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一首李开复喜欢的诗,与大家共享:批评...
一首李开复喜欢的诗,与大家共享: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喜欢吵架。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
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
猜忌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妒嫉。
羞耻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
宽容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忍耐。
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
分享中长大的孩子,慷慨大方。
诚信中长大的孩子,理解真理。
公正中长大的孩子,极富正义。
尊重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尊敬。
依赖中长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不但爱他人也爱自己。
re:4月14日 儿子陶艺课结束...
4月14日儿子陶艺课结束的时候,诺诺发现自己的作品上没有贴纸(奖品),于是就去问老师“为什么我的没贴纸?”
老师看了看他的作品说“这次没有,下次努力一点就有了”
“老师说叫你努力一点做得好看一点”我当时顺着老师的思路,以为是鼓励他
但是后来想着这样处理总是不妥,我总觉得这个老师哪里不对,今天写日记是我找到了答案,并且沟通效果比我预期的好多了
日记是这样写的
其实老师用他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作品的好坏是片面的,当然站在老师的角度他没错,它也是为我们好。但是每个人的审美观是不一样的,也许他认为美的作品,换一个老师就会觉得不美了,换一个老师也许他会觉得你的作品就是最美的。再说只给他认为好的作品里贴纸,那不是会抹煞孩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吗?那不是违背“承认差异”的原则吗?如果我是老师,只要是做完的作品我都会给贴纸,因为做完了,就说明我们尽力了,我们尽力把我们认为最美的作品制造出来了,然道还有谁会做出自己认为不美的作品?除非它是傻瓜。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那就由他吧,贴纸是次要的,不能因为没有贴纸而弄得自己不开心,那就是得不偿失了。所以,任何时候只要开心才是最重要的,并且又不仅仅是你一个人没得到贴纸,还有别人也没有,保持开心,才最要,开心才能开右脑,才能让自己越来越聪明。
re:叮当,你太有智慧了,生活中发生的平凡琐事...
叮当,你太有智慧了,生活中发生的平凡琐事你总能从中提炼出深层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儿子听,儿子做的每一件小事,你都能从中找出他的优点,对他进行赏识,真的太佩服你了。re:谢谢大家的赏识湘妹子,你好棒,眼光不...
谢谢大家的赏识湘妹子,你好棒,眼光不错
我们办公室的墙上就挂着这首诗
能给人很多启发,
值得深思
re:是从李开复《致中国家长的一封信》中摘录的...
是从李开复《致中国家长的一封信》中摘录的,与赏识教育的理念太合拍了,所以昨天我别有用心地把这篇文章推荐给老公看,因为是自家订的《小演奏家》杂志上的文章,他不会反感。现在无论是看书或上网查资料,只要看到与“赏识”理念相通的,都会特别留意。心想怎么以前就没有发现呢?又为自己早觉醒而庆幸。
re:老师要开会,忘了通知不上课,当到老师家时...
老师要开会,忘了通知不上课,当到老师家时,才知道。这位德高艺重的老师一个劲儿说对不起,女儿说,没有白来,老师帮我调音了,没关系。
我发现女儿也能用赏识的眼光看问题了(要是换了以前,女儿一定会说,唉,白来了。)。
回家的路上,我们一直讨论,为有这样一位好老师而骄傲、自豪,也为女儿的进步而开心。
re:赏识的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壮
赏识的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壮
re:因为我要去一个幼儿园做一场关于赏...
因为我要去一个幼儿园做一场关于赏识教育的报告,早上很早就起床出门,告诉儿子,因为是周末,还怕儿子会跟我走,我跟他说明情况后,儿子潇洒的说“妈妈,祝你开心成功”。我回到家,儿子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成功吗?有没有赚到很多钱?”这次出去演讲对我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得到了公司所有员工的大力支持和最大的鼓励;因为是第一次很紧张、两个晚上都没睡好觉,作了很充分的准备,在公司就演练了不少于5次,演讲还算成功,从听众的表情以及他们的认真投入中,给了我很大信心,短短30分钟,基本上所有家长都被感动了,都觉得意犹未尽。最令人兴奋的是:园长把下一次演讲的时间也排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