是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者--家长、老师、还有整个社会,都能从人、人心出发重建我们的价值观的话,那只轮子或许还有停的希望。关键是,我们的教育、教育者要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有了种子就会有棵树,就会有一片树林,就会形成绿化带,就会绿化整个地球,直至……绿化所有的人、所有的心。
  所以,我认为,在文明给人类带来很大弊端的今天,教育首先要从绿化人心开始……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20:21:2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2.1.3 漏网之鱼  张容坐在那里...

2.1.3 漏网之鱼
  张容坐在那里,先是不啃气,那种眼神啊,怎么说呢,既像傻子又像罗马教皇……

土村人

  但是,目前我们遇到问题是,不是怎样"绿化",而是解决"毒化"。我认为教育不得法,抽去孩子的自然属性,按照成人的想法去"塑造",本质上就是一种严重的"毒化"。它使得孩子丧失了作为人的基础,最后只能成为"非人"。
  我经常对家长说,要是你不懂什么是儿童,不如不教,不教或许孩子发展得更好。
  我这里有一个例子,有个名叫张容的孩子,家在城郊,父母是典型的农民,对孩子基本上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所以孩子能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成天在野地里疯跑,一直玩到6岁。
  孩子的舅舅正好是我的朋友,劝妹妹把孩子送到我们中心学画。来的那天,我一看,唉呀,那个当妈妈的个头那么大,简直像个巨人。她一来,把我们教室的光线都遮住了。因为常年干农活的缘故,显得浑身充满力量的样子。
  那个孩子根本不像城里孩子到了陌生地方会露出怯相,而是直冲冲地进来,东张西望了一番之后坐下。屁股刚一落座就喊:妈,给我买吃的!他妈就领他下楼买零食。回来的时候,一只手拿着冰激淋,一只手提着食品袋,那一通猛吃,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也不知道听课,这里瞅瞅,那里转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一边吃一边转悠。好不容易吃完了,又喊:妈,我要喝水呢!因为教室里有纯净水,他没见过,觉得特别好玩,不知喝了多少杯。好不容易喝够了,又喊:妈,我要尿尿呢!尿完尿,不来教室,而是在外面这儿看看那儿看看。
  除了张容,我们中心全是城里的孩子,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土村人"。我们欣赏过高庚画塔希提岛土族人的画,那些人从来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非常闲散、非常诗意地过完一生,张容呢,又说着一口宁夏本地话,孩子们大概觉得他就是这种人,所以就起了这样的名字。
  张容根本不画画,转来转去,这样混了好长一段时间。有一天,我们上了一课,课名"大人像猫咪"。说的是有个孩子在家里看见爸爸妈妈忙来忙去,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大人说的话他又听不懂,总觉得大人就像猫咪一样喵喵叫。后来,他觉得大人的眼睛也像猫眼了。
  这个故事一下子打动了张容,第一次有了画画的欲望,开头我还没有发现,因为对于张容的不画画我们都习以为常了。我正给一个孩子改画,就听一个很大的声音在喊:老师--,我不会画脚!

他的神色像罗马教皇

  我回头一看,是张容。我一直在等待这个时刻终于来了,高兴得不得了,赶紧过去。我说:脚嘛,太简单了,看,用笔这样一拐,就是脚了。
  他吃惊地瞪大眼睛,说我也会画呢,也学着我的方式把笔一拐,画出一只脚来,满足地吃吃笑着。
  到评画的时候,所有孩子的画都贴在黑板上,张容的妈妈也来了,我说这就是你家儿子的画,他妈妈一看,吃惊地说:咦?这真是张容画的?不相信。其实那幅画要是城里的家长看了会觉得很差,画上的人头大身子小,腿细得不成比例,他的妈妈竟满意的不行。
从那天起,张容就对画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孩子由于成天在野地里乱跑,浑身充满野性,那种感觉实在太好了,我特别欣赏这样的感觉。一开始画就明显跟其他孩子不一样,特别专注,特别投入,特别大气。
  过了不长时间,有一天,我们上有关色彩冷暖的课,讨论的话题是:不是真火苗,为什么画出的红色火苗会让觉得温暖、兰色的火苗会让人觉得冰冷?张容坐在那里,先是不啃气,那种眼神啊,怎么说呢,既像傻子又像罗马教皇。看他的人要是修养很低,会认为他是个傻子,看他的人要是修养很高,就会觉得他的神情像罗马教皇。(笑)反正在我眼里,那张脸,寓意特别深刻,那么大气,城里受过管教的孩子根本就没有那样的神色。
  听着听着,张容一拍桌子站起来,用宁夏方言,声音还特大:这个事情我说说!那堆让人觉得暖和的颜色就像太阳么,另一堆不像太阳么。像太阳的看着就热,不像太阳的看着就冷么。说完了,一屁股坐下,还是罗马教皇的模样。(大笑)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20:25:4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驴粪蛋飘满天空  这节课的画题是...

