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呵呵,周老师不是轻易出来滴。
呵呵,周老师不是轻易出来滴。re:我发现这样一个帖子,请教,这样的赏...
我发现这样一个帖子,请教,这样的赏识你们怎么看?是对是错?这个孩子已是成年人了。---------------------
昨天去扫墓,因为儿子要上班没去。
扫墓归来,我对在玩游戏的儿子说:“妈咪很累,你能不能做饭给我和婆婆吃?”
“不行。你们有什么累的?我上班也累啊。”
没想到儿子回答得这么干脆,让我的心又疼了一下。
但沉思了一下后,意识到儿子进步后,自己对儿子的要求又不知不觉高了,于是拍拍儿子的肩说:“好吧,我来做。”
边做饭边在想,周老师说,不管孩子做什么,我们都要树起大拇指说:太好了!
这事儿子“好”在哪儿呢?
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大“好”处:儿子敢于在我面前说“不”,不是说明他对我已经放开了吗?不再需要动心思去说违心的话、不需要撒谎了吗?
一直在营造一个不让孩子撒谎的家庭氛围,现在不是有效了么?
儿子一直在正确的道理和错误的行为中挣扎,正因为他懂得什么是正确的,所以每当他做错事时,内心才会更加痛苦和矛盾,我想这也是造成他不自信的因素之一。
当下次再遇到他的拒绝时,我会知道该怎么赏识他了。
给多些时间,多些耐心,他会自信起来的。
re:我举个例子:请教:这个该如何赏识?接下去...
我举个例子:请教:这个该如何赏识?接下去,老妈该怎么做?-----------
老妈说:“去上学!”
我说:“不!”
老师说:“写作业!”
我说:“不!”
re:我已经明白白杨树的意思了,他是希...
我已经明白白杨树的意思了,他是希望了解当孩子出现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立刻解决这些出现的问题。比如当孩子拒绝做家务,父母该说什么、做什么才能让他高高兴兴接受。另外,当这种行为出现时,怎么赏识他。
我想,如果你把赏识当方法,你在这里找不到答案。
如果你把赏识当态度,用你的态度修正孩子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情商,这个问题迟早会解决。
re:我想,如果你把赏识当方法,你在这里找不...
我想,如果你把赏识当方法,你在这里找不到答案。如果你把赏识当态度,用你的态度修正孩子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情商,这个问题迟早会解决。
水韵回答的太棒了,支持。
re:难道你从我的日记里没有感受到我是...
难道你从我的日记里没有感受到我是怎么爱孩子的吗?当儿子从网吧里通宵回来,迎接他的是拥抱和安慰,这还不够具体吗?
不管儿子犯了什么错,我每天下班回到家一定要带回轻松的笑脸和欢快的呼唤,这也不够具体?
我不知道形式的东西为什么对你那么重要,“态度一变,方法无限”这是周弘老师经常强调的一句话,爱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定式。
我也相信,周弘老师不会教给所有赏识的父母每天应该对孩子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如果真是那样你不觉得很滑稽吗?
re:这里的探讨有点意思。...
这里的探讨有点意思。楼主在前面提出的案例,一是扫墓回来孩子拒绝作饭,二是叫孩子上学和写作业都遭到拒绝。楼主问:这种情况下怎么赏识?
赏识的前提是什么?是懂。
对于现象,不管你是否认同,但首先去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我想这是很重要的,这是对事件的基本态度,是一种思维方式。
比如,孩子不作饭,孩子拒绝上学和写作业。我们很容易会觉得很生气,觉得孩子不对,觉得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去赏识?
我会先想,孩子为什么不做饭?为什么拒绝上学和写作业?当你这样去想去找原因了,我们不一定赞同孩子,但起码理解了。而理解了,就更有利于事情的处理。
如果我们仅仅从表面来评判孩子,来谈论孩子,往往容易偏离事件的本质。
本该有最起码亲情的孩子,本来应该热爱学习的孩子,可是却不。不幸的孩子啊。孩子貌似冷漠的外表下面,有多少因为伤害带来的痛,难道孩子是生下来就安排了今天的生活?难道不是我们周围的环境不是爸爸妈妈长期引导的结果?孩子今天变成这样?该检讨的是谁呢?
痛着孩子的痛,该觉醒的是父母是老师呀!还在这里讨论面对孩子的种种不是该怎么赏识?
什么是赏识?赏识是对生命的尊重,而不是征服。赏识首先要理解每一个生命。
正如同理解生命才会赏识生命一样,我们首先要去懂赏识,才能真正赏识赏识。
re:谢谢楼上的几位老师的解答。这样的交流认为...
谢谢楼上的几位老师的解答。这样的交流认为很好。那么——------------------
9、似乎是,对于孩子,凡事都要用赏识,这是不是在迁就、纵容孩子呢?孩子错了要不要就很严肃地告诉他为什么错了?如果错了,还要千方百计去从错中再给孩子找值得表扬的理由,会不会扰乱孩子的分辨对错能力?会不会学会了推卸责任?
10、赏识教育,到底是一种理念、思想,还是一种教育手段、方法?
re: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赏...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赏识”绝对不是保治所有教育问题的良药,如果我们一味地迷信一种万能的方法,最后就只有失望!re:9、似乎是,对于孩子,凡事都要用赏识,这...
9、似乎是,对于孩子,凡事都要用赏识,这是不是在迁就、纵容孩子呢?孩子错了要不要就很严肃地告诉他为什么错了?如果错了,还要千方百计去从错中再给孩子找值得表扬的理由,会不会扰乱孩子的分辨对错能力?会不会学会了推卸责任?首先,赏识不只是鼓励和表扬,只是我们当看到孩子错的表面时,首先要去了解为什么会这样?孩子错,这是一种你的评判,而有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或其他的角度来评判呢?我们强调的是理解,理解一定是从多个方面。理解了不一定认同,所以我们强调赏识孩子,就要坚决打碎孩子心中的坏孩子。
10、赏识教育,到底是一种理念、思想,还是一种教育手段、方法?
赏识教育它什么都是,不同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而我现在的理解是,它是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