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待写
待写re:白杨树,首先感谢你对“赏识教育”的关注,...
白杨树,首先感谢你对“赏识教育”的关注,但仔细读完全部的质疑,使我不由得产生两个联想:一个不识水性且又不愿下水学习游泳的人和“浪里白条”在兴致勃勃地探讨各种泳姿的优缺点;一个不会开车且又不愿学习驾驶的人在向“飙车王”忧心忡忡的提出改装方案。这样吧:下周一(5月15日)晚7:30,赏识老爸周弘登陆语音聊天室和网友见面,欢迎参加讨论和周老师直接对话,但登陆前请先熟悉UC语音系统,准备好话筒和音箱。另关于赵忠心的观点我很熟悉,原我也有此困惑,但这次我有机会和他同学府的教授有些接触,了解一些其观点的缘起,欢迎与我QQ交流(188407450),哦!我是一名家长、同时也在小学干了19年,担任过教师、主任、校长等职。再次谢谢您的参加!re:“如果在孩子的小时候也这样做,现在是不是...
“如果在孩子的小时候也这样做,现在是不是减少了很多难度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要说小时候,就是早两年我能认识赏识教育,结果都不会是现在这样。所以我呼吁:天下的父母们快快学习赏识教育,让孩子在正确的爱中健康成长!
“很多家长,错用,误用,用不好,用不当。”的情况确实存在,但不代表赏识教育不行。理解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如此,毛泽东晚年尚且会违背毛泽东思想呢。再者没有谁可以说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教训和失误、能够一次到位,错用,误用,用不好,用不当没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放弃。在失误中进步,你得到的才是你自己的。
re:上一篇叶子姐的回信并不是我本人回的 不过...
上一篇叶子姐的回信并不是我本人回的 不过我很认同应白杨树的要求现在我重新回答一次
一、表扬和批评从表面上看是对立的,也可以说表扬更接近于赏识,但是我想告
诉你,如果表扬不得当、不真实、不真诚的话,那么表扬离赏识也有长距离的,如果批评是建立在“看得起”的情况下,在孩子的心目中你是一位真正为他好,真正您是让他服气的人,那么就算是打也是另一种赏识。
表扬是很多家长对赏识教育表面意义上的了解,赏识教育包括表扬,真心的表扬是一颗赏识教育这颗大树上的分支。这样比喻不知道您是否能很好的理解呢?
二、您所看到的水韵日记,只是赏识教育案例中的一例,因为您比较关注他,所
以您误以为只对他那年龄段的孩子有效,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快乐营现在已经举
办了二十五期,招收的孩子是从7-19岁的孩子,本人是这个快乐营的教官,一直
带15-19岁的孩子,叶子姐的名称便是他们赠予的。每一期快乐营回来后,我都有
很多很多的案例,很多很多感人的故事,如果我们能通话,也许我最少可以讲十
个最有代表性的案例给您,或者您直接与他们对话,因为他们与我与赏识教育不
是只有五天时间的联系,更是一辈子的朋友。来快乐营的大部分孩子的家长都是
充满期待的,很多都是最后的希望,但是我们没有让他们失望。所以在7-19岁之
间的孩子我们有充分的把握。另:周老师的幼儿园也开办过,所以幼儿也不是什
么问题,我们每年开办四期高级研修班,是专门针对一些想充分了解赏识教育的
、是19岁以上的所有成人开办的,(这一期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干部也来到
这里了),有校长、家长等等各方面的人士都来到这里,这些人都成为我们的最真诚的伙伴,如果您能来,真是万分欢迎。
其实,没有什么人是成型的,只要这个人还活着,就是变化的。只是我们没有找
到让他改变的渠道,您认为呢?或许以后您会成为我们赏识教育最真心的推广者
也不一定呢。
三、批评与惩罚,在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也用到过的,虽然我和他们在一
起只有五天四夜,但是这也是赏识教育的范围之内,只要不伤害他们的自尊与自
信,只要让他们知道我是为他们好的,只要让他们知道批评与惩罚不是代表看不
起,不是代表他们不行,而是勇于承担自己错误的一种负责任的人相应的举动。
在我罚他们的时候,全班同学为他的勇气而自豪,为他是一个责任者而骄傲,为
他加油,这是一种正气的行为,同学们对这种罚都会支持。
周老师有组三字经:“唤醒好孩子,打碎坏孩子”。如果您没有电脑方面的设备
,那么您应该有我们的相关书籍吧,请您详细阅读看看,或许您有更深层次的理
解。
对于其他人对赏识教育的误用、误想,我只能对他们说,自己曾经感兴趣的事情
和事物不要因为表面的现象和理解,或者因为自己还不太懂的时候去放弃,这样
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一种伤害,因为当我听到您的质疑,我很难过。
因为我刚从快乐营和讲师班回来,有点累了,所以要明天的某个时间再回答您的后续问题。
re:我想尝试着来回答楼主的例子,也许...
我想尝试着来回答楼主的例子,也许案子本身就不只一种处理方法,也无法评判那种方法更对,因为很多时候度的把握决定了性质。1、孩子乱放东西,从不收拾自己的房间,很懒 .这该是孩子的坏习惯吧?
