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盈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新教育风暴(作者:王宏甲)压力,压力,还是压力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12-18 15:39:2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盈怡转贴 中国新教育风暴3(作者:...

盈怡转贴  中国新教育风暴3(作者:王宏甲)新西兰的阳光

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什么

    还记得那堂“经典课”让英美同行不理解吧,新西兰某校的一堂课,也让出访的中国教师十分惊讶。
    “你想想,他们五年级的一堂课,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每个篮子里有24块蛋糕,6个篮子里共有多少块蛋糕?”说这话的是张逸民院长。
    他说新西兰五年级的学生用各种方式踊跃回答,很有成功感。可是,这不是我们二年级的课吗?他们五年级的学生能答出来,这也值得高兴?像这样有什么高质量?日后,能把学生送到哪儿去?
    “我很惊讶!”他说。
    这是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
    我坐在张逸民院长的办公室里与他交谈,阳光落在窗前的一盆绿叶花卉上。张院长的讲述中依然有一种悠远的情思,我在他的讲述中不只看见新西兰的阳光和流云,也仿佛望见了他少年时家乡的某一条小河,山坡上的玉米地,像波浪般摇曳的麦子,远处的山脊,朦胧的绿色和袅袅的炊烟……我能感觉到,他说着新西兰,但他声音的背景里一直有家乡的形象。
    他是2003年2月访问新西兰的。那是北京市教育学院组织的一次考察访问,全团18人,他是副团长。
    我们的交谈始于我请他谈谈他的新西兰观感。我深信,在一个开放的世界,如果不了解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你即使身在中国,也不可能真正认识中国。
    “我给你讲讲我在新西兰遇到的3个中国人吧!”
    张逸民这样开始。他说第一个名叫李琨,在国内是武汉某大学的女副教授,目前在新西兰打工。
    “副教授在新西兰打什么工?”我问。
    “比如,她这次被新西兰方面请来当翻译。”
    “她不能也找个教师工作吗?”
    “不行。她在国内的副教授职称,在新西兰不被承认。新西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很规范,就像法官、律师、医生,都要通过专门的职业资格认证。教师的资格认证由新西兰教师协会负责,缺这个认证,任何学校都无权聘请你当教师。”
    “那她为什么要到新西兰去打工呢?” “是呀,我也这样想。”张院长说,“她在国内怎么也是个大学副教授了,为什么呢?”
    张逸民这次去访问的接待方是基督城教育学院,该学院就坐落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基督城。新西兰的夏季,最高气温在23度左右,2月正是夏季,气候十分宜人。到新西兰的第一个星期六,他们去海湾观海,李琨也来了,还带来了她的在新西兰也读五年级的女儿。
    面对南太平洋的海湾,展望碧海、蓝天、冲浪、沙滩,水天之间翻飞的海鸥,还有海边牵着小狗散步的女士与儿童……看了海湾,去登高鸟瞰基督城全貌,下山去参观占地几近全城一半的一个巨大公园,这个公园真是大得足够惊人啊!
    在如此辽阔葱茏的绿色中,满目是精心修剪的草地,各色鲜花和高大挺拔的树木,点缀园中的小景,悠然自得的野鸭,弥漫着青草与鲜花芬芳的空气,尽情享受着假日悠闲的居民……这儿的一切似乎足以使你忘记往日的愁烦,但张逸民还是想起了一个问题,他就问了:
    “你为什么选择来新西兰,就因为这里天很蓝,水很绿,景很美?”
    “不。”李琨说,“或者说,这是原因之一。”
    “那为什么?”
    “为了孩子。”
    她的女儿此刻也在这绿草和鲜花之中。她叫汪秋安,出访的这批中国教师都很喜欢她,吃饭时把她爱吃的都放到她面前,有时还特地留起来打包,让她带回去。她很快就跟大家熟了,间或也能给大家当个小翻译,爱说爱笑,满脸阳光灿烂。
    “为什么说是为了孩子?” 李琨说,你们都夸她,可她在国内可不是这样。孩子出生时是双胞胎,同胞妹妹叫秋康。给她们取名“安康”,就因为她俩出生时体质弱。大约正由于体质弱,上学时她俩在同龄孩子中就渐渐跟不上,此后一直厌学,怎么帮她们也上不去。这样下去,将来在同龄孩子中就要被考试淘汰出局了。
    可是,到新西兰后,秋安突然在新西兰的同龄孩子中鹤立鸡群了。起初,秋安和妈妈都觉得,这是由于班上老师讲的那些知识都是秋安在国内早就学过的,所以也不能有什么骄傲。但是,秋安毕竟天天生活在新西兰的同龄孩子中,她确实比别的孩子知道得多,她不断受到老师表扬,久而久之,她确实感到自己不比别的同龄孩子差。这是真实的,确切的。
    可是,在国内,她在班上不断受到批评,她的考试成绩也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她,她就是比很多同学笨。这也是真实的。
    “秋安,你怎么不会笑?”   她哭了,和妹妹一起哭。
    一次次受到批评,一次次失败,把她们童年的笑容消灭了,把她们的自信也消灭了。她们痛哭,哭自己就像是为了失败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可是,在新西兰,她还是她,一次次受到表扬,不仅仅是老师的表扬,而且再没有同学能说她笨,同学们都对她投以佩服的目光。这是她快乐成长的真正的阳光!
    自信心,成功感,一天天在她的心中滋滋地生长,她已经忘记了她“笨”。学习,并不只是书本上那些知识,还有书本之外的许多知识,这一点在新西兰的小学教育中体现得相当充分。比如,新西兰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就有供学生动手去玩去操作的计算机,从城市到乡村都是如此。
    自信心的增长使秋安获取书本之外的知识也不逊色。新西兰是英联邦国家,秋安在新西兰的语言环境里很快适应了英语,何况她还有一个曾在国内教英语的妈妈。现在她比起新西兰的同龄孩子,还有会中国汉语的优势,笑容怎能不在她脸上出现?笑容在她的脸上一天天复苏、弥漫,终于笑得这样灿烂!
    “她还小,而且缺乏信心,我们在新西兰没有任何亲戚,如果让她自己到新西兰来上学是不现实的。为了孩子,我只好放弃在国内的工作。”妈妈说。 一个母亲,为了孩子,放弃了自己在祖国的事业……现在,这个故事是这样强烈地打进了张逸民院长的视听。
    “你的另一个女儿呢?”
    “秋康还在国内,跟她爸爸。”
    “她爸爸也是搞教育的吗?”
    “是个中校军官,搞通信的。”
    李琨接着说,秋康在国内还是厌学,秋安已经变得非常爱学,姐妹俩已经是大不相同的两个人了。现在她爸爸正准备复员然后带秋康也来新西兰。
    “打算移民吗?”
    “至少在孩子长大之前,我们不可能回国去发展。是不是彻底移民新西兰,将来再看。”目前李琨一边打工以支持生活,一边在坎特伯雷大学读一个学位,目的是争取日后通过认证进入新西兰教师队伍。
    新西兰迷人的海湾,世外桃源般的巨大公园,身后的祖国,还有同行李琨和她女儿的故事,都在张逸民的脑海里如太平洋的海浪那样翻腾……今天,我国出国留学的“童子军”,何止是这位从事教育的同行的女儿呢!
    2002年,我国有小学45.69万所,在校生1.215亿人,小学净入学率为98.58%,小学教师577.89万人。加上中学与大学,全国有各类学校 117万所,在校生3.18亿人。此外还有幼儿园11.18万所,在园幼儿2036万人,教育规模为世界之最,办好中国的教育,实在是一个伟大的事业。
    今天,我们已经不能一般地探讨小学生出国留学是否合适,也不能一般地关注中国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秋安姐妹在国内并不是没有书读,难道我们不能在我们心爱的祖国创造出适合她们学习的环境?
     “我说这些,你有兴趣听吗?”张院长问。
    “有啊!”我说。
    “听我讲完另两个人的故事,你会更理解,王能智老师在国内的教学环境里,让那些厌学的孩子变得乐学,该多么可贵。”



[ 这个贴子最后由盈怡在2004-9-20 10:12:53编辑过 ]   


我们素昧平生,但是我们互相倾吐,我们用语言构筑了我们的友谊--那是心灵深处的契合。
12#
发表于 2005-12-18 15:40:4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盈怡转贴 中国教育新风暴(作者:王...

