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启智的阅读面太宽了,为你感到骄傲。这样一...
启智的阅读面太宽了,为你感到骄傲。这样一个好学习、好思考、好反思的人,怎能不令人敬佩呢!re:凤凰卫视总裁长乐先生: 佛说,...
凤凰卫视总裁长乐先生:佛说,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当我们偏执于某个念头的时候,事情一定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而所谓的“无念”,也就是孔子所讲的“思无邪”。能够“思无邪”才能“住烦恼而不乱”,才能够无欲而刚,才能够真正获得别人的尊敬。
我觉得,佛说的话很平淡;孔子说的有些评论的色彩;而无欲则刚虽然我很喜欢也一直信奉推崇,但是世俗性很强。
应该分三段思考这一段智慧的总和。
re:禅学通常好像所答非所问,但是禅师的话语总...
禅学通常好像所答非所问,但是禅师的话语总是在你远方的人生历程上等你,到时自然顿悟。修禅学的人都喜欢静,都很和谐、慈祥,大概很多是先天的基因...(这样的人相信前世,所以可以说是先前很多世修来的)
re:我相信禅学给人的智慧,但我不会唯心的听命...
我相信禅学给人的智慧,但我不会唯心的听命定论。以我为主,以我在生活中做以求证真知。真的。谁是自己的主宰,自己的智慧与思维才是自己的主宰。不变就是万变。从繁繁中走出,简单的面对一切,看见真的我。re:我劝你早点投降吧 看不懂他的文章的...
我劝你早点投降吧看不懂他的文章的因为我看他只是看佛学而忙着评论佛不是学位不可以追求到
学赏识和做佛就得实际去做
如果爱批评这批评那的就失焦了
还陷在批评天平就歪一边
先把赏识学透吧
先要练两年
启智敢订下赏十次才可批评一次的高标准
我也要他做到
re:呵呵,写上帖时我想举例说情望的回帖就很像...
呵呵,写上帖时我想举例说情望的回帖就很像禅语,呵呵,这是生活中的鲜例啊。我们都在感谢你的功德,我由衷的谢谢你对我人生的引导。你的人生一定会幸福的。好人一定会有好人生。我只是在做记录,因为我的记性不好,也是为了加深印象,能不能起到随缘感化就实不敢奢望了。很少有做作的写东西,应该都是我心里所想、所悟,我自己在变化着,回顾自己也可以回头看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
夸父的脚步,说句实在话,我在初学赏识的时候跟你一样,我也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提高自己,实践是必须的,行动是必要的,没有人会反对你的做法,加油。
re:为什么而活,还真的随人的意识和认识在改变...
为什么而活,还真的随人的意识和认识在改变呢。我才觉得我自己在修身养性,所以我读书是根据机缘而读,而且发现所读之书总是恰好需要的,也发现无论是哪一类的书籍我都可以发现大道相通的精华。随时摘录一些,人均有佛性,是否和人本善良也相通呢。佛性善良也可增益吧。
包容的智慧
星云大师:《六和敬》
一.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合乐。彼此互相帮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顾,平等共居,和合共住。
二.口和无诤:在言语上,和合无诤,就是语言的亲切。说话恳切,言语柔和,和平共处。
三.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开展。不比较人我得失,不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才是当下的净土。
四.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就是法制的平等。受持戒法,进退有节,仪礼有据,行住坐卧,威仪庄严。
五.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就是思想的统一。舍去分别执着,彼此见解一致,达成共识,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
六.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就是经济的均衡。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
此外还有身、口、意三妙行,戒、定、慧三学都是修身养性的关键。
re:包容的智慧快读完了,虽然自己的成长不太明...
包容的智慧快读完了,虽然自己的成长不太明显,但是这些知识还是很好的,也许等到回头反省之时(那时因缘结合)会澈然醒悟吧。包容有五个层次:
——兼容。异中求同,同中容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交流。加深理解,消除误解,取得谅解,增进共识。
——对话。尊重差异,不惟我独尊,不制造麻烦,不加剧对抗。
——共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进步。要进步而不要倒退。
re:还有一段说东西方文化冲突与磨合的历程...
还有一段说东西方文化冲突与磨合的历程,似乎可以这样认为:
方式是坚硬的,结果是柔和的;
妥协是困难的,利益是共享的;
容忍是痛苦的,收获是圆满的。
每一种生存都有生存的道理,我们感谢赞同我们的人,也敬重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他们是镜子和鞭子,让我们发现自己脸上的灰尘,鞭去我们身上的惰性,激发我们新的活力。
包容的智慧结尾
re:这样好的东东,太让人进步了。也太让人彻悟...
这样好的东东,太让人进步了。也太让人彻悟了。心灵的不净,就永远也找到心灵的净土。回归我心,我心是佛,佛是我心。可我依然是一个朝佛膜拜的人。渡我过的是智慧与禅机。走在生命的净土上,也就感受着无所不有,无所可有。好大的境界,又是好小的尘埃。“每一种生存都有生存的道理,我们感谢赞同我们的人,也敬重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他们是镜子和鞭子,让我们发现自己脸上的灰尘,鞭去我们身上的惰性,激发我们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