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hbjzh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重建心灵的家园(龙儿她爸感悟交流)

[复制链接]
271#
发表于 2006-10-22 14:25:55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4)



                   给我“布达”


    日子就这么慢慢流逝。转眼到了三岁半,我还是什么话都不会说,连爸爸妈妈也不会叫。家里人着急了。照我现在这样的情况,家人要重复一千遍才能教会我一两个单词,我根本不可能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真正学会开口说话。至于能说会道和讲故事,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一天中午,我想要吃饼干,就一如既往地把手势打了出来——一个圆圈。奶奶自然明白我要吃什么,她把饼干盒抱来,放在一边。然后,她又搬了两个小凳子过来,我们祖孙俩就面对面地坐下了。

    接着,奶奶微笑着拿出一块饼干,用手指着饼干,对我说:“饼——干——”我当然不明白,此时奶奶嘴巴的开合,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伸手过来,要抓饼干吃。

    平日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这次奶奶却把手往上一抬,不让我抓着饼干,然后她又指指自己的嘴巴,再次做了那个动作。

    真是莫名其妙!奶奶拿着饼干不给我,嘴巴还不停地在动,我感到好委屈,于是我忍不住哭了起来。可是哭了半天,奶奶还是不肯把饼干给我,依然坚持对我做口型。

    没办法,为了吃到饼干,我只好模仿奶奶的口型,把自己的嘴巴也做出那个样子,但还是没有如愿以偿。因为那时我还不知道,动动嘴巴和发出声音,根本就是两码事。

    奶奶怎么和平时这么不一样?就是不肯让我吃到饼干。她到底要我干什么啊?我又哭了起来,越哭越伤心。就这样,我们俩僵持了大概四十分钟。

    最后,奶奶看着我眼泪汪汪的,实在喊不出口的样子,心想算了吧,孩子都哭成这样了。一直站在旁边的爸爸妈妈,看着我们祖孙俩较真儿的样子,也准备开口劝奶奶下回再试。但是就在这一刹那,奇迹出现了,我流着眼泪,嘴里喊出了极其含混不清的声音:“布达。”

    顿时,全家人愣住了,随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爸爸妈妈激动地冲过来,一把抱住我。奶奶更是老泪纵横,赶紧把一块饼干塞到了我手里。脸上还挂着眼泪的我眼睛一亮,似乎明白了什么,赶紧接连喊了好几次“布达”、“布达”,奶奶也急忙把“布达”一个个递给了我,最后,整个饼干盒就被我抱在怀里。

    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说话”这两个字的含义,明白了为什么大人们不吃东西嘴也会动来动去。

    原来,在这个我以前从未感知的语言世界里,每一个事物,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名称呢!那一刻,我充满了一种求知的欲望,恨不得要知道所有事物的名称。

    我就到处指我感兴趣的东西,父母亲人也在激动之中,顺着我手所指的事物,告诉我这是“花生”,那是“鸡蛋”,这是“爸爸”,那是“袜子”……



                  呆呆到布豆不代达


    虽然已经认识了很多字,但我的发音还是很不清晰,我说的话只有家里人才听得懂。比如,对于我常吃的苹果,发音就是“布多”;我最爱吃的巧克力,发音就是“刀嘀嘀”。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天晚上,我在爷爷奶奶家里吃晚饭。电视里正播放天气预报,突然,我冒出了一句话:“呆呆到布豆不代达。”全家人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二天,电视里又播放天气预报了,我又说出了一模一样的话,可家里人还是没明白我要说的是什么意思。

    于是,第三天晚上,我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坐在电视机面前,当天气预报播放到福州的天气时,我一下子冲了上去,指着“福州”两个字,用劲儿喊到:“呆呆到布豆不代达!”这时,全家人恍然大悟。

    原来,绕了半天,我要说的是“爷爷到福州不在家”啊!