盈怡转贴  中国教育新风暴(作者:王宏甲)两种世界

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什么

    张院长讲的第二个人是为他们考察团开车的司机。
    他说,又一个周六,我们去南岛北部的小镇埃克罗瓦观光,他为我们开车。起初,我根本想不到他在北京是国家计委的干部,在北京工作了十多年,现在一家三口都在新西兰,他受雇于一个车行,在这里打工。
    这也是个难忘的周六。一路行去,风光绮丽,田园、山、海、树,会让你想到西方人为什么喜欢油画,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美术教师。埃克罗瓦小镇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随处可见悠然长椅和享受阳光的人们。这位司机成为我们最好的导游,我没记住他的名字,在游玩时我问他:
    “来新西兰能赚大钱吗?”
    “谈何容易。”他笑道。
    “那你为什么选择来新西兰?”
“付出简单劳动,过着平和生活。”
    “你不到40岁吧,打算就这样过下去?”
    他沉默了一下,说:“为了孩子吧。”
    又一个“为了孩子”!
    张院长继续问下去,得知他的孩子在国内也是厌学,到新西兰后,从厌学到乐学,从不自信到自信。是孩子的变化坚定了他们在新西兰住下去的决心,他说:“这不是我的选择,是孩子的选择。”   
    “我们这一代人,在新中国长大。应该说,学校给我们的教育,还是使我们比较注重人生要有自己的事业。但现在这两个故事都让我看到,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可以舍弃很多。”张院长说这位司机的故事与李琨相似,我就不多说了,接着说第三个人。
    他是台湾人,就是刚才说的那位司机的车行老板。3月,我们结束考察的前夕,在南岛有一次长途旅游,他亲自来为我们开车。
    我们沿南岛西海岸一路南行,时而留步,观赏一望无际的南太平洋壮丽风光。海天一色,沙滩金黄,礁石嶙峋,碧水拍岸。海豹群聚,海鸥云集,游客以食物相邀。观鲸处,直升机载客临洋鸟瞰,逆戟鲸破浪摆尾,那景色,美是真美。
    这次出行有三天时间,我有机会与他交谈,得知他祖籍浙江,父亲那一代去了台湾。父亲依然怀念大陆,给几个儿子取的名都是浙江的地名,他的名字就叫永康。
    张院长对他说,既然思念大陆,现在大陆开放,政策优惠,你为什么不去大陆发展?那台湾人说,我看好这里。
    “看好这里的自然环境?”
    “人际环境也好。”
    “怎么好?”
    “人际关系简单。没有窝里斗。”
    “台湾也窝里斗吗?”
    “有啊!”
    “就因为这些因素?”
    “还有教育好。”
    又谈到了教育。
    张院长说,我问他怎么个好法,我说大陆教育也棒,特别是基础教育,台湾也不错。我举了新西兰小学五年级那个“蛋糕题”,我说这差我们太远了。我想听听这位声称新西兰教育好的车行老板怎么说。随后我发现,他对我提出质疑的那个十分简单的“蛋糕题”完全不以为然。
    “你们清华、北大进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了吗?”
“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他们提出要为‘建世界一流的名校而奋斗’。不管怎么说,清华、北大很棒。”
    “但没有新西兰达尼丁市的奥塔哥大学棒。”
    “何以见得?”
    “那儿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全世界都很受欢迎。搞生物工程的学生还没毕业,英国、美国的企业就到那儿争着预定毕业生去了。”
    张院长说,这位车行老板是从学生最后的出路看新西兰教育。他的话,令我想起了一句做买卖的话:“人唤人千声不语,货唤人点手就来。”就是说,你说你的教育好,讲了一千遍,人家可能没反应,可是你培养出来的学生,到处都抢手,不用你吆喝,人家就奔你来了。
    写到这儿,我想请你将目光再返回中国来看一下我们的身边。有位北京中学的女教师告诉我,我就给你讲讲我儿子周六、周日的时间表吧!
    “我的儿子读五年级。周六上午,我一早送他去一个加强班学数学和英语,时间是8点30分到12点。”
    “这几个小时,你在哪儿呢?”
    “在外面等啊!”
    “你一直在外面等?”
“是呀!他12点下课,下午2点还要赶到另一个地点去上课。他一出来,我带他到附近饭店吃点儿东西,接着就赶到另一个班去。”
    我这才想起她此时的身份是母亲。国家提出要给学生“减负”,学校不能再用周六、周日给学生补课了,社会上各种班就应运而生。国家倡导“素质教育”,雨后春笋般设在双休日的班也称“素质班”。上课的当然还是老师,只是另有人组织,向社会招收各年级的学生,用北京人的话说:“火极了!”
    “你儿子下午上什么课呢?”我接着问。
    “还上数学和英语。”
    “上到几点?”
    “2点到5点。”
    我以为这一天的课就该结束了,可是这位母亲告诉我:“还有呢!”
    还是在附近的饭店吃点东西,店里多是母亲带着孩子。然后,这位当教师的母亲继续带着儿子到钢琴城学钢琴,每次学钢琴一小时,交学费90元。
    “星期日上午,”她继续说,“我儿子睡觉和写作业。下午上‘家教’,还学数学。一小时,一对一,一百元。”
    接着又开始了周一到周五的“学校的战争”。
他才读小学五年级。
    我说你也是教师,你干吗呀,不怕把孩子压垮了?
    她说我也心疼儿子,知道他很累很苦,知道该素质教育,可是将来中考、高考,那考分跟你没商量。
    我说现在考试不是也在朝考察素质的方向改吗?
    她说改是在改,但是竞争就是这么激烈,而且“应试”的成分还是很大。我儿子上的那些班,你去看看,周六、周日,家长们等在外面,就像中考、高考等接孩子那样人头攒动。
    我说,像你这样给孩子加课,付出的经济代价,穷人的孩子可上不起啊!
    她说,我们也不富。在外面等孩子,家长们就说,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光靠孩子自己在校努力哪成?要把孩子培养成才,你就要舍得给孩子买三张门票。
    我问,哪三张门票?
    她说,你呀,真是……家里没小学生了吧!都知识经济时代了,第一张门票就是要舍得花钱强化孩子的知识,争取上个好初中,这个台阶非常重要!第二张门票是“中考”,第三张门票是“高考”。你的孩子要是入不了那个门儿,就没戏了。
    “我这才买第一张门票,怎么办呢?省吃俭用吧!”
     






[ 这个贴子最后由盈怡在2004-9-20 10:13:22编辑过 ]   


我们素昧平生,但是我们互相倾吐,我们用语言构筑了我们的友谊--那是心灵深处的契合。
13#
发表于 2005-12-18 15:41:2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盈怡转贴 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中...

盈怡转贴  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中间生” (转贴)

日期:2004年9月5日 星期日  天气:晴朗  作者:老朽
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中间生”
发表:2004-9-5 9:53:39  出处:你的博客网(yourblog.org)
--------------------------------------------------------------------------------
在“赏识教育”已绽放绚丽之花的今天,后进生成了教育的主角。众多教育同仁们面带着微笑,慈善地拿着放大镜,细致地找寻他们身上的小小闪光点,哪怕微小的一点点与昔不同,必定引起为师者的欢呼振奋,随挥之以笔,洋洋洒洒抒发自己的转化之道而引以为荣。因此,后进生倍受宠爱,随发奋图强。

    班里的优等生自不必说,由于他们自身的良好素质,格外得到老师的青睐及同学们的羡慕,他们拥有了足够的荣誉与优越感。可是,在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一个夹层——“中间学生”,他们犹如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很少沐浴爱的阳光。

    鉴于“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迅速更新转化,部分教师心中的“学生观”就如同从平地一夜之间树起了高楼大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学生事事做的不够到犯了过错也是个“美丽的错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赏识教育”脆弱的肢体,生怕它受到伤害,使之在一定程度上走入了误区。试想一个小小的批评都承受不起,那美国的“挫折”教育想必在“赏识”风靡一时的中华大地是没有市场的。

    我们的教育改革有时走了极端,没有循序渐进,只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这样缺乏思考的教育导向,使那些“中间生”在夹层里呼吸困难,欲发感到孤独。教育者的目光从优等生迅速划向教育思想改革的宠儿——后进生而定格,“中间生”感受短暂目光的扫视,没有升腾成爱的温度,心的原野依然一片荒凉。大凡一次教育思想改革,总是伴有几多欢喜几多忧。而“中间生”无论什么时候,都无法笑起来,始终是以一种平常的心态甚至是“过一天算一天”的心境而淡然地存在于班级的一个极易被忽视的角落,他们明显地成为校园里一个心理上的弱势群体。

