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小帅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帅气的日记本!

[复制链接]
501#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7:24:5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中国的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

中国的家庭教育迫切需要科学的介入,要提高儿童的成长水平,首先就要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使教育者先受教育。

  现在的家庭十个中有九个充满这样的烦恼:孩子迷恋看电视、上网。这已成为父母的一大心病和难题,您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也曾碰到过这样的事情。

  有一个父亲,因为痛恨孩子看电视上瘾,每天把电视天线装到包里去上班;还有的父母干脆强令孩子关电视。我认为这都不是高明的办法。我参加过一个国际会议,美国的一个教授说,父母要做的不是强迫孩子关电视,而是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父母要了解孩子在看什么,为什么看,然后才能分析引导他怎样做。

  有的时候孩子在看动画片,父母一声“吃饭了”,孩子必须马上过来,不过来就不是好孩子。想想看,到底是谁在任性?我们经常说孩子任性,其实父母有时比孩子还要任性,我让你过来你就得过来。反过来,如果是您自己在看一个最喜欢的电视剧的时候,您会怎么样呢?您一定会调整您吃饭的时间,想出各种办法来,别人让您过来您一定不愿意过来,过来了也一定是很不高兴的。所以,我们要和孩子平等交流,合理安排。父母任性,其结果往往是和孩子形成对抗。

  曾有一个朋友向我咨询,有一家两口子的事业都干得特别红火,就是孩子出了问题。16岁的女儿两次离家出走,走之后没钱了才回来。但是她回家的条件是,她回家,她妈妈就不能在家,她妈妈在家她就不回家。这个妈妈只好到娘家去住。为什么?母亲很任性,孩子也非常任性,没法儿交流。所以问题就在这儿,孩子也非常无奈。

  我想拿这些例子告诉父母一个道理:教育孩子首先是教育自己,改变孩子也要先改变自己。这很重要。如果你对孩子是尊重的、理解的,孩子就容易教育好。

  要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先要教育好自己。那么,父母在教育自己方面,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有一个现代的儿童观。要尊重儿童的权利。父母是不是现代的父母,是不是优秀的父母,能否尊重儿童的权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亲子关系的核心就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父母太强大了,孩子是通过父母认识权威、认识世界的。

  其次,父母碰到事情的时候应该听取孩子的意见。我自己在听取孩子意见、尊重孩子的权利方面还是比较注意的。比如说,我的孩子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所有的志愿都是她自己来定。因为你尊重孩子了,孩子才可能自己对自己负责。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第三,父母不要用自己的观念来评判孩子的观念。现在的孩子很重视他们的权利,比如说我女儿上中学时,主动退出区里组织的国际海洋夏令营,原因是她觉得组织者不公平,侵犯了她的权利,所以她不愿意去。这件事情要是放在大人身上,往往会再三克制。

  第四,父母要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在今天的孩子身上,不是没有理想,是没有那些空洞的理想。今天的孩子很务实,有他们自己的追求和个性。他们在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平等意识还有对新事物的追求方面,都是很突出的,所以我们应该看到现在孩子身上的一些突出的优点。以下几点是我们需要做到的,即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碰到事情跟孩子商量,把与孩子相关的事情的决定权交给孩子自己。孩子在10岁以后就有了行为能力,父母越尊重孩子,孩子就越发自尊,对自己也更加负责。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今的不少父母,却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不断地加在孩子身上。更有一些父母把精力都扑在孩子身上,甚至丧失了自我。对于这种种父母的行为,您是怎么看的呢?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父母并非与身俱来就能掌握教育孩子这门艺术,而必须通过学习。首先是“阅读”孩子,读懂孩子这本“书”。孩子这本“ 书”,是一本在变化的书,一天一页,一年一章,天天都有新变化,年年都有新发展,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做父母的也许今天读懂了,但明天未必一定读懂。因此,称职的父母应该一辈子读孩子这本书,一辈子学习,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发展。所以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庭学习。

  父母是孩子的长辈,父母与子女存在着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从传统观念上看,父母是教育者,子女是受教育者。但这种关系不是绝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父母与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谁是教育者,谁是受教育者,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有的时候,父母是教育者,但有的时候,子女是教育者,父母则是受教育者。特别是在知识爆炸、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提倡父母向孩子学习,父母不应以“当然教育者”自居。

  学习型家庭是健康的家庭形态和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关键是父母首先带头学习,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父母应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自主的学习动机,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向现代科技学习,与孩子共同学习,不断提高家庭生活的文化含量,开拓与孩子沟通的渠道。可以这么说:家庭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更是一个学习过程。

  家庭教育的双向指导,体现在父母和子女都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家庭中的两代人思想观念不完全一样,生活情趣有所不同,审美眼光颇难调谐,这是很正常的。我们提倡相互宽容、相互吸纳、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相互沟通,从而共同提高。“互补”不是谁整合谁,谁服从谁,谁消灭谁,而是共同成长,谁对就向谁学习。吸收对方有益的东西来充实自己,对双方都有好处。

  父母把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把精力都扑在孩子身上,甚至丧失了自我,这对于新时代的父母不能不说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学习的父母是要被时代淘汰的,也是会被孩子看不起的。同时,进入新世纪后,孩子的心理和成长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更要求为人父母者努力学习,更新观念,向孩子学习,用新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进行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地进修自己。”
50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7:25:25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父母教育孩子方法要一致父母教育孩子方...

