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赏识小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关闭 [复制链接]
291#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06:22:4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第8节: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有一句名言:“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所以咬得深了一些。”

  这让人想起美国著名的园艺师阿尔伯特。阿尔伯特读小学时,老师专门找到他的父母说:“你孩子的智力测验结果证明,他不适合再待在学校里了。”于是他只好待在家里,每天在后院与花草为伍。

  17岁那年,阿尔伯特经过市政厅前,发现有一块空地长着杂草,于是主动找到负责人说:“把这块空地交给我来打理吧,我不要一分钱!”负责人想这块地反正也一直空着,就交给他吧。于是阿尔伯特拿起工具,将整个草坪修葺一新。

  某天,市政厅召开会议,很多政治名人到场,其中不少人都对这块“园林艺术”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认为这一定是出自大师的手笔。可当阿尔伯特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谁也没有想到,原来这个园艺作品竟然是一个未成年人的处女作,而且他居然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此后,阿尔伯特开始正式接触园林艺术,并且凭借自己惊人的天赋,创作了一个又一个园艺杰作。尽管他学历不高,甚至智商都存在问题,但是谁也无法抹杀他在园艺上的杰出才能。阿尔伯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知道有人总在拿我的智力当笑柄,但是我绝对相信,这是上帝的精心安排。假如我是一个聪明人,或许早已因为自负而变得平凡,上帝给我的天赋岂不早被埋没了吗?”

  正如阿尔伯特一样,世界文化史上有著名的三大怪杰,文学家弥尔顿是瞎子,大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中年后是哑巴,如果用“上帝咬苹果”的理论来推理,他们也都是由于上帝特别喜爱,而被狠狠地咬了一大口。上帝这一口可不是白咬,他一定会补偿一种让你足以鹤立鸡群的天赋。

  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久别的朋友D,他现在已是一家装潢公司的经理,而你很难想象,他在十年前还是一个木匠学徒。闲谈中,D回忆起了他的经历:

  “你要说我这辈子最难以忘怀的人是谁,那一定是我的弟弟。我比我弟弟年长两岁,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是,我比较老实、沉稳,而弟弟比我聪明,并且性格活泼,善于交际,以后一定会大有所为。其实,我并不在意这些评价,因为我觉得笨一点,不是我的错。所以每当看到弟弟得到老师表扬,或父亲奖励他一个电动汽车,我都没有产生过一点嫉妒心,我认为那是他该得的。在我内心深处,我认为他注定会比我有出息。”

  “中学毕业后,我没有考高中,因为老师和父母都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当父亲问我喜欢做什么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木匠活。于是父亲送我到一个地方,跟着一个老木匠学手艺,一去就是三年。这期间,弟弟还给我寄了一张明信片,说他现在在学校里很好。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听到一个噩耗,弟弟不在了,而且是自杀。”

  “当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他那么有前途,有令人羡慕的头脑和交际能力,为什么会选择轻生呢?当我赶回家为他送终时,这才知道了很多事情。弟弟因为聪明,经常受赞扬,同时自信也逐渐变成了自负,无法接受旁人的批评和指教,就连父母的建议也不肯听取。一次期末考试,他有三科没有及格,原因是迷上了玩电子游戏,而且交了一个女朋友,因此成绩直线下滑。没多久,女友离开了他,而他承受不住这个打击,就选择了轻生。”

  “我一直在想,他为什么会浪费自己的天赋?为什么要变得那么顽固?假如我也有他一样的头脑,或许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听完D的叙述,我不禁为他的弟弟感到悲伤,但还是对D说:“其实你没有必要感到惋惜,试想一下,假如你也拥有一个聪明绝顶的头脑,从小在赞扬声中长大,那么你能保证自己始终恭谦吗?你能保证自己的天赋不被骄傲淹没吗?”