    我感触这种现象已颇久,但凭个人的微薄之力难以抗拒“时代洪流”,便举起手中之拙笔,为他们--时代的骄儿,教育思想转变过程的弃儿辟一方晴空,使他们能舒展地走进教育者的视线,自由地呼吸,真切地体验被呵护的感觉。

    我用心去发掘这群孩子,他们的一言一行给了我强烈的震撼。一个思维反应不很敏捷但非常认真的女生曾在日记中写到:“每当老师笑容满面向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投以赞赏的目光,每当老师俯下身子用殷切的目光鼓励那些后进生时,我多么渴望老师的目光能够在我的身上停留一分钟,不,哪怕一秒钟,哪怕一个关注的眼神,都会给我无穷的力量,我会读懂它的全部含义而加倍努力,可我的心每次都在热切的期望中失望而阵痛。”课余时间,我与同学们谈心的时候,一个不善言语的小男孩摆弄着衣角,好像随着时光的平凡而过,勇气也荡然无存,怯怯地说:“我渴望老师的目光注视我的眼睛,深入我的心灵,分一点关爱给我们,我们会为之欢呼雀跃!”多么深刻的语言!多么让人心疼的内心独白!我分明聆听到一个共同的心声:渴望爱的关注与呵护,不要把我们遗忘!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窗外,一场秋雨刚过,雨水还在叶尖上凝聚、滴落,我仿佛看到了那群孩子哭泣的眼睛。这时,一群展翅高空的大雁闯入了我的视线,它们在头雁的带领下,尽管有前有后却秩序井然,无论哪只,都在振翅飞翔,不甘落后,互相照应,不使任何一只离开群体。我不禁惊叹于雁阵的导向与团体意识。

    我想我们的每个班级的学生就像这一群可爱的精灵,我们的教育者就是领头雁,要摆正心态,有一个正确的导向,要把爱均匀地洒向班级的每个角落,在给予每个同学同等关怀与呵护的同时,引导他们互相帮助,学先进,促后进,带中间,以点带线,连线成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展开理想的翅膀,在充满阳光的蓝空中,比翼齐飞!




我们素昧平生,但是我们互相倾吐,我们用语言构筑了我们的友谊--那是心灵深处的契合。
14#
发表于 2005-12-18 15:42:51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盈怡转贴 你在培养受气包和打架大王...

盈怡转贴  你在培养受气包和打架大王吗?(转贴)

日期:2004年9月5日 星期日  天气:晴朗  作者:老朽
你在培养受气包和打架大王吗
发表:2004-9-5 9:44:07  出处:你的博客网(yourblog.org)
-------------------------------------------------------------------------------- 首先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小小的故事:

  每逢周末,假设,你把孩子送往游泳馆学游泳。最近的一个周末,你去到上课地点预备接回孩子的时候,发现一位满脸歉意的工作人员,正努力安慰着你那已经哭成泪人的孩子。追问之下,你才知道原来这位工作人员因一时疏忽,在游泳课结束后,将你的孩子锁在更衣室内,10多分钟后才发现,令孩子饱受虚惊。

  你将如何处理工作人员的疏忽呢?以下有几种选择:
  ·痛骂那位工作人员一顿
  ·直接向主管投诉
  ·很生气地带孩子离开,再也不参加游泳训练班了。
  ·安慰孩子,并且要求他转为安慰满是歉意的工作人员。

  故事的结局,是那位小孩经过母亲的安慰及劝告,停止了哭闹,并告诉已经深感抱歉的工作人员:“没关系,我已经没事了!”透过适当的帮助和宽恕,故事中的小孩可以由“受害人”的角色,升华成为“安慰者”的角色。宽恕不单令疏忽的工作人员受益,更重要是令这个小孩培养出宽容大方的品格,和处变不惊的勇气。

  为甚么宽恕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呢?因为只有透过原谅别人,才能在心理上释放自己。

  回过头来我们来说说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小的矛盾和冲突。社区中相关的讨论贴很多,孩子之间有了矛盾怎么办?孩子被打了怎么办?该不该教孩子以牙还牙?

  其实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发生磕碰是常有的事。今天你打了我,明天我打了你,后天也许俩人又和好如初了。孩子之间的矛盾,来得快,去得也快,父母不必看的那么严重。对孩子来讲,这些“打闹”能促使他们慢慢地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知道蛮横、不讲理,任性和霸道,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并从中学会与人相处、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原谅别人,是孩子的必修课。它有利于克服“自我中心”意识,知道“我”与“他人”的含义;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合作精神;能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忍让,为别人着想;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最常见的两种错误做法——孩子走上两个极端,要么很怕事,要么很霸道

  误区一:“保护型”



  一看自己的孩子挨打了,就再也不让孩子出去了,生怕孩子在外面吃亏,“你出去又打不过人家,还是在家呆着吧。”

  会产生的不良后果:由于过分限制了孩子的行动,将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对外人充满敌意,也会变得胆小怕事,缺乏交际能力。

  误区二:“攻击型”



  知道孩子挨打后,不管怎么回事,首先反映就是“这还得了,找他们父母去”,或者就干脆告诉孩子,“他打你,你也打他!”有的甚至全家一齐出动,给孩子壮胆。

  会产生的不良后果:会使孩子养成“报复”心理,不管是谁,只要“触犯”了我,都要给予回击,“以牙还牙”,决不手软。

  “理智型”的做法——交给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勇气,宽容也是一种力量

  “理智型”父母的作法是,先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公正客观地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在这件事上,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告诉孩子以后再碰到类似事件应该如何解决。

  首先,父母可以这样告诉孩子:我们首先不欺负人,尤其不能欺负比自己弱的人。

  如果别人欺负你,你可以躲过,也可以和他面对面讲理,甚至还手抵抗,总之你不要受到伤害。在外来侵犯面前,退让是怯懦的表现,是不勇敢;只会嚎陶大哭,听任拳头落在自己头上,是愚蠢。

  对一般孩子尤其是生性老实的孩子,父母平时应注意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除了给孩子讲如何对待别人的欺负及怎样处理外,还要鼓励孩子多和别的小朋友接触,在游戏中建立与他人相处的信心。

  有的孩子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在集体生活中也表现得内向,畏缩,父母和老师要注意纠正孩子的这些不足,创造条件,使他们多接触人,接触新鲜事物。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勇于表达,敢于据理执争的勇气。

  其次,要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伙伴的缺点与失误行为。

  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学会原谅别人错误或者过失。懂得宽容忍让有利于增进友谊。另外,教给孩子原谅的标准。让他们分清是非,知道哪些应采取原谅的做法,哪些是不可以原谅的。明白原谅、忍让不等于没有原则,不是放弃批评与反抗。必要时,让幼儿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害处: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小朋友们就会害怕或不喜欢与你做朋友。不会原谅别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

  在批评别的孩子的缺点同时,也要给自己孩子指出在这场事件中的责任,不要把埋怨都倾泄在别的孩子身上。即使发生矛盾的主要责任在对方,也要让孩子学会宽容,大度,不耿耿于怀。

  要让孩子知道,有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对来自外界的欺犯予以回击是必要的。有时为了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纯真友情,相互理解,相互原谅也是应该的。

  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原谅

  现代的独生子女家庭,恐怕孩子在每一位父母的心目中都是“至高无上”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受气包”,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天到晚惹事生非的“打架大王”。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怎样让孩子掌握好这个“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教育孩子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懂得他只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不能对他娇惯,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他的愿望,不能给他特殊权利,让他高高在上。

  ·要求孩子心中有他人,不要总是以“我”为中心,一切只顾自己。

  ·必要时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以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

  ·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之从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在发生矛盾的后果中体味到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共同玩耍的快乐。

  ·要教育孩子理解和尊重自己的长辈,体谅长辈的辛苦,珍惜长辈的劳动成果和对自己的爱护。

  ·家庭成员间要友爱宽容,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品质。






我们素昧平生,但是我们互相倾吐,我们用语言构筑了我们的友谊--那是心灵深处的契合。
15#
发表于 2005-12-18 15:44:1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盈怡转贴 对惩罚教育的再思考 (转...

