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启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背后

[复制链接]
281#
发表于 2007-11-20 17:41:1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启智,先来看看你,再慢慢欣赏你的好贴!

启智,先来看看你,再慢慢欣赏你的好贴!
28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13:36:01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越是充满灵性的人越敢于剖析自己,这样才使...

越是充满灵性的人越敢于剖析自己,这样才使自己走上良性循环。

我越来越感悟到周老师的赏识精髓和原始佛意十分相通。

初对佛有所领悟的我感觉悟到了赏识精髓,总想和周老师探讨心得。

晨起才觉悟自己还低微的可怜,这个自慢和卑慢还伴随着我,和周老师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赏识的精髓还真是深奥。越简单的道理越深刻,总是有深度可挖。
28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20:27:12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我的生命我做主,我的生命有精华。在我...

我的生命我做主,我的生命有精华。
在我的生命中,珍珠是我的贵人,她改变了我的人生观。
在我的生命中,啼血杜鹃是我的贵人,是她发给我阿含解脱道次第使我升华了人性。

我的心从开始会向内思考到现在更加柔软更加能包容体贴理解,这些能量的得到离不开你们,你们是我的史班长和A大队的中队长。

感谢你们,让我懂得了,自己就是金子,自己就可以创造无价的财富。
在这里我要告诉众位朋友不要小看自己,更不要小看对方(包括孩子),杰出的人物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关注的越多对方的独特越少。赏识我提倡赏识自己来成长自己,形成良性循环的根基和动力,创造自由宽广的空间,发挥身教和正向磁性引导的循环效能。
28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11:49:3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最新体会,我心中的赏识。赏识是人间智...

最新体会,我心中的赏识。
赏识是人间智慧,就像原始佛法,它来源于生活,所以与生活对照而用更加神髓相应。
我是把赏识和学佛结合而学的,没有赏识就没有我对佛的觉知;没有佛学同样我不能对赏识更加觉悟。
对于初学的人来说,赏识就像佛的方便法;对于学过佛的人来说更加深知赏识的伟大。
很多以前的朋友现在都不太支持赏识理念了,因为他们受到了赏识的启迪已经出具成型了,也就是自己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了,但是他们因为没学过佛所以难以达到赏识的深度理解更忘了自己是从赏识起步的,是赏识的受益者。就像前些日子的我,小巫见大巫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
佛对于那些无缘的人来说这是无稽之谈,拉也拉不进来;对于那些初学赏识就会运用的人来说那是自己本身能量的展示,赏识只是给与了启迪;那些没有能量的人却怎么学都是背道而驰。学佛的人波罗蜜的多少决定自己觉悟的快慢,学赏识也是一样,这都是因缘智慧。
推广赏识要有道,这个道很深,要看到空,在看到有,空中生妙有。

再多写一句,今天的觉悟,‘佛在人间,人间处处法’。万事都是因缘境遇。
285#
发表于 2007-12-7 10:37:3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f73809][BGCO...

[BGCOLOR=#fcfaf7]学习真乃是快乐的事,[/SIZE][/BGCOLOR][/COLOR]
[BGCOLOR=#fcfaf7][/SIZE][/BGCOLOR][/COLOR]
[BGCOLOR=#fcfaf7]尤其是在这里学习,[/SIZE][/BGCOLOR][/COLOR]
[BGCOLOR=#fcfaf7][/SIZE][/BGCOLOR][/COLOR]
[BGCOLOR=#fcfaf7]认识这么多喜欢前进的朋友,[/SIZE][/BGCOLOR][/COLOR]
[BGCOLOR=#fcfaf7][/SIZE][/BGCOLOR][/COLOR]
[BGCOLOR=#fcfaf7]悄然间,[/SIZE][/BGCOLOR][/COLOR]
[BGCOLOR=#fcfaf7][/SIZE][/BGCOLOR][/COLOR]
[BGCOLOR=#fcfaf7]跟自已交上了朋友!喜欢自己了![EM16][/SIZE][/BGCOLOR][/COLOR]
28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55:59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感谢檬檬的光临指导,每个人内心都有独到之...

