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管理”孩...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管理”孩子,不是“管制”孩子,正确的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父母可以做的只是给出行为的准则和方法,具体的就交给孩子自己吧。re:现在的父母大多都很忙,结束了一...
现在的父母大多都很忙,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可能对孩子有些不耐烦,当孩子想和你谈心时,你会说:“大人忙,自己玩吧”。其实这种对待孩子的态度最要不得。父母应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所说所想,同时孩子也会从父母身上学会如何倾听别人。
re:当我们在议论一个人的成败,自然会...
当我们在议论一个人的成败,自然会想到他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似乎每个成功人士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其性格中的闪光点。我们经常听到父母埋怨自己的孩子是朽木不可雕。好像天生的顽石琢不成玉,难道性格真的是天生的吗?难道只有天才才能成大气?难道只有高智商的孩子才能成材?
不可否认,天生的因素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孩子刚出生犹如一张白纸,等待着涂满色彩,但他们并不是千篇一律,有爱哭的、有爱笑的、有害羞的、有活泼的,无不带有先天的烙印。但是,并不能因此就相信性格是天生的,成败乃天命。
孩子自从离开母体的那一刻,就在特定的环境中开始了自我发展,在一个人的性格里,先天的成分会多一些,给后天的发展限定了一个范围。但是,后天的因素又反作用于先天的基础,带给孩子一个发展的可伸缩的天地。好马要伯乐识,好玉要巧匠磨。所以,就重要性而言,后天环境更为重要!
父母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要让孩子有这样的信心:我不是天才,但我能成功;成功之路是需要靠自己来实现的!
re:在故事里成长 女儿从小就喜欢听...
在故事里成长女儿从小就喜欢听故事。在她半岁时我就开始给她读故事书,几乎每天都是在故事中睡着的,其实她根本不知道我在干什么,但我还是每天坚持读。慢慢的长大了,她也离不开故事了,为了满足女儿,我看的故事书越来越多了。慢慢的我了解了许多故事刊物,也更加体会到什么是“情节曲折,耐人寻味”和“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欧亨利式结尾。有时我故意把故事的结尾隐去让女儿猜,女儿小小的脑袋总能想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结尾。
就这样,女儿在我的“故事”中慢慢地长大了。渐渐地,她不再要我讲故事了。有时候,她甚至会像模像样的给我讲故事。而她讲的那些“故事”都是她“原创”的。
于是,我与女儿慢慢地从“讲故事听故事”变成了“想故事写故事”。我们先想好一个故事,然后讲给对方听,之后再把它写下来。
这样的“故事”活动,我们坚持了下来。坚持的结果是:我,居然能在一些专业故事报刊上发表作品(没时间偶尔写写);而女儿,她喜欢看各种书,她的作文水平在年级里是一流的。故事就是这样伴随女儿成长的。
re:碧水蓝天,你真棒!真是好父母造就好女儿啊...
碧水蓝天,你真棒!真是好父母造就好女儿啊!!学习学习!!!re: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双方要意...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双方要意见统一,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定、和睦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愉快。re:现在的家长往往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
现在的家长往往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把自己的兴趣变成孩子的兴趣,这是错误的。父母不要代替孩子做决定。因为他们与你的爱好不完全一样。很多时候,孩子的心中所期望的与父母是完全不同的,而父母却强加给他,这样孩子当然不会领情。家长发现孩子的爱好,就是开发孩子的潜能,就是培养孩子的能力,因此,父母要努力对孩子“投其所好”。
父母对孩子兴趣的理解,是能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的基础。虽然每个孩子都有特点,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万变不离其宗。
re:孩子出现问题,百分之百是家长有问...
孩子出现问题,百分之百是家长有问题,百分之百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出现了问题。当一个孩子表现出厌学、迷恋网吧。
那么首先应该从家庭找原因,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怎么样,是不是很紧张;父母在孩子的眼里是否扮演着警察的角色?或者是父母的唠叨不休,让孩子不厌其烦。孩子在家里感受不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得不到接纳和欣赏。
从学校来看,孩子在学习上遇到自己难以克服的障碍,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孩子和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的关系不好;或者是特别讨厌某个老师,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缺乏学习的动力等。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怎么办?他没有能力改变周围的一切,于是就走进了网吧。在网络游戏中,他纵横驰骋,恣意妄为,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和满足,找回了自己认为的所谓的价值,于是便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
那么要真正改变孩子的现状,就要改变孩子的父母和老师的行为模式。用爱、接纳、激励的办法,来激发出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引发他的成长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愿意让孩子参加各种的培训班和潜能训练班,认为只要孩子自己改变就可以了,家长不需要改变;自己不想改变,只让孩子改变,这是很多家长的错误观念。
孩子在训练营中得到无条件的爱、欣赏、鼓励等,回到家或学校体会不到,那么孩子的潜能就不会得到有效的释放,还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所以,家长和老师不能改变自己的观念,孩子是断然不能够改变的,家长、老师和孩子要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改变。
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re:真是个智慧的妈妈!好贴!来学习了!
真是个智慧的妈妈!好贴!来学习了!re:[COLOR=#29a342][SIZE...
如果说,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是女儿乐观精神的滋生地,那么我们做父母的进一步引导就是这种精神形成的催化剂。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女儿从小也是喜欢整天的玩,根本没有做家务的意识。这可不是我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