盈怡转贴  对惩罚教育的再思考 (转贴)

日期:2004年9月5日 星期日  天气:晴朗  作者:老朽
对惩罚教育的再思考
发表:2004-9-5 9:34:05  出处:你的博客网(yourblog.org)
--------------------------------------------------------------------------------


时下,惩罚教育比之于目前较为流行的赏识教育、快乐教育、无批评式教育,好像有百害而无一利,乏善可陈而被普遍认为是背时的,遭人唾弃。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教育的形势下,惩罚教育几乎没有容身之地,但这并不说明每个为人师者都会自觉地与惩罚教育划清界限,彻底摒弃它,相反,惩罚教育正以一种背离其原有科学性的形式时常出现于一些教师教育过程中。比如,不能体罚就变相体罚、以心理惩罚替代体罚、写的说的是尊重教育,实际教育中还是隐性惩罚,等等,所以,对惩罚教育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实有必要。
    一,当前教育形式的现状及分析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大背景下,不少学校都热衷于提倡赏识教育、快乐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社会舆论也都一致呼吁要“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这些教育模式固然有其独到优势,问题是目前这些教育形式大有泛滥之势或走入误区——即不少教师这样错误地理解和执行赏识教育:无原则地夸奖学生、与学生互拍肩膀。以至出现一种教育怪状:即使学生错误性质严重,教师仍是“赞声一片”,刻意避开学生错误实质而大赞特赞其优点,以期迂回唤起学生理性(理智),纵然有所批评,也是隔靴搔痒,难及痛处,这样的教育效果从长远看未必最佳,正如著名教育家玛莉琳·古特曼所说:“那些小时候过多地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遭遇到更多的失望。”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吃惯蜜糖长大的人,还能咽得下苦味吗?不少教师也能认识到这一点,但还是少有人愿意选用惩罚教育,谈“罚”色变,究其原因有二:
    1、出于惩罚教育后果难以把握的顾虑。惩罚好比是一把双刃剑,能教育人也可能毁灭人,用得好则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用不好则事与愿违,甚至山穷水尽,准确把握的难度大,教育后果难以预料。
    2、屈从于教育大环境的心理使然。大家都在提出快乐教育,自己再提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反了教育规律,乃至成为人人喊打的老鼠,这使得许多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投鼠忌器,如履薄冰,害怕一不小心就有“违背职业道德”的罪名加身,所以对惩罚教育讳莫如深,视之为雷区和高压线,惟恐避之不及。
    二,扶正对惩罚教育科学性的认识
   任何一种教育手段都要作用于一定的教育对象,而教育对象又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教育手段必须多元化,因为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教育效果也不可能完美无疵,又岂能让赏识教育等形式一统天下?因此有必要对惩罚教育再定位。
    1、惩罚教育不等于体罚教育。许多人认为,惩罚教育即体罚教育,是恨“体罚”而及“惩罚”所致,其实二者有本质不同:①,依据不同。前者实行的基础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及班规班纪。后者则是教育者个人情绪化的行为,罚无所依。②,性质不同。惩罚教育是根源于制度的遵章办事,是合情合理的“法治”。体罚则是教师所做出的违反教育法规的个人主观行为,是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人治”。③,表现不同。前者是对学生精神上(如扣除操行品德分)和行为上(如值日不认真罚其重做)的可行性处罚;后者则是教师对学生身体的恶意侵犯。
    2、缺乏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全科学和不成功教育。任何一种教育方式总有其存在的科学性,对于惩罚教育的科学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云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笔者的理解是,惩罚错误的其科学意义在于能够培养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道德品质及遵守社会文明规则的行为意识。
    3、惩罚教育利于人的心理素质可持续发展。摆脱一味的赏识与表扬,适当的惩罚教育,更能锻炼学生的心志,学校的教育环境毕竟窘异于社会人际大环境,他们步入社会后难免犯错,那时还能“享受”满耳赞词吗?如果不具备正确对待因错致罚的心理素质,届时就会因心理转型困难而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4、惩罚教育利于培养人对“法”的敬畏精神。对法的敬畏是每个公民应具有的正常情感,惩罚教育所依据的校规校纪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远低于更严厉的国家法律,如果这样轻微的“小”规章制度都不能很好地遵守,还谈什么服从敬畏“大”的国纪国法?这样的学生融入社会后,很可能藐视并挑战法律,报章常有披露的各类青少年犯罪多是在校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不就很能说明问题?
    三,惩罚教育的科学功能
    惩罚教育的实质是对违纪学生心理或生理实施不愉快的刺激,从而遏止其不良行为的再次出现,是一种强制性的纠正规范行为。其作用不容小觑:
    1、养成功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养成无外乎是内因和外因的合力作用,而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还懵懵懂懂,少不更事,自觉自省自制意识都还不成熟,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不能过分依赖其内因自发起主导作用,这就突出了外因(即教育教学法规)的强制规范功能不可或缺,以达到以外因促内因的目的。
    2、矫正功能。当学生行为明显超越出学校教育章程时,适时适量的惩罚教育可以发挥出它的矫治作用:使学生懂得“善行”与“恶行”的界限,明确是非观念以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唤醒固有的道德责任感。这对屡教不改或积习难改的学生格外重要,因为多次苦口婆心的说教可能是白费工夫,但一次严厉却适当的惩罚可能会让他刻骨铭心,“知耻而后勇”。
    3、威慑功能。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认识、态度、观念无外乎来源于直接体验和间接经验,后者往往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方式及行为结果间接获得。惩罚教育让犯错者有切肤之痛,也让其他人知道在学校里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从而内化于自己的潜意识中,不致再犯类似错误。这样的惩罚教育维护了制度的威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集体目标的实现。
    4、普法功能。学生在校的严重过错表现极有可能是走向社会后进行犯罪的一次“前奏”或“预演”,采用惩罚教育及时对其错误行为“刹车”“叫停”,铲除其错误思想及行为再生的根源,并适当引进法律知识配合教育,既防微杜渐又无形中起到普法教育,这对于一些法制观念淡薄,正面教育一时难以奏效的“问题学生”来说,何尝不是很好的普法尝试?
    四,最大限度发挥惩罚教育功效应注意的问题
    如前文所述,惩罚教育是一把双刃剑,非得有长袖善舞之功才能使用好它,这就必须做到:
    1、抓住惩罚教育的实质:教育、转化、规范
同任何一种教育模式一样,惩罚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教育人挽救人,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惩罚始终是一种手段,教育、转化、规范才是根本目的,任何形式的惩罚都应该注入丰富的教育内容,罚教结合,寓教于惩,万万不可以罚代教,甚至罚不择法、罚而无度、为罚而罚。
   2、惩罚教育要罚有所依,过罚相等
毫无疑问,惩罚必须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必须与班规相符,而班规的制订与实施又必须通过班级的民主讨论确定,这样的惩罚才不致陷入教师个人情绪化的体罚泥潭中,才能真正表达出包括教师在内的集体意愿。同时,遵循罚过相当的原则,避免抓住学生的某点错误不放,上纲上线,穷追猛打,“痛打落水狗”式的批评。这样,犯错误的学生才更容易接受,不会认为是教师耍个人“铁腕”,存心和他过意不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素质。
    3、严格区分“罚事”与“罚人”
惩罚讲求对事不对人,因为惩罚否定的是学生不良行为,而非其本人,要把惩罚仅限定于学生过错,就事论事,不及其余,不借机搞错误扩大化或“五子登科”(戴帽子、揪辫子、打棍子,穿小鞋子、挂牌子)。简单粗暴地无视学生人格尊严的“出洋相”“整人”的惩罚方式不可取;“以点带面”,连带着全盘否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不可取,那样只能加剧学生的对抗心理,抗拒惩罚教育。
    4、让学生先“知罚”后“受罚”
“知罚”是“受罚”的前提。所谓的“知罚”,就是突出学生的自悟自省,调动其已有的认知情感,真正从思想上辨析错误症结所在,明白错在何处,为何而错,该受何罚,使之心悦诚服。因此,在采取惩罚教育之前,必须允许学生辩解,在辩解过程中理解政策,疏通心理梗阻。学生气消心畅了,才能从内部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谨守社会法则。
    5、惩罚教育要以时效促效果
及时的惩罚教育更能加强学生对错误的“刻板印象”,加深内心不安与内疚的体验,铭记错误造成的后果。延迟的惩罚教育会因事过境迁而使学生淡化错误行为印象,影响其对错误行为的认识深度,使惩罚意义打折扣。另一方面,延迟的惩罚教育会让学生误解为教师有意“”刁难“揭伤疤”“秋后算帐”,进而产生情绪上的反感与对立,不利于从思想上认识改正错误。
    五,探索新课程下科学的惩罚教育手段。
    新课程下的惩罚教育完全不应该是硬如铁冷如冰的,应该创新出科学的教育手段,何谓科学的惩罚教育?笔者以为,在惩罚教育中注入人性关怀,让学生顺畅地接受并对教师心怀感激的惩罚教育才是最成功的。
    1、尊重式惩罚教育。惩罚与尊重并不相悖,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如何做到惩罚与尊重并重?一是任何形式的惩罚教育都不得损害学生的人格尊严,用语上不冷言讥讽,态度上不怒形于色,方式上不大动干戈,措施上不风刀霜剑。二是尊重学生心理个性和自身意愿,让学生选择自愿受惩罚的方式方法,或深刻反思、或代以值日、或挽回损失、或消除影响等,形式不拘一格,达到教育目的就行。
    2、愉快式惩罚教育。即在保证不削弱惩罚效果的前提下和确保疏通了抗拒心理的条件下,创设愉快的、人情味十足的惩罚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接受惩罚。如发挥其特长,乐意为班级做一件有意义的善事;代理班干,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在讲台上大声说出对所违反的校规的正确理解;罚唱一首歌、背诵一篇课文,讲一个笑话以示自己并不缺乏上进心都未尝不可。
    3、针对性惩罚教育。科学的惩罚总是针对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错误性质、程度以及违反者的个性特征,因人因事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惩罚措施,达到惩罚一次,杜绝一类错误行为,惩罚一人,教育一大片,形成一个良好班风的积极效果。
    4、民主式惩罚教育。实事求是地说,由班主任老师作出处罚决定,学生难免心存疙瘩,但如果能将学生出现的错误视情交由班级公开公正讨论,并形成一个具有广泛共识的处罚意见,让犯错误的学生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意见是民主的、正义的、“众怒难犯”的,拒绝改错就会被孤立,从而摆脱侥幸心理,甘愿改正。
    5、追踪反馈式惩罚教育。惩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保护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健康良性发展,不能简单地一罚了事,有必要进行惩罚后的追踪教育与信息反馈,这样既彰显了教师对学生一如既往的关爱,又便于教师适时调整惩罚的力度和方向,提高惩罚教育的效率,消除惩罚教育的后遗症。
    惩罚教育并非无情物。只要抛弃其不合理的、过时的成分,择其善者而理性用之并创新之,并与其他教育手段结合使用,就一定能结出教育硕果。