    我的表现完全超出全家人的想象。特别是爸爸,本来他只是希望能听到我开口叫他一声“爸爸”,就非常心满意足了。然而,他做梦也没想到,我不仅能开口说话,而且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认识这么多的字。

    家人在我身上看到了种种“不可思议的奇迹”,很是开心,也更加为我骄傲,为我自豪。所以,即使我说话再不清楚,甚至有时连前一天学的是什么词都忘记了,他们也决不会指责我半句,而是非常有耐心地继续教我识字说话。

    因此,我识字说话的兴趣,从来就没有被打击过。

    爸爸还想出了一个增加我自信心的好点子。他把我的表兄表姐表妹一起叫到家里来吃饭。饭后,一起进行说话识字比赛。根据比赛规则,每个人都要读出卡片上的字,谁说得最好,谁就是冠军。

    每当轮到我时,只要我一读出了卡片上的字,爸爸就带动表哥表姐们,一起大声为我欢呼。我看到他们这样,也跟着一下子兴奋起来,越读越来劲。每次比赛,我都能拿第一名。但是我哪里知道,我每次都得“冠军”,是爸爸和表哥表姐们布下的一个善意的圈套啊!

    有很多次,在公共场合,特别是在公共汽车上,父母常常和我开心地交流。我是那样地无忧无虑,全然不知周围人的感觉。

    懂事之后,爸爸才告诉我,当我发出古怪的声音时,汽车上所有的乘客,都不由自主地以奇怪的、甚至是嘲笑奚落的目光,盯着我们。

    然而,家人却置之不理,继续和我大声说着笑着。常常到我们下车时,那些目光已经不知不觉地由嘲笑歧视变为敬佩和欣赏了。

    就这样,在不断的欢呼声中,在家人的努力指导下,我对识字说话的渴望,就像被压抑已久的活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

    六岁时,我已经认识了两千多个汉字,并能轻松地阅读报纸上简单的文章和亲人的书信了。

    在许多人眼里,我无疑是创造了一个奇迹。而我自己却觉得,这两千多个汉字只是在快乐中,在不知不觉中,闯进我的脑海里,再也不会被忘掉。
[/COLOR]

[em14][em13][em14]
272#
发表于 2006-10-23 12:48:39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5)

             婷婷,让我心疼的孩子   

                                      ——著名主持人  倪萍        

    婷婷和她的父亲周弘是我主持人生涯中最让我心疼的两位被采访者。

    面对女儿,我有一种母亲式的心疼。

    面对父亲,我有一种女人对男人的心疼。

    他们父女的坚强让我心疼,他们父女的快乐让我心疼。 女儿听不见。父亲有无数个耳朵。

    第一次在演播室见到这对父女,我看到的竟是两张灿烂无比的笑脸。

    我的双手握上去,还没张嘴,喉咙已经发热了,生怕笑脸看到泪眼,我转身去拿了两瓶矿泉水。转身的那一瞬间,我的两滴泪水偷偷地摔落在地上。

    “婷婷,你真的很坚强!” “倪萍阿姨,其实我并不坚强,我只是很快乐。坚强并不代表快乐,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坚强。”

    我震惊了。一个尚不到二十岁的聋孩子用快乐打倒了坚强。 我以敬仰的姿态做完了这期的《聊天》。

    那一晚,我卸下了本来就不浓重的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点上了一枝本不该属于我的烟……

    快乐和坚强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健全和残疾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太远,太近,太大,太小,这一夜我始终在它们之间丈量着,挥之不去的总是婷婷和她父亲那两张灿烂无比的笑脸。

    以后的近十年的时间里,我一直以莫名其妙的心疼关注着这父女俩的行程,女儿远赴美国读研究生,父亲以快乐裹挟着坚强在全国各地帮助着无数的婷婷……

    终于,婷婷的书出版了。我家里人是她的第一拨读者。上到七十五岁的老母亲,下到十八岁的小阿姨,她们不停地读,不住地抹眼泪。

    母亲说:“灾难这个东西从来都是不打招呼就来了!”一生的慨叹!

    小阿姨一脸的不明白:“她真的听不见?”