驴粪蛋飘满天空

  这节课的画题是"火山爆发"。张容,画得那样卖力,脑袋往前冲着,身子摇着。我走过去,一看,吃惊坏了,画面气势磅礴,颜色搭配高级极了。其他孩子的画一般都像花盆一样,里面喷出红色、兰色之类的颜色。张容画上的整个基调是用一种非常凝重的咖啡色,看不见山,能看见的只是飘在空中的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彩球,真是壮观极了。
  讨论这些画时,比如讨论到那幅有点像君子兰的画,我说:这座火山爆发,空中掉下个花盆来,嘭地一下变出盆君子兰来!孩子们乐得不得了……评到张容的画时,我问他们:大家看哪幅画最美、最激动人心?全班都说张容画的最不差。我问张容:你为什么这样画?既没有山又没有火,只有一些带颜色的圆球,大家有些看不明白,你能不能解释一下?
  张容站起来了,说:我也不知道么。说完就坐下了。
  我哈哈大笑,说:张容这幅画,火山喷发的时候肯定山顶上面有一滩驴粪蛋……
  张容听了,忽一下重又站了起来,说噢,我知道啦,山上有一滩驴粪蛋么,火山一喷,把驴粪蛋全喷起来了么。喷得满天、满世界都是烟么、火么,火把驴粪蛋照成了各种颜色。(大笑)
  我说太棒了。咱们大家都在画火山,张容没有画,他是将镜头对准火山上面的驴粪蛋,画得是驴粪蛋喷起时的那个瞬间!
  张容嘿嘿笑着,快乐无比地坐下,当我再转过身时又不见他的人影了。评完画我出去看,人家在教室外面正拿看一个泡沫塑料盒琢磨着呢。奖惩对他也毫无用处,打击、表扬对他毫无用处,心态正常极了。要是想画了,完全的投入、忘我,不想画了就出去玩儿。从来不利用表情,一幅深不可测的样子。任何人他都不放在眼里。完全的自主、完全的自信、完全的自然。用皇帝那样的心态面对世界。
  在孩子讨论的时候也积极地参与其中,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他张容怎么用的是普通话,而且十分标准。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有时几周甚至几个月都见不到他一次。有时我快要差不多忘了他时,一掉脸,咦,他怎么在孩子中间坐着?
  张容因为能够不受限制地在野地里疯跑疯玩,因而过了所有的敏感期,心理成长机制没有遭到干预和破坏,个人潜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就像开发了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只等有人来播种了,种上什么都能活,都能长得茂盛。在张容学习走路的时候,他的妈妈肯定不会抱着不放的,最多只会拴根绳子扯上,孩子愿上哪儿她就跟着上哪儿,或者干脆让孩子自己乱走乱爬,所以大脑发展得非常充分。