  很多人在踏入职场时,都曾碰到过种种困惑,诸如:他是名校毕业,而且是MBA,而我只是个高中生,我们若处在同样的职位,或许他真的比我能干吧;她能力优秀,而我好像没有什么专业技巧,她一定会比我有前途;客户是家很大的公司,我不知道能否获得人家的认可,到底要不要去试一试呢……

  有一句话叫做:“自卑是自卑者的墓志铭”。意即,原本没有自卑这种东西,倘若你感到自卑,那么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扣上的帽子。自卑来源于不自信,不自信来源于比较。我们每天都在比较,而自卑者总是喜欢拿自己的弱势去比较别人的强势,相当于拿鸡蛋碰石头,怎能不一塌糊涂?如果你总是感到自己技不如人,是因为你看到了上帝咬你的那个缺口,而且把这个缺口当成了自己的标签。

  有一则笑话描写鸭子和螃蟹赛跑,鸭子步伐较为敏捷,于是绕着环形体育场跑开了,螃蟹速度自然要慢许多,但却是横着走,于是二者同时到达终点,不分胜负。随后二者找到裁判,要求必须见个高低,于是裁判说:“那你们就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谁赢谁就是冠军。”这时鸭子反对说:“这可不行!我怎么出都是布,螃蟹怎么出都是剪刀!”

  很多人听完笑话,一笑了之,却并未思考这笑话中的奥妙。要是论速度,鸭子很明显胜螃蟹一筹,但要是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那么鸭子永远也赢不了螃蟹。这就正好说明,每个人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一个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处,而不是揪着自己的短处不放。你的短处并不是让你自卑的,而是让你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无人可及。

  有人说:“上帝真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给你一分天才,就搭配几倍于天才的苦难。”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改一改:“上帝总是用心良苦,他给你一分天才,便会搭配几倍于天才的苦难和磨砺,让你认识到这一分天才是多么宝贵和无可替代。”因此,当你遇到不如意时,不必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弃,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自己:我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只不过上帝特别喜欢我,所以咬的这一口更大些罢了。
292#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06:36:2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非常感谢已合、仙境别红尘的赏识与鼓励!有...

非常感谢已合、仙境别红尘的赏识与鼓励!有你们的陪伴真好!
293#
发表于 2009-8-7 08:58:55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一大早又上你这儿学习来了,昨天为孩子的不...

一大早又上你这儿学习来了,昨天为孩子的不守信很不爽,还和他发脾气了,没想到他居然回了我一句,你也要爱我的缺点,靠,真的象周老师所说的你别看他小孩小,想想真的我还不如我的孩子
294#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58:12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第9节:南瓜的力量

南瓜的力量

  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进行过一项很有意思的实验。试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生长时,能够对这个铁圈产生多大的压力。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大约500磅的压力。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大约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并且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破。最后当实验结束时,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破裂。当他们打开南瓜时,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了,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纤维,这完全是为了想要突破包围它的铁圈。为了吸收充足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生长的铁圈,它的根部甚至向泥土里伸展了几万英寸。

  通常我们都会有这样的认识,南瓜在铁圈面前处于绝对弱势,因为南瓜不过就是纤维素组成的,被金属切割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堪一击的南瓜,居然可以承受几千磅的压力,如果不是科研人员加固铁圈,我想南瓜才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因为它的“心”和“根”都已变得无比坚实。

  想一想,人难道不是一样的吗?很多成功背后都曾有无数个困境,很多名人都有过失败的经历。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任何伟大的成功,都要归功于坎坷之路,任何坦途都难以创造奇迹。

  关于这一点,曾师从弗罗伊德的心理学大师荣格对这个观点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在其著作中提到过一位病人在1968年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用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描述了他心理转变的过程:我从不幸的遭遇中总结出了很多有益的教训。只要我能保持平静、顺其自然的心态,并做到专心致志,接受现实,就能领悟到很多道理,并从中获得巨大的力量。我曾经也有过逃避现实的行为,总是担心自己被残酷的现实击垮。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你首先接受了现实,才能决定对现实采取怎样的态度。所以,现在无论生活中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好事或坏事,阳光明媚或乌云满天,我都会接受这些事实,并愿意与命运女神跳上一曲。渐渐地,我也接受了自己的天性,无论好的或不好的一面。它们在我眼里都变得生机勃勃。有时我不禁感叹:过去自己真是太傻了!居然妄想使一切都符合自己的意愿。