    我又是一个人静静地坐下来给婷婷的书写这篇序。 怎么又纠缠起距离这两个字了?

    快乐和坚强,健全和残疾,在婷婷和爸爸那儿也就一步之遥。

    而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生命中呢?一辈子?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丈量明白了。

    我要在婷婷的书上市以后多买几本送给下列的朋友:

    几位正在做父母的朋友;
    几位健康的孩子朋友;
    几位残疾的孩子朋友。

    我自己留一本。婷婷和周弘是我的朋友。

    其实本序最想说的是下面一段话:

    我将以母亲式的心疼,怀着真诚的心,祈盼婷婷在不久的将来找一个好老公,生一个好孩子,有一个好家庭。

    向婷婷的父亲、母亲敬礼。  

                                            二○○六年五一      [/COLOR]

[em14][em13][em14]
273#
发表于 2006-10-23 12:51:12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6)

                            舌头要听话

    1986年的夏天,全国高温,南京更是酷暑难耐,气温高达40多度。很多人产生了“高温反应”,心情烦躁,无心工作。

    可爸爸还能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屋里,专心致志地为我研制正音卡片。他唯一的心愿就是让我能够和同龄的普通孩子一样,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自从见了北京的聋童后,爸爸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我发出清晰的声音来。所以,他专门研究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教材《舞台发音技巧》,想从科学的角度了解每个不同的音究竟是如何发出来的;同时还读起了各种汉语拼音报,对汉语拼音进行仔细地研究。紧接着,他又不顾高温酷暑,闷在办公室里,为我制作正音卡片。

    两个月之后,汇集了1400多个常用词的几百张正音卡片,总算全部制作完毕。

    为了调动我对正音的兴趣,爸爸特意为我写了一首小诗:

    迎着曙光,
    乘风破浪;
    高楼平地起,
    战马要奔腾;
    千军万马上战场,
    今日一战定成功!

    在这样一种澎湃的豪情的感染下,我产生了必胜的信心!

    我已经认识了两千多个汉字,已经具备了学习其他新知识的基础,所以爸爸就开始教我汉语拼音和发音的基本原理。他告诉我,发每个音的舌头位置、气流波动和鼻音等都是不同的,还有什么是翘舌音(zh,ch,sh),什么是舌根音(g,k,h),什么是平舌音(z,c,s)……

    用手势形象地教我发音时舌头应该放的位置。比如:左手做成一个拱形桥的形状就表示上颚,右手放在左手下则表示舌头所摆放的位置;说到翘舌音时,他就右手手心朝上,同时指尖轻触左手手指的第二段;说到舌根音时,他的右手就翻过来,手心朝下,指尖向后弯曲;说到平舌音时,他就将右手放平,手心朝上,指尖朝前。就这样,我慢慢地懂得并掌握了每个音发出时舌头的正确位置。

    不过,有些音虽然舌位相同,发音却并不相同。遇到这样的情况,爸爸就用其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告诉我,舌位相似的音之间到底还有哪些细微的差别。

    比如,遇到舌根音(g,k,h)的时候,爸爸就专门跟我解释“g,k,h”三个音发音时的区别。这三个音,舌头位置虽然相同,都是舌根接触或接近软腭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然而“g”的音,是舌根往软腭轻碰一下发出来的;“k”的发音方法也和“g”一样,但要从嘴里轻轻地吐出气流;“h”则是舌根和软腭保持一定的距离,轻轻地发出声音来的。为了让我看到“k”的声音发出时,有气流通过,爸爸就拿出一张薄薄的信纸,放在嘴巴前面。“k”的声音发出时,信纸就飘起来。

    当我知道发音的原理后,爸爸就拿出事先做好的几百张正音卡片,让我根据上面所标注的汉语拼音,读出卡片上一个个的词。在不断的正音练习中,我的发音日渐清晰。

    除了用正音卡片练习,每天清晨,爸爸还要带着我练习舌头操和绕口令,他还为我列出了正音的“两请四必须”的方法:

