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与同事交流沟通,还是少说为妙,...
与同事交流沟通,还是少说为妙,
多思考......
烦恼少!!!
re:如饥似渴的浏览了一下网友们的贴,...
如饥似渴的浏览了一下网友们的贴,感觉心里舒坦多了!!!
明天还要早起,就此告别,
祝各位:
晚安!!!好心情!!!
re:[SIZE=3][B][COLOR=re...
感谢生活前两天女儿生病了,她自己说"头疼",表现的症状是不断的呕吐...
生病的第一天一整天没吃东西,就连喝水也会好不保留的吐出来.
医生怀疑是脑炎,我们心里很着急,又是化验,又是"脑电图"的,还好的是排除了脑炎!
女儿难受,我们更难受,她疼在头上,我们疼在心里.
经过两天的细心调理,女儿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和笑语.突然意外的发现女儿的一场病倒好
像是在倾诉着女儿
各方面的进步:
女儿喝了药,躺在床上,很难受,嘴里带着哭腔的说着"头疼...头疼"...但感觉要吐时却飞快的下了床冲进卫生间吐在了马桶里...
在去医院的路上,女儿做在摩托车上,感觉想吐了,示意我靠路边停下,吐在了马路边...
挂号时,抱着女儿....交费时,女儿愿意自己做在交费的窗台上,好像能体会到爸爸的辛苦...(这是第一次我一人带着女儿看病,因开心妈妈在上课.)
医生给她检查,女儿张大嘴巴,"a..a...a...",积极配合着医生的检查......
做脑电图时,医生在女儿的头上布满电极,女儿默默的忍受着,配合着医生"一会闭眼,一会转体.."...
说实话!心里真的很欢喜,多懂事的孩子啊!而且是在身体这么不舒服的情况下,凭着生活积累的经验,一切都做的那么好,真的是要感谢生活啊!!!是它让女儿在"被关闭了一扇门之后"领悟了这么多的东西!!!
回想两年前,女儿看病做"脑电图"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那时,女儿就像无助的小鸟在我们的怀里拼命挣扎,直到累的没了力气才能接受各种检查,简直不敢想像当时是怎么挺过来的...
真的是要感谢生活!!!是它赋予了女儿各方面的能力...
上帝是公平的:"它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必将为你打开一扇窗",看着女儿令人惊奇和振奋的表现,愈发感觉这句话的道理,原来它绝不仅仅是安慰人的!!!
女儿的身体现在已恢复的非常好!看着女儿甜甜的睡相,仿佛感觉到更大的惊喜在向我们招手!!...
re:听了9月25号的广播心里好感动,...
听了9月25号的广播心里好感动,谢谢这么多好心人对我们的关心与鼓励!!!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今晚记者对女儿做的专题采访,
在淮北三个频道播出,
真的好想看到吆!!!!!!
re:好想看到啊!不知电脑上是否能收到...
好想看到啊!不知电脑上是否能收到?
有机会龙儿爸和开心妈,
能不能把宝宝的照片传上来呢?
让我们用网络接近彼此的距离和亲切!
祝福!天天开心!
re:龙儿她爸和开心妈妈,祝贺你们呀,...
龙儿她爸和开心妈妈,祝贺你们呀,
收获这么多
也让我们分享,
感谢你们的智慧
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re:[SIZE=3][COLOR=red]龙...
龙儿家庭今天的"喜事"接二连三!!!今天一早就收到了赏识老爸受机传来的短信:
生活中,
首先要学会
寻找光明;
才能用平常心
去
面对乌云!!!
-----最新感悟.周弘
2006.9.25于广州
中午下班后听《赏识的天空》,
说实话,我的眼眶湿润了...
从女儿确诊到现在,我就流过一次泪,那次是看着开心妈妈和宝贝女儿坐上回老家的汽车,看着她们母女离去的背影,禁不住泪水流出眼眶...
但今天,我又动情了?为什么呢??
因为昨天晚上就接到电视打来的电话,通知今天晚上播出女儿的专题报道。
好事太多,让人一下子不能承受住的惊喜!!!
尤其是:
听到周宏老师说“...唤醒我们的不是太阳,而是对黎明的向往..”
听到小桐用“坚强和善解人意”总结宝贝女儿的表现。
内心的情感的确复杂极了!!!
其实,仔细想想,
给这个帖子取名为“重建心灵的家园...”,主要目的是想让与我们有着相似经历的家庭能在这里找到一处稍稍停靠的港湾。
蓦然回首,建贴已经三个多月了,愣是没发现有与我们相似的家庭参与进来...
也难怪啊!像我们这样遇到孩子双耳失聪的家庭,有谁还能有能力“上网”啊?经济负担不起啊!没走过四处求医的还好些。
前几天,碰到一个家庭,也是“幸运”的得了一位“龙儿”,现在孩子佩带上助听器之后,就连基本的温饱生活都成问题。孩子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到市里,靠打工维持生计。爸爸曾经是一乡镇村子的文秘,屹然辞去,目的就是想让孩子能上上一所“语训学校”!
我被这对患难与共的夫妻打动了,真的很想帮他们...
其实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很多很多...
我们经济虽然不宽裕,但最起码我们能解决温饱问题,看看他们,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的热爱生活,感激生活,为女儿欢呼呢?!
而作为拥有健全子女的家庭又有什么理由不拥抱幸福呢?!
值得高兴的是,在这里虽然没有完成自己起初许下的心愿-----
让不幸拥有龙儿的家庭“再不幸中找万幸”!
