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赏识小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关闭 [复制链接]
8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1:47:49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建议三:用交换的方法让孩子学会分享。 ...

建议三:用交换的方法让孩子学会分享。

许多孩子在公共场合或者幼儿园里玩耍的时候,总是希望自己能够独霸所有的东西。事实上,孩子的这种行为和想法都是不好的。但是,如果父母一味地批评孩子,则反而会产生负作用。

有一位母亲是这样说的:

“我有两个孩子,一个4岁,一个7岁。孩子一般能够好好地一起玩,但是,也常常为一件玩具而争吵。后来,我就买了一个小猪形状的定时器。每当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我总是为他们设计相同的时间,时间一到,其中一个必须放下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让另一个来玩。这样,孩子们就学会了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玩,时间一到,他就不应该再霸占着,否则,会导致以后也没得玩。因为,我规定只要一个孩子违反了规则,玩具的所有权就归另一个孩子了。”

另一位妈妈则采用了另一种方法,她说:

“我只有一个孩子,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很自私,希望他能够学会与人分享。每次我给孩子买了他喜欢的玩具、动画片或者图书,我都鼓励他带到学校去,并且鼓励他与其他同学交换自己的玩具、动画片或者图书。我是这样跟他说的:‘孩子,把你的东西借给别人,再向别人借你喜欢看、喜欢玩的东西,这样,我们花很少的钱就可以玩很多的玩具、看很多的动画片和图书。’我的儿子很能理解这种行为的结果。现在,他已经12岁了,我给他买的玩具和图书等并不多,但他总能用仅有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并获得别人的信任,借来许多我们没有的东西。我还非常注重教育孩子,注意保护别人的东西,不能损坏别人的东西,要像对待自己的东西一样。”
8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1:48:2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建议四: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宝贝。 ...

建议四: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宝贝。

每个人都有不愿意与人分享的宝贝,孩子也一样。这些东西也许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也许是孩子认为重要的人送给他的礼物,也许对孩子来说有特殊的意义。总之,我们提倡孩子与人分享,但是,并不是任何东西都应该与人分享。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宝贝,并教育孩子珍惜自己的宝贝。

哲哲有一件很宝贝的东西,那是舅舅送给他的一把瑞士军刀。不幸的是,去年舅舅因出车祸去世了。哲哲非常怀念舅舅,他总是把那把瑞士军刀放在书桌上,每天细细地看,就好像舅舅对他说:“阿哲,要好好学习,舅舅给你买你喜欢的东西。”

舅舅永远不会给哲哲买东西了。但是,哲哲却非常崇拜舅舅,因为舅舅是一个军人。这把军刀,哲哲从来都不拿出来给同学看。每次,同学到家里玩的时候,哲哲就把这把军刀放进抽屉。

但是,他从不吝啬把其他东西分给同学们。对此,哲哲的妈妈是这样解释的:“这把军刀是孩子的一种寄托,它对孩子的意义是重大的。我不要求孩子轻易地拿给别人玩。”

在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父母可以允许孩子把他认为重要的宝贝“藏”起来,不让其他人分享,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东西,父母应该要求孩子与人分享。只有孩子藏好了自己的宝贝,他才会大方地把其他东西借给别人。如果父母强迫孩子把任何东西都与人分享,不但不合理,反而会激发他的逆反心理,做出相反的行为。
8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07:43:49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怎样来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习惯呢? ...

怎样来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习惯呢?

建议一:让孩子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行为必须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合作才能完成,只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做到的。父母可以利用这种机会让孩子体验一下个人无法完成的挫折感,从而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有一位小学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与人合作的重要性,特地上了一堂有意思的课。

在这堂课上,老师先请一位同学走上讲台,让他伸出自己的手,分别谈一下每根手指头的优势和长处。这位学生说道:“大拇指可以用来赞扬别人,食指可以用来指示事物,小指可以用来勾东西,中指可以……”不等这位学生说完,台下的学生纷纷帮他说了许多每个手指的其他优势。

这时,老师笑眯眯地拿出一只玻璃杯,只见玻璃杯里面有几个玻璃球。老师对大家说:“现在,请你们把玻璃球从玻璃杯里取出来,每个同学都有一次机会。你们可以用你们认为最有本事的那个手指把玻璃球从杯子里取出来!记住,只能用一个手指。”

孩子们的热情被老师鼓舞起来了,教室里的气氛非常热烈。每个同学都认真地走上去,用他们的手指去取玻璃球,但是,不管他们怎么努力,玻璃球就是取不出来。孩子们个个很着急。

这时,老师再次对孩子们说:“好了,你们可以邀请另外一个手指与原来那个手指合作,一起来取玻璃球。”这次,孩子们个个把玻璃球取了出来。

活动做完了,老师对孩子们说:“现在你们应该明白了,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才能,他总有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人与人的合作是多么的重要。”

父母可以在家庭生活中也玩一些类似的游戏,比如,家里的大床需要挪位置,父母可以让孩子一个人先来试试,孩子肯定是搬不动的,这时,父母就可以适时对孩子讲解与人合作的重要性,然后与之一起搬动这床。再比如,玩游戏时,不与孩子配合,让他一个人玩,他就会体验到一个人玩的无趣,希望有人与自己一起玩。这也能让孩子体验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总之,父母应该充分利用生活当中的一切机会教育孩子。
8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07:44:19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建议二:让孩子体验合作的乐趣。 ...