我们素昧平生,但是我们互相倾吐,我们用语言构筑了我们的友谊--那是心灵深处的契合。
16#
发表于 2005-12-18 15:45:58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盈怡转贴 应试教育:逃不出的“围城...

盈怡转贴  应试教育:逃不出的“围城”1(转)
在当今中国,什么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有人会说不良媒介的影响,有人会说父母的娇宠,而实际上比不良媒介与父母娇宠危害更烈的却是应试教育体制,因为它以极强大的力量扭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

  当然,以往的教育未必都是应试教育。即使在应试教育条件下,由于教师和家长的辛勤努力,也培养出了不少人才。

  但是,这种面向少数尖子的选拔性或淘汰性教育体制,毕竟违背了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性质,因为国民素质教育最鲜明的特征就是面向全体学生。

  人们不难感受到,在今日中国的许多学校里,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学习成绩,分数真正成了学生的命根。因此,在无数家庭中,父母们不约而同地对孩子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

  这扭曲的现实不正预示着灾难吗?

  

  一

  22名中小学生自杀原因的调查显示:
  学习压力过重占45.5%,高居第一位

  1996年1月17日晚10时20分,沈阳市朝鲜族第六中学一年级(1)班学生张金鹏,因期终考试成绩不佳,被酗酒后的父亲用木棒殴打头部,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据《辽宁晚报》报道,期终考试后,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未排名次,也未公布。班主任老师给每位家长发成绩单后,曾与张金鹏的父亲张成男进行个别谈话,肯定了张金鹏的进步,并提醒他不要打孩子。可是,悲剧依然发生了。张成男已被公安机关收审。

  仅隔12天,即1996年1月29日,一位女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自杀

  1996年2月7日《中国青年报·教育导刊》以头版头条显著位置,详细报道了这一事件。

  1月29日上午11点多,济南某中学期末的头两场考试刚刚结束,初三学生颜玲趴在课桌上哭了,她觉得考得不理想。与她最要好的同学××急忙过来劝她:“这两门即使考不好也没什么,赶紧回家吧,下午好好复习,准备明天的考试。”回家路上,这位同学尽量开导颜玲,颜玲的心情似乎好些了,但又笑着说:“如果这次考不好,我家里还有半瓶敌敌畏……”以为她在开玩笑。谁知,这句玩笑话却在当晚变成了现实。

  颜玲回到家里,告诉父母她有些头痛。母亲用手摸颜玲的头有些发烫,才知道孩子在发烧,一边让她吃药一边唠叨:“怎么偏偏到考试就感冒了。”父亲对她说:“不能拿感冒为考不好找借口,下午好好复习,一定要把考试这三天坚持下来。”

  颜玲午饭没吃多少,就躲进自己的小屋复习功课。下午,母亲去医院拿药。颜玲见只有5岁的妹妹莉莉在家,就把放在外屋的半瓶敌敌畏拿进自己的小屋里。

  晚上,母亲做了颜玲爱喝的蘑菇汤,颜玲喝了两碗,见锅里没有了,就埋怨妈妈:“这么好喝的蘑菇汤,怎么做得这么少?”以前颜玲从来不挑剔吃喝,母亲没在意,对她说:“妈明天再给你做,快去复习吧。”晚上十一点多钟,父母见颜玲屋里还亮着灯,就催她休息。颜玲应了一声。12点40分,父亲上夜班时,见颜玲屋里灯已关。

  第二天早晨5点,母亲喊颜玲起床,喊了几声没有回音。等打开门,顿时一股浓烈的敌敌畏气味扑鼻而来,才发现颜玲已浑身僵硬……书桌上留下一份遗书:“爸爸妈妈:我走了。我想我的成绩不会太好。希望莉莉能愿(圆)你们的大学梦。请多保重。希望莉莉别在(再)走我的后路,让莉莉忘了我吧!再见了,莉莉。——不孝之女。”

  对女儿的死心痛不已的父亲一直怀着深深的自责。初中招生时,按考试成绩将学生们分为一个快班和四个普通班。按颜玲的成绩是不能分到快班的,父亲为了保证孩子能考取重点高中,还是托人让她进了快班。全班共五十多名学生,初一和初二上半年,颜玲的成绩一直在前二十几名,父亲还比较满意。但初二下半年期末考试,颜玲的名次降到44名,父亲认为主要是孩子不用功,就大加训斥,并要求她初三一定要赶上去,还让颜玲立下“军令状”。从此,颜玲回家不再被允许看电视,每天学习到晚11点才睡觉。父亲看孩子没什么抵触情绪,也就放心了。

  颜玲的家庭经济困难。父亲是某商业企业职工,全家人两年前才由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一家5口主要靠父亲每月600元的工资和母亲干临时工微薄的收人生活。颜玲很懂事,从不与别的孩子比吃穿,平时还经常帮助母亲干家务。父亲是被“文革”耽误的一代,没能跨进大学校门,又看到现在社会上注重学历的现实,就把大学梦寄托在女儿身上,但万没想到孩子竟在重压下走上绝路。

  1月31日上午,《齐鲁晚报》记者来到颜玲所在的学校,同学们正在进行最后一天的期末考试。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情绪,老师把颜玲自杀的事隐瞒了下来。校长和老师们对失去这样一位好学生非常惋惜。班主任说,颜玲平时学习很用功,品行很好,性格比较开朗,发生这件事是谁都预料不到的。该校校长呼吁:中国的应试制度应该改一改了,发达国家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而我国的孩子都是凭分数一步步考出来的。现在的家长在社会大气候影响下对孩子期望值普遍偏高,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沉重的压力,致使要强而又脆弱的学生走上不该走的路。

  2月1日上午,同学们才得知他们失去了一位好伙伴。当老师公布这一噩耗时,颜玲所在班的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呜呜的哭声。这哭声是否能给更多的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一个警示呢?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上述两例只是个别现象,说明不了整体情况。那么,让我们再来看一份资料。1995年第1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曾发表《22名儿童自杀行为分析》一文。据该文作者李桂荣、王尧介绍,天津市儿童医院曾抢救22名自杀儿童。其中1983年~1987年4年内11例,1993年1年达11例,可见儿童自杀事件确有上升趋势。自杀儿童的年龄在8岁~15岁,12岁9名达40.9%,14岁5名占22.7%,11岁和13岁各占13.6%。自杀儿童的性别比例悬珠,女孩占72.7%,男孩仅占27.3%。关于自杀原因的分析令人感慨不已:学习压力过重遥遥领先,以45.5%的比例居第一位。这个数据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我们素昧平生,但是我们互相倾吐,我们用语言构筑了我们的友谊--那是心灵深处的契合。
17#
发表于 2005-12-18 15:47:4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盈怡转贴 应试教育:逃不出的“围城...