    1. 说话时请把牙关打开,嘴唇尽量运动
    2. 说话时请收腹,声音高一些,速度慢一些
    3. 说话必须清楚,否则请重讲五遍
    4. 每天必须读一遍声母韵母及四声练习
    5. 每天必须背一遍古诗和绕口令
    6. 每天必须做两遍呼吸操和舌头操

    就这样,我们父女俩在正音的战场上,坚持不懈而又充满激情地和字音战斗着。我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正音练习中,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某个音到底应该如何准确地发出,甚至在公共汽车上,在厕所里,都在不停地揣摩。

    一次在公共汽车上,看着窗外飞逝而过的一棵棵大树,我又在冥思苦想“g”的声音究竟是怎样发出来时,突然,好像神助一样,我发出了一声“g”,爸爸听到我终于发出了“g”音,而且如此清晰准确,真是激动极了。

    我仅用了短短的两个月,就打赢了这场最艰苦卓绝的战役——对聋人来说最难的一道正音关!全家人都为我正音速度之快而惊愕不已。

    有意思的是,自从我能说出比较流利的普通话后,全家人也受到我的影响,一改过去说南京话的习惯,全部改口说普通话了。因为,我更容易看懂普通话的口型!



                        一老一少的小学生

     1986年,我六岁了,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爸爸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要让我去读普通小学而不是聋哑学校。他相信我能做得到。

    全家人经过商量,选中了方家巷小学,因为那所小学和奶奶家仅仅相距一两百米,而且和妈妈的工作单位也靠得比较近。

    很快,小学报名的时间到了。在奶奶的带领下,我第一次走进了小学校门,郑重地在招生报名表上写下了我的名字——“周婷婷”。没想到,我们祖孙俩刚转身一走,这所小学的老师就开始嘀咕起来:“让聋儿读正常小学,真不知脑子是怎么想的!”不久之后,学校公布了新生名单,奶奶和我找了个遍,也没发现我的名字。

    于是,爸爸和奶奶带着我,第二次来到方家巷小学,直接找到了陈校长。听了爸爸的动情演说和我的精彩表演,再加上我已经认得两千多个汉字,陈校长终于同意了,他说:“好!就让她试着先读学前班吧!”虽然不能直接升入一年级,但毕竟我真的可以上普通小学了啊!因此,我们一家人高兴极了。

    就要上普通小学了,全家人在兴奋之余,还带着一丝担心。他们担心我一旦上学后,在一群同龄的健听孩子之中,是否还能得到良好的保护。所以,在开学前,全家人专门为我准备了一次特殊的模拟课。

    模拟课堂的教室,就设在奶奶家的客厅。我们准备了家里的桌椅,作为课桌课椅。爸爸当老师,妈妈、奶奶、爷爷当我的同学,端端正正地坐在我的旁边。爸爸还准备了小小的黑板,在黑板上写着:

    上学:每天上午戴助听器上学。
    放学:每天放学回家。
    上课:上课铃响了,进教室,坐好。
    下课:下课铃响了,休息十分钟。

   然后,又教我什么是班级、同学、老师、作业等。

    最后还教我,每天上学,看见老师要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要说“老师早”;每天放学也要有礼貌地和老师再见,这时要说“老师再见”。

    经过反复的模拟训练,我很快学会了基本的行为规范。之后的几年里,只要见到老师,不管是不是教我的,我都会大声喊“老师好”、“老师再见”。全校的老师,都对我印象很深,夸我是一个有礼貌的小学生。

    开学第一天,秋高气爽。我背起书包,兴奋地站在家门口,冲着玻璃窗哈了一口热气,用手在上面写下了四个字——“我上学了”。

    然后,在奶奶的陪同下,我蹦蹦跳跳地去了学校。秋天的阳光温暖地照在我身上,爸爸妈妈目送着我离开,眼里含着晶莹的泪花。

    我第一次以小学新生的身份,迈进了小学校门,走进了学前班教室,坐在属于自己的座位上。因为听力不好,老师特意安排我坐在第一排。

    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时候,奶奶并没有离开教室,而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课。

