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请教开心妈妈一个问题:我的儿子读...
请教开心妈妈一个问题:我的儿子读初一,一开学状态特别好,现在经过同学选举继续当这班长,而且干的有声有色,他们班的纪律曾得到过校长的当众表扬。
昨天老师请家长,班主任说这孩子各方面都很好,是不是英语差,该抓一抓英语。
事情是这样的,上周五听写英语句子,13句他对了5句。他自己说是有同学一直问而没有听清楚所至。他们与上周换了一个英语老师,他曾跟我说喜欢以前的英语老师,说这个老师也不错。不过以前的英语老师更喜欢他。上次考试120分他得了105分,100分以上得有十几人。
在英语学习中,他回来只是自己复习,不让我听写,就这个问题我准备和他好好谈谈,解开他内心深处怕我得疙瘩。
我想请教的是我想去找一下英语老师,但我不知道该如何与老师交谈才不会伤害孩子,而又能达到老师帮助孩子的目的?或者功利的说就是让老师在课堂上能关照一下我的孩子,使孩子能感觉到老师很喜欢他,就达到目的了。
希望开心妈妈或者其他老师能够对我的这一问题给予帮助!
re:[COLOR=blue]思索中........
思索中......re:[COLOR=red]有人说:生命是无色...
有人说:生命是无色的。有人说:生命是彩色的。
生命的颜色应该由心态来定!!!
不是吗?爱是人心中的画笔,画什么颜色,映射出什么样的心情.
看来,我们要善待"心态"!
好的心态就好比心中,那爱的驱动。
因为有了爱的力量,生命才会多姿多彩!!!
re:教育孩子“软刀子”最可怕,因为父母往往自...
教育孩子“软刀子”最可怕,因为父母往往自己感觉不到!re:[COLOR=blue]听了昨天和今天的...
听了昨天和今天的广播,心里沉沉的...仿佛自己的经历又再一次的袭击着自己,
真不知当时是怎么挺过来的!
一路走来,不幸中的万幸----我们结识了赏识!
我们竟然找到了那久违的幸福的感觉!
我们竟然能沉浸在永远为女儿欢呼、永远为女儿骄傲、永远为女儿加油的快乐之中,
而且是那么的陶醉!!!
是什么?
把我们从地狱推向了天堂!
是什么把我们的痛苦转化成了幸福的甜蜜?!
我要说,-----一切源于赏识!!!
正常的孩子教育的奥秘:“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来面对。
我们始终坚持用“女儿能学会走路”的心态来面对听障严重的女儿的说话问题。
一个字,
一个词,
一句短语,
......
从含糊不清到逐渐清晰,
女儿能开口说话了,而且还那么的善解人意!!!
我们怎能不惊喜呢?!我们满怀喜悦的欣赏这悦耳的天籁之音!
听着那位妈妈说出的每一个字和那无奈的语气,
我的心都揪的紧紧的,.....
但愿这位妈妈也能早点领悟出赏识教育的教育规律,
早日从阴暗中走出来...
建议您试着用对待“学走路”的心态对待孩子“说话”和其它的诸多问题,
想想孩子“学走路”时,一千次的跌倒了,您都会一千零一次的把他扶起来!
现在,又何尝不可以呢?
re:顶!
顶!re:[COLOR=blue]昨天晚上,开心妈...
昨天晚上,开心妈妈哭了...哭的很伤心!!!
因为她同事家的孩子偷偷的说张博是"小哑巴"...
并且告诫其他的几个小朋友不要给张博玩...
虽然这个偷偷说话的小朋友的妈妈严厉的批评了自己的孩子,
但当看到同事们一个一个的带着自己的孩子的离去,
开心妈妈觉得很伤心!
而昨天恰好该我值班,当我从电话那头听到爱人那哽咽的声音时,因为不明原因,
所以就急匆匆的赶到了家里,回到家里看到的一幕让我感觉啊...
爱人泪眼涟涟,而懂事的女儿正在为妈妈搽拭眼泪,...
当我问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之后,我却开心的笑了,
我对爱人说:"他讲咱是小哑巴,咱就是小哑巴了?来,张博!好女儿,对妈妈说'好妈妈,别哭了,哭了,不漂亮!'".
女儿扯开嗓子就喊开了"好妈妈,别哭了,哭了,不漂亮!...好妈妈,别哭了,哭了,不漂亮!..."最后还对妈妈说:"哭了嗓子疼!"