盈怡转贴  应试教育:逃不出的“围城”2(转)



  爱心方案为何难以实现?青春生命
  为何变成了学习机器

  翻开近几年的报纸,谁都会惊奇地发现,怎么有这样多“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呼吁呢?

  1994年11月10日,国家教委以异乎寻常的方法,在各大报上公开发布《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该文件指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全社会普遍关心而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国家教委制定了若干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相当一些地方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仍较严重,必须高度重视,切实予以解决。”

  在国家教委的这个昭告天下的文件里,居然对学生作业的时间也做了明确规定:“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以上均按中等水平学生完成的时间计算)。高中各年级每日作业量由各省制定。”该文甚至还提出了学生睡眠的时间标准:“保证小学生每日有10小时以上的睡眠,初中生9小时睡眠,高中生8小时睡眠。”这个文件可谓爱心方案,可为何实现不了?

  在笔者收到的3万封中小学生读者来信中,有许多谈及学习压力沉重的例子。湖南大庸一位多才多艺的女中学生敖晓虹,寄来一张漫画和两页信纸。展开这张用铅笔勾勒的漫画,令人不胜感慨:画中有一位瘦弱的女孩正满头大汗地奔跑着,后面一只张开大口的老虎瞪圆了双眼在追赶着她。老虎的身上写了“作业”两个字。可恶的是,少女已经跑进了死胡同:“作业”大山堵住了去路!

  敖晓虹在信中写道:

  我是一个笨人,笨得连高中也没有考上,现正在复读,你一定会感到可笑吧?现在的这个学校,不知老师把我们当作学生还是别的什么东西,作业多得可怕!就拿今天来说,作文两篇,数学留了十几道复杂的计算题,还有英语、化学和物理作业。如此多的作业,要求明天早上早读课前交,不交者后果自负!多么可悲!中学生,难道是一个做作业的机器吗?

  这里有一幅漫画寄给你,也许你能从中体会到我们的苦楚。我们每天(星期天也不休息,上半天课)加上早晚自习共12节课,可有的同学还点蜡烛学到深夜。我真为他们担,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知会成什么样子。这不,今天刚考究试,老师就发下了“死亡通知书”(同学的话)——家长会通知书。老师说这是为了教育好我们。

  我喜欢以前的班级,同学之间团结、友好,虽然难免会有些矛盾,但过一会儿就没事了。可现在的班级,大家都冷漠得很。有趣的是,越到考试前夕,大家越装出轻松的样子,都说回家看电视、小说,都说没复习好,可每次成绩出来,这些人的成绩却出奇的好。你说怪吗?还是老师说得好:“如果不努力,就会被淘汰,就过不了独木桥,当然也不会考上大学。”于是,大家都明争暗斗起来。

  不知谁说的,“少年不识愁滋味”,我说不对。真的不识愁滋味吗?拿我来说,给你写完信,我还要开夜车赶作业呢,明早还要默写英语课文,难道不愁吗?我考不上高中,难道不愁吗?

  我每天晚上十二点多钟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白天精神不振,像个得了重病的人,哪里还有一点儿中学生的朝气?只有欲哭无泪的感觉。

  …………

  

  说真心话,读了敖晓虹同学的来信,我们也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这哪里是一封信,分明是青春被扼杀的凌厉呐喊,而呐喊之后的命运愈加悲惨。笔者想拍案而起,却又实实在在地感到无可奈何,以至连给敖晓虹的信都不知怎么写。这样的信何其多啊!

  内蒙古乌海市高一女生刘微来信说:  

  我们这个学校只抓书本知识,连个美术小组、书法小组都没有。同学们在课外活动时间,只能走出教室聊聊天,闲逛一下,过得好没劲!接二连三的考试,压得我们如窒息一般。老师发了大量资料,父母急忙而辛苦地去买一本本厚厚的参考书,我们又能说什么呢?烦闷、苦恼只能在心中憋忍或暗地里发泄。

  临近考试,老师和父母的叮嘱、警告,使我们的耳朵起了茧。停了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班上的活跃气氛更好像一下子凝固了,人们忙着背公式、背课文、做习题、翻资料和参考书,夹着长长的叹气。

  我常常心灰意懒,像个木头人一般。望着成堆的书本和资料,真想把他们统统扔进火炉,烧个一干二净。我悲哀,觉得自己好像在黑暗中前进,没有人能帮助我,稍不小心,便会掉进无底深渊。我真怕有一天,我会对所有的一切无动于衷,完完全全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机器人。快乐对于中学生很陌生。我们才十几岁,却已有了一颗很老很老的心……

  

  在走向新世纪的今天,在似乎被爱心包围的环境里,许多独生子女何以有一种走向深渊的恐怖感呢?人们一下子会说出升学竞争的压力,可这压力又从何来?难道我们真的无计可施?

  从根本上说,升学压力与出路紧密相关。在传统的观念支配下,也在现实的用人制度制约下,绝大多数独生子女的父母,为孩子选择了通过高等教育谋求优良社会职位的发展道路。

  遗憾的是,中国的现实无情地告诉人们:每年能考人大学的人,仅占同龄人的6%,即94%的人难以接受高等教育。现实之所以无情,在于这个6%不是根据孩子的智力、环境、学习成绩决定的,而是中国的经济状况决定的。因此,必定使高考成了让国人心惊肉跳的“独木桥”。其实,何止大学难考,进人普通高中也不容易,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必定被拒之门外。

  四川某县初三女生李宏的来信,恰好说明了竞争的激烈:  

  现实是无情的。四百多人的初三年级,去争只有两个班的高中年级;18000多名初中生,去争仅有的800个中专、技校生的名额。中专录取线曾达到591分(640分卷面),还只收8%;市重点高中录取线590分左右;省重点录取线高达602分;连一个乡镇的也要540分。于是,我们只能绷紧自己的神经,一天9节课,再加晚上两个半小时的夜自修。

  

  江西某县高二女生彭云在来信中,讲叙了几件中学校园新闻,仿佛天方夜谭一样令人难以置信。  

  我们上一届有个女生,每次大考都比我们这儿的理科状元高几十分。理科状元已经考进北京大学了,轮到这个女生显威风了,她却考不成,进了精神病院!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极度紧张,终于崩溃。

  这儿还有个男生,说不清他是哪一届的高中毕业生,反正读高中足足10年了!吓人吧?多么“顽强”的毅力。虽说高考有年龄限制,可在农村要改户口本上的出生年月并不困难。您相信吗?他和我们的地理老师是同一届的,我们老师大学毕业都教几年书了,而他还在准备高考。

  ………

  

  彭云的信让人想起蒲松龄先生笔下的范进,也许比范进更加无望和可悲。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体制,犹如深埋而又雄壮的毒根,生长出繁茂坚实的枝叶。

  请看《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湖北部分中学之怪现状》一文:

  

  “包公爷”显然不是指当年的包青天,它是眼下这里人送给“联教承包责任制”的别号。

  这种“包”法已经殃及湖北城乡的不少中学校园。其具体做法是:由上级教育部提出每年中考、高考的具体指标,然后层层下达。学校同教育领导部门分别签订承包合同,考试发榜结账兑现。达标者奖,超标者大奖,未完成任务者罚款。有的地方规定,承包任务完成的好坏,作为教师评先进、入党、晋级的重要依据;有的单位还规定,连续两年完不成任务的教师,取消其在毕业班任课的资格……

  在包老爷”的虎威下,许多学校不得不把上级分配的指标再承包到毕业班,有的学校甚至落实到了具体学生。某山区有所中学,今年分配了40名高考指标,已全部选择了“有效人”。老师重任在肩,主要精力自然放在了“有效人”身上,对那些“无效人”也就顾不了许多。于是,学生中出现了他们自己概括的“三个世界”现象:第一世界,有效人;第二世界,中间人;第三世界,无效人。

  

  《中国青年报》披露的事实,典型地表现了应试教育的特征。从应试、升学出发,应试教育实行的是选拔性考试;对学生,单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对教师,则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做标准;对学校以升学率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其结果,必定让多数学生在淘汰选拔中成为失败者,并怀着耻辱的消沉心情走向社会,成为惰性群体中的一员。试想,这样的教育与犯罪何异?它摧毁了千百万孩子的梦想,它给社会留下了说不尽的隐患。





我们素昧平生,但是我们互相倾吐,我们用语言构筑了我们的友谊--那是心灵深处的契合。
18#
发表于 2005-12-18 15:48:4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盈怡转贴 应试教育:逃不出的“围城...