父母教育孩子方法要一致
父母教育孩子方法要一致
四年级十班刘瑞轩的家长:高红

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星期三下午放假,吃完中午饭后,没有顾得上做作业,就和其他同学一起出去游玩了。整整玩了一下午,孩子玩得很开心。回到家后,正要写作业,却遭到到妈妈的训斥:
“你怎么能玩了这么长时间啊?利用休息时间,多学习一点课本知识多好啊!“
爸爸却说:”孩子,跟同学一起玩没有什么不好的,玩也是学习,”
并且告诉孩子“不用听你妈的!”
“但玩是玩,也不能误了作业啊!”妈妈反驳道。
妈妈说的一样,爸爸说得又是一样,作为孩子应该听妈妈的,还是听爸爸的,真是左右为难。这件事,应该怎么看呢?妈妈埋怨孩子,爸爸赞成孩子。我们且不说孩子的做法正确与否,仅就父母双方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态度来说,是不应该出现不一致的。父亲和母亲的做法其实都是为了孩子好,目的也是一致的,但是方法和态度不同,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还有一种情况,父亲和母亲是一致的,爷爷和奶奶,或者姥爷和姥姥在教育孩子上,为了护短,出现了与父母不一致的方法。本来孩子做错了事,应该批评,老人们却常常把孩子的缺点当优点,在老人们眼里看不到孩子做错事的危害,却看到了孩子聪明的一面。本来不应该买的东西,因为溺爱,他们却满足了孩子的要求,父母看在眼里,觉得不对,但又毫无办法。有人对这类事情也可能没有引起多大注意,甚至觉得买支雪糕即使不应该,也不能说是错,可是孩子得到了,对教育又能起到什么好作用呢?
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时意见不一致,应该从自身查找原因,而不应该互相埋怨不会教育孩子。本来父母双方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意见不一致就不对,再加上父母当着孩子的面互相埋怨,就更错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做父母的对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中国家庭教育素主刚柔并济。父母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成,但弊端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施方法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易 失子女受害受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这都是父母方法不一致的弊病。”马卡连柯也说:“家庭集体的完整和一致,是良好教育的必要条件……,谁想真正地、 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他就应该很好地爱护这个一致。”
当父母双方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不一致意见时,可以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把父母双方的意见都摆出来,让孩子一起参与讨论,这样做,父母双方既能做到意见统一,又能通过说明情况教育孩子;另一种方法是,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的意见不满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来,应该在背后,通过交换意见的方法达成一致,然后,再向孩子进一步讲清道理。当爷爷和奶奶,或者姥爷和姥姥,对孩子的教育与父母意见不同时,又不能批评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事后,父母可以提出一个与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相反的意见,一起与孩子讨论,在摆事实,讲道理面前,引导孩子自我教育,当孩子辨明了事非以后,应该让孩子主动找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承认自己做得不好。
我们可以这样来进一步分析问题。本来孩子玩了一个下午回到家里,那种愉快心情还没有降温,就招来妈妈的批评,这与孩子愉快心情形成了很大反差,孩子会马上变得心情沉闷,如果没有写作业,在妈妈的教训下,会不情愿地拿起作业。这时,爸爸又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不仅没有形成合力,反而造成教育力量互相抵销。如果发现孩子贪玩,父母双方可以通过对孩子讲清道理,或者用科学家勤奋学习的事迹来影响孩子,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无论怎么做,父母要表现出教育的一致性来,才能发挥教育应有的作用。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是上,父母双方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一是父亲和母亲应该经常在一起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可以回顾一下孩子近期的表现,哪些方面有了进步,哪些方面没有明显变化,哪些方面有待继续教育。也可以为孩子下一步发展制定一个计划,学习上、习惯上、劳动上要达到什么程度。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上可以有侧重点的分工,但更要体现出合作。这样就会形成有合力、有目的的教育。  
二是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该有统一的明确目标。比如,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即不能以母亲的爱好确定孩子的特长教育内容,也不能以父亲的爱好确定孩子的特长教育内容,要根据自己家庭的条件,特别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条件确定孩子的特长教育内容。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父母双方出现不同意见,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见,看看孩子爱好什么,对什么事物有兴趣。意见统一后,再施教就好了。  
三是注意教育的客观性。在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上,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但在教育孩子上,父亲和母亲却要遵循教育规律,按照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去教育孩子,不要从个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这样做就容易形成共识,最终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
503#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7:26:08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家长怎样培养和教育孩子家庭教育的三大...

家长怎样培养和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的三大误区:一是忽视孩子的存在;二是逼孩子做事;三是破坏性地批评。家长要想把孩子培养和教育好,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有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意识;二是要学会怎样培养和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如果说复杂,它可能复杂到我们几乎无法完全认识的程度。如果说简单,它简单到许多家长好象没怎么教育,孩子就很优秀。很多人总结的家庭教育规律跟真实的事件风马牛不相及。也就是说,一个人成长起来了,成了杰出的人,无论是他(她)自己总结的还是他(她)父母总结的规律,有可能跟真正的规律没什么联系。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凡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学习遥遥领先的孩子,你问那个家长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家长几乎都会说没怎么教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时候家长是越努力越用心,几乎是使了百分之百的力气,一心扑在孩子身上,而孩子变坏(指孩子不好好学习,自我价值极低,变成问题儿童)的可能性大大地增加。凡是家长努力的程度超过孩子努力的程度,孩子几乎都会出问题。那么真正的家庭教育规律是什么呢?