"咱女儿是小哑巴吗?"我打趣的问开心妈妈,
"两年前女儿只字不会讲,俨然一个"小哑巴",都没有把我们击垮,
现如今的女儿能说会道,不就是比正常的孩子少讲了一些话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难道就凭一个小孩的不经意的言语就这样倒下了吗?更何况"童言无忌"呢?"
听着女儿清楚洪亮的喊着"好妈妈,别哭了,哭了,不漂亮!...哭了嗓子疼!"
爱人眼含那委屈的泪水竟然笑出了声......
开心妈妈催我去上班,在去上班的路上我感觉"心口甜甜的"...
为什么?
因为我们已经能坦然的面对我们所遇到的一切困难,也许未来的路上还会有
意想不到的风风雨雨,但相信!
只要我们彼此搀扶,彼此安慰!
我们都能微笑着面对!!!
我们总能迎来那---灿烂的彩虹!!!
今天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一切又是那样的自然!
很温馨的感觉!!!....
re:[COLOR=red]终于出院了,...
终于出院了,
又可以融入美好的生活。
多么感谢网友们的牵挂,
多么怀念网络家园的温暖……
可惜的是:
身体已不允许我把大量精力放在让我牵肠挂肚的论坛上了,
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能一一回复网友们的问题,
望大家谅解。
但我的心还是和大家融为一体的,
真正碰到什么疑难杂症,
我还会挺身而出的……
好在论坛仿佛开满了映山红,
真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之感;
好在我们还可以天天通过广播节目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好在《墙角的小婷婷》正向我们走来,
把我们带入一个新的教育时代……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从今天开始,
我就在“赏识故事天天讲”和“婷婷留美随想”上
连载《墙角的小婷婷》节选,
让网友们先睹为快,
尽快进入新时代!!!!!!!!!!!!!!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1)让5000万孩子走出墙角!
——陈健翔
中国有2亿多中小学生,各种处境不利的孩子,包括残疾类、心理疾病类、学习困难类和网瘾患者,应该不少于25%,也就是5000万以上。
这样一些数目巨大的处境不利儿童,特别是其中所谓的“差生”,遭受着更多的成长压力和心灵伤害,很少得到老师、家长的呵护、鼓励、赏识,很难与正常孩子一起享受生命的尊严和成长的快乐。他们中有很多人的心灵折断了翅膀,只能蜷缩在阴暗的墙角,颤栗着,呻吟着……
谁能理解他们?谁来帮助他们?
《墙角的小婷婷》飞来了!
《墙角的小婷婷》是一个符号,一个震撼人心的符号——她象征着一个新的教育时代的来临。
《墙角的小婷婷》是一个天使,一个美丽的安琪儿——她向我们透露走出墙角、飞向蓝天的秘密。
让我们5000万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来看看这本书吧。读完这本书,我们就知道了一个道理:孩子的幸运与不幸,其实是可以选择的!
(陈建翔教育学博士、量子教育倡导者)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2)
世界好像睡着了
1980年6月27日,在南京的一家医院里,妈妈正经受着她有生以来最难以承受的疼痛,因为我就要出生了。也许是我太顽皮,在妈妈的肚子里面“闹天宫”,每隔五分钟妈妈就会有一次剧烈的阵痛,剧痛的时候连身下的产床都随着妈妈汗水涔涔的身体摇晃起来。就这样熬了两天两夜,妈妈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我依然顽固地待在她的肚子里不肯出来。直到6月29日凌晨时分,我才终于来到了人间。当听到医生以非常肯定的语气说“是个女孩”时,在产房门外等待多时的爸爸,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爸爸家里五个孩子,只有一个女孩,也最受宠,所以爸爸理所当然地认为女孩是个宝。正因为如此,他自己有女儿的那种激动,根本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刚刚出生的我,总是半夜哭闹,几乎每到夜里零点时分,哭声就自动响起,害得妈妈根本没法睡觉,只能抱着闹个不停的我在屋子里转来转去。爸爸则是围着我们母女俩,急得团团乱转。我就这样不管不顾地嚎腾了一年多。一岁半的时候,我在托儿所里突然发起高烧,一下子烧到四十多度。托儿所的阿姨吓得赶紧把我抱到附近的门诊部,打了一针庆大霉素。第二天,又接着打了两针,同样是庆大霉素。四十多度的高烧总算是退了。