漏网之鱼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在对孩子的投资方面是不惜血本的。但是,人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太欠缺了,投资热情很高,但是,他不知道往哪个方向使劲。
  以经商为例,有的人投资回报丰厚,有的人投资血本全无。原因是眼光不准,对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形势、未来的发展趋势不甚了解。
  对孩子的投资也是这样。如果做父母的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孩子的成长规律、全球教育已经发展到了哪一步、未来社会何种人才最具竟争力……总而言之,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好的教育,以及如何进行这样的教育,他就完全有可能使自己的投资变得没有价值,甚至出现负价值。
  比如,未来社会需要关爱,他给孩子灌输"只扫自家门前雪";未来社会需要诚信,他教孩子"无商不奸";未来社会需要大胆、探索以及参与,他却把孩子锁在家里,哪怕犯一点错误便训斥不休,使他胆小如鼠、不敢越雷池半步;未来社会需要自主自立,他却包览一切,造成孩子极强的依附性格;未来社会创造的价值远大于重复的价值,他却仍在不遗余力地逼着死记硬背、追求名次,使孩子只能在重复与模仿当中成长……
  对于家庭来说,什么都能延误,惟有孩子的教育不能延误。为了孩子,家长必须重新当一回学生,成为真正懂得孩子、懂得教育的人。
  家长如果不懂教育又没有时间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干涉孩子,给孩子发展的自由。一个产品报废了还可以重做,一个人的一生是不能经历这样的过程的。
  根据经验,我把家长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这种家长的孩子特别容易培养成功;第三种是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这种家庭里的孩子也有成功的可能;最可怕的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却有责任心的,大量失败的孩子差不多都由这类家长制造出来的。
  如果一个农民对庄稼一窍不通,不知道什么时间下种、什么时间灌溉、什么时间除草,他的庄稼能收获吗?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
  张荣呢,就是第三类家庭中的孩子的典型,在这个因为过分注重教育而扼杀孩子潜能、使许多孩子成为"非人"的年代里,张容反倒很幸运,成了一条露网的鱼,因而他也是幸福的。
  说到幸福,成人一般会认为现在的孩子在物质方面应有尽有,那他们一定是幸福的了,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20:27:1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2.2.1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妈...

2.2.1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妈妈,我现在还小,打不过你,等我长大了我会打你的。我会把你杀了,剁成肉馅,包成包子吃……