  家庭教育的最大秘决在于亲子关系:一个家庭里面,如果家长跟孩子的关系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是平等的,互助的,那么孩子即使不会成为很杰出的人,但基本上不会出现大问题。如果家长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扭曲,彼此之间互相仇恨互相不信任,或者家长与孩子之间变成支配与被支配、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那么孩子百分之百会出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孩子行为上有偏差,那么百分之百是家长有问题。如果一个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课堂上不好好听话,甚至跟老师顶撞,上课乱打乱闹,注意力不集中,根本原因不是什么愚蠢的说法:多动症、孩子没出息,而是孩子从家里学来的:家长不停地讲话,忽略他(她)的存在,没有给他(她)平等,他(她)不知道听别人讲话是人生的基本教养,是学会的基本态度。而且,教育孩子,只要相处一个月以上(心理学标准说法是21天),家长跟孩子就会形成固定的关系,双方都会按固定的反应模式来对待对方。有些孩子怕爸爸,有些孩子怕妈妈,怕爸爸的孩子在爸爸面前就表现得很乖,而在妈妈面前则表现得很任性、不听话。只怕妈妈的孩子也一样。人和人之间永远都是看人下菜碟,人和人之间总是按照固定的关系模式来生活。

  正常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一种亚平等关系,亲子行为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行为。如果亲子之间表现出完全平等的关系,亲子就会表现出明显的问题,实际上这种关系也是无法存在的。因为,子女的依赖性较强,而且子女必然表现出对父母的一种依赖性,如果父母无法使他们依赖,那么他们就会有突出的不安全感,子女心理容易出现问题。因此,亚平等型是一种较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的良好的关系,其特点是这样的:父母在孩子的面前有一定的权威性,同时孩子也有较充分的民主。凡是要做出与子女有关的决定,都征求子女的意见。对很多问题,子女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父母的某些做法提出反面意见。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基本平等,既有父母子女亲情,又有朋友之间的友谊。但是,在这种关系中父母起主导作用。

  家长教育孩子最大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个人的脊梁骨。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尊心,他(她)终生都不可以站立起来,你透过语言的批评和表扬对他(她)根本没有意义,那你还教育什么?如果一个孩子有自尊心,他(她)就不甘人后,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开始观察别人怎么看他(她),他(她)才会去想他(她)是否给他人带来困扰,他(她)才会去自己奋斗。自尊心是一个人的精神的源头。自尊心是透过家长平等、尊重、无条件的爱、鼓励、表扬等手段培植起来的。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在他(她)成长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成年人(这个成年人可能是父亲,可能是母亲,也可能是爷爷奶奶或者是老师)站在他(她)的背后,无怨无悔地爱他(她)、无条件地接纳他(她)、承认他(她)、鼓励他(她)、表扬他(她),让他(她)找到了一种叫做自我价值的感觉。

  第二个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做事情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我能够的状态(I can的状态)。比如一道简单的追击题,A车先走,B车开始追,有自信心的孩子的潜意识立刻进入一种“我能够”的状态,他(她)的思维焦点马上进入分析的程序,找出条件和结果的联系,很快就做出来了。对于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孩子来说,他(她)总觉得我记性不好,我不聪明。他(她)的头脑根本没走进题目,他(她)只是停留在题目表面,感受的是这个题给他(她)带来的压力、痛苦,然后他(她)开始想:谁出的这道题,出它干嘛,老师为什么出这种破题,怎么这么缺德。所以自信心如果培养起来了,孩子做任何事情就会进入一种状态:他(她)会不断地发展他(她)的能力,不断地汲取知识。孩子的能力自然就培养起来了。其实智商不是遗传的,如果孩子被灌输的是我很聪明,他(她)就朝着我很聪明的方向去发展;如果孩子被灌输的是我很笨,他(她)就按照我很笨的方向去发展,所以智商是一个后天的文化输入的结果。一个孩子在学校没有学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自信心,他没有办法开通他的心智状态、心智系统来学习。

  第三个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孩子透过自己的行为对其它人的快乐与幸福的影响而产生的对自己行为的自律。很多家长从来没有教过孩子负责任,而当孩子不会做事情了,家长就开始愤怒了。责任心是人与其它人关系的状态。对孩子来说,他在课堂上打闹,老师生气,他根本就没关心别人怎么反应,他内心里缺乏最基本的责任心。

       第四是培养主动进取精神。一个孩子的生命是不是沿着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是起决定作用的。一个孩子到底学了哪些知识,根本无关紧要,因为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关键是孩子的生命要有向上奋斗的这样一种状态。主动进取精神是从小被父母鼓励出来的。