建议二:让孩子体验合作的乐趣。

成功的合作可以让孩子产生良好的体验,这种体验能够带给孩子无穷的乐趣,进而促进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

一位老师在讲授《竞争与合作》一课时,让孩子们做了一个游戏。

老师在讲台上放了三个啤酒瓶,每个酒瓶里面放入两个比瓶口略小的玻璃球,这两个玻璃球都是用绳子拴住的。

然后,老师请了六位同学进行游戏。六位同学分成三组,每两人为一组。他们每人抓住一条绳子,当老师喊开始的时候,每个人必须在三秒钟内以最快的速度将玻璃球拉出来。

老师刚喊“开始”,三组同学都行动起来。但是,三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

第一组的两个同学都想自己先拉出玻璃球,两人都拼命拉绳子,结果,绳子被拉断了,两个玻璃球还是留在酒瓶中。

第二组的两个同学也想自己先拉出玻璃球,但是,他们不如第一组的同学那样使劲,结果,两人没有把玻璃球拉出来,却把酒瓶子拉起来了。

第三组同学在规定的三秒钟内,一前一后地把两个玻璃球拉出了酒瓶。老师问他们为什么会成功。其中一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我考虑到玻璃球的直径比瓶口只小一点点,如果两人同时拉起,必然会卡在瓶口而无法出来。所以我想让他先把玻璃球拉出来,然后我也就可以顺利地把玻璃球拉出来了。”

这位同学深深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并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必然会更加注意与人合作。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给孩子设置诸如此类的合作竞赛,让孩子们尽力通过合作去完成任务。如果孩子们一时没有完成任务,父母也不要责怪孩子,而是应该让孩子明白,成功的合作不一定要达到现实的目标,虽然有些合作的结果是失败的,但是,在合作过程中,参与者都尽了自己的努力,同时,每个参与者都感到非常愉悦,这就是一种成功的合作
825#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07:44:45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建议三:在游戏中学会合作。 不少...

建议三:在游戏中学会合作。

不少游戏是集体进行的,许多孩子分成几组,按照规则以小组为单位争胜负。这时,同一小组的孩子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取胜。如果孩子自以为是,不顾别人,其他孩子就不愿意再与他一起玩,他就会感受到不合作的滋味,从而想方设法与其他人去合作。

日本人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在日本的体育教育中,个人项目很少,基本上都是集体项目。因为日本人希望通过集体性的游戏来激发孩子们合作的精神。

其中有一个叫“人工桥”的游戏是这样的:

全体学生弓着腰,拉着手,形成一个人工桥,其他学生就在这个“人工桥”上踏过去。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场面,做桥的孩子们都弓着背,让自己小组的选手往上跑,一个接一个地。跑过后的孩子则在队伍前面弓下腰,再来充当人工桥。这个游戏需要较强的合作精神,每一个做人工桥的孩子都要站得牢,才能让其他孩子从自己的背上跑过去。

也许父母会心疼自己的孩子被别人踩,但事实上,孩子在这个游戏当中却学会了怎样与人合作。
8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07:45:2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建议四:教孩子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建议四:教孩子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人与人之间,合作与竞争是并存的。许多父母总是教孩子与人竞争,希望自己的孩子超过他人。确实,竞争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差,有一次居然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他的父亲意识到孩子缺乏竞争精神,于是对他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在你已经是最后一名了,你再也不会退步,而是只会进步了。只要你找一个竞争对手,你就能慢慢赶上去。”然后,这位父亲教孩子找一个比自己的学习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并努力去赶超他。结果,孩子暗暗努力,很快超过了这位竞争对手。在孩子成功后,父亲又叫孩子找一个学习成绩更好一些的竞争对手,这样,孩子又开始了暗暗努力,结果也成功了。就这样,这个孩子靠不断竞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最高兴的是孩子在班级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这种片面强调智力竞争,忽视合作精神培养的现象是很有害的。事实上,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不会与人合作,对其将来非常不利。

美国一位经纪人、谈判高手斯腾伯格认为,只要你有合作的精神,对手往往可以成为朋友。他总结自己的经验,认为化敌为朋的办法主要有:

(1)与分享自己价值观的人密切合作;

(2)尽可能多地向对手学习;

(3)创造一个合作而冲突的气氛;

(4)在面对威胁时,表现出不畏惧;

(5)学会聆听,习惯于沉默,避免妥协折中;

(6)绝对不要将一个看来要失败的争论推向极端;

(7)发展关系,而不是征服。

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端正竞争心理。竞争目的主要在于实现目标,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的同学。父母要教孩子把其他同学作为学习上的竞争对手,生活上的合作伙伴,千万不可一味地把他人当成竞争对手和敌人,不顾一切地对立他人。这种思想是不健康的。

同时,父母要教给孩子与人合作的技能,教育孩子考虑集体的利益,学会在关键时刻要约束个人的行为,牺牲个人的利益。如果孩子缺乏这种意识或者精神,与人合作是不可能成功的。
827#
发表于 2012-1-8 09:44:49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培养孩子分享的习惯:一:通过移情引导孩子...