感谢檬檬的光临指导,每个人内心都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像你这样的大师,像你学了一招,真的,“开心就是生命力”。
坚信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之时会发现开心正受着世俗的阻挠,如何使心灵宁静澄清才是更困难的。
无论如何,我们总要记住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287#
发表于 2007-12-8 13:02:21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0909f7][SIZE...

我哪里是什么大师,,走到这里,才看清路在何方,你才是我要学习的榜样![EM16][/SIZE][/COLOR]
28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10:35:3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前几天在老李QQ中学家长群说了几句自我感...

前几天在老李QQ中学家长群说了几句自我感悟,学习赏识教育目的不是改变孩子,假使我们的出发点是想改变孩子,实现这个心愿的过程也不能只限于方法,要针对自己的心态下功夫。
要从改变我们自身的能量来达到目的,实际效果是自己的身心改变了给环境中的其他人以感染熏陶,自己成为正向循环的原动力。
外在的表现可以用我在阿含解脱道次第中的身心柔软的三妙行来验证,原文如下:

第廿二章 三妙行--身、口、意柔软

  所谓“三妙行”就是身、口、意,最重要是身、口、意柔软。“行者,谓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出息、入息名为身行”“出入息”是属于“身念住”方面,身体方面的 “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有觉、有观,这里的觉、观,就是有寻、有伺的意思,这是属于口行。事实上,在讲话之前,我们在头脑里面,都已经有那些言语了,所谓的觉、观,它是比较微细的,虽然外面的声音还没有讲出来,但是事实上你的头脑里面、内心里面是已经有在讲话了。所以,这里有讲口行、有觉有观,是讲说内心、头脑里面的言语嘀嘀咕咕那些。

  “想、思名为意行”所谓“想、思”,又是更微细的念头、起心动念。更微细的念头、叫“ 想、思”,它是属于“意行”。“何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出息、入息是身法,依于身、属于身、依身转,是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如果你的身体很浮躁,你的身体很粗鲁,或是说你现在刚运动、跑完五千公尺下来,出入息一定会很急促、很快,所以出入息是随著我们身体而转、而变的。“有觉、有观故则口语,是故有觉、有观是口行”有觉、有观,就是内心里面、脑中的言语、嘀嘀咕咕那些。“想、思是意行,依于心、属于心、依心转,是故想、思是意行”。

  一般讲说修行,不是说越修越行,很多的修行都是越修越厉害,越修我越行、越厉害,因为我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人,要来比较、要来比剑的。如果修行不是让你回来反观,照见到身、口、意是不是柔软,不能够在历缘对境里面,看到自己有没有贪嗔痴,这样的修行有需要重新检讨。但是他怎么讲呢?“啊!那是不重要的,那是方便法而已啦!我们讲最高境界那些,不需要这样啦!”我就跟他讲“看你个人怎么样认为嘛!你如果认为这样好,那你就继续嘛!”我是觉得说修行是要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事实上真正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因为我们平常都很冲动,所谓的修行就是要修哪些行呢?因为我们平常这个心,都是一直在冲动,我们本来的身、口、意都一直在冲动,修行就是要修我们的身行、口行、意行,我们平常的身、口、意都一直在冲动,抓、绷紧都是,今天修行就是要回来看到我们的冲动,然后让我们的冲动能够缓和下来,让我们的行为跟讲话都能够缓和下来,我们的身、心会展现出一种安详、柔和。

  记得!修行就是修这些身行、口行、意行,让我们这些身、口、意,能够缓和、安详、柔和,身行、口行、意行这三种,它的粗细跟关联度是怎么样呢?身行、口行、意行,哪一种在先?意行,再来是口行。实际上,这三者的展现,是身行在先,然后再来口行,再来才是身行,现在我们微细的念头、起心动念,已经是明显的念头,内心里面的语言嘀咕、抱怨,已经是付诸实际行动。举个实际的例子,现在假设朋友侮辱你、骂你、责备你,这时候你内心里面起了一些不愉快的念头,已经开始起一些不可意境的念头出来,所以你已经开始在酝酿了,然后再慢慢嘴巴里面就开始准备,内心里面就开始嘀嘀咕咕,再来你就会用嘴巴骂,如果这还不行、还不能解决,就会用手打。如果以犯罪来讲,这三种的严重性,到这里都已经算满严重了,为什么你会到这么严重的情况?因为在前面这里不能解决。