       第五是培养学习兴趣。一个初中以下的孩子能够发奋图强地学习,与其说他有多大理想,真的不如说是学习给他带来了快乐。当学习能够引起生理上的快乐反应的,我们把它叫做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一个孩子会长久稳定地做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当我们要孩子用意志力逼着自己做痛苦的事情,然后他(她)做不到,我们又愤怒了:你怎么这么没毅力,这么没出息。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当孩子的神经连接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没有找到快乐,是早期错误输入的结果,是错误练习的结果。我们要想改变的话,唯一的方法是在孩子头脑中重新做个链接,让孩子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找到快乐。如果家长在辅导自己孩子的过程中,觉得很烦,孩子也感觉不到快乐,那么这种家长的教育方法绝对是错的,这种教育方法只会让孩子更加讨厌学习。

        第六是培养习惯。习惯是潜意识的反应,形成习惯的话,就会自动反应。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快车道。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呢?

  第一个工具是爱。爱是必须让孩子感觉到的,如果孩子感觉不到爱,那不叫爱。爱是家长无条件地付出。爱的真缔有两点:第一是对方能感觉到爱,第二是无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两点,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你要满足你自己要爱别人的这样一种情感需求。当一个孩子被一个成年人无条件地爱着的时候,他开始发育开始成长,开始有安全感,开始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好奇心,开始对事物的探索。

  第二个工具是表扬和鼓励。表扬是让孩子把已经发生的行为和已取得的成绩继续保持下去的唯一的方法,正确的表扬与骄傲自满没什么因果联系。鼓励是面对未来的。鼓励是家长每天要做的事。如果家长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那你就只做好鼓励这一件事就行了。

  第三个工具是确认。确认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让孩子分清是非,让孩子明白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第二层意思是更深层次的确认,即孩子身上的特点都是家长确认来的(优点也是家长确认来的,缺点也是家长确认来的)。
504#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7:27:3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何谓“早恋”?在提法上颇有争议。就目前我...

何谓“早恋”?在提法上颇有争议。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社会规范来说,中学生谈恋爱属于早恋,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经济生活尚未独立。恋爱的目的是两性结合成婚,这需要经济上独立生活上自立而且有能力承担家ピ鹑危中学生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二是谈恋爱的年龄与法定最低婚?男22岁,女20岁)相差甚远。恋爱是结婚的准备,如果恋爱的年龄与结婚的年龄相差太远,那就有悖常情了。

初恋的高峰年龄段在13—16岁,平均年龄为14.20岁。早恋的学生一部分是学习成绩优秀的班干部,因工作需要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异性,容易引起异性的注意和追求;另一部分是学习成绩较差及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学习不好心理压力大,容易移情于两性交往;家庭不健全的缺乏父亲或母爱,感情饥渴,易寻求同龄人的关怀。

试析起来,中学生早恋有以下特点:一是朦胧性,对两性间的爱慕似懂非懂,不知何为爱。二是单纯性,只觉得和对方在一起很愉快,缺乏成年人谈恋爱对家庭、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理智考虑。三是差异性,表现为女生有早恋的较早、较多,可能与女生发育较早有关。四是不稳定性,两个人随着各方面的不断成熟,理想、志趣、性格等方面的变化可能引起爱情的变化;恋爱越早,离结婚之日越长,就越易夜长梦多。五是冲动性,缺乏理智,往往遇事突发奇想,莽撞行事。

青少年早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1、 确定目标。开始关注某个异性,默默思念,这一阶段可有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表示。有些中学生的早恋只停滞在这个阶段,成为“单相思”。2、有所行动。中学生异性之间写情书、递纸条、 赠小礼物等 ,表示对某一异性的好感。同时可有约会行为,如一起逛公园、看电影、外出旅游等。3、频繁约会。 可能公开化,似乎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4、发生性关系。虽属少数,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尤其在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中。因认为自己即将走上社会,已经成人,发生婚前性行为也比普通中学相对多一些。

早恋虽然的的确确存在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学校对早恋的界定却似乎带有扩大化的趋势,青春期健康的异性交往往往被扣上早恋的帽子。其实异性交往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也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珍惜和重视的,我们应当极力避免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种种误解!
50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7:28:18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很多人说早恋没有好处,那是一家之言,仔细...

很多人说早恋没有好处,那是一家之言,仔细分析,早恋有很多的好处:

1、 提高社交能力。不能否认,和女孩子打交道也属于社交的范畴,而早恋绝对可以提高男孩或女孩在与一行接触时的社交能力。
2、 葡萄是甜的。早恋的男孩可以过早的尝到女人的滋味,过早的接触性不是什么坏处,这可以使男孩子更加用心的去学习或工作,而以后不必在追求女孩子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女孩子也同样的道理。但女孩子更会在意“第一次”这样的情况。
3、 提高学习成绩。很多地方说早恋可以影响学生的成绩,而这绝对是片面之词,早恋实际上可以互相激励,互相鼓励,互相促进,何来得“影响成绩”。
4、 早恋是最纯洁的爱恋之一。不能否认,现在的成人爱恋包含了太多的物质,等等等的代码,而处于学生事情,住在象牙塔中的学子,对爱情的观念是很纯洁的,早恋,只为爱恋而爱恋。早恋是最纯洁的爱恋之一。
5、 早恋是美好的回忆。人生是短暂的,学生时期也是短暂的,如此短暂,没有波澜,没有链绮会不会缺少些什么,所以应该抓住学生时期,多多早恋,留下美好的学生回忆。
6、 早恋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经过科学家分析,在世界众多的重要人物多有过早恋的经历。如马克思,威廉姆斯特,等等…….所以说早恋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如果你想成功,请早恋吧。