但却得到这么多关心、支持、鼓励、祝福我们的好心人、好网友为我们的喝彩!
有赏识老爸周宏老师父女密切关注着我们,关注着我们和女儿的成长,
我们感觉太幸福了!!!
真的!!!
人的一生谁能是一帆风顺的呢?但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敢于坚强的去面对它,。我想生活中不管再发生什么,
生命都是精彩的!!!
re:[COLOR=blue]昨晚看着我们一家...
昨晚看着我们一家三口在电视上一个又一个的镜头,总是控制不住内心的心酸和感动,
眼泪呀止不住的流!
这个专题片刚一播完,
我们家里的电话与手机不停的在呼唤我们,
那是好多亲朋好友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他们的声音还在激动的哽咽着!!!
有着这么多好心人的关爱,
我们前进的步伐,
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我们怀着感恩的心,
陪伴女儿走上开心路!!!!!!
re:[COLOR=red]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女儿笑了...太阳又慢慢的爬上了山坡...
空气格外清新...
我们又沉浸在
把女儿每发出的一个音节
当作世界上最悦耳的
天籁之音!!!
女儿,加油加油加油啊!!!
爸爸妈妈永远为你骄傲,为你喝彩!!!
re:[COLOR=blue]国内差生国外天才...
国内差生国外天才 "天才"的父亲质疑国内教育(转载)----------转婷婷的贴
“在国内他被教成水泥脑袋”
8年前,王楠子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读书;8年后,王楠子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促使他的父亲向国内教育现状发难。
经常闯祸并被老师“重点关照”
8年前,王楠子还是上海某初中的初二学生,他所在的班级当时集中了华师大教工的子女。而同样是教工子女的王楠子却由于上课爱讲话,对读书渐失兴趣,成为老师心中标准的差生。出于无奈,王恩重在儿子14岁时把他送到了美国去。“那时候只是盼着他能不再惹麻烦,把书读下去就行。”王恩重说。
昨天,在华师大校园里,回国探亲的王楠子提起在上海的学生时光,还是感慨颇多。王楠子回忆说,自己当初在上海某所初中的初二提高班就读。起初,成绩还是全年级前20名,但是,由于他调皮叛逆的性格,逐渐成为老师最头疼的学生,屡教不改的他甚至被班主任老师安排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的最后一排。“当时总觉得班级是分等级的,我始终是差生。”王楠子说。
王恩重(左)讲述儿子王楠子(右)在美国的“蜕变”过程。
王楠子曾经的同学、现在NEC上海工作的邬成泽证实了上述说法。他介绍,王楠子当年的确属于差生,虽然同学都觉得他很聪明,人缘也很好,但是却“经常闯祸”,“被老师重点关照”。主要表现为,上课爱接小茬,爱开玩笑,课外爱踢足球。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一次老师把体育活动课改成正课上,王楠子带头当堂起哄,当时连老师也没法控制气氛。
王楠子的成绩每况愈下,最后每门课都只有七八十分,班干部被撤销,成了真正的差生。“我最后已经干脆放弃学习了。”王楠子说。而王恩重回忆说,自己那时心急如焚,但训斥也无济于事。最后,无奈的父亲不得已把孩子送到美国继续求学。
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
如今的王楠子今非昔比,身高一米八的他,如今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并屡获奖学金,通过在动画领域的开拓,他已在美国贷款买好了一幢三层小楼,最近,他还在SAYTEK全美动画比赛中获得个人组冠军的荣誉。
“他在学习上有很明显的主次之分。他把主要的时间都放在三维动画专业课上,我认为这是他成功的关键,我们也开始效仿他这么做。”费城艺术学院的美国学生KevinHill说,如今王楠子已经成为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每天都为学习和工作忙碌。
对于这样的转变,王楠子表示,除了基础还可以外,学校氛围和老师对学生态度的截然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他说,接茬、开玩笑、迷恋运动等等是王楠子过去的致命缺点,根本不属于美国老师批评学生的原因,相反是受到鼓励的。在美国,他从未受到过老师的批评。最突出的例子是,一次他像过去在国内一样插嘴,当堂纠正了美国中学老师的一个错误,没想到,老师当场就说:你真是个天才。“太受鼓励了。”王楠子感叹,正是那些记忆犹新的鼓励促使他真正开始自觉地学习和奋斗,使他开始彻底摆脱了原来差生的自卑心理。
与此同时,拉小提琴、踢足球等技能使王楠子在学校立刻就受到重视。“原来这里的音乐老师都不理会我会拉小提琴,但在美国,一得知我会拉琴老师就立刻让加入了管弦乐团。”王楠子说。
国内教育中的问题把孩子弄成“水泥脑袋”
对于儿子身上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王恩重在给早报的来信中将问题的矛头直指国内学校和老师,直接归咎于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和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法等。王恩重写道:“是我们教育中的问题把许多本应成材的孩子弄成了水泥脑袋。”
“一些老师正在按广种薄收的操作方式,牺牲孩子们的心理、生理培养做作业的机器。初中生去学高中的课本,用这种耍赖的方法得了奥数冠军又有什么稀奇呢?相反,急功近利,只重视学生几门主课考试成绩的片面教育导致一些孩子成了高智商病态心理的学生。”
结合王楠子的个案,王恩重丝毫不掩饰对当初国内老师的失望,他认为:儿子当初活跃好问的天性本可以被老师合理地引导,成为学习中自觉的动力,但是在过去应试教育的主导下,儿子却动辄受到训斥,不断受到打击,最终沦落为差生。
看了不自觉的就心痛,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