    极少有家长专门陪着自己的孩子一起上学。奶奶之所以陪我一起上学,一起上课,带着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都是为了保护我,不让我受到伤害。

    于是,在我上的那个学前班上,总会出现这样特殊的场面:一个耳带助听器的六岁聋女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一前一后地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就这样,奶奶一直陪我读到我小学一年级结束。

    因为奶奶的陪读,让我顺利地开始了小学生活,我幼小的心灵没有受到过任何的伤害,也没有留下任何痛苦的回忆。那段在幼儿园时的形单影只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COLOR]

[em14][em13][em14]
274#
发表于 2006-10-23 21:13:48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red]今天来这儿的好友真...

今天来这儿的好友真多呀![/COLOR]

[em14][em13][em14]
275#
发表于 2006-10-23 21:20:38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转帖一篇新加坡《早报星期天》对杨校长的...

转帖一篇新加坡《早报星期天》对杨校长的专访《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   

    链接:http://www.njxzy.cn/c/show.aspx?id=28&cid=10


                        
                           [B]  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B][/COLOR]
                                文 潘星华  

    “小学教育其实有很多东西对错不重要,好坏不重要,兴趣最重要,快乐最重要。孩子越能做得放松、舒展,水平就会越高。”
                                       ——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

    自从去年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提出“少教多学”的教育新概念后,教育部已有一连串新措施出台,包括华文课文大幅度删减。不料,这却引起不少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恐慌。他们认为,这样的“少教多学”只意味着华文程度将江河日下。
    今年42岁的中国教育工作者杨瑞清,18岁在南京晓庄师范毕业,选择到南京乡下一所条件最差的小学任教。他20岁出任这所后来改为“行知小学”的校长,至今不离不弃。他奉行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在校内进行了多项教育实验和改革,为这所偏僻乡村小学赢得全中国瞩目的美名。早在1984年,该校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要访问的学校。目前该校已是拥有枣园、莲花园,校园共占地800亩地的新型乡村小学。
    在杨瑞清进行的多项教育改革中,第一大事,就是“解放学生”。这与少教多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近日接受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和新智读书会的邀请,前来我国主持“推广华文阅读,实现终生学习”一系列讲座。期间,他接受本报专访,畅谈他“走在行知路上”的教育理念。

    “我告诉孩子,你们回家,走在路上,看花看草,就是学习。风吹在你的头发上,感受到风的方向,风的温度、风的强度,就是学习。”

    杨瑞清出身贫农家庭。15岁那年,他为了生计,有个铁饭碗,才选择去读师范,之前,他对“春风化雨”根本没有概念。不料去了晓庄师范这个中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学校后,他竟矢志不移,终生要为农村办学了。
    他说,他是上课的第一天,听辛国俊老师谈晓庄师范的历史,听到他引用陶行知的一首诗,就决定献身教育。
    这首名为《自勉并勉同志》的诗是:
    人生天地间,
    各自有禀赋。
    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
    杨瑞清说:“毕业那年,一个劲要去最偏僻、最艰苦的乡村教书,就是坚持‘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他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最让他受启发的是“相信儿童,解放儿童”。怎样解放儿童呢?陶行知提到了“六大解放” :
    ·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
    ·解放他的时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解放他的空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杨瑞清提到1938年陶行知到武汉大学演讲,他从皮包抓出一只大公鸡,再从口袋掏出一把米,他用手按着鸡头逼大公鸡吃米,但鸡不吃。他又掰开鸡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仍然不吃。当他松开手,把米放在桌上,大公鸡就吃米了。
    杨瑞清说:“要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要让他们在学什么,怎么学上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做作业好像干“力气活”[/COLOR]

