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深思:可悲的“造星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29 22:5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企业QQ : 4000888552
  “全职追星族”杨丽娟自1994年迷上刘德华后,便不上学、不工作;父母为满足女儿心愿倾家荡产,甚至想到了卖肾;当杨丽娟见到刘德华,并与其留影纪念后,其父仍在香港跳海自杀。 

  事件传出,一片哗然。都知道“追星”会让人疯狂,但没想到能疯狂到这样悲壮的地步。大家不约而同地问:悲剧何以酿成? 

  我留意了网民们的反应,很庆幸,在诸多反思的声音中,人们表现了可贵的理性。新浪网在“你如何看待女粉丝父亲之死”的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明星不是‘神’,追星也要有限度”,而在“女歌迷追刘德华致父亲自杀,错在谁”的调查中,只有1.72%的人认为错在刘德华

  错不在刘德华。他没有许多明星那样的夸张造作、绯闻逸事、吸毒违章、虚假代言等劣迹,所以他有着比一般明星更亮丽的光环;但即使是他没有这么完美,出了这样的悲剧,仍然不是他的错。明星的光环不是自己加封的,而是追求者自我塑造的。 

  我还注意到,新浪网的“错在谁”的调查中,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是追星者自己,超过30%的人认为是她父亲。这两项合计超过八成,也是出乎我的意料。也许是调查设者没有给出其他的答案供选择吧,我觉得要批评的不仅仅是杨丽娟本人,以及她的父亲,我们还要反思,社会上的“造星文化”何以弥久而不衰。 

  还能要求杨丽娟的父亲做什么呢?他的自杀,与其看作是对“追星”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如看作是对这种畸形社会现象的深深无奈。


  他的无奈在哪里呢?杨丽娟13年的追星路,不上学、不工作,媒体报道过多少次啊,现在都说她有心理疾患,那么这13年里,社会谁关注过她的这种疾患?她的学校、她的社区、一级级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组织,怎么就没人帮帮那位可怜的老人,当他孤军和“追星文化”奋战时,失败是必然的。 

  我们的社会有意无意存在着对“追星文化”的放纵。掀起一场运动,我们会习惯性地找几个典型,典型之外,无论如何落后,都可以置之不理;我们树的典型,必须是“高、大、全”,不是凡人,不食人间烟火,身上不能有一点缺点;我们搞体育,专注于体育明星的塑造,全民身体素质的下降可以忽视;我们树的舞台明星,只把聚光灯投注舞台中央,忽视了幕后他们的艰辛;我们的教育,老师常常只抓“尖子”,其他的都是“差生”……

  只有光环,没有真实;只有完美,没有瑕疵,这是追星文化的土壤。年幼的孩子,怎能不被这种光环迷惑?我小的时候,对一些电影上飞来飞去的武林高手十分崇敬,曾经在家里的沙发上桌子上学着飞啊飞的。后来我下载了一个光盘看——内容是这些武林高手只不过是被机器吊在空中假飞而已——便从此再不对明星顶礼膜拜了。

  青少年们缺乏这种“真”的教育。社会制造出一个个光环,又为这光环陶醉。什么时候,我们都站立在真实的土地上,让青少年看到人人都是有缺点的凡夫俗子,演员只不过是人人都可以选择的一个职业而已,那么,他们将会平视明星,看得起自己,爱惜自己,不迷失自己,那个时候,追星的悲剧也才可能少一些。
[MP=320,240]http://60.172.174.17/wma/music005/2/tongli/0637.Wma[/MP]《这一瞬间》
---------------------------------------------------------------------------
各位家长从中悟出什么没有???呵呵![/COLOR]
上面有个音乐不错!推荐一下![/COLOR]
2#
发表于 2007-3-29 23:03:11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玄月也很热心肠

玄月也很热心肠
3#
发表于 2007-3-30 13:29:32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今天他乘坐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回到了家...

今天他乘坐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回到了家

他要求刘德华赔付他50万元损失

他并没有关心她父亲,弃父回家了!
4#
发表于 2007-3-31 20:56:1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不知道你看了她怎么着迷的纪录片没有。...

不知道你看了她怎么着迷的纪录片没有。

这个女fans的纪录片,去年我在CCTV-10的节目中看了。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不支持你。

就我知道的分析,我认为“杨丽娟”的着迷,与她父母的娇惯有主要关系。(凑巧的是,杨丽娟自己初次接触“刘德华”的歌、信息时,她似乎也没什么好朋友,又刚好在“怀春”之年。)她的父母,对她迷恋“刘”是相当支持的。而不是你所说的社会宣传。

你说中国“树典型”,我和你倒是一致的看法。“不休息不治病”是大优点,老是不关心自己家的人,对他人无微不至。无私的让人不敢接近。
这不是在变相地鼓励“劳而不获,不劳而获”么?我想啊,别说我们老百姓了受不了,那些官老爷在开完学习会后,无不感动的“麻木”啊:哄小孩子呢?
5#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00:06:15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媒体是罪魁祸首

媒体是罪魁祸首
6#
发表于 2007-4-1 10:19:2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我想不通,竟有这样的人.

我想不通,竟有这样的人.
7#
发表于 2007-4-1 11:11:0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杨丽娟的父亲是一个退休...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杨丽娟的父亲是一个退休老教师
8#
发表于 2007-4-1 20:41:42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楼主,你如果连她的前后经过都不了解,就在...

楼主,你如果连她的前后经过都不了解,就在这说她的问题,是否有点武断呢?
9#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6:39:41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特殊性要特殊对待。普遍性比特殊性严重...

特殊性要特殊对待。
普遍性比特殊性严重的多。
为什么不去看待普遍问题?
是抓住根源解决普遍问题好呢?
还是就看待特殊性拯救一个好呢?
此文本身就是针对媒体这一个方面去解释
我又不是没看到家庭教育的缺失...没写而已....
记着:家庭问题也是反映出了社会问题,不断地说以小见大就是这个道理
不说了,解释得累...再解释就无聊透顶了...
10#
发表于 2007-4-3 18:24:05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杨父杨母的教育是病态的,可杨已是三十岁的...

杨父杨母的教育是病态的,可杨已是三十岁的人了,父母的教育再不正确,她这年龄也该"懂事"了!可她却只会将自己的错误怪在人家身上,太自私了!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6 05:41 , Processed in 0.0534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