老师,我们不幸福

  有一次上的课名为"我的幸福",是由一个刚刚培训完的老师上的,她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被家人当作宝贝,每个人周围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着我们;在物质上,我们要什么就有什么;星期天可以游泳,放假了还可以旅游……那么,在这样的生活状态里,我们一定感到很幸福了……
  话音未落,孩子们齐声回答:老师--,我们不-幸-福!
  这个回答太让人意外了。那个老师非常尴尬,楞在那儿了。这也不能怪她,因为过于年轻,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境地。
  她以为孩子没听明白,还想继续引导,她说:老师小时侯就不如你们了,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连糖都吃不上。所以,老师那时候所向往的最最幸福的事儿就是能够拥有很多很多的糖,一房子糖,甚至一间用糖做成的房子,连书桌、椅子、床、枕头也是用糖做成的,这样,当我想吃糖的时候呢,伸出舌头随便在哪儿舔一下就可以了。
  孩子们一听,全都大笑起来,说老师你真傻,太傻了,你怎么会喜欢吃糖呢,糖是吃的东西里面最差的,你怎么能喜欢这样的东西?还把拥有糖当作最幸福的事儿?
  这一下,那个老师彻底懵了,她不明白这些孩子为什么这样会是这样。脸腾地红了,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她就问:那你们向往的幸福是什么呢?
  这一问全班一下子活了,全都举起手来,其中一个十岁的男孩,在文化课学习方面是年级第一,他站起来说:老师,我的幸福是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可以躺在床上睡懒觉。另一个女孩等不及了,抢着喊:我的幸福是放长假,到沙滩上去玩。孩子们渴望的幸福五花八门:买一大堆零嘴坐在床上吃;爸爸妈妈不要老是叨叨;学校老师少留点家庭作业;他们家买的彩票得了大奖;他的床放在百货大楼里,一边是货架,一边是游泳池……孩子们太渴望幸福了,但是这样的幸福多少让我们感到吃惊。
  孩子们是在真真切切地渴望着幸福,他们说的全是真话。孩子的幸福其实就像能够调出所有颜色的三原色,但是成人只给了他们一种或者两种,他们调不出幸福的颜色,他们的幸福被人拿走了。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那么,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
  成人,教育者,老师,父母……比如有一天一位妈妈满脸恐慌地来找我,她说李老师,昨晚上真把我吓坏了。我问怎么回事。她说,昨天晚上,我的儿子对我说:妈妈,我现在还小,打不过你,等我长大了我会打你的。我会把你杀了,剁成肉馅,包成包子吃。
  她说,可怕的还不是这些话,而是他说话时眼睛里露出的那种光。她说李老师,我的儿子为什么会这样想呢?他怎么对我这么仇恨?你说我该怎么办呢?说着,眼泪哗哗直流。
  这个妈妈是属于那种过分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长类型,孩子成了她的一切。她要把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容不得有一点点不如人的地方。事事干涉,眼睛老是盯着孩子,但是,她的眼睛里看见的全是孩子的缺点而不是优点,所以孩子不是挨骂就是挨打。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才,她辞了职,在家专门培养孩子。我跟她不知谈了多少回了,劝她放弃这样的想法。但是……你没有跟家长打过交道,你没有体验过,有些人,你要改变一点点都非常困难。每当遇上这样的家长,我心里绝望得不得了。就像这位家长,每次都说想通了,下次还犯同样的错误。
  那次我特别生气。我说:你孩子这样说一点也不奇怪。她急了,说李老师,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呢?我说我已经警告过你多少回了,你听没听进去一句?我说有个中学生用斧头砍死了他的母亲你知不知道?她说知道。既然知道,为什么不想办法改变一下自己?
  可是过了几天,她又来找我,说李老师,昨天晚上我把儿子狠狠打了一顿。她说这话时的表情,怎么说呢,就像干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前来请功似的。
  我问为什么要打儿子,她说:昨天晚上我给他洗脚,我让他把脚踩在盆子的两边,谁知他竟把盆子踩翻了,水撒了一地。我说孩子都这么大了,你为什么不让他自己洗脚?她说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她给洗脚。我说就算你给他洗脚是对的,但是你想过没有,一个10岁的孩子,他完全能够自己洗脚,有很好的平衡能力,他把盆子踩翻,可能是你使他心烦意乱的结果。即便是不小心踩翻了盆子,也不能拳脚相加。一分钟前你是一个慈母,为儿子洗脚,一分钟后又变成了一个凶神。爱与恨的瞬转换肯定会使孩子心理扭曲,孩子的心里怎么能够承受住这些?
  一些家长啊,有时候都让你觉得,他们生孩子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实施折磨的,想起来让人心痛。
  所以,说到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答案显而易见……

在错误中成长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一种惧怕错误的观念在我们心中生了根。就像这位母亲,不能允许孩子哪怕犯一点点错,一出错就非打即骂。在学校,也有许多与这位母亲观念相同的老师。
  这是我想不明白的,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因为道理太简单了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的话我们说了都几千年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失败怎么能有成功呢?正确与错误也是这样,它们就像孪生兄弟一样,没有错误也就没有成功。错误是有价值的,学校与家庭应该是一个允许孩子犯错误的地方。你只要考察那些成功者的经历,差不多都是在大量的失败、错误当中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即使这样,那些所谓的成功者随时都会面临出错、甚至失败的可能。一个人,只要他活在世上,永远都有出错的可能。人们早都忘记这个道理了。许多家长以为孩子的大脑就像电脑一样,出现的错误不及时处理就会越积越多,所以当孩子一旦犯了错误的时候,成人总是想让他们刻骨铭心,永不再犯,甚至在孩子出错之前就加以提醒,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失去了认识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成长机会。
  我们大人也会常常出错,为什么要求孩子绝对正确呢?人的优点总是伴随着对于缺点的克服而生长出来的,一个缺点也没优点的人是平庸的。
  课堂上,老师不允许孩子出错,在家里,父母不允许孩子出错,结果,孩子也就只能尽力不出错了。为了不致出错,他们只好收敛幻想,自我绑束,缩手缩脚。成人在禁止孩子出错的同时,也使孩子失去了通向正确、通向成功的机会。当孩子一旦形成这样的人格,父母就不愿意了,就会说唉呀,你看你看,你怎么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一点探索精神都没有?为什么胆子这么小?父母不去反思自身,却毫无道理地责怪孩子。他们费了好大劲把孩子终于折磨成了胆小如鼠的人,现在,为了让他们胆大,又开始新一轮折磨。
  关于错误,还有一个儿童心理成长机制与成人对错误的看法是否正确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成人认为的错误在孩子的精神成长机制中是不是也是错误?有时候,在成人看为是错误的,在孩子来说是成长中的一种形态。孩子不是一个没有长大的人,而是一个内在机制与成人完全不同的人。即便孩子真的错了,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先剥夺他"错"的机会,而让他亲身感觉到自己的错误,这要比你直接告诉他不能这样做效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20:28:2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果要好。当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们可以...