早恋的好处到底是什么大家都纳闷。呵呵早恋是青春期性成熟过程中,两性之间出现的一种过度亲密的互相接近。现在大多称早恋为“交往过密”。少男少女因为性发育开始成熟,本能地产生互相爱慕的情感。有的人表现为独自的单相思,有的人突破了羞涩的束缚,递纸条,约会,互相倾吐爱恋之心,借口互相帮助,形影不离,个别人则还发生进一步的两性接触。

青春期青少年容易感情冲动,但却十分脆弱,情绪又不稳定,考虑问题简单,很少顾及后果,这种心理状况使早恋好像天边的浮云一样变幻莫测,早恋者的情绪也会随之波动起伏,彼此之间感情往往反复无常。

那么什么是早恋的真正原因呢?这要从人类进化的历史来进行认识。早恋反映了现代人类的性本能活动仍然重复着过去的历史:原始人类的生存环境很不安全,缺少食物,疾病多,生命没有保证,寿命很短,能够存活到性成熟期很不容易。因此在有了生育能力后如果不立即进行繁殖,就可能失去繁衍后代的机会。由此可见青少年早恋的背后隐藏着人类原始的生育本能。事实也正是这样,如果不对青少年的早恋行为进行约束,就会出现大量的少女未婚先孕。80年代美国每年有100万少女未婚先孕就是证明。

今天,人类文明已经有了重大进步,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寿命普遍延长,儿童和青壮年很少会死亡。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加和生产技术的复杂化,每个人必须用很长的时间进行学习,才能取得独立谋生的能力,否则就不可能成家立业和养育后代,因此现代人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像原始人类那样,一旦性成熟就立即进行生育后代的活动。

当前人类的性成熟和实际可能生育后代之间,出现了时间上的明显差距。表现为性成熟早,生育活动晚。那么,为什么人类的进化没有能跟上这一变化呢?人类如果到20岁或25岁才开始青春期,早恋问题不就自然解决了吗?我们知道生命进化是一个非常缓慢和复杂的过程,人类的进化历程耗费了几百万年,与这一漫长的生命进化过程相比,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只有几千年,近代生活方式因工业化而急剧改变的时间更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人类的体质是不可能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出现生物学上的明显变化的。

从生物进化的历史来看,高等动物性成熟年龄越来越迟是一个总的发展趋势。在所有处于进化高级阶段的灵长类动物中,人类的性发育开始最迟,成熟年龄最晚。这个事实反映了随着生命向高级阶段进化,人类保护后代的能力增强,生存活动越来越复杂,从出生到能够独立生活需要学习的时间也就愈加延长,性成熟因此越来越推迟,这是生物进化的规律。近几十年间出现的性成熟年龄提前的现象只是一种遗传基因表达功能的变化,而不是人类遗传特性的本质改变。引起这一非本质变化的原因是物质生活条件改善,营养丰富,知识信息增加,以及其它一些目前还不清楚的环境因素。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性成熟和性本能冲动在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上产生影响的事实,只要能清醒地认识早恋的实质,努力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课余活动上,青少年就完全有能力避免早恋。
506#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7:29:21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到底有没有坏孩子到底有没有坏孩子...

到底有没有坏孩子

到底有没有坏孩子
记得大学四年级,我们开始实习的时候,指导老师曾告诉我们:“你们实习时一定要注意,有一些学生就是坏孩子。。。。。。”当时我心里颇不以为然,世界上哪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更何况学生毕竟是孩子。
参加工作后,我听到最多的也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前几天,在网上又见到有人对这句话反感到痛骂的地步。微笑之余,不禁沉思:到底有没有坏孩子?

无论如何我们应拿出割肉喂鹰的勇气.

以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50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7:32:2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许多家长不会教育孩子?许多家长不会教...

许多家长不会教育孩子?
许多家长不会教育孩子?



◎新浪独家原创 ◎文/四眼先生



最近博客上好多博主都在写父教缺失的话题,不少人都认为中国孩子某些能力的缺失直接与父教缺失有关。可是在四眼先生看来,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的影响之下,一般家庭的父亲负只责赚钱养家,这样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不管是再怎么的忙,忙着赚钱的父亲一有空还是会非常的注重教育子女的,况且家与子女也不仅仅只是父亲的责任,所以四眼先生认为,父教缺失其实就是家庭教育中先进教育理念的缺失,或者是一些家庭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



如果说学校的老师的专职任务是教育孩子,那么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可是你跟的上时代的要求吗?你会教育孩子吗?也许你会毫不犹豫的说,会!可是有专家毫不留情的说“作为孩子的首任启蒙老师,中国的许多家长是不会教育孩子的,往往是孩子长大了,也就知道了该怎么教育孩子。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举一个例子。



假设你有三个子女,在你正在会见家庭的重要的访客的时候,三个孩子不合时宜的说了一句话,你会怎么处理?又假设他们说完之后,发现你正看着他们,于是明明说了一句“对不起”就走开了,而洋洋扭头就走开了。兵兵呢,面对你的眼神,说了一句“不光是我一个人说的........”你会怎么处理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在许多的地方都将过这个例子,他很能反映出一个家长的教育孩子的观念是否是符合时代的要求。



我想我们传统的父亲往往是在孩子不合时宜的说了一句话之后,马上就会严厉的说“滚一边玩去,大人在说话,小孩别来打岔.......”也许孩子会记住以后家里来了客人,在谈话的时候,小孩是不能去打扰的之外,更为严重的是在遇到别人会有有一种惧怕心理,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而我想作为新时代的家长,他会问“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有自己的观点?”