盈怡转贴  应试教育:逃不出的“围城”3(转)



  21世纪的第一位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而是德育问题

  按照应试教育的标准和世俗的目光,考上大学的孩子自然是成功者。因此,许多父母对孩子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实际上,学习好的人就一定是成功者吗?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管吗?

  进入新世纪,应当有新的人才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吕型伟先生讲过一段幽默而人木三分的话。他说:“我认为‘人’同‘才’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有的人是‘人’又有‘才’,这才叫‘人才’。有的人是‘人’没有‘才’,不能叫‘人才’。有的人是有‘才’可不是‘人’,那么这种人根本不是‘人才’。如汪精卫不是人,是汉奸,他偏偏有才,孙中山还挺欣赏他的。我们现在着眼于培养人才,多出人才,我们希望两者统一,希望他是人又是才。但是如果要两者选一的话,我宁可他是人没有才,而不要他有才不是人。因为越是有才不是人的人,危害越大!”

  日本奥姆真理教的毁灭充分验证了吕型伟先生的剖析。奥姆真理教头子麻原学生时代成绩也不错,在同学中处于领先地位。当麻原组织奥姆真理教时,其组织对科学技术的信仰超过了对教义的热衷,而许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纷纷加盟。他们之所以发展到反社会反人类甚至放毒杀人的地步,不正表明是“才”不是“人”的可怕吗?也许,这是现代社会向我们发出的预警,而我们未能引起足够的戒备。

  吕型伟先生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  

  1993年,联合国在中国开了一个国际会议,主题是讨论21世纪的挑战及教育改革。来自24个国家的八十多个专家,讨论了一个星期,分析了世界面临的挑战。有意思的是,他们提出的第一个挑战是德育问题,不是新技术革命。发达国家发现科学技术发展了,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但是年轻一代的道德却下降了,下降到成为严重的问题。日本是这个状况,美国更是这个状况。日本教育界一位头面人物对我讲,日本搞现代化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教训。严重的教训就在于培养人才的时候,只注意培养知识、能力、创造才能,而没有抓品德。他说,他们的道德现、伦理观、价值观全部变成西方的东西了,这是最大的教训。专家们认为,如果将来科学技术更进一步发达了,而这个领导权又掌握在没有道德的人手里,那就是人类的灾难了。因为他手中已经不是一把手枪,而是原子弹。他如果想拿原子弹试试看,那就让全人类倒霉了。所以,联合国会议认为,世界第一位的挑战是德育问题。

  

  然而,大多数独生子女的父母最关心的不是孩子的道德而是学习。据1994年5月28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在京城千名小学生抽样调查问卷中,设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关心、看重孩子什么?”71.4%的家长答:“孩子的学习。”





我们素昧平生,但是我们互相倾吐,我们用语言构筑了我们的友谊--那是心灵深处的契合。
19#
发表于 2005-12-18 15:53:5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盈怡转贴 应试教育:逃不出的“围城...

盈怡转贴  应试教育:逃不出的“围城”4(转)

《人民日报》大讨论:如何解决中小学择校收费问题

  为了确保独生子女学习好,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家长们费尽心机。作为一个小学毕业生的父亲,笔者亲身体验了竞争之剧烈。尽管国家教委开始在全国推行“取消统考、就近人学”的改革,可是邻近较差初中学校的家长们,谁肯送独生子女就近人学呢?有位家长对我说:“离我家最近的××中学风气那么差,简直是一所流氓学校!就是杀了我,我也不会把女儿送进去!”

  笔者家住北京海淀区。该区是北京市教育改革试验区。据人口普查所提供的资料显示:海淀区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占全区人口的24·9%。全区有中国科学院许多研究所和几十所大专院校,还有二十多个解放军军级以上的单位和部委机关。这些部门和单位的知识分子于部,十分重视子女教育,自然极为关心子女的人学问题。可是,由于海淀区地域广阔,既有城镇也有乡村,加上诸多原因造成各中学办学条件的较大差异,于是,就近人学和择校人学的矛盾异常尖锐。

  1995年的春夏之际,虽然阳光明媚,我们的生活却充满紧迫不安的气氛。女儿的学校频繁召开家长会,透露消息,分析形势,让家长行动起来,让孩子加班加点复习。

  笔者坐在女儿的座位上,聆听班主任焦急的叙说。墙壁上挂着学生们的各科成绩表,使得家长们暗暗比较着盘算着。毕业考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可进人重点中学的期望依然渺茫。特长不算数了,只看是连年三好学生才可保送进重点中学,可女儿偏偏有一个学期未评上,也就拜拜了。只剩下考试成绩一条路,谁敢保证她一定是前三名?否则,只好托关系交钱才可能进人重点中学,孩子的自尊心又怎么办呢?孩子的妈那些日子也似乎得了魔症,天天念叨女儿进重点中学的事,催促笔者去想办法。她不满地说:“你整天研究少年写少年,轮到自己女儿升学的大事了,怎么就没有个好办法?咱可就这么一个孩子,进不了好学校,前途没希望,非后悔一辈子不可!”我想想她的唠叨,再望望班主任的愁容,真有一种天要塌地要陷人却无路走的感觉,似乎这才发现自己果然无能。可转而又想,我们搞教育的人都解决不好孩子升学问题,工人农民又怎么办呢?

  也是那些让人做恶梦的日子,一些当工人的亲戚朋友跑来笔者家中,急切地寻找升人重点中学的办法。他们出去找人,像个没头的苍蝇,连门也找不到。有些大款只知道大把地花钱,5万10万甚至几十万也不怕,可孩子勉强进人强手如林的重点中学,学习跟不上,处处受歧视,过得死去活来,又有什么前途?我忽生悲哀:人们都疯了吗?社会邪门了吗?平平常常的升学怎么成了鬼门关?这哪是孩子的升学,简直是父母间的竞争、成年人的较量。可是,其现实与紧迫,又让人窒息,大人受不了,孩子怎么熬过来?由厌倦学习到厌倦生活,由厌倦生活到厌倦人生,这样的悲剧早已屡见不鲜!

  天无绝人之路。

  一日,得悉一所有特色的中学提前招生。女儿来了兴趣,前去报名应考,一考即中,开心异常。按该校要求,不必再去参加毕业考试,专心在该校上学。孩子的妈不甘心失去考重点中学的机会,力主女儿继续参加毕业考试,说分不够就花钱。女儿已厌倦了考试,也忍受不了花钱上学,说:“我要堂堂正正进自己考上的学校!”一句话,女儿长大了,真正的毕业了。因此,我用几天时间说服了妻子,支持女儿的选择,走自己的路。

  每每忆及此事,笔者都对女儿心存感激。假若她没有自己选择的勇气,没有选择的机会,没有那句“走自己的路”的宣言,我们该怎样面对不得不低头的鬼门关?笔者愈发感到,应试教育的力量是体制的力量,犹如庞大的机器,一旦运转起来,谁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鲜灵灵的青春被榨干,希望之路越来越狭窄。

  择校收费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199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邀请首都各界专家学者座谈如何解决中小学择校收费问题。次日,该报报道说:

  中小学择校问题是近几年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很多地方取消了初中入学考试,学生就近入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办学水平不同,一些学生和家长提出了择校要求。一些学校招收择校生,同时收取费用。尽管国家教委三令五申禁止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不少地方政府也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但择校现象和乱收费现象越来越普遍,收费越来越多,并引发了其他乱收费,社会反应强烈。与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小学择校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背景,探讨治理办法和解决途径。他们认为,中小学问题既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子女升学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教育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一矛盾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这个问题也涉及到如何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问题。择校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就会影响教育发展和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会引起社会不安定。因此,中小学择校问题是一时难以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与会专家指出,要坚持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当前,要大力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改变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相差很大的状况,让家长、学生放心。与会者强调要提高教师水平,这是提高薄弱学校的根本问题。与会专家都认为,妥善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要明确职责,限期解决薄弱学校。同时,要加强教育改革力度,改变应试教育的状况。

  ………

  

  《人民日报》毕竟是中国第一大报,如此棘手的难题也论述得逻辑分明,似乎照此办理即可万事大吉。可是,事情之复杂超出了人的想象。

  仅10天之后,就有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不同意见,认为“就近人学要创造条件”。北京二龙路中学校长童庆存开门见山地说:

  

  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就近入学,但现在不具备这个条件。中小学校与校之间的办学质量、师资水平等存在差距,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好点的学校,就近入学不符合学生与家长的心理状态。要贯彻就近入学的原则,就必须取消重点初中,取消保送生,然而这不符合现实。收费中学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办学规律,不能谁有钱谁就择校。然而,交费择校者只是具有择校心理者中的极小部分。同时,我们从制度上也没有保证就近入学,例如,北京市就有25%的推荐生比例。

  …………

  

  童校长系圈内之人,几句话道出了顽症之顽,令人信服。在笔者周围,凡是有点招数的父母,有几个不为孩子择校?一位教育局的副局长亲口对我说:“××中学招择校生,收费8万元,结果有200人排队!”一位校长则说:“你送10万元钱,我们也不一定要啊,还得看看你的孩子差多少分。”

  分数依然是学生的命根。

  为了追求分数,悲剧仍在不断上演。1996年2月12日《北京青年报》转载《北京妇女报》的报道:“寒假:北京半数以上中小学生不能休息,京城今冬不放假。”

  该文这样描述:

  

  寒假已经开始,但北京街头背书包的学生仍不见减少。这引起好奇者的询问:学生今年不放假?