    他说,他到校没有多久,就发现孩子回家做作业,简直成了干“力气活”。他们要“把词抄5遍”,或“把练习题第4至11题做一遍”,拼命劳动,非常枯燥乏味。作业成了“紧箍咒” ,收效却不大。
    他后来和教师商量,不要再给学生回家的作业。在家做什么,由学生自己决定。
他说:“我记得当我向学生宣布从明天起,老师不再给你们布置作业时,全班学生鼓掌欢呼。不过,过了两天,学生就来问我‘老师,那么我们回家干什么? ’,由此可见,孩子还是好的,他们是闲不住的。”
    杨瑞清说:“我告诉孩子,你们回家,走在路上,看花看草,就是学习。风吹在你的头发上,感受到风的方向,风的温度、风的强度,就是学习。回家看好的电视节目,也是学习。读课外书,当然更是学习。做好人好事,也不错。如果自愿做点数学题,抄几句词语,也很好。只要是自选的就好。”
    结果,全班孩子讨论到最后,总结出了一个叫“自主选择12多”的顺口溜:
    好身体多练,好家务多干;
    好书报多读,好电视多看;
    好丈章多写,好消息多传;
    好节目多演,好作品多玩;
    好朋友多交,好事情多办;
    大社会多访,大自然多探。
    他说:“其实不必12多,孩子只要在家博览群书,饱看课外书,只这‘好书报多读’,就已经了不起。”
    后来,他们指定一个小组长,专门检查大家平日在家做的作业,每天逐个登记。每个星期订一天是自主学习的交流会,让大家汇报在家里学了什么。这个会简直就是缤纷七彩。
    他说:“有学生拿个信封,倒出一堆羽毛,向大家介绍说这是麻雀毛、鸭毛、鹅毛,喜鹊毛……有学生收集了漂亮的南京雨花石。有人收藏了棉花、大麦和稻子等种子标本。还有人展示他们所做编织、剪纸、泥巴塑、泡沫刻等。”

                               引导孩子自主学习[/COLOR]

    后来,为了让学生这些在家的自主学习能够有“宏观”的引导,学校还参考他们平日所喜欢的东西,成立了读书社、收藏社、制作社、书画社、足球队、小剧团等。
    杨瑞清说“对孩子的作品,不必过早去评断它哪个做得好,哪个不好,只要他们高兴,有趣就行。小学教育其实有很多东西对错不重要,好坏不重要,兴趣最重要,快乐最重要。孩子越能做得放松、舒展,水平就会越高。”


                                不要拔苗助长[/COLOR]

    “孩子原来是一块‘钢’的材料,却在不会教、不会爱的父母指导下,变成‘铁’。家长却还拼命‘恨铁不成钢’,不知原来已把好的钢搞坏了。”

    家长请向农民学习,不要拔苗助长。
     杨瑞清说:“现代父母应该向农民学习。没有一个农民会拔苗助长,但是现在几乎看不到一个家长不拔苗助长。农民种不好庄稼,只会找自己的原因,但是家长教不好孩子,却不找自己,只会找孩子的原因。   农夫种庄稼很享受,看到绿油油,就知道丰收,明白规律。但是家长教孩子,却只盯着结果,使过程很痛苦。现代父母可说是‘只问庄稼高不高,不管叶子黄不黄。’孩子成绩像拔高了,但是他们生命枯萎了,家长却全然不顾。”
正因为如此,他说,家长教育非常重要。
    他说:“教育是‘爱满天下’的行动。这个爱要有四爱:要爱、会爱、博爱、自爱。我们看见现在的孩子没有笑容,是因为家长徒有爱孩子的心,却‘不会爱’。结果不会爱的爱,反而是害。孩子原来是一块‘钢’的材料,却在不会教、不会爱的父母指导下,变成‘铁’。家长却还拼命‘恨铁不成钢’,不知原来已把好的钢搞坏了。”
    杨瑞清说,早期家长不懂教,也不教、不管。后来,社会发展,竞争激烈,出现了“不会教,还硬教、拼命教”,不惜拔苗助长、恨铁不成钢;摧残了很多孩子的父母,这是很可惜的事。但是,社会进步,已经到了不能走回头路,回到不管不教的从前,因此,他希望家长要进步到“会教、认真教”。
    他说:“家长应该学中国顶尖科学家袁隆平种水稻,袁隆平这位杂交稻之父,是按水稻的规律种水稻,所以成功。父母应该按孩子的特质,进行赏识教育。要与孩子对等,要尊重他、信任他、理解他、激励他、包容他、提醒他。要在任何时候,都不失去对孩子的信心。”