接下来的日子,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然而爸爸却总是有些不祥的预感。时间一天天过去,爸爸妈妈觉得越来越不对劲了。因为,好几次,当背后突然出现嘈杂声时,我都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对声音没有丝毫反应。为了确认我的听力是否有问题,妈妈在我的背后拼命地摇铃铛,爸爸在我的耳边使劲地拍巴掌,可我依旧是自顾自地盯着前方,不理会身边的事情。
任何声音,对我来说,都已经是多余的了。世界好像睡着了一样寂静。在寂静中,不管是谁喊我,声音再大,对我都没有作用。爸爸妈妈的心情可想而知了。焦急之中,爸爸妈妈带着我到处寻医问药,但所有看过我的人都说我的耳朵无药可医。最后,父母抱着我,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上海一家著名的耳科医院。
在这家大医院,经过脑干电位观察后,一位刚从西欧考察回来的著名医生,对我父母写下了权威性的诊断书——“神经性药物中毒,双耳全聋”。(其实我尚有一丝听力,并非双耳全聋,但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只能被诊断为双耳全聋。)那一刻,我的爸爸妈妈感觉自己好像被整个世界彻底地抛弃了,眼前是无尽的黑暗。
爸爸仍旧不愿相信眼前的事实,半天才鼓起勇气问:“婷婷的耳朵还有治好的希望吗?”
那位医生耐心而诚恳地回答道:“目前来说,全世界还没有能治好耳聋的办法。她以后只能是上聋哑学校了。”
连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医生的话好像一把无情的利剑蓦地刺中爸爸妈妈的心,让他们来不及思考就痛彻心扉。然而,妈妈怀抱中的我,对这一切浑然不觉,捧着个玩具,正玩得高兴,还“咯咯”地笑了起来。
沉默的白雪公主
上幼儿园时,因为我不会讲话,不能与老师和小朋友交流,玩的时候因为不知道游戏的规则总会出错,所以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我一起做游戏。我常常一个人孤零零地蹲在墙角,羡慕地看着周围的小朋友们在一起快乐地嬉戏,一心盼望爸爸早点儿来接我。
有时,因为太孤单,因为想念爸爸妈妈,我就会哭闹起来。一个年轻老师被我烦得无法忍受,就拿了块手帕,把我的嘴堵了起来,好让我安静下来。我又惊恐又委屈地看着老师和小朋友继续上课游戏,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小朋友看我是不会说话的小哑巴,也经常欺负我。他们一边嚷着,一边推搡我,或者拽我的头发。我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只是本能地抵挡和躲避。爸爸来幼儿园接我时,我都使劲地挥舞着手,想告诉爸爸,今天又有小朋友打我了,我是怎样用胳膊挡住他们的。爸爸真是心酸无比,却又无可奈何。
我上幼儿园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却让我变得很自卑自闭。家里来了客人,我都要钻到桌子底下,甚至床底下,然后悄悄地看着大人之间的对话,直到客人走了才敢爬出来。
小时候的我特别漂亮,人见人爱。幼儿园老师给我起了个美丽动听的绰号——“白雪公主”,但在这个美丽的绰号前面,却加上了令人心酸的两个字—— “哑巴”。每次爸爸来幼儿园接我回家时,小朋友们总会齐刷刷地看着我们父女俩,并喊着“小哑巴的爸爸来了”。爸爸每次都在令人心碎的“欢送声”中,紧紧地攥着我的手,领我快步走出幼儿园。我抬头困惑地望着爸爸,不知道为什么离开幼儿园我很高兴,而爸爸却好像很难过的样子。
有一年腊月,又一次在“小哑巴的爸爸来了”的欢送声中,爸爸带着我快步走出幼儿园。爸爸骑着自行车,左右手牢牢地握着车把,我被安全地固定在中间,好奇地张望着街上的人来人往。爸爸骑着自行车,想起我不幸的命运,忍不住落泪,不自觉地抬起右手,擦了擦脸颊上的泪水,我发现爸爸右边的胳膊突然不见了,一时好奇,向右侧过脑袋,想看看怎么回事,结果身子一歪,“咚”地掉在了地上……我的哭声招来了周围一束束不解甚至是嘲笑的目光——这个糊涂的父亲怎么连孩子都看不好啊?