那么,请问三欠老师,这也要理解孩子吗?也是家长的错吗?
如果,这是孩子的错,那么,家长该怎么改变这种坏习惯?用赏识吗/怎么赏识到他改变了坏毛病?
没有天生的懒虫,孩子习惯不好,不是他生出来就这样自己做了决定的。也不能说就是家长的错,只是周围的环境和引导让孩子已经养成了懒惰和不收拾房间的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这样的孩子,哪位家长敢说自己没有责任呢?
当然,家长也不愿意孩子变成这样。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是孩子的不幸。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要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在理解和同情的情况下,努力发现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鼓励,强化,唤醒孩子心中“勤奋”的好孩子。比如,孩子可能以前100次会100不把东西归位,但某天他有一次把东西归位了,其他99次还是不归位,请首先看到他归位的一次,鼓励,表扬,赏识。就这样,一步步带出来。
2、三岁的孩子,在商场看到一个父母看来奢侈的玩具,孩子就是要买,父母不给买,就在地上耍赖。
或许你会说,讲道理吧,三岁的孩子不管你这么多,不和你讲理。请问,这也是父母不对吗?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赏识?
我说过,我们要坚决打碎坏孩子,您所说的案例,在我的周围有很多,许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往往不知自己是否正确?孩子这样的举动,是不应该纵容的,从一开始就要坚决,孩子在耍无赖,实际上是他心中的坏孩子在作怪,他名是要玩具,实际上要达成对父母意志的征服,一旦父母坚决了,孩子一定会退缩,而且会乖起来,在这个时候,需要对孩子的改变和进步及时表扬,正面强化唤醒好孩子。
注意,有些事情是从一开始就要坚决的,一旦养成了习惯,处理起来就更麻烦。
re:三欠对家长常遇到的困难剖析得很透彻啊,我...
三欠对家长常遇到的困难剖析得很透彻啊,我受益非浅.另外,当您说有时也遇到孩子性格的偏向如固执(个性强)效果不好,那么用惩罚会使情况更激化.
当现场没有好方法时也可先用缓兵之计,回来再通过赏识漫漫感化纠正孩子的观念,注意不要强求,(会出现孩子伤害家长或老师的刑事案件的心态啊)当孩子发现你的母爱偏激或误以为你自私一切是为自己的想法,他就开始反抗了.
re:1、孩子乱放东西,从不收拾自己的房间,很...
1、孩子乱放东西,从不收拾自己的房间,很懒 .这该是孩子的坏习惯吧?那么,请问三欠老师,这也要理解孩子吗?也是家长的错吗?
如果,这是孩子的错,那么,家长该怎么改变这种坏习惯?用赏识吗/怎么赏识到他改变了坏毛病?
我的孩子以前常不收拾自己的东西。回想原因,在很小的时候,他的玩具在玩完后总是随手乱丢,然后由他姥姥收拾好,到上一年级时,我经常帮助他收拾书包,叠被子......直到我接触了其他的教育专家及赏识教育。这次参加完赏识快乐营,我告诉他什么是他自己的事,什么时候需要我来帮助他打碎坏孩子,成为好孩子,他很认同,这不,令我头疼的叠被子的事,却在不经意间自己完成了。因为孩子要做好孩子,就必须打碎坏孩子,他自己也明白,我帮助他打碎坏孩子,是要帮助他成为好孩子,是看得起。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如果把赏识教育仅仅理解为是表扬,那就是还没有走进孩子的心灵,赏识孩子需要我们做家长的要用心去理解孩子,去帮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
我是一个及普通的正在觉醒的家长,非常喜欢这个论坛,在这里感谢白杨树为我们有这么一个成长的机会。希望继续看到有关老师的精彩讲解。
re:楼主之用心和努力,相信是很好的个...
楼主之用心和努力,相信是很好的个人资源。通篇之后,有以下几个想法。
赏识从家庭教育来,但绝不仅限于家庭教育。他强调的是个体对事物的思维方式。
也不是说所谓问题家长需要学会赏识,而所谓素质高的家长就不需要学赏识。我觉得,教育不成功者,应该是不懂得赏识生命,确实更需要学习。所谓素质高,教育成功(注意,成功不只是指成绩好,而是内在和外在的和谐统一)者,一定是很会赏识者。所以不是说所谓教育成功者就不需要赏识教育,而是他已经会了。
楼主在上述的论述中,观点似有自我反复处,只因为在不同层面上寻找同一个答案。
其实,是否需要学赏识教育,因人而异。赏识教育首先为赏识赏识教育的人服务。可以这么说,不懂赏识一定可以照样生存,无非是生命质量的问题,而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有的人就不习惯过心理舒坦的日子,所以当然没有必要学赏识。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的,任何生命,都是渴望得到赏识的。
哪怕是竭力反对或质疑赏识教育的人,无不渴望得到赏识。
楼主最后一句话说得好:爱无止境,赏识就无止境。
只是,他说:如果,把赏识等同于爱!
我是认为,赏识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种大爱。看来楼主在这点上有不同的观点。
呵呵,所以问题就变得越来越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