  在荣格的眼中,这位病人思想的转变过程就如同炼金的过程。为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炼金术。炼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nigredo,即变黑,炼金材料首先被分解,恢复成最原始的成分;第二阶段叫albedo,即变白,提炼各种成分,使原本混乱的物质变得有序;第三阶段叫rubedo,即变红,在这个阶段中,所有的物质本身都会经历一个质的变化,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炼成真正的黄金。

  人成长的过程也会有类似的经历,首先应直视自己的本性,包括被日常生活压抑的方面。任何人都无法逃避困难和挫折,它们正如同炼金的第一个阶段,也是人生的分界线。如果你缺乏智慧,很容易就会被挫折打败。如果你富有智慧,就一定能战胜挫折,并成为“真金”,就会变得像“南瓜”一样坚韧,人也会变得更加成熟。这就如同“破茧成蝶”,飞蛾的幼虫必须自己破蛹而出,才能变成美丽的蝴蝶。

  经历痛苦后,如果我们再次看到了希望,这时就进入了“变白”阶段。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不过太阳即将升起。此时我们已经意识到痛苦和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能坚持下去并经过“变红”的阶段,就能成为“真金”。

  炼金术听起来很玄幻,在科学面前也暴露出了不少瑕疵,但我们依然可以借此来理解人生。在现代人眼中愚昧落后的时代,不仅有炼金术,还有其他与挫折有关的智慧以及思想。

  《圣经旧约》中关于乔布的故事就生动地描绘了“南瓜的力量”这一哲学思想。假如乔布活到今天的话,他一定会驾着奔驰轿车,住在有游泳池的豪宅里。但是尽管他非常富有,却一点也不傲慢,甚至从来不做错事,一直过着太平的生活。直到有一天,魔王撒旦拜见上帝耶和华,耶和华对撒旦说:“乔布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信徒,而且善良、正直。”可撒旦却不屑一顾地说:“他之所以在道德上完美无缺,是因为他拥有富足的生活,如果他失去这一切,那么就会变得面目全非,也不再会信仰耶和华。”其实撒旦说得并非没有道理,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谁不会做个好人呢?于是最后,尽管耶和华不太乐意,但还是同意让撒旦来考验乔布。

  随后灾难接踵而至,乔布家先是遭遇了一伙强盗,牛和驴子被抢走,所有的仆人被杀死。然后家里的羊又被从天而降的火灾烧死,紧接着骆驼被其他部落的人偷走。最可怕的事情是,当乔布的孩子正在吃饭时,一场沙漠风暴吹倒了他家的房子,压死了他七个年轻力壮的儿子和三个美丽的女儿。接二连三的灾难使乔布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没有因此陷入绝望和怨恨,依然虔诚地祈祷,对耶和华无限忠诚。

  第二天,撒旦又对耶和华说,如果让乔布尝一尝切肤之痛,那么他就会放弃自己的信仰。于是乔布从头到脚都长满了毒疮。乔布非常郁闷,他想不通自己从来都本本分分做人,为什么却要遭受那么大的苦难。此时,他的三位朋友上门安慰他,试图说服他,这一切灾难都是因果报应,劝他应该面对现实。可是乔布愤怒地说:“什么!这绝不可能,我这一辈子没做过一件坏事!”虽然乔布依然信仰上帝,但他忍不住想与耶和华对话,以了解这些苦难的根源。耶和华并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给他展现了狂风暴雨,意思是我创造了世间万物,而你的这点痛苦,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顿时,乔布如梦初醒,他终于意识到,只有在苦难和不幸之中,一个人的灵魂才会找到归宿,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信仰。于是,上帝因此加倍地赐还给他失去了的一切。乔布又活了140年,亲眼看到四代子孙过着富足的生活,最后,他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很多人在读完这个故事以后,都摆脱不了“不公平”的感觉,因为他们始终觉得,乔布既然没有犯错,就不应该承受痛苦。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遇到挫折的人就都是遭到了报应吗?显然不能这样理解。乔布之所以得到了加倍的补偿,完全得益于他在逆境中的虔诚,这份虔诚,你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希望,也可以看做是百折不挠的意志,总之这是一个让“南瓜变得更为坚韧”的过程。上帝并不会平白无故让你受苦的,只是想让你这个“南瓜”,挣脱铁丝网的束缚,变得更加坚韧、有力。
295#
 楼主| 发表于 2009-8-9 08:14:2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第10节:第二章 每次挫折都是机会