培养孩子分享的习惯:一:通过移情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二:父母要学会分享孩子的东西。三:用交换的方法让孩子学会分享。四: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宝贝。
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习惯:一:让孩子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二:让孩子体验合作的乐趣。三: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四:教孩子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谢谢雨儿的分享!感恩中......
828#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07:53:3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怎样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呢? 建议...

怎样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呢?

建议一:用幽默的方法培养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运用幽默的方法去培养孩子。幽默的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而且往往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从孩子刚刚满月时,你就可以与孩子玩找妈妈的游戏,用一块手绢挡住自己的脸,然后迅速拿开手绢,露出自己的脸,孩子就会冲你笑。等孩子大一些,你就可以躲在房间的角落,让孩子来寻找你。孩子会在寻找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父母应该尽量避免生硬的命令。使用幽默式的语言会让孩子感到快乐,而且会更加听从你的教导。比如,许多孩子在玩玩具时,往往比较兴奋,能够一口气玩上半天甚至一天。但是,在玩完后,孩子们却很少会主动去收拾整理玩具。这时候,父母最好不要说:“快把玩具收拾起来!要不以后就不让你玩了!”可以使用幽默一些的语言:“玩了这么长时间,你肯定累了吧?问问这些玩具是不是也累了?要不,你把他们送回家吧,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再跟你一起玩好不好?”相信孩子会用一种同理心去感受,并会主动地收拾好玩具的。
8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建议二: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幽默故事。 ...

建议二: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幽默故事。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幽默故事,让孩子在不断的熏陶中逐渐培养起幽默感。

据说有一位年过半百的贵妇人,她非常喜欢打扮,每天总要花好多时间来打扮自己。但是,由于年纪实在有点大了,再多的打扮也掩盖不住她的实际年龄。有一次,贵妇人遇到了大名鼎鼎的萧伯纳,她兴奋地让萧伯纳猜她的年龄。

萧伯纳一本正经地说:“看您洁白的牙齿,只有18岁;看您蓬松的卷发,不会超过19岁;看您忸怩的腰围和涂满胭脂的脸庞,顶多14岁吧!”

贵妇人听了萧伯纳的评价,非常高兴,她激动地问道:“亲爱的萧伯纳先生,那么请您精确地估计一下,我到底像几岁?”

萧伯纳说:“几岁吗?那很容易,只要把刚才三个数字加起来就是你的真实岁数了。18加19,再加上14,你应该是51岁!”幽默的萧伯纳把周围的人都逗乐了。

有一位母亲把这个故事讲给了9岁的孩子听,孩子听完哈哈大笑。有一次,一位漂亮的阿姨到家里来做客。孩子对阿姨说:“阿姨,我看你好年轻呀!”阿姨问:“是吗?怎么个年轻法?”孩子说:“从你的背影看,你好像我的姐姐;从你微笑的脸庞看,你好像我们班上的女生。”一句话把阿姨给逗乐了。

事实确实如此,孩子听多了幽默故事,自然能够模仿、吸收幽默故事中的幽默因子,也会逐渐变得幽默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跟孩子说笑话或表演滑稽的动作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因为大人认为好笑的语言或动作,孩子不见得有同感。但孩子认为好笑的语言或动作,大人要陪孩子一起笑,虽然从大人的角度来看也许不见得好笑。
8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07:54:2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建议三:丰富孩子的幽默词汇。 六...

建议三:丰富孩子的幽默词汇。

六七岁的孩子的语言能力加强,渐渐明白许多词语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他们喜欢跟他人讲一些有双重含义的词语。

十几岁的孩子则更迷恋于双关语和笑话,他们喜欢用这种双关的语言和笑话来表达对他人的正面或者负面的情感,保持与同伴之间的亲密关系。有时候,这种笑话成为孩子们友谊的象征,如果一个孩子被其他同学告知了一个笑话的内容,这就表明他已经被这位同学接受了,对方愿意把他当成好朋友。

因此,孩子们需要有丰富的词汇来帮助自己表达幽默的想法。如果词汇贫乏,语言的表现能力太差,那也无法达到幽默的效果。父母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讲些幽默故事,机智故事,脑筋急转弯等,训练孩子思维的敏捷性,丰富他们的词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5-8-27 14:34 , Processed in 0.36846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