当然他们说完之后,面对你的眼神关注,三个孩子的表现更是检验你是否是具备了现代教育观的家长。

如果你是看好明明,或者你的孩子在遇到同样的情况之下,表现会和明明一样,那就说明你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注重的是期许,孩子一直是在期望与鼓励中长的,自信,阳光,对于自己做错了的事情,知道怎么样去弥补、补救。



而如果你认为洋洋表现的不错呢,或者你的孩子在遇到同样的情况之下,表现会和洋洋一样,那就说明你在平时的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他度比较喜欢制定规则,让孩子记住不准干这,不准干那,态度呢,也不太好,或许有些粗暴,孩子明显的有些恐惧,他的真实的想法会压抑着,得不到表达。虽然孩子在这个时候看起来听话,但是迟早会出问题。



而如果你的孩子在遇到同样的情况之下,表现会和兵兵一样,那么你是否又会和他争论起来,拉过去,教育一通呢?



其实,我们的孩子的教育不一定要有一个什么样的仪式,而是在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瞬间。聪明的家知道时刻用期许去鼓励孩子,而一般的家长则会让孩子记住规则,不称职的家长则会揪住孩子的细节,不合时宜的进行所谓的“教育”。



家庭教育很有窍,就如同一门艺术。
508#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7:34:2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大人为什么打孩子 当晴晴想哭又不敢的...

大人为什么打孩子
 当晴晴想哭又不敢的抽咽着时,我的心也很痛。这不是我的孩子,她只是我的外甥女,在我这里过暑假。可是我却打了她,当着那么多小孩子的面,并且回到家后又打了她屁股几巴掌,把我2岁半的孩子也吓得大哭。
  但我还想打,如果打能让她记住,在马路上跑前要看有没有车的话,我会打的狠一些。
  我庆幸甚至感激那辆电动车刹闸比较及时,否则晴晴一定被撞倒在车下,或撞飞出去。人家电动车虽然骑得快,但人家靠右走,不算有过错,是我们的晴晴光贪玩,转身就跑,自己撞到人家车上。当看到孩子没有事,没有被撞到时,我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却连着在她屁股上连拍几巴掌:“回家!再也不准出来玩!”
  来不及关门,我就把躲起来的晴晴拽出来,知道她不疼,也没有看到她身上有什么伤时,我的心更放下了,但却对她大发脾气:“以后路上玩不看车,就打死你!”说着又打了几巴掌,连同还在哭的我的孩子,也被嚷了几声:“你也一样,再不看车就跑就得等着挨打!”我的孩子我很少打她,但因为记不住看车也没有少挨我的打。
  晴晴还在来我这里的路上时,我和姐姐通过电话。姐姐说:“你那里车多,我也忘了嘱咐晴晴。”我说:“姐姐,你放心吧,我会嘱咐她的。”从晴晴来的第一天黄昏,我就带着她熟悉这一带,特意带她注意车。但这两天她和邻居的小孩子们都熟了,玩得很开心,也许就忘了看车了。
  但再也不准出去玩是不可能的,毕竟她还只有8岁半;不准在路上跑也是不可能的,尤其黄昏时,小孩子们都在路上玩。唯一可能的就是:把她控制在我的视线范围之内,不准跑远,也不准玩起来就不看车。
  我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但这种状态得坚持得长久些,因为她毕竟还是孩子,还玩心太浓。
50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7:36:12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关于父母打孩子,呵``我被打后,就还手了...

关于父母打孩子,呵``我被打后,就还手了。
呵``我被打后,就还手了。
  
   最近看了好几个关于父母打孩子的帖子,所以想新开个帖讨论下这个事情。
  
   在中国,父母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然,也许中国几百年后,会跟美国一样。那种虐待儿女的父母会被剥夺监护权,让他们的儿女离开父母,不再遭受打骂。
  
  --------
  
   先讲讲我的回忆中的几件小事吧,都是关于父母打我的,除了我老婆外,我从没对别人提起过,不过还好有网络这个东西,即使我在这里讲了我的隐私,也没人知道我是谁,所以比较开放点。
  
   印象里最深刻的事就是我爸爸拿棍子,竹竿,或拳头或脚等武器打我的时候,我一边逃跑大叫着,“妈妈救我啊”;然后妈妈打我的时候,大叫,“爸爸救我啊”。经常从屋子里的这头追到那头,最后被打倒在地,再起不能。
  