第二章

  每次挫折都是机会

  事实上,人在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有所不平等。有人天生残疾,有人四肢健全;有人天生貌美,有人容颜丑陋;有人聪明,有人愚笨……

  谦逊和善解人意是大多数成功者的基本素养,因为他们在艰难岁月中懂得了无数道理,明白了挫折的意义,所以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人生路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挫折,不正是一种惩罚吗?上帝惩罚你,并不是因为你犯了错误,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你的潜能。
296#
 楼主| 发表于 2009-8-9 08:16:2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第11节:安于现状等于画地为牢

安于现状等于画地为牢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小心谨慎”的人,他们总是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做事情显得畏首畏尾,他们安于现状,期望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让我们来看一看安于现状的背面,到底有些什么吧。

  这世上有不少“穷人”,这里所指的穷,除了物质财富的匮乏以外,还有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赤贫”。他们都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害怕失败。害怕失败的前提,就是曾经遭遇过或看到过失败,所以惧怕失败带来的伤害和痛苦。因此,这些人做事情瞻前顾后,锱铢必较,没有十足的把握绝不会轻易下决心或做决定。这样做的好处是,遇到失败和挫折的几率或许会大大减小,而坏处是,他也可能因此而距离成功越来越远。

  有一句话叫做“富贵险中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大部分成功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而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正是惧怕风险的表现。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挫折的真正意义。挫折通常并不是坏事,它可以提醒你,让你意识到自己走错了道路,或是做事的方法需要调整,或是合作的伙伴出了问题。挫折让你有机会去反省自己错在哪里,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避免造成最终的失败。

  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事事如意往往潜伏着危险。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条鱼放进一口盛满凉水的锅里,然后用文火加热,鱼开始并不能感觉到它处于危险之中,还怡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当它感到危险时,已浑身无力,从而无法逃离绝境。因此,挫折就是一种改变现状的契机,我们要试着去接受现实,而且要为以后可能遭遇到的挫折做好准备,彻底摒弃“安于现状”的想法。

  同是大学毕业生的C和L,分别选择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C的性格较为内向,处事小心谨慎,所以他应聘到了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两年后当了部门经理。而L则大胆地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他开办了一家小型咨询公司,业务范围很广,既帮助别人订机票,也提供很多咨询服务。公司的业务表面看上去的确很火,但实际的收益却不高,最后在资金紧缺的时候,不得不宣布倒闭。C曾经告诫过L,说:“我们现在刚毕业,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图发展,像你这样一开始就创业,注定会失败的。”L想起这个告诫,不禁为自己当初“鲁莽的行为”懊悔不已。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L,他向我倾诉了心中的苦闷。当时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你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啊!”L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说:看到别人失败,你为什么这样幸灾乐祸啊!

  其实L并不了解,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遭遇到创业的失败,那将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因为年轻,你还有很多机会,加之已经积累了创业的经验,如此一来,不是离成功越来越近了吗?挫折和失败并不是证明你不行,而是告诉你,你还没有准备充分,只要善于总结以往的经验,继续努力,那么东山再起,成就一番事业并非难事。听了我的一番解释,L仿佛茅塞顿开。不久,他把这种感悟变成了行动。他认真总结了前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公司的定位有问题,如果能专心经营某个领域,那么一定可以打开突破口。最近,我接到L的电话,说他的新公司已经签下了一笔利润不菲的单子。我相信,L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我们可以试着去对号入座,在现实生活中,你是C还是L呢?或许有人会问:“C谨慎一点有什么不好,他已经成了部门经理,难道这不算成功吗?”的确,C算不算成功,我们不能随意下结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确的指标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但将成为企业家的L和C进行对比,你会认为谁比较成功呢?