  修行事实上是在这里、从这里就消化了,但是一般没办法,然后内心里面接触到境之后,马上就冲到口行、意行,开始用骂的、用争吵的,争吵之后不能解决,就开始动作、打架。所以,事实上是这样,意行、口行、身行,我们修行就是第一个要先能够看到身体的动作是不是粗糙?因为这算是很粗的,这是细的,这是更微细的,你粗糙的冲动、我慢,能不能看到?这里你要能够看到,才能够看到细的这些我慢冲动;这些你能看到,才能够看到更微细的念头、起心动念。内心里面微细的波浪起伏,你就能够看到。禅修就是要让大家有机会能够宁静下来去看到,尤其是要从“意行”里面就要能够看到,因为这算是满微细的,透过几天的禅修,大家能够进入到更微细的心灵品质,然后去看到我们微细的“心行”,当他展现出来这些,你就更清楚地可以看得到。

  【法义分享】“修行”就是修身行、口行、意行。“身行”是指我们身体的动作,包括出入息; “口行”是指言谈、说话,“意行”是思想、念头。凡夫的身、口、意都是不断的冲动,很难停得下来。或是在禅修的时候能缓慢下来,但是一出禅修区,又是不断的冲动,或是有些世间法的修行是越修越厉害,修行是越修越行,都是背道而驰。你能不能在历缘对境之中,把讲话的速度慢下来?我们实际都可以去检验,也可以实际去应用,在修行方面也很实用,希望大家能够好好落实在平常历缘对境展现。

  能否在历缘对境中,把讲话的冲动速度慢下来吗?能听到自己讲话的音调高低与声浪起伏吗?能觉察到想讲话的冲动与冲动背后的我是、我能、我慢吗?有看到手脚、身体动作的急躁与轻浮吗?能缓和下来吗?有看到思想、意念的冲动吗?当我是、我能的慢心、贪心、嗔心升起之际,能觉察到吗?能停得下来吗?这几个问题都是很重要的。

  修行,如果没有好好把这些实际去检验、实际的应用,跟“出世间法”的解脱道,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在历缘对境,能够随时回来看到我们平常走路的时候,都是走得很快、走得很快,一直急著要去办什么,急著要去做什么,就是那种赶集的心。现在能不能把脚步缓和一下、慢一点?再来,我们平常讲话的时候也是一样,都是急著要表现,然后急著噼哩啪啦的一直讲,冲动相续都很快,这也是很重要、随时都可以去修正的,能不能把讲话的冲动频率减缓一点?能不能在你跟人家讲话的当下,清楚听到自己讲话的声音,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真正修行的功力,这是修行功夫的展现,因为这就是明觉度,不是说在那里禅坐、看佛性,看到什么、看到什么性,那不是重点。

  重点就是要能够去明觉到身行、口行、意行,然后让它缓和下来,过去都已经过去,没关系!从现在归零,从现在开始,你在历缘对境中,跟家人讲话、跟朋友讲话,跟上司、跟部属讲话,一样每一个当下,都能够清楚听到你讲话的内容、声调,讲话有冲动,也知道现在讲话在冲动。讲话声调的高低,要能够听得到,再来就是要更微细去看到,我在讲话的当下有没有我慢?背后有没有我慢的心态?这一点要去看到。因为我们常常在讲话的当下,背后有我慢不容易觉察;再来背后有不如实也没有看到,或是我们在讲话里面,有扭曲、有染污,有贪、嗔加在里面,有加油添醋……,如果没有相当的一种明觉度,我们都不知道、也不以为然,甚至也会为自己的染污,加上一些合理化的解释,这方面都是修行的功夫,都是要我们如实回来面对自己,所谓“至人只是常 ”,能够返璞归真。