果要好。当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告诉他哪是正确哪是错误,给孩子建立一个关于正确和错误的概念。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错误"作为养料以促进这样的成长,他们只有在"错误"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确"。这就像粮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长非得靠粪便喂养一样。
  所以,在我们中心,我们的口号是:在错误中成长。不光对孩子,对老师,对管理人员,连我都是这样要求的。新来的孩子不敢下笔,我们的老师就会说:某某同学,往错画,给老师犯个错误看看!画成狗屎蛋都行!听了这句话,孩子便一下子轻松起来,对技术的恐惧就烟消云散。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是得出正确的结果,而在于走向正确的那个过程。这个过程最有价值,也最能使人幸福。
  现在,凡来我们中心的家长都对我们的老师的精神面貌啧啧称奇,说李老师,这里老师的状态太好了,我们在其它地方都没见过。
  为什么呢?除了其它原因之外,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怕出错。我也像鼓励孩子犯错误那样鼓励老师出错,所以我们的老师特别放松,很勇敢,精神气儿特别足,工作对他们来说是幸福的。

种菜的秘密

  常有家长问我:李老师,我的孩子个性太强了,你说该怎么办呢?我说那是因为你盯他盯的太紧了,要求太高了,能不能放松一下呢?她说我没有像你说的那样盯他呀。我说如果没有盯你怎么知道他的个性那么强呢?他的个性是针对谁的?是针对你的。是你认为他的个性不合标准,所以个性也"就"强了。
  这种情形非常可怕,家长眼睛一刻不离地盯着孩子自己还不知道。这样盯下去,就会发现孩子身上全是毛病,孩子做的全是错事。现在的家长活得真累啊,孩子本来没有那么多的缺点,或者缺点本来很小,天天盯着,天天暗示,那些缺点就像上了化肥,迅速生长,直到缺点大的覆盖了所有的优点。
  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心差不多变成治疗中心了。许多家长送孩子到我这里不是为了学画,而是为了来调整。比如孩子不乖,好动呀,胆子特大呀,就把孩子领来,说李老师,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让我的孩子听话?怎么让他变乖一些?如果孩子太乖,大人说话声音稍大一点都要吓得尿裤子,就把孩子领来,说李老师,我的孩子太胆小了,能不能让他胆大一些?或者孩子不爱学习,把孩子领来,说李老师,我的孩子天生不爱学习,有没有改变的办法?等等,差不多全是这样。
  根据我的经验,大人越把孩子盯得紧,越想让他优秀,孩子就会越朝着大人不愿看见的方向发展。
  就像我的老爸种菜,退休了,没事干了,闲得慌,就在院子里开了一块地,种上菜。成天盯着那些菜苗,拨拉来拨拉去的,结果,长势很好的菜最后全给拨拉得蔫头蔫脑。
  这让我想到,要做一个合格的菜农,首先,要给菜苗生长空间,其次,在菜苗需要他的时候一定要出现在的它的面前。在关注与放手之间把握分寸,这就是种菜的秘密,也是教育的秘密。
成人误区在于,总想把孩子教育成什么什么样,而不考虑他的孩子能够成为什么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3 22:22 , Processed in 0.05206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