  L能够成功,和他胆子大没有必然的联系。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意思是你的胆子越大,就越吃得开,也就越容易得到成功。这个说法其实比较片面,如果成功仅仅靠胆大,那么所有的急性子都能够腰缠万贯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成功除了需要胆子,更重要的是经验的积累。L正是具备了创业的经验,因为他的第一次失败,让他不得不去努力地思考,我为什么失败?我要怎么做才能提高利润?这是只有挫折才能创造的成功思维。

  我们要知道,在成功的道路上,“居安思危”的思想是难以成立的。假如C也想创业,但他不敢自己尝试,而是任劳任怨地工作,希望自己通过观察和学习可以得到不少创业的经验,那么谁也无法预知,这种经验到何时为止,才能变得“成熟”,成为屡试不爽的创业良方。而事实也证明,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成功模式供人参考,间接获得的经验只是一个参照物,而成功所需的是实践中的经验。

  纸上谈兵的典故大家都不陌生,战国时的赵国将领赵括可以说把兵书背到了滚瓜烂熟,要是他去当一个老师,或许是块不错的材料,什么经典案例,用兵方法都能娓娓道来。可是让他上战场实践一下,问题就出来了。赵括令旗一挥,就为赵国增加了40万亡灵,算得上是亡国之举。这就是理论与现实的差距,说明前人再好的经验也未必适合你。实践所得的经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当你发现失败无法避免的时候,千万不要心存恐惧,对挫折敬而远之。在挫折面前,你如果选择了逃避,那么就浪费了一个大好的机会。因为挫折带给你的经验,是从书本里面学不到的,是能够让你获益终身的。好好想一想,在以前的挫折中,你到底遗漏了多少上帝掉下来的礼物?
297#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08:04:3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第12节:将失败写在背面!

将失败写在背面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意思就是说失败太平常了,我们何必在意呢?这句话说起来非常轻松,可未必人人都能理解挫折的意义,把失败当成机遇,否则就不会出现“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等词语了。在心理学上,失败后的消沉是一道墙,我们姑且称之为“心墙”。心墙后面可以说是一片废墟,而前面往往就是蓝天白云,可有时候这道墙薄到成了一张纸,有的人也不会主动去捅破它。这就好比事物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冲不出去是画地为牢,冲出去就是一片艳阳天。

  有一位年轻人,从儿时起就怀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赛车手。长大以后,他才知道想做一名赛车手并不容易,没有一定的实力和经济基础是办不到的。但他并没有放弃梦想,选择了在一家农场开车。在工作之余,他一直坚持参加业余赛车队的技能训练。每逢遇到车赛,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参加。但因为技术问题,他无法取得好的名次,不仅没有什么收入,而且还欠下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债务。

  在如此窘迫的情况下,他依然抱着自己的信念不放弃,一如既往地坚持练习。有一年,他参加了威斯康星州的赛车比赛。当赛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的赛车位列第三,他有很大的希望在这次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也许这将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突然,他前面的两辆赛车发生了事故,撞到了一起。看着前面的滚滚烟雾,他迅速地转动方向盘,试图避开这场灾难,但由于车速太快,他撞上了车道旁的墙壁。

  当他被救出来时,手已经被烧伤,鼻子也不见了,全身烧伤面积达40%。医生做了7个小时的手术,才把他从死神的手中拽了出来。

  经历这次事故,他尽管保住了性命,可手却萎缩得像鸡爪一样。而且医生告诉了他一个残酷的现实:“以后,你可能再也不能开车了。”

  一名赛车手握不住方向盘,和一名拳手失去了双臂有什么区别呢?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为了心中的梦想,他决心继续自己的赛车生涯。他接受了一系列植皮手术,为了恢复手指的灵活性,他每天都用残缺的手不停地抓木条,有时疼得浑身大汗淋漓,但仍然坚持。

  在做完最后一次手术之后,他回到了农场,换用开推土机的办法使自己的手掌重新磨出老茧,并继续练习赛车。

  仅仅是在9个月之后,他又重返了赛场!他首先参加了一场公益性的赛车比赛,但没有获胜,因为他的车在中途意外熄火。不过,在随后的一次全程200英里的汽车比赛中,他得了第二名。

  两个月后,仍是在上次发生事故的那个赛场上,他满怀信心地驾车驶入赛场。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他最终赢得了250英里比赛的冠军。

  当他第一次以冠军的姿态面对热情而疯狂的观众时,禁不住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一些记者纷纷将他围住,并向他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在遭受那次沉重的打击之后,是什么力量使你重新振作起来的呢?”