   虽然我大叫救我,可是父母仿佛看着陌生人一般的看着我,我只能大声喊叫,来减轻身上的疼痛。
  
  --------
  
   呵呵
  
   大多喜欢打孩子的父母,都并非传说中的“恨铁不成钢”,大多只是一时间生气想发泄罢了。
  
   这一点想必大家都知道,只是为了顾及父母的面子,或其他什么原因,才把父母想象的那么好罢了。
  
   再说个常见个例子,有一次我爸爸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心情不好,看什么都不顺眼的。后来突然说我没洗脸,因为毛巾并不怎么湿,我很冤枉,我说我洗了的。然后还利用自己小学知识不停的讲解我洗脸的原因,过程等,路边的人看着觉得好笑,说这个孩子还真有趣,知道讲道理。不过他们笑归笑,丝毫没有想阻止我爸爸扇我耳光,踢我打我。最后我妈妈证实我的确是洗了脸的,尽管我被打后已经全身都是灰,脸上全是眼泪- -
  
  ⒈ 路人没劝我爸的原因,是因为在中国,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别人家的家务事,自己是没权利管的。(我觉得在中国,尊重人权纯粹只是个笑话)
  
  ⒉我爸打我的原因,纯粹是因为想发泄才打后,而我的解释被他看成是顶嘴,所以打的更凶。(在中国,大多数孩子只是父母的玩具)
  
  ⒊关于洗脸这个事,洗脸不过是为了让脸更干净,可被打的满身是灰,脸上全是泪,岂非不是本末倒置。(正因为是玩具,所以顺自己心意就好,不顺就打,思考不考虑玩具本身的感受)
  
  --------
  
   我是从小被打到大的,大概自己15岁还是16岁的时候,第N次被我爸在大街上踩在脚下(汗,怎么感觉像是武侠片里的镜头),我不知道怎么的,突然热血起来,还手了。
  
   凡是经常被打的小孩,抗打击能力都是非常强的,说夸张一点,就是从2楼摔到1楼,都不会有什么大碍(那时候打群架,同学们都说我非常能抗,其实是因为我被打的太多了)
  
   所以我当时非常优秀的抗打击能力在那时起了关键作用,把我爸摔倒在地(平时打架里得到的训练),不过当时我也很理智,接着就没做其他动作了。
  
   然后回家。
  
   回家后,我自然又被打了一顿,并没有反抗,不过我倒不觉得怎么疼了。
  
  --------
  
   那次事件后,我爸就没怎么打过我了,估计是心里害怕我会再反抗吧。
  
   又大概过了一年时光,我爸因为得罪了单位里的领导什么的,被调换了职位,明升暗降,又开始频繁的打起我来。
  
   我很自然的就反抗了,并用膝盖顶了他的鼻子,他鼻子出血后,然后就清净了。
  
   从那时起,他就再也没打过我了。
  
   偶尔骂我骂的凶了,我就准备对他动手动脚,他也就不敢把我怎么样了。
  
   当然,我妈也干过拿刀砍我的事情,不过很明显,看见我打了我爸后,那种行为她也没做过了,因为只要她再敢拿刀砍我,我绝对会夺下刀再砍她几刀。
  
   我现在左胸前还有差不多中指长的刀疤,也是我妈赐给我的。
  ---------
  
   我承认世界上的确有“恨铁不成钢”的父母,但那种父母,打骂孩子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是真的“恨铁不成钢”,而非是因为自己生气。
  
   而这种父母,也极少打孩子。
  
   毫不夸张的说,一年内打骂孩子5次以上的,就属于那种暴力型家庭了。
  
  ----------
  
   ⒈ 被打的孩子,绝对有暴力倾向,除非有人理解他,关心和呵护他,他的暴力倾向才会慢慢下降。(所以,找个好老婆好老公或好的兄弟姐妹是绝对有必要的)
  
   ⒉ 被打的孩子,身体要么一极棒,要么就被打的哪里伤残。(我左耳基本失聪,经常被扭耳朵和扇耳光的原因?)
  
   ⒊ 被打的孩子,绝对会有孤僻的性格,对悲伤的事非常敏感。(我看见很悲伤的事情,都会刻意避开,也不怎么喜欢跟外界接触,最夸张的时候,看见别人父母对孩子好的时候,就会不停的流泪;不过现在我已经好很多,以上症状基本没了)
  
  ---------
  
   现在虽然很照顾父母,他们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买什么,也经常和他们吃饭,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很难和他们交流,我从心底还是很排斥他们,想和他们说话却找不到话题。
  
   也许以后会慢慢改观吧。
  
510#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7:36:5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也谈父母打孩子:我是彻底被打成变态了!!...