爸爸无奈地苦笑着,迅速把我从满是泥泞的地上抱起来,在众人责备的目光中逃离。那一路,寒风凛冽,爸爸的心里更是彻骨地寒冷。
回到家,妈妈把我浑身上下洗干净,因为没有暖气,妈妈就抱着我为我取暖。那一刻,我舒服地躺在妈妈的怀抱里,觉得好温暖、好安全啊!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3)做一个自己快乐并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周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这本书如期付梓出版,搁笔时刻,我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将我这二十六年来的生命感悟都从心头移至纸上。
回忆我的成长经历,我深切地体会到,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一个人活得快乐还是痛苦,取决于自己。如果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快乐知足,那么他一定是学会了凡事往好处想,把注意力尽可能集中在生活中美好的一面,然后再想办法去改善目前的环境。
而在一个本来很顺心的环境中,过得不开心、不快乐的人,一定是只把眼光盯在生活中不如意的地方,让自己的心情越来越糟糕,在心灵的炼狱之中煎熬。
我十六岁,刚上大学时,和同学们一起看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周围的同学哭成一片。我也被电影情节深深感动,但我没有眼泪。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5年没有哭过了。
和父亲说起此事,父亲沉默了片刻,说:“孩子,毕竟你听不见!”我突然明白,因为我听不见,周围环境给我造成的压抑感就格外强烈,慢慢我变得不会哭了。
当明白一切时,我哭了,5年来第一次哭出声来。 并不是所有聋人都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别,尤其是自幼失聪的人,根本不知道听到声音和说话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小时候常常以手势表达我的意思,家人也大概能猜出我要表达的意思,声音和语言对我似乎毫无意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在长大懂事后,我感觉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那时,因为内心的压抑,快乐渐渐减少,痛苦却与日俱增。
后来我到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的经历,让我对快乐和痛苦有了新的认识。同样是聋,不同的对待方式,就出现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从痛苦到快乐就在一念之间。
在加劳德特大学的校园里,随处可见人们手指飞舞!有时甚至两个听人交流,也会不自觉地改用手语。所以,你会经常分不清到底谁是聋人谁是听人。在那个世界里,因为舒适的环境、周到的服务,聋人成了主流群体。
在那种环境下成长的聋人,往往感觉不到耳聋是一种障碍。他们不会从医学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耳聋,更不可能把它当成一种“残疾”。恰恰相反,他们把耳聋当成一种引以为豪的“文化”。
我的很多同学,都对我打过“为自己是聋人而骄傲”的手语,这些同学,以自己的耳聋为骄傲!这样积极对待耳聋的态度,是我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以“耳聋”为傲的感觉,实在是让我感觉好极了!
我终于明白,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耳聋本身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世俗的偏见、环境的影响。
作为聋人的我,在二十六年来的成长心路上,对自己的认识有很多次转变——从不知聋为何物的无知懵懂,到因聋被人不理解的郁闷压抑,再到为聋而痛苦,最后到为聋而骄傲。
当我写出自己这些故事时,曾经的痛苦、兴奋都渐渐淡去,唯有对“聋”的认识日渐清晰。
何为“聋”?就字面上来看,上半部是“龙”,下半部是“耳”。“耳”是指聋人的耳朵,而“龙”是指什么呢?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中,“龙”是伟大神圣的符号。
自古以来,龙是天子的象征。只有皇帝才能穿龙袍,戴龙冠。而这个“龙”作为“聋”字的上半部,难道不值得聋人骄傲吗?
幸运的我因自小受到家人最贴近自然的教育,心中埋下一颗快乐和爱的种子,即使长大后遇到痛苦、悲伤的事,影响的也只是一时的心情,而对生活始终充满信心。
对于一个自幼耳聋的人来说,还有什么能比快乐更有力量呢?自己有能力快乐的人,才能给他人带来快乐。
我不会因自己耳聋而自卑,也不想因荣誉而束缚自己,更不希望因为别人的看法和评价而改变自己。
我只想做一个自己快乐并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我希望能通过《墙角的小婷婷》,给那些像我一样因生理残疾而蜷缩在“墙角”的人新的思考角度,让他们摆脱内心的痛苦。
让那些从没接触过残疾人或很少接触残疾人的人们了解残疾人。
也希望我的经历,能让家长和老师们多赏识孩子,多鼓励孩子,亲手把“差生”、“问题孩子”的标签从孩子身上撕下来,为他们插上自信快乐的翅膀。让孩子心里阴郁的墙角撒满阳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