  此时,他手中拿着一张比赛的海报,上面是一辆赛车在迎着朝阳飞驰。他没有回答记者们的提问,只是微笑着用黑色的笔在图片背后写上一句凝重的话:把失败写在背面,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他就是美国颇具传奇色彩的伟大赛车手——吉米·哈里波斯。

  吉米正是一个冲破了瓶颈的幸运儿,为什么说他幸运呢?因为他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把挫折当成机遇的人。一个赛车手连手指都粘连在了一起,还有什么希望?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而且相信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放弃赛车生涯,留在“心墙”的后面。此时,一定会有人站出来说:“连双手都无法正常使用了,怎么可能开车呢?”的确,这个理由看似无懈可击。但我们分析一下,吉米为什么没有放弃?因为他关心的不是手还能不能用,他关心的只是自己还能不能开车。他认为:既然手没有残废,那么就还有可能重返赛场,不就是手指粘连在了一起吗?还有手术刀可以将它们分开。手虽然不能正常握住东西,但是只要勤加练习,就有可能改善。吉米想的是:为了重返赛场,我能做什么?而消沉的人则会想:我的手指都粘在一起了,还能做什么?这就是心态的差异。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吉米就算失去了双手,也依然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因为失败对他来说,不是致命的打击,而是转变的契机:上帝不正是要让我更加努力吗?

  不久前,我去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演讲,主题是“挖掘无限潜能”,演讲结束后,一位学员问道:“其实我以前也想过如何开发潜能,但是我总觉得自己没有动力。”我问他:“你有过失败的经历吗?”他说:“当然有啊,我高考失败了两次,第三次才考上大学。”我又问:“你目前在公司是什么职位呢?”他表情沮丧地说:“我现在只是一个部门经理,本来前一阵有机会晋升的,可惜被同事挤掉了,现在还是老样子……”于是,我笑了笑说:“你认为自己为什么会被挤掉呢?”他想了想,不无遗憾地说:“我觉得我和他的能力差不多,而且我在销售方面更有经验,只是他和高层主管走得比较近罢了,我觉得我更适合这个职位……”听完后,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么说来,你最后一次高考和考官很熟啦?”他一下愣住了,然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红着脸,若有所思。
298#
发表于 2009-8-10 13:56:5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把失败写在背面,!这样我们看到的就都...

把失败写在背面,!
这样我们看到的就都是成功,想到的是如何成功啦!太有新意啦
29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3:58:0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谢谢,追梦、小茶叶;人生就是这样,道理我...

谢谢,追梦、小茶叶;人生就是这样,道理我们都懂,就唯一缺少一点锲而不舍的行动力,我们要彼此加油,彼此陪伴,共同进步!
30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00:10:2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第13节:平等是成功的绊脚石

 没有晋升只是说明了你的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上帝让你失败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你进步的机会。把失败写在背面,为的就是不挡住希望的光芒。

  平等是成功的绊脚石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不太入耳,因为提倡自由和平等,在几个世纪前就已经流行开来,特别是法国大革命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最值得一提的人物便是卢梭,他对平等这一概念提出了很多新的解释,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8世纪的法国依然是君主制,中央集权式的专制政府在不停地抵制自由思潮平民化,希望继续独裁。在这种特有的体制下,不平等的现象随处可见,因此那些出身卑微但是又渴望崛起的人,开始呼吁平等,卢梭便是其中之一。卢梭“自由”和“平等”的观念,逐渐得到法国社会底层人士的认可,而后席卷了整个欧洲。卢梭对平等的看法比较绝对,意思是人和人之间生下来就是完全平等的,没有任何差异。仔细想一想,这种观点是否无懈可击呢?事实上,人在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有所不平等。有人天生残疾,有人四肢健全;有人天生貌美,有人容颜丑陋;有人聪明,有人愚笨……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著有《动物农庄》一书,书中描写了一个极权主义国家是如何诞生的。故事的开始,农庄里的动物们共同商议制定了一套规则,它们希望依照规则来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规则中共有七条戒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动物们生来是平等的。不过,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动物领袖们的心灵在权力和贪婪的促使下发生了质的变化,渐渐地,领袖们的心思不再是建立平等、公正的乌托邦社会了。最后,动物农庄的规则只剩下一条了:动物们生来是平等的,但有的动物比别的动物更平等。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喜欢对这个政治预言进行讨论。