也谈父母打孩子:我是彻底被打成变态了!!!
几个月大时就被父母送到乡下奶奶家,从小就被大我十二岁正值青春期的叔叔教训,比如拾花生时拣了发芽的,比如只会煮稀饭但是煮不熟,比如他给了我一个苹果,而我只分了一条给他。还有姑姑,特爱拧我的耳朵,一拧就是几圈,后来我聪明,跟着她的手转,谁知道她更聪明,两边耳朵一起拧,没法转了。。
  记忆中被全家追着打的一次是几岁时,姑姑要去面房机面要我去理口袋,而我当时在准备帮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摘花生,想着帮她摘就有得吃花生了。所以不愿意去理口袋,就跑,结果姑姑奶奶叔叔一起追着我围拦堵截,三个大人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才把我抓到。。被抓到以后爷爷说:给我狠狠的打。。现在想起来还蛮佩服自己的,哈哈。。。居然要三个大人追那么久才抓到我。。
  
  十三岁回到父母身边,我的真正被虐历史开始。。
  全部是痛苦的回忆。。
  唉~~~
  
  跟着邻居大姐走在路上,她顺手拿了别人摊上一根黄瓜吃的贼香,我跟在后面也顺手拿了一根,太阳的,偏偏就被看见了,黄瓜的主人一家三口认定我是小偷,把我围起来一顿臭骂还告诉了我爸,我被我爸狠打了一顿,还被罚跪三小时。。
  他们都认识我爸的,他们大家都熟悉,就联合起来欺负我这个才从乡下来的。。什么世道。。555。。
  
  和父母还有弟弟回老家帮忙收花生,爸爸分配了任务给我和弟弟,因为我是姐姐,所以分到的比弟弟多,我的干完了以后弟弟的还有许多,爸爸要我帮弟弟,我不干,我认为那些是弟弟的任务凭什么要我帮他干?而且本来我就已经干的比他多了。。
  结果被老爸拿着镰刀追着砍,我吓的玩命的跑,鞋子掉了也顾不上,赤着脚在庄稼茬地里跑,插的一脚血窟窿。三十多度,我趴在一块豆棵地里不敢出来,旁边就是一坟墓。
  后来觉着没动静了,才敢出来,回家收拾东西准备离家出走,谁知道被赶回来的老爸拿着个大棍子舞个半死,他说要把我的腿打断,看我以后还跑不跑。。厉害的是他那次把比擀面丈还粗的棍子打断了,顺便还把我天生伸不直的小指给打直了。。佩服我老爸。。
  
  一次忘记怎么惹到老爸不开心了,他骑着自行车提着皮带追我打,都没追上,我想我要是去参加奥运会长跑比赛第一名是没问题了。
  后面我躲到舅妈家,他一路追来,把车骑到院子里冲向我,舅妈找根棍子伸到车轮里,把我老爸连人带车别倒在地上。。那个晚上我没敢回家。。
  
  一天爸爸说我干活不多,所以只准吃一碗饺子,我辩解:弟弟什么都没干,为什么可以吃第三碗?
  结果碗被夺过去扔了,还落了一顿暴打。
  
  某年大年三十,爸爸和妈妈喝酒,爸爸怪妈妈倒了酒以后不把酒瓶放到他那边,骂妈妈。我替妈妈不平:酒瓶本来是放在你那边的,妈妈可以伸手拿过来都没说什么,你为什么不可以自己伸手拿过去?
  结果老爸不知道从那里找到个碗口粗的棍子来打我,我躲到邻居家的小花园里动也不敢动,问题是不知道谁在花园里拉了一堆非常臭的便便,我的大年三十就那样过去了。。
  
  算了,不写了,这些都是我还可以回忆的被打经历。。
  许多许多的被打的一点尊严都没有的那些经历不想再提起。。
  我爸还真是个高手,打孩子一定要有人围观,人越多他打的越起劲。。真不明白当着那么多人把孩子踩在脚底下暴打是不是让他特别有面子。。
  
  我所有被打的原因都是因为我对于父母给我的不公平待遇提出了意见。。罪魁祸首就是我的弟弟,他比我小一岁,男性。。
  
  十七岁时终于在某个晚上被老爸打了一顿以后离家出走。。
  至到今天。。
  离开家多年,午夜梦回,还是会哭着醒来,常常梦见又被爸爸打。。
  妈妈的心里只有弟弟,从来没有关心过我,眼里甚至根本没有我的存在,但是我一点不恨她,因为她没有打过我。爸爸其实好疼我的,但是我恨他,那时常常恨得想一刀插进他的胸口杀死他。。那时的我每天都好想死,尝试过自杀,都没成功。。
  
  现在的我,以后的我,都没有办法过一个正常女人可以过的生活了。。
  我有着非常强烈的暴力倾向。。
  喜欢自虐和虐人。。
  看见美好的东西都想破坏,喜欢一手把开着的花揉碎,喜欢把游着的金鱼剪成两半,喜欢用绳子把小狗吊起来勒死,喜欢给刚满月的小猫喂消毒水和腐蚀性非常强的通渠露。。更喜欢的是看见大街上的小孩子就想上去捏死他。。
  昨天在路上看见一个小女孩跟在妈妈后面,用嗲嗲的声音要抱抱,当时我特别特别想去捏死她,因为当时我想起小时侯被爸爸打了以后非常伤心时去找妈妈的怀抱,她次次都是一把推开我。。
  
  我想我完了,我彻底变态了。。
  虽然我原谅了他们,我每个月都寄生活费给他们,出钱给他们买房子寄钱给弟弟娶老婆,他们要什么我就给他们买什么。孝顺的不得了。。
  但是我还是完了,,那些被打的经历可以过去,但是留下的那些心理阴影让我彻底变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4 06:39 , Processed in 0.11605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