  北京市知春里小学三年级学生盛兴放假不到三天,就乖乖地跟妈妈回到姥姥家,因为她要按照妈妈的计划参加英语和书法训练班。小家伙1月31日沮丧地告诉记者,放假前他自己种种“玩”的设想可能要“泡汤”了。2月1日在北京一家电影院门前,记者见到了刚上初一的13岁中学生陈某,他称看这场电影是自己“最后轻松一下”的机会了。因为从2月3日至13日,他要参加学校的补习班。老师说,补习班学习下学期的内容,谁不上,开学后就得自学。如此警告,虽以“自愿”为前提,陈和大多数同学最后还是参加了。一位北京24中的同学告诉记者,他们每天在补习班上半天课,学的课程是: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化学、物理。他说:“幸亏教育局抓得紧,要不然我们在假期里还要上整天课呢!”

  今年寒假期间,北京的书店情况也与往年不同。记者1月30日在北京市文化教育书店看到,最忙碌的不是琳琅满目的少儿课外读物柜台,而是中小学文化教育柜台。记者在柜台前随机采访的8位学生,竞都是来买参考书的。

  据了解,北京有半数以上的中小学在假期并不能真正实现休息和放松。在中学,今年开办补习班几乎是普遍现象,小学生的压力则多数来自于家长。

  日前,国家教委发出通知,要求各校严格遵守《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及其他有关规定;北京市教委也于寒假前一再重申;不准在寒假期间为中小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对学习确有困难的少数学生,补课时间也不得超过一周。

  尽管如此,孩子们的假期负担日渐加重。一位工作在东城区的中学教师认为,老师和学生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分数的“奴隶”,分数几乎还是决定学生前途的唯一“硬指标”。从朝阳区远道进城为孩子购书的家长顾晓莲也说,虽然许多家长知道,教育孩子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事情可做,但目前的状况还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应付考试。

  

  顾晓莲的分析,道出了家长的真正的无奈,即顾不上讲道德讲做人,先抓分数要紧。可是,孩子毕竟是人啊,而理想信念是人生之舵,离开了舵的人生之舟岂不是险象环生吗?




我们素昧平生,但是我们互相倾吐,我们用语言构筑了我们的友谊--那是心灵深处的契合。
20#
发表于 2005-12-18 15:54:3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盈怡转贴 应试教育:逃不出的“围城...

盈怡转贴  应试教育:逃不出的“围城”5(转)



  博士杀人犯自白:我什么都是最棒的,包括抢劫  

  1995年2月,一条爆炸性新闻震惊了南京大学:堂堂的一名博士,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到一家电脑商店抢劫并行凶伤人,于2月23日被法院以抢劫罪判死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芮煜明,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亲都是长沙的高级科研人员。自上小学起,芮径明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以后上初中直至高中也同样连年如此,从未间断过。198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人全国重点名牌大学——南京大学物理系;1986年又考取了该校物理系的硕士研究生,此间还担任该校研究生院学生会主席。1989年,他又一次击败了众多竞争对手,考入该校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芮径明在大学里呆了11年之久,许多人提起他来都认为是不可多得的高科技天才。

  他生活朴素,既不追求时髦的衣着,也从不大吃大喝。就连犯罪的那天,脚上穿的仍是那双早已过时的“解放鞋”。

  他平时谦和,逢人投之微笑,主动点头打招呼……直至东窗事发,不少师生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简直不可思议,他怎么可能会去抢电脑呢?他又怎么会用刀去刺人呢?”

  在程堂发、滕小阳写的报道里,人们逐步解开了芮煜明从博士生到罪犯的秘密。

  1993年10月9日上午9时许,芮煜明去学校财务处领了当月的工资。他与一位同事说,我最近工作忙得很,化学试验做得很少,得抓紧时间补一下。

  上午10时,芮煜明找到化工学院机修组的朱师傅,借了单位的一辆三轮车。11时,芮煜明携带水果刀、无水乙醚、手帕等作案工具,骑着三轮车来到了广州路工人医院附近的南京四创电器公司。人室之后,见仅有一女工作人员,他暗自庆幸。他谎称看看货品,趁业务员曹某某(47岁)不备,疾步上前用撒有无水乙醚的手帕捂住曹的嘴巴。曹奋力反抗,大喊:“抓坏人!抓强盗!”芮煜明惊恐万分,慌忙将曹摔倒,又抓住曹的头发向墙上猛撞,可曹仍反抗不息。芮煜明猛地掏出水果刀,对着曹的胸部、颈部狠刺十余下,直至曹昏迷方止。这时,芮冲向办公桌,抢走一个包内的214元钱和一个存有70元的活期存折,然后跳上三轮车仓皇向西逃窜。

  不料,芮煜明仅骑数十米,一下子撞到一辆机动三轮车上。开车的王师傅下车一瞧,自己的车尾被撞瘪了一块,赶忙四下搜寻,瞅见芮煜明正推着三轮车向西跑去。王师傅开车追了一程,不见踪影,返回时发现了一块蓝布,并沾满了血迹。王师傅立即报警。

  警方跟踪追捕,找到了南京大学,了解到是芮借的三轮车。学校机修组朱师傅介绍:当天12点20分,芮气喘吁吁地赶来,询问这辆三轮车有无钢印和牌照,又匆匆离去。警方来到芮的宿舍,已是人去楼空,仅留下三封内容相同的信:我要去外地做生意,过一段时间再回来。

  警方向全国发出了通缉令。

  作案后的芮煜明如惊弓之鸟,四处逃窜。潜逃8个月之后,他在广西落网,被警方押回南京。

  1994年12月8日,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以芮煜明犯抢劫罪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公诉。

  芮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但当他向法庭陈述犯罪原因和动机时,却避重就轻,只含含糊糊地供认了一些细枝末节:“……由于平时在单位用的是公家的电脑,不是属于自己的。别的同事也可以用,自己需要的一些数据不能贮存进去,因而一时鬼迷心窍,去抢电脑商店的电脑。”芮朝思暮想得到一台电脑。他在被捕时说,自己经常路过这家电脑商店,从橱窗中看到电脑,就想急于到手。但是,从他准备麻醉药品等作案工具看,显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有预谋的。

  在芮的案卷中,有一叠数十页纸的自白书。在这份长达万言的自白书中,他描述了自己的犯罪原因——

  

  我是个人人仰慕的博士,所有的人都把我看成是一个天才。可谁又知道,做个“天才”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得时时刻刻绷紧自己的神经,决不容许第二个人超过我。我生活得很孤独,没有朋友,也没有娱乐,除了学习,什么也不做,也不敢做。跳舞,怕踩了同伴的脚;唱歌,怕走了音;甚至说话也怕讲错,成天谨小慎微,把自己隐藏在假面具之后。

  …………

  

  在芮的自白中,可以发现他性格极其内向,心态也被严重扭曲了,始终处于矛盾之中。如他说:“我感觉到自己无所不能。”“无论我干什么,我都是最棒的,甚至抢劫。”“我一直十分幸运,这一辈子很少遇到挫折,这一次我相信也不会出事。”“我杀人、抢劫并不是因为我嗜金如命,我并不重财,只想体现自己更大的价值,想在经济领域一展手脚。我知道香港一位大亨说过,要想成为一个千百万富翁,关键是‘第一桶金子’,即第一百万。我以为这对我真是易如反掌,没想到竟会落到这种地步。”





我们素昧平生,但是我们互相倾吐,我们用语言构筑了我们的友谊--那是心灵深处的契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5 00:46 , Processed in 0.05491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