                            看重快乐成长这个过程[/COLOR]

    他说,如果把“成绩、成功、成长”排队,他认为应该格外看重成长这个过程。一个人只要快快乐乐地成长,成功和成绩是一定会随之而来的。家长不要只为了眼前的成绩,而误了孩子有成长。
    有一回,他到马来西亚,发现当地华文教师和家长教育孩子的心态,也是一味居高临下指责抱怨,习惯以“食指”来教育孩子。
他说:“真是‘天下华人是一家’,我赶快把陶行知‘相信孩子、解放孩子’的理论告诉他们。我说,现代父母、教师应该向传统几千年的‘食指’教育革命,要把只会指责、抱怨的食指教育,转变为赏识的‘大拇指’教育。要赶快革掉食指的命,让大拇指当家作主。大拇指本来就是老大,但多少年来却藏在食指背后。”
    “我告诉他们,我们认为音乐、体育和语文、数学同样重要,会踢球、跳绳的学生,跟会写作文、会算术的学生同样才干。我们让学生轮流做班长、班委,做领导,并为学生做优点卡,找出每一名学生特别的地方,再隆重颁奖。我们相信最重要让学生有自豪的理由。” [/COLOR]



[em14][em13][em14]
276#
发表于 2006-10-25 12:00:32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吆!沉这么快,呵呵!~~快要到底了......

吆!沉这么快,呵呵!~~快要到底了......

[em14][em13][em14][em13][em14][em13][em14]
277#
发表于 2006-10-25 15:33:0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请问龙儿他爸,要更改用户名怎么改啊!...

请问龙儿他爸,
要更改用户名怎么改啊!
点击更改用户资料,
用户名是不能更改的,
麻烦你了!
278#
发表于 2006-10-26 23:03:5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今天张博的心情特...

今天张博的心情特别的好!

晚饭后,抓住我的手练起了书法。(边读边写)

123456789九个数字,在我的右手的除了拇指之外的四个指头上全写了一遍。

另外还写下了“工、双、又、花、爸爸、妈妈、小张、川”。

并且在我的左右手的手背上分别画下了“大白菜”和“香蕉”!

一边欣赏着女儿的杰作,一边回想着近来女儿的进步,真是喜上眉梢!

女儿的阿拉伯字母的书写简直可以作为字帖了,汉字的书写在笔画及结构的组合上也有新的突破!

尤为高兴的是,近来小张博经常会给我们开玩笑,而且能听的懂我们所说的话的意思。

陪她玩了一个小时左右,快到9点了,因为学校要值班,我顺口对她说了句“不玩了,爸爸要值班去了!”

她一下急了,脱口而出“爸爸不值班!”!

我真的很激动!于是想着跟她解释,就说“爸爸不值班,哪有钱买好吃的?”

哪知女儿竟懂事的双手一摊说道“奥,没有钱了”。

是女儿送我出的门,

伴随着女儿的“飞吻”,心情特舒畅的离开了家,

走向学校的路....

感觉今晚看到什么都有一种一样的感觉-----很快乐、很惬意!!![/COLOR]

[em14][em14][em14][em14][em14][em14]
279#
发表于 2006-10-27 08:12:2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好懂事的女儿,羡慕,妒嫉!有个女...

好懂事的女儿,羡慕,妒嫉!

有个女儿真好!
280#
发表于 2006-10-27 09:57:3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龙儿她爸和开心妈...

龙儿她爸和开心妈妈和小张博,加油!!!

——继续关注中——[/COLO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3 10:56 , Processed in 0.0572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