  对这个法则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可虽然我们愿意相信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就像卢梭主张的那样,平等近乎绝对;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有同等的利益和安全,受到同样的关爱和接纳,有些人甚至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能力和资源,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也许这样的现实让人难以接受,但事实就是如此。

  比起蒙昧时代,如今的平等算是进步了很多,但机会均等也并不容易实现。既然处处都可能存在着不平等,那我们是不是该一直抱怨下去呢?

  刚从医科大学毕业不久的Z,被分配到了一家大型药厂,负责药物的质量监督,待遇优厚。但他刚工作了一个月,便整天满面愁容。朋友不解地问:“你有那么好的工作,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Z这才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同在一个实验室的同事T,已经年过四十了,他一天到晚就对我唠叨个没完,说这个世界真不公平,当初他毕业的时候,只能去卖药,吃尽了苦头才找到这份工作,很不容易。没想到像我这样才毕业的学生就一步登天了,说现在这个世道真是越来越不公了。”朋友劝他,说这样的人很常见,只要不理他,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就是了。这时,Z叹了一口气,继续说:“我也想这样,可他是个心眼很小的人,经常在工作上和我过不去,我稍微做错一点事情他就会严加斥责,而且会向上面打报告。上次,我不小心拿错一张化验单,他就小题大做,骂了我一顿不说,还告诉了总经理,我因此被通报批评,而且被扣了半个月的工资!唉!我当初还满怀信心想做出一番成绩……下半年实验室要评绩效,看来晋升是没有希望了……”

  听到这些抱怨,我并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等他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才对他说:“其实你应该为现在所处的环境而感到高兴。”Z不解地看着我,仿佛认为我在挖苦他,于是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两个人比武,结果不分胜负,于是约定一年后再比。其中一个人雇了顶尖的杀手,去追杀另一个人,而自己则跑到少林寺去学习独门武功。一年后二人再次相遇,你说谁会打赢谁呢?”Z想了想,说:“应该是那个去少林寺学习武艺的人吧。”我说:“恰恰相反,赢家是那个被追杀的人。”Z百思不得其解。

  Z之所以认为去少林寺学习武艺的人会赢,是因为他还在沿袭惯性思维。在他看来,这个人占尽了一切优势,怎么可能输呢?是啊,对手被追杀,哪里有时间练功呢?而且自己又学会了少林的绝学,功力肯定更上一层楼啊!没错,但这个思维却出现了一个盲点。一年以后,二人相遇,说明顶尖的杀手没有将对手杀死,一个能和顶尖杀手周旋一年的人,武功提升的速度,绝对比在安全的环境下要快得多。因此,去少林寺学武艺的人,反而将对手培养成了顶尖高手,最终打败了自己。Z听完分析以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知道自己正是那个被追杀的人。时隔半年,再次见到Z时,他脸上的愁云已经烟消云散,他说自己已经成了“高手”,经过不停地努力,他通过了更高等级的考试,目前已经调离了那个实验室,负责监督产品开发……

  试想一下,假如Z没有遇到那个“喋喋不休”的同事,他有可能逼迫自己努力并得以快速进步吗?我想不会,因为在相对安逸的环境里,人往往会丧失斗志。如果Z和同事都非常“平等”,那么他很难产生变成高手的念头,所以话说回来,Z还应该好好感谢那位苛刻的同事呢,正是他促成了Z事业的发展。我们主张“不平等”,就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从而产生改变现状的想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3 22:31 , Processed in 0.0552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