  平常就要去看到我们讲话背后有没有扭曲?有没有染污?因为有这一层的功力,才有可能到达“至人”,才有可能返璞归真、成为真人,修行都是要成为一位真人。当机缘不成熟,可以保持“圣默然”、保持沉默,但是我们不要自欺欺人,不要去扭曲、染污,不要去加油添醋,或是背后有私人不良的动机、企图,然后又不承认、不以为然,这样就会失去真朴、失去纯真,就不可能真正做到真人。

  打坐、禅修、四念处,以及种种修行法门,除了静下心来去深观法义外,目的是要用在日常生活、历缘对境中来现观种种冲动与我慢,检验是否真的 “知行合一”。我们在历缘对境的时候,去看到身行、口行、意行的冲动,就是当下见法,保持你的明觉心在当下,当下你有看到,保持明觉心在当下,才能够看到身行、口行、意行的冲动,有没有贪嗔痴,才能够看得到。修行就是在历缘对境每天都可以去看到,如果有这些,我们就调整、修正,就是真正的修行。所以,若是真的在修行(不是光用嘴巴讲),行者的身、口、意冲动,一定会透过现观而缓和下来,不是刻意的很慢很慢,而是明觉正知、柔和安详,没有冲动急躁。当身、口、意渐渐柔软下来,“我慢”也会因为透过现观、反观,净化而渐渐淡薄。这方面很多都是我们修行上一个很重要的转捩点,修行不是在展现我越来越厉害,能够实际应用出来,真正步上解脱道的“三妙行”就会出来。

  所以,“三妙行”是怎么样呢?为什么称做“妙”?为什么叫做“三妙行”,向初果、证初果,就要慢慢展现出“三妙行”,而“无为”是阿罗汉。我们本来的身、口、意,都是一直冲动,现在透过修行、透过现观,我们的身、口、意,展现出一种柔和,展现出一种安详,然后你的身、口、意,就是形成一种美妙,但不是一般世间美丑的美,而是说他身、口、意的冲动,原来从粗糙身、口、意冲动的那种行,转变成一种柔和,所谓“美妙”是柔和、安详的意思,因为透过现观,身、口、意就会展现出柔和安详,跟一般人就会有所不一样的地方,遇到什么样的境界,也比较会老神在在这样。

  一个真正走在解脱道上的人,他的身、口、意有现观之后,一定会自然的缓和柔软下来,展现出一种祥和、一种柔和、一种安详,就会自然展现出一种自然朴实纯朴之风,于是会把这一股气氛,给有缘人看到这一种安详,在经典里面一样有提到,有些人看到佛陀的弟子,展现出安详柔和的身行、口行、意行,然后就问说 “你的老师是谁?你怎么能够展现出这样一种安详的气氛?”有听过这样的故事?都是因为透过有修有证,然后身、口、意自然展现出安详,如果你的修行没有体会到法,刻意的身、口、意的缓慢,会形成一种僵化,形成一种造作,那一种妙、那一种柔和,就没办法展现出来。所以,一个人有没有见法,一看就很清楚了。你的内心安不安?一看就知道啊!你的内心有见法,内心的安,一样柔和、安详,包括“意行”的安都是啊!

我感受着这些人间智慧,这种使人具有脱胎换骨之感的快乐才是真正的永久效益。(赏识也源于生活,两者互利)
28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8 09:39:29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勇做人中人,发于一年前周老师的感悟。...

勇做人中人,发于一年前周老师的感悟。
人的一生是慢慢经过过程成长起来的,不是跳跃和直线的。
对事物和理论的认知也是经过反复在生活中体验才吸收的。

勇做人中人,真好。社会包罗万象不会剖弃你,无论你是迟钝心的类型还是智慧型的类型,它都一样接受,不经事都属于人中人,假如你说经事了会看出那些迟钝性的不好?不是的,很多人大智若愚,也有很多人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些更聪明的人都学会了韬光隐讳,隠于市间。
展现在生活中就是越有能力的人越谦虚。这些都是人中人。(不过这个过程还是必须要经历的)
290#
发表于 2007-12-18 14:09:5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我来了,我看了,我学了,我的智慧被开启了...

我来了,我看了,我学了,我的智慧被开启了!
以后还要慢慢欣赏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4 11:33 , Processed in 0.06132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